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媒體人機匹配管理論文

時間:2022-05-19 06:44:00

導語:教學媒體人機匹配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學媒體人機匹配管理論文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教學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越來越大,但教師對它的使用還不盡完善。本文從人機匹配的角度探討了與教學媒體在教學中的使用相關的若干,并且提出良好的交互性是提高人機匹配效率的關鍵所在。

【關鍵詞】教學媒體;人機匹配

,基于技術的飛速發展和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作為承載并傳遞信息的載體的媒體以其日益豐富多彩、靈活自如的表現和形式,已發展成為一種信息產業。同時,各種各樣的媒體也被引入教學領域,不僅為教學工作和改革提供了強大的物質支持,而且發揮了良好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學效率。

但實踐表明,在教學過程中出于多方面的原因,教學媒體的使用還不盡完善。筆者認為,教學媒體究竟能否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學效率,最終還應落實到教師對教學媒體的正確使用問題上,這一點恰恰是許多教師都掌握不好的。人機匹配涉及人機恰當結合的問題,對它的深入了解將會為教師對教學媒體的恰當使用提供指導和幫助,以求實現教學的最優化。

一、人機匹配的定義

人機匹配并不是什么新興起來的概念,自遠古起,它就已經存在于我們人類的日常生活、工作和之中,只是當時沒有人提出“人機匹配”這個詞語?!掇o?!分袑ⅰ捌ヅ洹苯忉尀椋航M合最優化,所以我們可以把“人機匹配”簡單地理解為:把人與機器恰當、適合地組合/結合起來,以達到工作效率的最優化。這里所指的“機”是廣義的,包括人在任何情況下所使用的所有人造器物。當然,人使用“機”的意圖和作用也是極其廣泛、多種多樣的。

在人機工程學這樣一門讓技術人性化的科學中,強調將人和機器作為相互聯系的兩個基本部分構成一個整體,形成人機系統。處于同一系統中的人和機器只有協調合作,才能獲得最高的工作效率。但人和機器要做到協調合作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會受到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制約,尤其是人的的主觀能動性比較強,很難控制。

二、教學媒體使用中的人機匹配

(一)教學媒體的發展和教學功能

教學媒體是指在教育和教學過程中所使用的各種媒體。在現在的教學過程中,學生除了從教師的體言傳授和直接接觸客觀事物這兩種渠道獲取信息外,教學媒體便成了他們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

教學媒體的發展相繼經歷了語言媒體、文字媒體、印刷媒體和媒體四個階段。在發展過程中,教學媒體的科學性、技術性、多樣性越來越強,對于教學效率的提高也起到了越來越大的作用。特別是教學媒體的出現,徹底改變了依靠“一本教材、一塊黑板、一枝粉筆、一張嘴巴”的傳統教學模式:它能夠記錄、存儲、再現并遠距離傳送各種教學信息,還能加工處理信息并與學習者進行交互;不僅能傳送語言、文字和靜止圖像,還能傳送活動圖像,生動形象地呈現教學內容;不僅能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趣味性,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思維和想象能力……總之,現代教學媒體的種種優越性使遠程教育、個別化學習、終身教育、創新教育等成為了可能并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二)人機匹配的啟示

就教學媒體使用中的人機匹配而言,“機”就是指各種各樣的教學媒體,從最傳統的粉筆、黑板到現在被廣泛使用的機。而“人機匹配”則是指人與教學媒體的恰當結合,也可以說是教師對教學媒體的正確使用,以求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人機工程學指出,要“讓技術的發展圍繞人的需求來展開,把人作為產品和環境設計的出發點,使其性能、色彩等更好地適應和滿足人類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從而使人們在工作中更安全、便捷和舒適,工作效率更高?!边@說明在人機匹配中,要把人作為主體和中心點,人不是被動地去適應機器,而是與機器共同組成人機系統來完成任務。在教學媒體的使用中,用戶是教師,教學媒體是教師教學、科研、開發、管理與改進教學的工具;教學媒體應該適應和滿足教師的各種需求,二者組成的人機系統要很好地協調工作,才能實現教學的最優化。

(三)人機系統中的“人”

