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英語教學德育教育研究
時間:2022-09-06 10:47:29
導語:技工院校英語教學德育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德育教育是新時期職業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學科教學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陣地,因此技工院校的英語教師既要注重英語知識的傳授,又要注重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教師應該提高自身素養,以身作則,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在課內和課外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最終實現教書育人的目標。
關鍵詞:英語教學;滲透;德育;學生;措施
科技在飛速發展,經濟也在迅速全球化,國家急需大批全面的、高素質的、德才兼備的綜合素質技能型人才。技工院校學生的德育問題已是學校教學當中的重中之重,這對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學科教學是德育教學的重要陣地。作為一名英語教師,不僅要注重對學生知識的傳授,更要注重其良好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的養成。結合多年英語教學中的工作經驗,如何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筆者進行了初步探討和研究。
一、英語教學中德育教育的開展很有必要
1.進行德育滲透是新時期、新形勢的要求德育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學生的發展起著主導作用。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日趨凸顯。國內大批企業急需全面的、高素質的、德才兼備的高技能型人才,而技工院校是培養高技能型人才的搖籃,社會各種工作崗位需要的人才將會以全新的姿態從這里走出來。這批人才只有具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才能推動社會的發展、經濟的穩定、國家的富強。他們是我國未來的產業大軍,他們的思想道德觀念與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密切相連。教育學生“學會求名,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以教書育人、管理育人、環境育人、服務育人、教育育人的理念,因地制宜,堅持學習、實踐、管理中德育教育的滲透,扎扎實實地推進德育教育,真正使德育教育貫穿于教育工作的全過程,穩步推進德育教育的健康發展。由于國內經濟形勢的深刻變化,社會的飛速發展,技工院校德育教育工作迫在眉睫,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2.學科德育教育滲透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技工院校教育中,德育工作是全面推進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德育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實施,如學校管理、學生活動、班主任工作、校園文化建設、課堂教學等,從而形成學校德育工作的整體。學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學,學生在校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課堂中度過的。課堂教學是學生接受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德育教育滲透已經不僅僅是學校班主任的工作,任課教師要在學科教學中充分意識到德育教育滲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師在課堂中要把知識、技能、思想教育三者有機地融為一體,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能獲得思想道德教育。學校德育教育要想真正到位,就必須在學科教學活動中貫徹“德育為首”的方針。教師要轉變教學思想,不可重知識,輕教育,既教又要導,要充分意識到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學科德育教育滲透是教書與育人的和諧統一。將系統的科學知識和育人結合在一起,是每一個教師的職責,是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德育教育的新風尚。3.英語教學是進行德育教育滲透的有效途徑之一在技工院校教學中,英語課是所有學生的一門必修課。語言是用來交際的工具,是信息、思想文化的載體,所以該學科本身就包含著許多重要價值。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內容適時地點撥,因勢利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在傳授專業知識的過程中加強思想道德教育。英語課堂不只是單純的英語語言教學還是教師進行德育教育滲透的重要陣地。