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學校德育理論啟示

時間:2022-05-10 11:04:44

導語:美國學校德育理論啟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美國學校德育理論啟示

1美國學校道德教育的目標和內容

美國作為一個聯邦國家,各州學校道德教育的內容不盡相同,大致包括以下三個方面:①了解美國政體,美國德育界認為這是合格公民的必備起碼條件;②培養參與意識,了解公民應承擔的社會責任;③培養學生必備的道德品質。而美國學校德育的目標是培養全體公民的美國精神,致力于把不斷涌入的移民“美國化”,建立一個統一強大的美利堅合眾國。美國學校德育的課程是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來編排的,具有明顯的層次性。在小學階段內容簡單,培養對國家標志物,如國旗、國歌的認識,熏陶其愛國主義情感。初中階段則有了一定深度,重點放在陳述歷史事件、人物方面。高中階段就較為復雜,包括美國的政治經濟制度、政治過程、國際地位等內容,帶有理論分析的性質,致力于培養學生具備憲政條件下公民的基本價值、理念和能力。

2美國學校道德教育的基本價值取向及理論依據

自由、民主是美國民主政治制度的核心價值。自由主義作為西方國家的主流政治思想,是西方政治文化中的重要內容和統治方略的理論基礎。其公民教育也表現出濃厚的自由主義傾向,充分肯定個人的平等性、自主性,自由權利的優先權,承認價值多元。所以,自由、民主成為美國學校公民教育的基本價值取向就不足為奇了。責任成為美國學校公民教育的基本價值取向是伴隨著社群主義思潮而逐漸確立起來的。自由、民主和責任的理念共系于美國的憲政制度,并行不悖。因此,美國學校公民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屬點仍是公民權利本位的,而責任教育是提升公民行使權利能力的重要手段。

3美國學校道德教育的實踐化

德育的實踐化是指德育作為一種體現統治階級意志的教育活動,不僅僅停留在受教育者的認知領域,而是道德認知的基礎上,通過一定的道德實踐活動,形成特定的道德品質。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動力,如果脫離實踐,那么學生的道德需要就會枯竭。提倡德育的實踐化具體包括三個方面的要求:①德育實踐化要求德育教給學生的規范必須是與學生的生活相關的,排斥空洞無用的說教;②德育實踐化要求注重德育的功效,注重外在規則內化為個人思想品德的過程;③鼓勵學生大膽地去進行道德實踐,要允許學生在一定范圍有過失和失誤,從而保證學生的品德養成是輕松、愉快、活潑的過程。實踐出真知,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思想政治素質不是單靠課堂教學所能形成的,必須通過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和切身體驗,讓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確立信念、鍛煉意志、規范行為,提高道德責任感。只有這樣,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增強實效性。

4美國學校德育實施的特點

4.1注重活動式道德教育

活動式道德教育,即道德教育聯系社會生活實際,使德育貼近學生生活,貼近實際。教育者在教學中,設計一系列的教學活動,讓學生主動參與、親自實踐,獲取道德知識、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自20世紀80年代后,美國學校規定學生必須參加社會活動,參加多種形式的義務服務,以取得相應的學分,方能畢業。美國學生參加社會活動的范圍非常廣泛,有募集資金,競選宣傳,環境治理,為老年人和殘疾人慈善工作服務等等。通過各種形式的社會服務,不僅能加深學生對社會的了解,而且還能培養學生自我管理教育以及社會生存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公德意識。

4.2學校德育課程實施的立體化和系統化

美國學校德育并不僅僅局限于課堂,局限于課本,而是延伸到課堂以外的校園社會和社區,讓學生在校園環境和社會環境中通過廣泛地參與而受到教育熏陶。其突出的特點是針對局限于學校實施公民教育的弊端,利用逐漸發展起來的重要教育資源———社區,將學習內容蘊于學生所生活的社區之中,直接選取學生生活的社區當中的公共政策問題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學生間的相互合作、調研、討論、最終形成報告等一系列訓練,使所有學生都參與到社會的管理中去,從而發揮社區在公民教育中的作用。

4.3公民教育教學實施的實踐性和批判性

一方面,公民教育教學實踐實施具有實踐性特點,主要體現在教學內容生動靈活,教學場所具有開放性的特點,注重結合事例現場教學。具體方法有:①到法庭旁聽法院審判,并討論、模擬法庭,讓學生以法官身份下判決。②自制法規,讓學生根據校園情況寫一份學校治安法規,或對社會問題提出防范措施等。③診斷法規,通過分析討論,尋找法規漏洞,增補刪除。這些活動不僅訓練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也使學生在其中發展了人際交往能力。另一方面,公民教育教學實踐實施的批判性特點,體現在公民教育特別重視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培養。首先要向學生傳授已有的知識,其次要使學生在遇到社會政治問題時能夠分析、判斷并采取符合民主社會價值要求的行動。例如通過運用柯爾伯格的道德兩難問題討論法,選擇具有爭議或者是兩難的社會政治問題,如職業責任、公共政策、法律案件等問題,以輕松愉快的形式呈現發生在社會生活中的真實故事,讓學生根據已學到的知識加以分析、判斷、解決這樣的問題。

