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最佳影片分析論文

時間:2022-01-28 03:55:00

導語:奧斯卡最佳影片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奧斯卡最佳影片分析論文

一、反映戰爭與愛國主義題材的影片

該類題材的影片表達的主題大致有反戰、對戰爭的反思及愛國主義的表達。

1.反戰片

獲得第一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的《翼》即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為背景的影片。影片借戰時復雜愛情關系產生的悲劇后果道出了真正的主題:“我不怪你,只怪戰爭”,表達了反戰的主題。1934年獲得最佳影片的亂世春秋,同樣借一個英國家庭30年的悲歡歲月的故事隱晦表達了反戰的主題:1933年,希特勒正式成為新獨裁主義者,德國納粹黨崛起,影片由此向世人提出嚴正呼吁“慎防再度出現類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爭爆發”。筆者認為,其內容對社會現實的高度關注性是其獲得第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的重要原因之一。1970年,美國在越南的戰爭正在進行,于是??怂构境銎妨税皖D將軍一片,借古諷今批評了當時的越戰。影片將巴頓塑造成“生不逢時”的英雄,暗喻越戰若是交給巴頓將軍指揮,而非當時的政客把持局面,就不會讓美國泥足深陷。片子明為向巴頓致敬,實則借古諷今,批判當時的越戰。該片獲得了1972年第43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與其主題不無關系。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反戰片在奧斯卡金像獎獲獎影片中因其現實關注性而屢屢被看好,這也反映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題材。

2.對戰爭的反思片

第26屆金像獎最佳影片永垂不朽》反映了珍珠港事件前的軍中生活。二戰結束后的數年,美國人對于軍人的形象有了不同的看法,描寫軍中黑幕的永垂不朽》即是對此思索的作品。這部無戰爭場面的作品,寫出了軍人本色,是對戰爭和人的深層次的思考之作。同樣以二戰為故事背景的影片桂河大橋》被譽為影史上最出色的戰爭片之一,它將軍人放在戰俘營這個特殊的場所,對軍人的原則問題作了精辟和深刻的探討,全片深具反省意義的空間,顯示了戰爭的瘋狂,具有十分深刻的思考性和現實性。1979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獵鹿人》則描述了三個美國青年的越戰創傷。起自l959年,拖延到1975年才正式結束的越南戰爭,不但是二戰后最嚴重的一場戰爭,也是當代美國人心頭抹不去的創痛。

3.愛國主義片

臺灣資深影評人梁良先生稱《卡薩布蘭卡是“不折不扣的愛國主義電影”。在情節中,編導多次安排法國人與德軍之間作民族愛國心的正面交鋒,到最后更是通過雷諾警長之日,把男主角從一個“感情至上主義者”提升為“愛國主義者”,肯定了愛國主義的勝利??梢?,對愛國主義的主題表現也是主流電影的題材之一,也體現了現實關注性。

二、反映愛情與倫理的影片

1.愛情片

第1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亂世佳人》講述了以南北戰爭為背景的愛情史詩。郝思嘉的多次出嫁及對衛希禮的念念不忘,與瑞特對她的迷戀,講述了特定年代的愛情故事,在影史上具有無可取代的超然地位。第28屆金像獎最佳影片授予了寫平凡小人物的愛的影片《馬蒂》該片講述了普通男女(無論是相貌還是社會地位)的愛情歷程,歷經波折卻也在最后有情人終成眷屬。更有講述天真少女愛情的琪琪》(1959年第3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和表現“愛情無國界”主題的英國病人》(1997年第6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泰坦尼克號》同樣因其愛情題材大獲成功。該片用沉船的悲劇來烘托愛情的悲劇,賺取了無數人的眼淚,也由于其刻畫的愛情在死亡面前經受的巨大考驗和愛情的偉大無私讓人在人性冷漠的資本主義社會找到了些許安慰,它的主題具有強烈的現實性,它獲得了空前的成功。

2.道德倫理片

1935年的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授予了《一夜風流》,講述了富家女與一位記者的愛情故事,該片因傳達了“金錢不是萬能的”這一觀點,而獲得好評。在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時期的美國,人們對金錢的看法改變了,而這部電影則給人以鼓舞,讓人振奮,正是由于它適時反映時代的社會潮流和思想意識,與當時的社會氣氛和百姓話題相契合,才引起大家的關注。影片在江邊》(第2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則講述了良知戰勝罪孽的過程。”主人公馬洛伊在愛情和道德的雙重鼓勵下,完成了自我救贖。第6l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雨人同樣是一部親情倫理片,以兩兄弟的手足情作為故事的主要結構,通過弟弟查理對哥哥雷蒙前后態度和心理的變化,體現了現實社會中的親情與倫理。

