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德育人文價值提升策略
時間:2022-09-14 03:26:49
導語:中學德育人文價值提升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現實的學校工作中,德育的現狀并不是十分令人滿意。中學生作為國家未來的建設者,道德行為表現也經常出現令人遺憾的現象,如果不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未來將會影響整個國人的精神面貌。本文就中學德育人文價值的意義和存在的問題以及提高中學生德育人文價值的方法進行了探討[1]。
關鍵詞:中學德育;人文價值;方法分析
一、中學德育人文價值的意義
道德教育的人文價值是隨著時展的必然選擇,在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同時,做到以人為本,尊重他人為宗旨,學校和教師用人文的方式去對待學生、關懷他們、鼓勵他們,最大限度地發揮人文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們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學習上、思想上都能得到理解和表達,思維不再受到約束;人文化的教育,就是通過老師和學生進行換位思考,讓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尊重學生、幫助學生、關心學生,這樣不僅增強了學生對道德方面的意識,也從根本上提高了學校的教學效率,使得學校成為學生思維積極發展的地方。德育的人文價值,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協調發展。
二、目前中學生德育人文價值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的德育人文素養有待提高
教師作為德育人文價值中的引導者,其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這就要求教師的人文價值素養要高,對學生進行積極樂觀向上的引導。如果教師的人文價值素養出現偏差,就會給學生灌輸錯誤的道德觀和價值觀,讓學生的思維受到束縛,降低了他們對學習的創造力。只有德育老師給學生做榜樣,才能促進中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同時,給學生們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
(二)德育過程中對中學生人文素養是否提高沒有足夠重視
學校在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過程中,并沒有重點關注學生是否明白和了解,傳統的灌輸式的德育模式只會讓學生感覺到枯燥乏味,并沒有從本質上讓學生明白德育的重要性,忽略了對學生這個主體的人文素質養培養,實際德育過程中,大多都是空洞的理論,沒有實際支撐,中學生可能無法理解透徹。在追求德育課程數量的時候,沒能從根本上讓學生理解接受道德教育在人的一生發展中的重要性作用。
三、提高中學德育人文價值的方法
(一)創造人文氣息的學習環境
目前很多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學生德育方面的培養,而黨的十八大明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因此,學校應該加大力度創建人文氣息濃厚的學習環境,教師做到以人文本,尊重學生,從學習和生活中關注學生的思想變化,鼓勵學生勇于說出自己的想法,經常和學生探討一些關于道德教育的方式和觀點,站在他們的角度上思考,將道德教育人文關懷以學生能理解的方式進行灌輸,如教師可以在每周班會的時候和學生進行探討自己身邊發生的道德問題,身邊的好人好事,共同分享出來[2]。
(二)加強學校網絡的道德宣傳力度
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互聯網的普及,其對中學生的影響較大,但網絡資源雖然豐富,但同時也存在許多不良信息。學校要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加大網絡德育宣傳力度,利用網絡這個平臺和學生進行及時的交流互動。學校也可以建立德育人文教育網上工作室,通過網站向學生灌輸德育方面的理念,可以做到隨時溝通,還可以和家長進行相關的交流。加強德育工作者網絡的素質,實現道德案例等資源共享的同時,培養學生網絡道德意識和法律觀念,讓他們在良好的網絡環境下進行自主學習,提升他們對道德教育的思考。
(三)注重德育過程中對人文價值的強化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時,其目標主要是讓學生從根本上意識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而傳統的道德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疏忽了學生的思想脈搏,所以教師應在德育過程中應以學生為主體,打破了傳統德育的灌輸模式,讓學生處在道德問題中,不斷地自我認識、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拓展他們的道德思維。道德教育的人文價值,就是摒棄傳統的單向傳輸方式,教師和學生換位思考,不斷地深化學生對德育重要性的認識[3]。而且通過教師和家長的引導,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不斷提高道德情操,并形成自覺道德行為。
四、結束語
學校通過將道德教育和人文關懷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使的學生更好的理解快速發展的社會的同時,還能在很大程度上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在生活中的無限潛能和創造力。
作者:白玉華 單位:吉林省吉林市教育科學研究所
參考文獻:
[1]王娟.提高中學德育人文價值的具體路徑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
[2]張貴林.德育人文價值的具體路徑分析[J].現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15,23(3):44-44.
[3]朱麗翔.德育的人文價值[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27(3):215-217.
- 上一篇:中學德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 下一篇:中學德育情感教育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