當今技工院校英語教材的重點要求之一就是在英語課堂中進行道德教育滲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發揮其主導作用,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把德育教育滲透到學科教學之中,使他們見賢思齊,有錯能改。例如,母親節(Mother’sDay)和父親節(Father’sDay)是美國兩個具有感恩意義的節日。在這一天,筆者適時提出問題:Whenwereyouborn?此時同學們都爭先恐后地回答:Iwasbornon…而筆者又突然提出“Whenisyourfather’sbirthday?Whenisyourmother’sbirthday?”時,教室里一片沉寂,大多數同學都羞愧地低下了頭。這些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獨生子女,又怎會記得父母的生日。此時筆者抓住這個有利時機,因勢利導,將主題引向“感恩”和“孝道文化”,教育學生們不忘父母的養育之恩。利用節日喚醒學生們感恩的心。讓學生心懷感恩、學會感恩,不再只懂得索取,不懂得回報。這也充分體現出英語學科的育人價值。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感恩教育并實現這一重要目標是責無旁貸的責任。
二、進行德育教育滲透的主要措施
1.提高教師的自身修養,充分發揮教師的榜樣示范作用技工院校的學生,與普通高中生,甚至有些大學生相比并沒有太多的差異。共同特性明顯,可塑性和模仿性較強。教師是學生接觸最多的社會主體,是學生最直接的、最可信賴的模仿對象。教師的言行舉止將會在學生心靈上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甚至影響學生一生的看法和觀念。教師要以身作則、自覺嚴格地要求自己。正所謂身教重于言教,要求學生反對的行為,自己應當堅決杜絕。有時批評、責罵與訓斥更無法達到好的效果,而以身作則這種教育方式卻更直接形象。例如,在上課期間教師不允許學生接聽手機,卻對自己沒有限制。看似區區小事,實則卻體現了教師的素養,影響了學生為人處世的態度。正所謂細微之處見精神,行動是最美的誓言。教師會在無形當中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和正確的言行潛移默化地改變學生的思想觀念,讓他們逐漸接受教育、了解生活的真諦、學會如何做人。教師的高素質才是真正令學生所折服的,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的榜樣作用看似無聲卻勝有聲。它使德育教育滲透達到了更高境界,是引導和促進學生成長所不可缺少的手段。2.充分利用英語教材滲透德育教育教學離不開教材,教材是整個教學的基礎。要在教學中有效地實施德育教育就必須對教材進行深入的理解,吃透教材、鉆研教材,使教書與育人有效地結合起來。在現行的英語教材中有些課文內容在德育教育意義上很有特性。教師要善于利用教材挖掘教育切入點,尋找德育教育的機會,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德育教育。例如在教材中有很多日常交際用語和不同場合的禮貌用語。為了對學生進行禮貌教育,教師要不失時機提醒學生多使用“Please”“thankyou”“MayIdo…?”“WhatcanIdoforyou?”“Excuseme”“sorry”“CouldIhave…?”“Itdosen′tmatter”“Gladtohelp”等文明用語,使學生自覺摒棄日常生活中不文明的語言,提高自身的語言修養,養成禮貌待人的習慣。在現行的教材中還有很多富有情感和時代感的范文及歌曲。它們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還能使學生產生思想的激蕩和共鳴,啟迪了他們對社會、對人生的思考,確立自己人生努力的目標與方向??傊?,英語教師有責任在教學中深入仔細地分析文章提示的哲理,使學生在思想上能夠受到良好的熏陶,培養良好的品德。3.在豐富的課外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通過英語課外活動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滲透是英語教師的重要工作之一。英語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需要給學生創造各種社交平臺,如社交活動、演講、朗誦、英語歌曲演唱、欣賞英語電影、組織英語角或對社會敏感話題舉行英語辯論賽等。這些課外活動為學生們創設了展示自己的舞臺。在這些展示學生自我的舞臺中,學生們或唱或跳或講并且樂在其中。他們不再是被動的、消極的。這些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不但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和表現欲,還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能更好地在活動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滲透。例如,現在的學生都喜歡電影《哈利•波特》。為了迎合學生的興趣與愛好,可以把它以英語短劇的形式搬到舞臺上。在整個短劇的制作過程當中,學生團結協作,互相幫助。這不僅促進了語言的學習,還增加了集體榮譽感和自信心。這些親身的經歷、體驗、感受和領悟促進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全方位的鍛煉與發展。教師在這些課外活動中做好充分準備工作的同時還要認真觀察總結。教師要對學生取得的成績及時予以肯定,還要對學生的錯誤思想與活動予以糾正,分析原因并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在課外活動中滲透德育是學生們容易接受的,是學科滲透品德教育的延伸,在人才的培養上意義深遠。4.