三、反映社會問題的影片

1.酗酒及戰后問題片

《失去的周末》是第一部以嚴肅態度探討酗酒問題的電影,寫出了二戰后美國民眾從戰前的樂觀開朗變得消極郁悶,影片把酒徒的精神狀態刻畫的入木三分。酗酒這一社會問題被該片反映得淋漓盡致。影片黃金時代(1947年最佳奧斯卡獲獎影片)則反映了美國的退伍軍人問題。二戰結束以后,退伍軍人成為新的社會問題。20世紀60年代晚期是美國社會價值觀念發生根本性大轉變的關鍵年代,經歷了20多年太平的美國,突然陷入了越戰的泥潭,國內掀起了反戰浪潮,同時,崇尚自由,頹廢,充滿抗議成為美國青年的標志…。。l970年午夜牛郎》因“暴露社會黑暗面”,關注現實問題而獲得了專家的推崇,獲得了第42屆奧斯卡最佳影片。

2.青少年問題片

影片《西區故事》反映了青少年的問題。在一個叛逆的年代,青少年懵懂的愛情,他們無理由的組成的幫派幫派之間的械斗,流血和沖突,等等。影片揭示了青少年幫派械斗的社會現象,以一股無法讓人忽視的力量震撼人心,反映了當時的社會問題,具有高度的現實關注性。同樣反映青少年和家庭問題的影片還有反映私生子的浪蕩生涯的影片湯姆·瓊斯》,反映家庭中母女沖突的母女情深,反映中年男性危機的《美國麗人》等。

3.問題片

l972年,第44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法國販毒網》深刻的反映了國際走私問題。影片因其主題具有強烈現實意義的優勢,甚至勝過了其他影片在藝術成就上的地位。同樣,第80屆奧斯卡最佳影片《老無所依》也反映了問題,揭示的是“隨著時代變遷,在法律管制下的和諧社會早已變了模樣,被猖獗的國際往來和肆無忌憚的暴力所代替,轉眼之間,恍如隔世,眼前的社會早就不適合那些生活在舊時代的人們,安定與法制已成過往?!倍哳}材的相似性,反映的社會問題的深刻性,對社會現實的高度關注性可見一斑。

四、反映美國精神的影片

第15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米尼佛夫人刻畫了勇敢面對戰爭的平民,寫出了他們為了生存和正義而戰斗,描述他們在戰時的生活,以人道主義和人性的關懷,反映了民眾的英雄主義,將民族團結和愛國熱情自然的融人了相親鄰里的活動之中?!捌陡∩魤簟?第11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則反映了“明天會更好”的主題,通過夸大個人主義的價值,反映了美國人的樂觀心態。它也因抓住了美國人的心理而贏得了好評,成為奧斯卡最佳影片。

隨著20世紀80年代末期美國經濟的不景氣,民眾在價值觀追求上開始產生了革命性的變化,人們從外在的物質滿足轉而追求內在的心靈滿足。同時,美國民眾開始緬懷舊美好時光,并愿意靜下心來從事歷史上的反省?!栋⒏收齻鳌氛沁@類反映時代精神的影片的代表。阿甘一生的寫照,就是美國精神的最佳典范。

通過以上論述,我們可以看到歷屆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電影都或多或少的具有一定的現實關注性,它們因對社會現實的高度關注而獲得了專家和觀眾的認可。它們的導演和編劇具有關注社會現實的眼光,它們的成功或許就緣于此。

[參考文獻]

[1]梁良.約會奧斯卡[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藍貓.資料:電影《老無所依》劇情介紹.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com/ent/2008一O1/29/content7515835/2008-10-25

[論文關鍵詞]奧斯卡最佳影片現實關注性

[論文摘要]綜觀歷屆奧斯卡獎最佳影片,我們可以發現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對社會現實的高度關注性。筆者將其類別分為:反映戰爭與愛國主義的影片,反映愛情與道德倫理的影片,反映社會問題的影片和反映美國精神的影片四類。它們因對社會現實的高度關注而獲得了專家和觀眾的認可。它們的導演和編劇具有關注社會現實的眼光,它們的成功或許就緣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