初中學生德育教育管理挑戰與策略
時間:2022-12-21 10:22:28
導語:初中學生德育教育管理挑戰與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初中德育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現在社會,計劃生育的有效控制下,正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都生長在獨生子女家庭,大多是在家長的溺愛中長大的,自私自利、爭強好勝、面對困難不堪一擊,往往由于一件小事就忍受不了,釀成惡果。在學校更是我行我素,集體觀念薄弱,對于教師的耐心勸導置之不理。加之應試教育下,對分數的重視,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標準,忽視了德育教育。長期的厚此薄彼,使得德育教育的開展舉步維艱,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始終得不到強化,模糊的概念,同時也增加了學生出錯的幾率。
2.1學生的差異性與不確定性:當代,處于青春期階段的中學生和小學生、高中生相比,表現出叛逆,自尊心較強等特點。并且多為獨生子女,他們特別希望可以在各個方面平等,不將他們當做孩子們對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而不希望家長及老師為他們決定。如果他人采取命令式的語氣,他們就會立刻展現出反感叛逆的情緒甚至會采用極端的方式表現出來,但是同時又對教師比較敬畏,在教師面前表現出乖巧聽話樣子。在中學期間,學生心智不夠成熟,他們容易周圍事物的影響,對他人的評價極為關注,也容易走向極端。此時,學校加強對學生德育的培養,注重學生各方面的發展就彰顯出至關重要的作用。初中生的德育教育是初中班主任義不容辭的責任,所以教師要擔負起學生德育工作的重任,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生的個性發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中學生給教師帶來種種問題,教師對學生的德育教育面臨著挑戰。
2.2教師自身的局限性:新課標提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為主體,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不單只是在知識方面做灌輸者,還要做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的引領者,每位教師和學生共同成長的。2015年6月安化縣一學校教師體罰學生,造成學生多出淤青紅腫,遍體鱗傷;2016年11月日照新營小學一班主任因個別學生不遵守秩序,對學生有推搡、體罰行為。體罰事件層出不窮,歸根結底是德育課程匱乏。全新教育觀念的出現,對于傳統教學觀念很深的教師來說是一種沖擊,一時難以適應。有些教師在進行德育教育時表現非常的狹隘會出現懲罰,甚至出現傳統的體罰“打”。過于單一的德育教育方法顯露出諸多的弊端。在初中德育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優化德育資源,大力推行德育工作,不要讓德育工作流于形式,“教書”、“育人”兩者充分的結合起來,使德育的觀念逐漸轉化為成自身自覺的行為,杜絕傳統懲罰的出現。每位老師都需要隨時隨刻的充實自己,勤思考,多分析研究,在實踐的過程中找到適合且有效的途徑,從而提升初中德育教育的質量。
3初中學生的德育教育管理的策略
3.1創建和諧、積極向上的班風。教師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學習生活習慣,班主任一定要努力倡導一種和諧、團結的班風。如果由于消極的班風致使學生們會對各科目消極對待,不與任課老師或班主任進行積極地溝通,失去了學習的信心,課上不努力聽講,課下不按時完成作業,惡想循環,學習的難度就會增大,課堂效率降低。如果學生能及時地與任課老師進行溝通,改變授課方式,就能提高同學的積極性,因材施教,學生就會以一種全新的狀態迎接新一節的課程,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效果顯著,學生在寬松、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中快樂的學習。反之,消極的班風時常會使班級經常出現不和諧的小糾紛現象,那必將會影響到班級的團結,惡性循環之下,班級會出現越來越不和諧的傾向。為此,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努力倡導一種和諧、團結的班風,減少班級里矛盾沖突的發生,促使學生之間團結友好,愛護同學,有責任心和集體榮譽感。所以說,積極向上的班風的建設也非常重要。
3.2正確處理學生關系,避免早戀。在學校,學生隨著身體和心理逐漸生長發育,會萌生對異性的好感,此階段也是學生情感懵懂的開始,如果學生得不到教師或者家長的正確引導,就會出現錯誤的行為,這樣就會對他們的學習、生活造成不必要的麻煩。教師應該及時的進行德育教育,正確處理學生之間的關系,解決“早戀”問題的出席。教師應該了解中學生男女之間存在互動是屬于正?,F象,是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的必要部分。教師可以在合適的時間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學生明確現在感情的特殊性以及學習的重要性,讓學生轉變思想觀念,樹立正確的交往觀。
3.3提高教師自身素質,轉變教學觀念。學生的成長與教師有密切的關系,教師應該始終牢記自己的責任與使命,實施素質教育,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苦心鉆研,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初中生的德育教育是初中每位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一個班級里班風好壞、學生行為習慣的好壞與教師所開展的德育工作有著密切關系。教師要關注每一位學生每一方面的發展,從學生的切身實際出發,因材施教,把每一位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型人才。
作者:李曉梅 單位:梅州市五華縣新新學校
參考文獻:
[1]楊春艷.淺談初中思想政治課中的德育教育.《新課程導學》.2015年13期.
[2]畢子金.初中思想品德課有效教學策略研究.學科教學(思政).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學位年度).
[3]何虎林.加強初中學生德育教育減少暴力違法事件.《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年7期.
[4]梁永吉.淺析影響初中學生德育教育的不利因素和對策.《關愛明天》.2014年12期.
- 上一篇:網格化電力營銷探討
- 下一篇:初中物理教學中德育教育滲透策略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