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體育特征德育研究論文

時間:2022-05-15 10:19:00

導語:民俗體育特征德育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俗體育特征德育研究論文

一、我國民俗體育特征

(一)娛樂性和觀賞性

人們在民俗體育活動中自由抒發情感,發掘潛在的心理能量,增強對生活的信心,享受生活的樂趣。雖然民俗體育在其產生之初可能具有宗教的、軍事的、勞動的或其他某種實在的意義,并不是為了娛樂,只是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其娛樂性的特征才更加凸現出來。民俗體育一旦作為一種文化娛樂活動來滿足人們的生存、享受和發展的基本要求時,它就天生具有娛樂意義,從而使民俗體育逐漸成為人們強健體魄、自娛自樂、溝通情感、美化生活、增強群體凝聚力和社會活力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動內容。

(二)民族性和地域性

每個民族的民俗體育都會反映出本民族的體育特點,通過這些體育特點使每一個民族的體育文化得以形成自己的性格。

地域性是民俗體育在空間上所顯示出來的特征。決定民俗體育具有地域性特征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因素。民俗體育的地域性與民族性既有區別又有聯系。一定的民族居住在一定的地區,他們在特定的地域條件下形成自己的民俗體育文化,一旦民族文化心理形成,民俗體育就有強烈的傳承性,即使脫離了特定的地域空間,他們還會繼續保存著本民族的民俗體育。民俗體育的地域性特征具有十分普遍的意義,它總會受到一定地域的生產、生活條件和地緣關系的制約,都不同程度地帶有地方色彩。這些地域性的民俗體育不僅表明了人類各種群體獨特的體育娛樂方式,也表現了它們不同的體育心理趨向。

(三)共同性和階段性

民俗體育文化的共同性,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含義:其一,指的是同一民族內不同階級、階層之間的共同的民俗體育文化現象。雖然不同階層的人群從事民俗體育的場所、物質條件有所不同,但其民俗體育的本質功能(如健身、娛樂)則是相同的,同一體育活動方式所形成的體育規范對于不同的階層具有相同的約束力。其二,民俗體育還具有全人類的共通性。世界上各個民族的民俗體育,在其形成過程中,都存在著許多相似或相近的因素,它們往往具有人類共通性的深刻內容,這也是人類文化發展的必然結果。

民俗體育的階段性是指全國范圍內各民族在相同的歷史時期或相同的社會發展階段上所共同具有的與該時期相適應的體育文化。不同時期的民俗體育通常都帶有那個時期的文化特點。按照我國社會的發展,我國民俗體育文化可以劃分為原始社會時期的民俗體育文化、封建社會時期的民俗體育文化、半封建半殖民地時期的民俗體育文化和社會主義時期的民俗體育文化。

(四)傳承性和變異性

傳承性是民俗體育在其發展過程中顯示出來的具有運動規律性的特征。這個特征對于民俗體育的存在和發展來說,是一個重要的特征,同樣也具有普遍性。民俗體育從產生之時起,之所以能夠穿越歷史隧道,綿延流傳至今,就得益于其傳承的力量,因為任何文化一旦形成以后,就會具有自身的活動規律和慣性,并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體現出頑強的傳承性。變異性是指民俗體育在傳承過程中引起的自發的和漸進的變化。民俗體育的傳承性,絕不可以理解為原封不動的代代照搬、各地照辦、毫不走樣,相反民俗體育恰恰是隨著時間上的變遷、空間上的傳播,從內容到形式或多或少有些變化,有時甚至是劇烈的變化。

(五)依附性和融合性

民俗體育主要依附于各民族的生產勞動、歲時節令、婚喪禮儀、信仰崇拜等活動中。依附在生產勞動中的民俗體育活動各個民族都有,大多表現為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民俗體育文化的融合性是體現水平式的民俗體育文化交流。不同民族體育文化和地域民俗體育文化在交流中往往出現“抗拒”、“同化”、“涵化”等多種不同情況?!翱咕堋笔悄撤N民俗體育文化在受到外來沖擊時采取完全抵制的態度;“同化”是指一種層次較高的民俗體育文化與較低的民俗體育文化相接觸,后者往往被前者所攝取和融化;“涵化”是兩種相同或相近的民俗體育文化進行雙向交流的漸進過程及其相互結合的自然結果。“抗拒”和“同化”只是暫時和局部現象,“涵化”才是民俗體育文化交流中健康的發展途徑。

二、我國民俗體育的傳承

(一)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

對中華民俗體育文化的繼承和發展而言,政府的重視和支持非常重要。對中華民俗體育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是全民族的事業,是國家行為,單靠個人和民間組織是無法完成這一工程的,必須由各級政府去主導實施,形成一種金字塔形的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導機制。在這種情況下,政府的重視和倡導、支持就顯得尤為重要。除了必要的經濟扶持外,政府至少可以在“正名”、引導、組織三個方面,為中華民俗體育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二)宣傳和教育途徑

民眾的文化自覺是中華民俗體育文化繼承和發展的基礎。因此,在全社會開展宣傳和普及民俗體育文化的教育活動就顯得尤為重要。廣泛發展社會教育,發揮出版、傳媒、協會組織和群眾文化事業機構的作用,向全社會進行宣傳、展示等普及、推廣中華民俗體育文化的工作。把宣傳和教育引入正規學校教育,鼓勵有條件的大中小學將其納入學校體育教學內容,培養他們的自覺意識。中華民俗體育文化的繼承和發展,還要尊重民間自發性傳承方式,要全力挖掘現實生活中尚存的傳承人。國家優先給民俗體育藝人發給特別補助金,以提高他們的民俗體育技能,并鼓勵他們多招收徒弟,傳授技藝。在全球化語境下,應將中華民俗體育文化推向世界,進行中西體育文化交流,可采取“走出去”與“拿來主義”相結合的文化策略,向世界宣傳中華民俗體育文化,向全人類展示中華民俗體育文化的偉大魅力,使中華民俗體育文化走向世界,從而促進人類體育文化的共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