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領軍人物韓三平制片藝術及成就論文
時間:2022-11-26 10:11:00
導語:中國電影領軍人物韓三平制片藝術及成就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我國的電影事業有著突飛猛進的發展,無論是在電影的質量還是票房的收入上,都比以前有巨大的改觀,尤其是08年國產電影票房的井噴,都與一個人有著密切的關系,他就是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董事長韓三平,由他率領的中影團隊退出一系列高成本,高回收的商業電影的運作,使中國電影開始走向成熟的大片時代.他對電影具有獨特的把握性,能讀懂電影,能把握劇本,在他的手下,制片是門藝術,他將中國制片帶入全新的時代,他隊中國電影的推動作用是功不可沒的.
關鍵詞:中國商業電影;韓三平;制片藝術;
緒論
在2000年,張藝謀《英雄》掀起中國大片序幕后,由韓三平所領導的中國電影集團相繼推出《無極》、《投名狀》、《長江七號》、《梅蘭芳》、《赤壁》等一系列高成本高回收的商業電影,使得中國電影開始進入成熟的大片時代,并使得中國電影票房實現井噴。這一系列事件使得中國電影有重大改變。
本文將就韓三平的推出的影片進行制片分析,深入研究韓三平在《建國大業》中的突出作用及強大的號召力,并且對其他作品回顧,簡要分析,提取突出制片藝術。
通過韓三平在任中影集團老總后,推出的一系列措施,提煉他對中國電影事業的貢獻,及對商業電影方面做出的成就。
一韓三平的制片藝術
(一)韓三平人物簡介
韓三平現任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中國兒童電影制片廠廠長;世紀英雄電影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國家一級導演。
1994年韓三平調任北京電影制片廠廠長,1999年經國務院批準由北京電影制片廠等8家單位組成中國電影集團公司,組建了七條電影院線,簽約加盟影院達400多家,票房占全國市場份額一半左右。并且中影集團是全國唯一擁有影片進口權的公司,與多個國家電影機構有密切往來。韓三平積極鼓勵年輕人創作以出品人的身份組織創作100多部影片,在《赤壁》中擔任出品人和制片人,并且08年在其領導下票房獲得井噴式發展,是年獲2008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
韓三平還建立了《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確定的重大文化產業推進項目――國家中影數字制作基地,使得中國具有了比肩好萊塢的硬件設施。
(二)成功把握電影的盈利潛質
票房一直是電影人關心的問題,能否獲得票房成為一部商業影片成敗的重要因素。
韓三平說過“現在一提到大片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強大的明星陣容和豐厚的票房收入。確實,大片是票房主力,但我認為賺錢并非只是大制作的任務,而是所有影片的責任?!痹陧n三平認為,盈利是電影的責任,而成功把握電影的盈利潛質則是體現韓三平制片藝術的重要體現,并且他強調一部電影無論是藝術片還是商業片,作為投資方要爭取的一定是利潤,這是任何企業生存的基本條件?!堕L江七號》《赤壁》《梅蘭芳》《投名狀》的票房則是最好的證明。
不僅是大片,韓三平同樣注重小成本電影的盈利,他力主小成本電影扭轉不盈利的模式,他認為“所有的影片,在保證藝術質量的前提下都應該以盈利為最基本目標。有些主旋律不賺錢,那不怪觀眾,而是劇本和故事以及導演的問題。所以今年中影會在這方面下大力氣攻關,盡可能讓各種類型的電影都能賺錢?!表n三平非常能夠把握電影盈利的潛質,將能吸引人,盈利的部分挖掘出來,呈現在觀眾面前。
在電影的針對人群方面,他將老人及孩子也列入電影關注人群之一,暑期檔的影片大部分以孩子為受眾群體,而在平時,經過研究研究發現,老年人則為收視的主力人群,大量迎合老人的電影將有利激活這部分票房。
(三)發掘新生力量,開發小成本電影
韓三平曾提到《瘋狂的石頭》的成功是不可被簡單復制的,但是可以被再現,他認為中國電影的再次騰飛,不是靠動輒幾億的大片,而是中小成本影片的騰飛,而中小成本的電影主要依靠年輕導演,他們具有創意和對市場動態的把握力,目前中影積極為高校學子提供創作平臺,提倡從小成本電視電影、高清影片到膠片電影的三步走計劃,以挖掘更多創作人才,韓三平大膽啟用年輕導演給電影市場注入新的血液,培養新的更多的寧浩,以及更多的《瘋狂的石頭》,給年輕導演更大的空間,從而發展小成本電影,獲得中國電影新的騰飛。