5美國學校德育對我國高中德育的啟示

通過對美國學校道德教育途徑和方法的研究,我們可以看到,美國學校德育有值得我們借鑒之處。我國學校道德教育應在堅持中國特色的前提下,取長補短,在借鑒中不斷完善和發展自己。

5.1把在實踐中培養民族精神作為學校德育的核心目標

因為民族精神體現了一個國家民族間最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國家與公民最根本的結合紐帶。因此,國家需要通過道德教育這一途徑來形成和加強這種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培養本國的民族精神,發揮其強大的精神力量。我國的思想道德教育主要是以知識和價值觀的傳授為主,對學生的實踐和參與關注不夠。因此,我國的高中德育必須培養學生的實踐和參與的意識和能力,在實踐中培養偉大的民族精神。

5.2重視學生個體發展的整體性和階段性

不難看出,美國學校德育整個體系從內容到方法的遞進多是與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和知識水平相適應的,并且十分重視德育的整體性與階段性。在我國的道德教育中還存在著走形式、輕效果,重“大德”(政治立場、政治方向、世界觀等)、輕“小德”(道德品質、人生修養等),重“共性”、輕“個性”的傾向。強調對學生道德認識能力的培養,忽視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特別是道德實踐能力的養成,忽視道德教育與社會實踐的結合,影響了道德教育的效果。因此,我國的學校德育首先要按照受教育者的年齡特征及其發展水平,由淺入深,科學地安排德育內容,要注意個體發展的整體性和階段性,遵循學生的認識發展規律,努力做到理想和現實、先進性和廣泛性的統一;其次要注重研究不同階段的道德教育的科學銜接,使學校道德教育走向科學化、序列化和層次化。

5.3重視心理指導的德育功能

心理咨詢與指導是美國學校德育的重要途徑,寓德育于心理健康教育之中,是美國學校德育的成功經驗之一。美國學校中普遍建立了心理咨詢機構,有固定的編制、行政撥劃的經費和正規的工作制度與規劃,咨詢人員是受過專門訓練的專家,專門為學生提供咨詢,排憂解難。心理咨詢機構除了開展日常的心理咨詢和心理教育外,還開展各種形式的團體心理訓練活動。一些學校在新生中開展“情感適應”訓練,包括增強責任心,人際交往的能力培養,自信心的培養,學會客觀地評價自己,促進學生與學校融為一體的能力的培養等等。心理健康是學生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和科學文化知識的載體,是學生成長、成人、成才的前提。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競爭日趨激烈,使涉世未深的在校學生心理問題尤為突出,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應成為學校開展道德教育的有益途徑。把學生長身體、長知識、長思想與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做人、做事統一于學校德育過程中,以提高道德教育的實效。

5.4注重運用隱性滲透法,課堂與實踐相結合

隱性教育是課堂內外,間接的、內隱的,以特定方式呈現,通過受教育者無意識的、非特定的心理反應發生作用的教育因素。美國學校非常注重發揮隱性課程對學生思想品德形成和發展的影響作用,其德育方法具有滲透性、隱蔽性的特點。一方面,將德育滲透在正規課程之中,強調知識教育的育人作用;另一方面,將德育滲透到學生的各類活動和學校管理之中,使之潛移默化。這種寓教于樂、寓教于活動和管理中的全方位滲透式教育,極大地提高了美國學校道德教育的實效,這套嚴密而富有感染力的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結合的手段值得我們借鑒,也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思路。要提高我國學校德育的實效性,僅靠傳統的灌輸法是不夠的,還必須借鑒其他有效的方法,包括發揮我們高中政治課堂的德育陣地作用,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如唱紅歌、看革命影片、詩歌朗誦、看望老紅軍等,實現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的統一和結合。

6結語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傊谖覈牡掠龑嵺`化過程中,我們應借鑒美國學校德育的經驗,摒棄重形式而輕內容、重結果而輕過程、重階段性而輕長期性的做法,特別是對于學生如何積極主動地適應并滿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所必須具備的思想政治及道德品質要求,尤其值得我們進行更深入的探討。(本文來自于《技術與市場》雜志?!都夹g與市場》雜志簡介詳見.)

作者:夏振云工作單位:河南省南陽市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