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美術課教學中德育分析論文

時間:2022-01-14 08:44:00

導語:中學美術課教學中德育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學美術課教學中德育分析論文

一、營造情感氛圍,優化導入藝術

成功的導語是美好的開端,美而生贊生疑,激發學生興趣。教師經精心設計的導入藝術,就可以將學生輕松誘入課堂氛圍,從而增強其情感體念,達到“以美育人”的效果。如七年級下冊《靜物寫生》中,繪畫構圖常識是其重難點。由于知識比較抽象,學生不易掌握,這就要求老師必須狠下功夫,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想辦法來營造良好的情感氛圍,以此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學習。

我是這樣設計這一課的導入藝術的。教師首先用多媒體展示《狼牙山五壯士》教學圖片,然后引導:這是同學們在小學四年級學過的一篇課文,請同學們結合圖片談談你對這篇課文的感想是什么?學生的情感被調動起來了,并七嘴八舌地發言,有的說應以五壯士為榜樣,刻苦學習,為四化建設做出貢獻;有的……教師便抓住時機,因勢利導。讓學生仔細觀察畫面并思考:畫家是怎樣將五壯士英勇殺敵的場面布置在畫面中的?為什么采用這種構圖形式?若改成其它的形式可以嗎?為什么?于是,觀察能力較強的學生就會?迅速發現其構圖形式像座山,即三角形構圖。

三角形具有穩定性,更有向上沖引的角,具有永遠向上蓬勃發展的生命力,蘊含著中國革命必勝的意義。引導學生理解三角形構圖在這幅畫面中的準確運用,突出重點,導入新課。讓學生自覺地學習這種不畏艱難、頑強拼搏和為革命事業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

二、探究知識重點,美化教學環節

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意培養學生的獨立性與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研究,在實踐中學習,使學習成為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學生差異,滿足不同的需要,創設能讓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得到充分發展。

在美術欣賞課教學中,注重課內外結合,運用故事、典故以及名人名畫引入新課。為了知識重點的探究,教學環境的美化,除運用常規教學法以外,還要充分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如在輕音樂中欣賞《蒙娜麗莎》這副畫時,不僅要從構圖、色彩、神態及其蘊含的思想等方面進行分析引導,更從《達芬奇畫雞蛋》的故事入手,讓學生談談對本畫的欣賞體會,教師參與其中,分享知識并獲得情感體念,然后提出設問:一個不勤奮的人能像鄧景潤那樣摘下數學皇冠上的明珠嗎?世界著名畫家,意大利“文藝復興三杰”之一的達芬奇,如果不堅持畫雞蛋,勤學苦練基本功,又怎么能創造出世界名畫《蒙娜麗莎》呢?指導學生討論:從古到今,從國內到國外,還有哪些勤奮成才的故事感動著你?

討論中,引導學生學會容忍別人的不同意見,接納他人的觀點,形成既充滿了競爭又愉快合作的氛圍。課堂上保持“動中有節,亂中有序”的狀態,既不要過分放任,也不過分嚴肅,要引導學生有正確的思維方式,形成積極健康向上的課堂氛圍。從而激發學生刻苦勤奮的思想。

三、激勵知識創新,升華教學思想

隨著新一輪基礎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成為新課程對教師的一個重要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明確的創新取向和創新目標意識,構建充滿活力的課堂運行體系。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重視學生實踐,鼓勵學生參與課外活動,從而達到思想的升華。

1.在實踐活動課中,教師的有效指導是創新教育成功實施的基本條件

以七年級下冊的《面具》為例,通過教師的指導欣賞,創設學生發現問題的情景,引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同時,教師還要準備一些國外臉譜藝術材料來進行對比觀察,以引導學生學習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八年級上冊《電腦美術設計與欣賞》和《策劃藝術》、《生活與設計》等造型工藝課中,教師有效指導與鼓勵學生自主選擇、自主探究相結合,撞擊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從而培養學生的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加強審美體驗和創造美的能力。

2.通過介紹我國歷史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及建筑藝術在世界美術領域中產生的重要影響和貢獻,激發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如中國傳統繪畫中的山、水、花鳥、人物畫,它經流數千年的歷史領域直到今天還在繼續奔流向前,這是世界繪畫史上很少見的。在表現風格上,除了西方繪畫有相同的一面,還具有與西方繪畫迥然有別的許多民族特色。為此,使中國繪畫在世界繪畫之林中獨樹一幟。此外,中國的雕塑、工藝美術和建筑藝術也具有很高的成就。如陶器、青銅器、宮殿、寺廟、園林建筑等,無不閃爍著我國人民的勤勞和智慧。以此增強學生熱愛祖國、熱愛民族的自豪感。

3.通過對大自然的繪畫,啟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熱愛生活的情感

如在老師的帶領下,讓學生走出課堂,到大自然中去感受鍛煉,讓學生親身體會和品嘗自然界中內在美和外在美,使他們更熱愛我們的祖國、熱愛我們的生活!

在新課程改革的歷史背景下,教師是重要的課程資源。教師必須更新觀念,轉變角色,明確目標,優化課堂教學環節,與時俱進。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創造各種不同的教育境,使學生獲得更加豐富的體念。同時,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德育教育,使學不僅得到美的享受、美的熏陶,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情操得到陶冶,人格得以完美。

[摘要]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針對新時期青少年成長的特點和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的艱巨性、復雜性,教師應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來開展優化教學,在樂中施教、在教中寓樂,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要思想。

[關鍵詞]中學生美術課教學德育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