韓三平看中了寧浩,看中了《瘋狂的石頭》,《瘋狂的石頭》完了又緊接著就做《瘋狂的賽車》,觀眾也覺得好看,票房大賣,寧浩成了名。韓三平將寧浩的規劃分為3步走,第一步,投資300萬的電影賣到3000萬;第二步,1000萬的電影賣到6000萬;第三步才是上億的票房。沒想到,1000萬的電影就賣到了一億多。第三部《無人區》今年就可以投入市場。三步的成果不只《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和《無人區》,關鍵的意義在于成就了一個寧浩,他的創造力、生命力還會很長久,甚至他還會影響一批人。
與此同時,韓三平在發掘年輕演員上也是非常成功的,中影集團大量啟用新人,打到非常好的效果,再不斷發掘新生代演員的同時,獲得電影票房的保證。
(四)具有寬廣的人脈和號召力
韓三平從影30多年,影響力和號召力十分廣泛,在電影《建國大業》中,韓三平擔任出品人和導演,只花3000萬元的投資就能拍攝完成,并且請到超級豪華的明星演員陣容,大量演員“零片酬”,而觀眾對陳凱歌、陳可辛兩位大導演更是如雷貫耳。而且《建國大業》的拍攝只花了3個月,趕在建國前和觀眾見面,如此強大的號召力和協調力讓人嘆為觀止。
《建國大業》各創作部門薈萃了中國電影的精英力量,不僅有陳凱歌和香港名導陳可辛,尤其是演員陣容,幾乎囊括了中國電影的實力明星、知名導演,可視之為對中國電影演藝隊伍的一次大閱兵。雖然在劇中眾星云集,但是韓三平搭配十分合理,并沒有覺得突兀,讓演員都融入到電影中去。成功的利用明星強大的號召力創造更多的票房,讓觀眾走進電影院。
二韓三平的制片成就
(一)創作出大量優秀的電影,拉動中國票房增長
韓三平電影大致分為2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在擔任北京電影制片廠長,主要作品為:《孔繁森》、《贏家》、《民警故事》、《非常愛情》、《紅西服》、《不見不散》、《春天的狂想》、《荊軻刺秦王》《張思德》,而第二階段為擔任中影集團董事長階段,主要作品《赤壁》、《云水謠》、《建國大業》。大量高制作,高成本的電影都能看到韓三品,中影集團等名字,讓觀眾記住了這幾個詞,使得更多人走進電影院,將韓三平,中影集團看成優秀電影的代名詞。公務員之家
在2000年,張藝謀《英雄》掀起中國大片序幕后,由韓三平所領導的中國電影集團相繼推出《無極》、《投名狀》、《長江七號》、《梅蘭芳》、《赤壁》等一系列高成本高回收的商業電影,使得中國電影開始進入成熟的大片時代,并使得中國電影票房實現井噴。
(二)推動中國商業電影的改革和前進
在北京電影制片廠和其他一些制片企業合并為中影集團后,中國的商業電影正式發展,韓三平作為中影集團董事長籌劃了中國電影崛起的方向,大量精彩的商業大片呈現在觀眾眼前,票房則是最好的體現,而他做為一個制片人,則打破了長期中國導演做主的僵局,使得制片人這一職務獲得更多的權利,和導演密切相關,在制片方面,韓三平有很多突破和創新,非凡的制片藝術成為很多制片人的典范和學習的對象,并且韓三平和中影集團對中國的電影事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而韓三平一手創立的國家中影數字制作基地,是中國電影有了堪比好萊塢的技術,不再借助外國的技術支持。
三結論
韓三平作為一個優秀的制片人,擁有非凡的制片藝術手法,能成功地發掘電影盈利的亮點,能夠獲得大量的票房,與此同時他也大量鼓勵新生代演員及導演的崛起,為中國電影以后的騰飛奠定基礎,并且他發掘電影市場的眼光也非常犀利,能夠挖掘出深層的電影市場,刺激中國電影票房,促進中國電影的騰飛。
主要參考文獻
[1]韓三平.《建國大業》:簡介是最高深的藝術—韓三平訪談[J].電影藝術.2009.5
[2]陳艷艷.《韓三平娛商“大哥大”》[J].中國新時代.2007.11
[3]王陳.《韓三平與中影集團2007》[J].大眾電影.2007.11
[4]余楠.《韓三平紅色情節的市場化的宣泄》[J].新世紀周刊,2009
[5]喬志峰.《韓三平誓將“明星大業”進行到底?》[J].電影畫刊,2009
[6]《我們為整個電影產業服務—中影集團董事長韓三平訪談》[J].大眾電影.2007
[7]姚建華,胡廣清.電視欄目制片人的責權利[J].新聞前哨,2003,08:45-46.
[8]陳建.淺論電視制片人制[J].當代電視,2004,09:66-67.
[9]石長順.中國電視制片人制的回顧與思考[J].新聞戰線,1999,03:61-62.
[10]王甫,吳豐軍.電視制片管理[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11]項仲平.電視欄目與頻道策劃研究[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7.
[12]姚建華,胡廣清.電視欄目制片人的責權利[J].新聞前哨,2003,08:45-46.
- 上一篇:張紀中制片藝術及成就論文
- 下一篇: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發展及改革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