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培養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性論文
時間:2022-09-13 11:30:00
導語:興趣培養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性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思想品德課是對學生系統地進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馬克思主義常識教育的必修課,是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徑。心理學認為,興趣是心理活動的傾向性。要使學生對思想品德課好學、樂學,就必須激發其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習的源動力,政治課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應是現今教育深入探討的課題,教育心理學家認為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探究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興趣是求知的前提,是學習的巨大源動力,如果學生對學習思想品德課產生濃厚的興趣,那么他就會積極主動地學習;反之,則啟而不發,學而不進,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習興趣就顯得非常重要。在思想品德課教學過程中應如何激發、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呢?下面結合教學實踐概述激發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興趣的幾點做法。
一、運用期望效應、誘發學生的興趣
期望值效應證實,教師對學生的期望值大小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情緒,因此,教師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應樹立起每個學生都能學好的信念,在教學過程中,根據不同層次學生制定出不同的教學目標,讓學生通過努力可能達到,把目標制定在學生心理“最近發展區”內,讓他們“跳一跳,就能摘到樹上的桃子”。這樣,在上課提問時,依據難易度來提問不同程度的學生,讓他們有信勝感。此外,還通過課外活動交流,測試成績進步等途徑與學生進行座談交流,讓每個學生心靈上灑滿陽光,從而極大的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習成為一種內在的行為。
二、注重情景教學模式
所謂情景教學,就是為了達到既定的教材目的,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特點,引入或創設與內容相適應的教學情景。讓學生置于特定的教學情景之中,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激活思維,使其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提高教學實效。思想品德新教材從版面設計、內容體系和語言風格等方面看,一改往昔那種嚴肅的說教式面孔,取而代之的是活潑有趣的畫面,優美動聽的語言和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的教學內容。其中一大亮點就是讓學生能夠成為新課堂的主人。我在教學中注重讓學生產生心理體驗,創設實驗情境,這樣,學生在寬松的學習氛圍里,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學習,體驗自己的切身感受,喜憂同伴,增長見識,提高覺悟,培養能力。
三、把握知識結合點抓住學生興趣
知識結合點是不同知識之間的有機結合,它反映了客觀世界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轉化。學生的學習興趣往往產生于學生認識各種事實和現象之間的那些結合點,能正確把握知識結合點,才能抓住學生的興趣。所以,教師在備課的時候要努力思考和理解那些結合點。因為只有緊緊抓住這些結合點,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取得某種新穎的、出人意料的效果。如在講授國家本質時,先給學生講明奴隸制國家是怎樣建立的,然后讓學生思考:“奴隸制國家是否代表整個宿舍成員的意志和利益?”回答是:“奴隸制國家只代表奴隸主階級的利益?!痹傧驅W生說明奴隸制國家的主要職能。讓學生思考:“奴隸制國家是哪個階級統治哪個階級的工具?”回答是:“奴隸制國家是奴隸主階級統治奴隸階級的工具?!弊詈蟀l問:“那么,奴隸制國家的本質是什么?”這一問正是各種事實的接合點,把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這一點上,就在學生面前揭示出一種新的知識-----在階級社會里,國家是階級統治的工具。這就是國家的本質。這樣就由具體到抽象,由個別到一般,既符合認識的規律,也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掌握比較抽象的知識。
四、巧設導語,引發學生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開頭是激起求知欲和學習興趣的源泉,是讓課堂活躍起來的前奏,它影響著一堂課的成敗,教師應注重新課導言的藝術性和科學性,要針對學生實際和教學內容,善于利用情景教學法,引發學生興趣,激發求知欲,使之進入最佳求知欲亢奮狀態。所以,思想品德課教學的引言部分要通過多種手段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我在講七年級《思想品德》下冊“人生當自強”這一課時,舉了一個意味深長的動物實驗故事,在非洲大草原的奧蘭治河兩岸,生活著許多羚羊。動物學家發現,東岸的羚羊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強,奔跑速度也比西岸的快。動物學家們百思不得其解,因為這些羚羊的生存環境是相同的。于是,他們在兩岸各捉了10只羚羊,然后把它們分別送到對岸。一年后,送到西岸的羚羊繁殖了14只,而送到東岸的羚羊只剩下3只。原來,東岸的羚羊之所以強健,是因為它們附近生活著一群狼。面對這樣的生存條件,他們必須使自己強健起來。由這個故事導入新課,生活要自立,人生當自強。公務員之家
五、巧妙設疑,培養思維,激發興趣
“學起于思,思起于疑”,學、思、疑是密切相關,辨證統一的。教育家朱熹說:“讀書無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痹诮虒W過程中通過設疑、釋疑、解惑,可極大地引發學生興趣,促使他們積極思考。當他們苦于“山窮水盡疑無路”時,教師給予解惑,他們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設疑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啟發式教學的核心,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興趣。為了設疑,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的不同,聯系生活,設置一些精巧別致的小問題,做到層層深入,環環相扣,引導學生討論,在討論中使學生的知識、能力及思想得到升華和發展外,師生間可以互相詰難答題、互相啟發補充,形成師生間雙向的智慧交流,迸發出創造的火花,從而形成教學相長的氛圍。
六、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學生產生學習興趣的關鍵
教育是心靈的藝術,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的興趣與積極性的高低,常常依賴于對教師的情感。由此可見,高尚純潔的愛是師生心靈的通道,是啟發學生心扉的鑰匙,是引導學生前進的路標。教師除了要有人格魅力外,在教學中,要以一顆火熱的心愛護學生,真誠地對待學生,一視同仁,在生活上關心他們,在學習上幫助他們,在課堂上注重多表揚少批評,經常走到他們中間,找他們談心,參加他們的活動,為他們服務,這樣才能成為他們的知心朋友,贏得學生的信賴,只有這樣,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學其知,對思想品德課產生興趣。
誠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而興趣和愛好又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我們努力去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充分調動其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能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接受思想品德課教學的知識,達到思想品德課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專題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胡卓群1999
2.《思想政治(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教科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思想品德和中學政治教材》編寫委員會2002
3.《由教師提問到學生發問[J]》《思想政治課教學》2007,(06)劉蘭.
- 上一篇:剖析企業市場營銷理念創新重要性論文
- 下一篇:高中生不良心態矯正策略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