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德育教育中開展法制教育的認識與做法
時間:2022-11-25 03:28:43
導語:中學德育教育中開展法制教育的認識與做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可規范學生的行為。在中學教學中開展法制教育,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還可以更好地規范學生的行為。加強對學生的法制教育,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可以讓學生在做事情的時候都能思考自己的這個行為是否符合法律要求,是否犯法。如果犯法了,自己又會受到怎樣的懲罰。通過這樣的思考,就可以有效地制約違法犯罪行為,規范青少年的行為,降低青少年的犯罪率。因此,在中學教育中開展法制教學,可以有效地通過學生的法律意識,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
2.可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在中學教育中開展法制教育,不僅可以有效地規范學生的行為,還能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加強對學生的法制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在遇到困難或者是威脅時,學生就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運用自己所學到的法律知識保護自己。比如,部分家庭會存在家暴的現象,那么學生就要學會利用法律手段來保護自己,從而避免自己再次受到傷害。因此,在中學教育中開展法制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二、在中學教育中開展法制教育的做法
1.重點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在中學教育中開展法制教育,其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提高學生對于法律的認識和運用。因此,在中學的法制教育中,教師就應該加強對學生的法律意識的培養,提高學生對法律的認識。例如,在每次開展法律講座之前,教師可以先給學生普及一些法律基礎知識。比如這次講座的主要內容是如何維護自己的隱私,那么教師就可以教授關于隱私權的法律法規,并加以例子來進行講解。在聽完講座后,為了進一步地提高學生對于法律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發表自己在這次法律講座中學到了什么?有什么疑惑?然后,教師再對學生的疑惑進行一一講評,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對于法律的認識,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
2.開展法律教育可從生活事例入手。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認識和運用法律,提高學生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利益,在中學的法制教育中,教師可以加強對生活中的事例的教學。生活中的事例貼近學生的生活,與學生息息相關,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會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例如,為了避免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出現違法犯罪的行為,那么在法律教學中,教師就要加強對身邊例子的講解,從而進一步地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有時候,部分學生會因為缺乏金錢而會產生恐嚇、搶劫身邊同學的金錢的念頭。在法律教學中,教師可以列舉身邊關于青少年搶劫的案例。比如,廣西在2011年就發生兩位不滿18歲的同學搶劫身邊的同學而被判了一年多的有期徒刑。雖然這兩個同學只是搶劫了55塊錢,但是這也是一個搶劫行為。教師就可以借助這個案例來教育學生,千萬不能產生搶劫的念頭。不管搶劫的金額大少,這終究是一個違法犯罪行為,是要被判刑的。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對于法律的認識,提高學生對于法律的運用,在教學中,教師就應該加強列舉生活中的事例來進行相應的講解。
3.組織觀看相關的法律電影。由于大部分學生都缺乏相應的法律意識,因此在法律課堂上,大部分學生都表現出興趣乏乏的樣子。要提高中學的法制教學的效果,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那么就要提高法制課堂上的趣味性。在中學的法制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觀看相關的法律電影來進行相關法律的學習。比如,老師可以播放趙薇的《親愛的》。因這部電影可以很好地表現出我國存在的最大的社會問題之一———拐賣兒童。通過這部電影,不僅可以有效地讓學生認識到我國關于拐賣兒童的事件,還能提高學生對于拐賣兒童的法律認識。在這部電影中,趙薇所扮演的李紅琴,即使不知道自己老公所帶回來的孩子是通過拐賣的手段,但是在這部電影中,李紅琴還是受到了法律的制裁。通過這部電影,能讓人清楚地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不知者”都是無罪的。從這部電影中,人們也可知曉到法律意識是多么的重要。通過觀看相應的類型電影,不僅可以增強法制課堂的趣味性,還能促使學生對于相關法律的進一步認識和了解。而且在觀看電影的過程中,還能提高學生對于現在社會現象的思考,并延伸到其他的社會現象,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對相關法律的應用。在中學的教學中開展法制教育,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提高學生對于法律知識的運用水平,從而更好地規范學生的行為,并加強學生對于自己的保護。因此,在中學的教育中開展法制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學校應當重視對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并運用合適的方式方法、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
作者:馬文輝 單位:吉林省長春市東北師范大學附屬實驗學校
- 上一篇:城鄉接合部小學德育教育方法探討
- 下一篇:小學數學導學式教學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