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生活實際強化小學德育教育

時間:2022-01-15 08:15:53

導語:立足生活實際強化小學德育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立足生活實際強化小學德育教育

【摘要】德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內容,對于學生人格的發展有關鍵作用。近年來,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學校在德育方面開展了多方面的探索,嘗試與時俱進,將改革提上日程。然而,在實際探索過程中出現了各種問題,高耗低效的傳統弊端尤為明顯,對此,我們探究原因得出結論,當前德育大多與學生生活脫節,局限于思想滲透,無法靈活引導,導致其效果不理想。

【關鍵詞】小學德育;生活化;實效

當前的小學德育普遍存在“重心偏移”的問題,大部分教師只關注德育“政治性”,忽略了其“生活性”,反復強調道德原則與規范,過分注重歷史文化、英雄人物事跡的講解,導致道德陷入了“單向授知與灌輸”的誤區,無法完成預期的目標。對此,就要轉變觀念,將德育與生活結合起來,開展生活化活動,鼓勵學生參與,在此過程中培養尊重、熱愛生活的意識,促進自身道德的形成。

一、關注社會生活,拓展課程資源

生活是教育的土壤,教育不能脫離生活獨立存在,有效的小學的德育必須植根于生活的土壤,將社會實際與課程資源有機結合,適當拓展才能順利開展。在此過程中,借助生活創設情境,發揮課堂引導作用,幫助學生建立道德意識,促進其人格的發展。時展日新月異,每時每刻都在發生巨大的變化,反觀現有教材卻存在永恒的滯后性,跟不上時展的腳步,稍有不慎就會帶入舊觀念,讓學生思維發展產生偏離。對此,就要加強對社會生活的關注,提高敏銳性,嘗試將時事熱點引入課堂,提高教學的針對性。首先,要引導學生回歸真實的道德生活,將生活中真實發生的道德事件引入課題,營造生動的道德情境,提供學生討論、交流、表達的平臺,鼓勵其用生活化的語言、行為去詮釋對道德事件的認知,以此促進意識的碰撞,進而產生共鳴。發現生活中的真善美?!皠摻ü澕s型社會”是大家關注的熱點,圍繞這一內容,我在班級開展了“低碳生活我優先”的主題活動,提前布置調查、訪問任務,讓學生深入生活、社會發現相關的活動,有的統計了家中用電用水情況,有的發現了“變廢為寶”的生活竅門,還有的設計了“節能生活方式創意寫作活動”等。在此過程中,學生收獲了不同的體驗,充滿了成就感,回到課堂,學生就自己的發現與同學展開交流,相互傳遞積極的節約意識,并在之后的生活實踐中將其轉化為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創設生活課堂,加強德育滲透

陶行知先生認為,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出力量進而成為真正的教育。生活化課堂的構建不僅能突出學生主體,將情境與內容有機結合,引導其深入體驗、感悟,還能找到教材切入點,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認知,引導其深刻體會道德內涵。具體實施時,可利用學科間的關聯性將德育寓于不同課堂,為學生創設豐富、多元的生活課堂,讓其在掌握知識、技能以及藝術的過程中自然習得,以此強化德育滲透。首先,作為課堂的設計者、主導者,要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在教材的基礎上引入生活,借助現實的力量,讓其在熟悉的氛圍中體會。如在講到字母“w”字時,我強調在挽著處要寫慢點,并在語言描述時突出“轉折處要慢行”,學生很快就領會了,發現慢行后寫得更好看。這時,我就趁熱打鐵,進一步提問:“除了在寫字母時要慢點,還有哪些地方也要慢行呢?”學生隨即聯想到現實生活,表示在馬路上、樓梯口以及車輛多的地方要慢行。由此,教學便實現了課堂與生活的整合,打破了傳統“純學科知識教學”的局限。此外,日常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入生活情境,鼓勵學生觀察、探究,在不斷地貼近中領會其德育內涵,促進自身思維、能力的發展,逐漸樹立道德原則及規范。在講解“fami-ly”一課時,我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其分享關于家的故事,在班級中呈現生活圖片,引導其在生活細節中體會家人對自己無私的愛,以此激發起感恩意識,并鼓勵適當事件回饋父母。

三、借助主題班會,實現德育目標

相比于學科教育,品德教育更注重堅持,想要達到一定效果,必須將其滲透付諸于日常教學中,在堅持行為規范教育和心理健康等常規教育的同時,開展豐富的主題活動,一方面加強德育滲透,促進學生行為的規范;另一方面激發學生興趣,讓其在多彩的活動中鍛煉實踐,促進自身美好心靈的塑造。通常,學校每年都會開展一些傳統節日,像讀書節、科技節、體育節以及藝術節,以此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綜合發展。在這一基礎上,我們可以結合實際適當豐富,引入一些生活元素,給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平臺,鼓勵其展現自我,釋放個性,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悅。在“讀書節”,我就會設計“好書伴我成長的”活動,以班級為單位推出一系列書籍活動,像“我最喜歡的一本書”、“一句話點評”、“比比誰看得多”等讓學生參與分享、辯論、交流活動,有效傳遞書籍中的積極力量。體育節是學生最喜歡的節日,此間他們可以盡情運用,充分享受運動帶來的快樂。這時,我就會設計“我運動,我健康”的主題活動,讓其參與各種體育鍛煉,像跳繩、短跑、拔河等,以此培養其團結合作、競爭向上的品質,懂得在任何時候幫助、團結他人,做一個積極性上、樂于助人的小學生。借助主題活動的開展,不僅培養了學生團隊合作的精神,讓其意識到互助、頑強的重要性,還讓其充分感知到了學校教育的趣味,在活動中盡情享受生活學習帶來的快樂,以此發揮生活化活動無形的教育力量。

總之,小學德育是基礎教育的重點內容,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作為時代教育者,我們要準確把握德育的中心與目標,將其回歸生活,立足生活,在改善現代教育問題的同時積極引導學生,讓其在體驗中感悟,在認知中提升,最終實現道德內化。

作者:游佳 單位: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江寧分校小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