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滲透。利用傳統教學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滲透是無法取得良好效果的。為了給學生今后的求職就業打下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礎,教師要精心組織教學活動,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將德育教育滲透并貫穿于整個教學當中。例如在教學新模式英語Book1Unit7中關于職業這部分內容時,為了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職業意識,筆者抓住這個契機設計如下教學環節:(1)展示不同職業的人物圖片,問一些涉及相關職業的問題。例如,Whatishisjob?Wheredoeshework?Whatishegoodat?(2)列舉不同職業領域的成功人士及他們對社會的貢獻。(3)詢問學生們父母的工作及職業技能,并讓他們探討哪些職業更適合自己。Whatdoyourparentsdo?Whatjobismoresuitableforyouinthefuture?Whatoccupationareyoumoreinterestedin?(4)讓學生根據問題分組探討他們未來的職業道路及社會作用并根據課文創設情景,編成一段英語對話,分組進行對話表演。Whatkindofexperiencedoyouneedfordifferentjobs?Whatarethedifferentfunctionsofdifferentjobsinsociety?學生通過這次學習逐步意識到每個工作崗位都是社會發展不可缺少的環節,都是社會需要的,在今后的生活中要認真對待和尊重每一個職業。在這個教學環節中,筆者不僅培養了學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堅強剛毅的意志品質,還培養了他們為人服務、樂于奉獻的精神。在德育工作中教師必須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思想教育規律,教師要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合理安排各種課堂教學活動,在潛移默化中逐步改變學生的思想品德。
三、工作體會
受諸多因素的影響,技工院校的學生現狀比較復雜。學生素質差異大,文化基礎參差不齊。在筆者學校有的學生學習目標模糊,學習能力差,有嚴重的自卑心理。有的學生自我控制能力差,組織觀念淡薄和缺少社會責任感。還有的學生對職業生涯發展信心不足,對于人生的長遠打算沒有足夠的認識。經過這幾年筆者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學生的綜合素質顯著提高。筆者在平時的教學中,將不利的因素轉化為有利因素,將有利的因素分析透徹,德育教育滲透貫穿于整個教學始終。技工院校的學生大多十七八歲,半幼稚半成熟,正是處于生理成熟與心理成熟的青春期,但卻具有強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在許多方面都表現出強烈的創造欲望,可塑性較強。筆者根據學生自身特點,組織學生通過感知、參與、交流、體驗、合作等方式,將英語知識的傳授同思想品德教育融為一體。在英語教學中,筆者結合學生的興趣、能力、動機、理想、信念以及切身利益的需求,時刻加以引導,幫助學生轉變思想,提高認識。通過幾個學期的整合,筆者發現學生身上一些可喜的變化。他們能夠互相幫助,愿意助人為樂,以說粗話、臟話為恥,見到教師能主動問好,更愿意參加集體活動,團體合作精神加強了。最可喜的是在英語學習方面越來越多的學生意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英語成績也有了顯著提高。學生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上不再是被動和消極的,不再敷衍了事,學生的個性化得到了充分發揮,學生的個人修養得到全面提高,院校培養出來的學生深受企業的歡迎。這些年的教育經驗,使筆者充分意識到只有讓學生的思想得到正確的引導,才能糾正他們的行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才能成為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英語教學不是孤立的,沒有德育的教學就是沒有靈魂的教學,德育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長期的教育過程。作為21世紀的英語教師,將德育理念貫穿于教學始終是每個教師應盡的職責。在德育教育這條道路上,教師還需要不斷地進行探索,實現德育和智育這兩方面的有效結合。
參考文獻:
[1]王成霞,袁俊娥.發掘英語教材中的德育主題,強化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2(11).
[2]楊玉紅.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應滲透德育教育[J].考試周刊,2008(28).
[3]楊曉紅.如何在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4).
[4]楊榮.大學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重要性[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
作者:蔡偉 宋興東 單位:黑龍江省安達市高級技工學校
- 上一篇:高中語文高效教育教學模式的構建
- 下一篇:師范生德育工作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