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有些教師的傳統觀念仍然沒有改變,對某些教學媒體如計算機等現代教學媒體一直持有懷疑甚至否定的態度。有些教師即使已經認識到了教學媒體的優越性并將它們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但是他們并不能恰當、合理地使用教學媒體,有時甚至盲目濫用,根本不考慮有沒有圍繞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學生能不能接受,也就更談不上教學效率的提高了。

在教學媒體使用中的人機系統中,教學媒體不僅要滿足教師各方面的需要,更重要的還是要考慮到學生方面的因素。因為教學媒體是教學教、學生學的工具,教師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提高教學效果、增進學生的學習。所以,雖然教師對所使用的教學媒體有自主選擇權,但他們也不能只憑主觀臆斷,除了考慮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等因素外,更多的要把落腳點放在學生身上,目的就是要通過教師和教學媒體的協調合作來為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服務。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具有不同的學習特征,而每個學生又有各自學習的個性特征。即使是能夠很好地把握住學生的學習個性,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又可能會出現一些教師事先在教學設計中沒有考慮到的事情,會受到各種主客觀因素的,這些都是很難掌握和控制的。

三、如何提高人機匹配的效率?

就廣泛意義上的人機匹配而言,如果想要最終獲得最優的工作效果,就必須做到人與機的恰當結合,這并不是簡單易行的事,需要遵循一定的規則,如:所選用的匹配方式要有利于發揮人的能力,能夠使人認識到工作的意義所在;要使人操作起來方便、省力,提高人的操作可靠性;其信息流程和信息加工過程要使人容易接受和掌握,差錯要少;要有利于使整個系統能夠達到最大效率,但又要避免對人提出能力所不及的要求;不能把人安排作機器的輔助物,機器是為人服務的等等。這些是任何形式的人機匹配都必須符合的基本原則,教學媒體使用中的人機匹配也不例外。

再者,教學媒體是為教師的教、學生的學服務的,由于它在教學的實際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并不是可隨意選擇的,所以教學媒體使用中的人機匹配還需要符合一些具體的教學原則,如: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遵循教學原則;依據現有的教學條件,圍繞著教學和教學目標展開;符合學生的心理;并非任何一門(節)課都需要使用教學媒體,要適時、適度地使用;不存在超級媒體,教學媒體各有所長、各有所短,要恰當結合,充分發揮各種教學媒體的特長……

筆者認為,良好的交互性是提高人機匹配效率的關鍵所在。在教學媒體的使用中具體表現為教師與教學媒體的交互、學生與教學媒體的交互以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互。

教師、學生、教學內容和教學媒體是教學過程的四大基本要素,任意兩個要素之間都存在著密切的聯系。任何一個要素發生了變化,都會影響到其它三個要素。教師傳授教學內容,學生接收,教學媒體是傳遞媒介,由此可見,教學內容始終貫穿于教師、學生和教學媒體的交互關系中。如上圖所示,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具體建立以下三種情況的交互:(1)教學媒體能夠滿足教師各方面的需求,教師在思想觀念上完全接受了教學媒體并能夠方便自如、恰當地使用它們;(2)教學媒體能夠符合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以學生為出發點傳遞教學信息,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學生能夠從教學媒體所展現的教學內容中學習知識、獲得樂趣并能利用教學媒體進行自主學習;(3)教師能以學生為中心點安排教學活動,利用教學媒體設計學習情景來引導學生學習,學生在現代教學媒體環境中與師生共同合作交流……只要將這三方面的交互處理好、實現好,教學過程中的各大要素就能各顯其能、融會貫通,真正地融合為一個有機的整體,這樣才能使課堂教學活躍起來,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四、結束語

對教學媒體的正確使用并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學會的,這需要教師多年不斷的探索發現、學習,而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教學媒體的日益發展對教師的思想意識和媒體知識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學校方面要加強教師關于教學媒體的選擇、使用、評價等方面的培訓以提高他們的自身素質外,國家和也應該采取相應的措施,如提高對教學媒體的重視程度,盡快讓先進的教學媒體在各級各類的院校中得到普及和應用;加強教學資源建設,設計出更多符合各種教學和學習的資源等等。如果各相關部門能夠共同努力,促使教學媒體在教學中發揮最大的作用,那么教學效率的最優化最終將能夠得以實現。

【】

[1][EB/OL],2005-6-20.

[2]李運林,徐福蔭.教學媒體的與實踐[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