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影響下電視媒體走向

時間:2022-07-20 10:45:13

導語:互聯網影響下電視媒體走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互聯網影響下電視媒體走向

一、互聯網的日新月異

1995年的中關村曾樹過一個路牌,上面寫著“中國離信息高速公路還有多遠?前方500米”。短短兩年后,中國互聯網發展便開始了長達十年的寒冬期。十年后,以“新浪網”、“搜狐”和“網易”三大門戶為代表挺過來的互聯網企業在以中國移動為代表的上下游產業鏈逐步形成的局面下,迎來了中國互聯網的第二次浪潮。新聞門戶、電子商務、分類信息等網絡應用開始全面繁榮起來,尤為令人刮目相看的則是以盛大網絡為代表的互聯網娛樂產業創造的財富神話。2011年,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了《第2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秷蟾妗凤@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國網民規模達到4.57億,較2009年底增加7330萬人。另外,上網設備呈多元化發展,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3.03億,網絡購物用戶年增長48.6%,商務應用持續“領跑”、網絡娛樂漸入平穩期,中小企業試水“網絡營銷”、基礎網絡安全不容忽視。2011年,全球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在上海報告稱:預計到2015年,中國的網民人數將從目前的4億多增加到7.5億。據估計,未來2年,中國將新增1億通過移動終端上網的網民,而目前通過移動終端上網的網民人數已達3億。現在的互聯網對于網民來講,已經不單單承載著瀏覽資訊知天下的查詢功能了,還可以進行網上購物、聊天、玩游戲、看視頻、發表評論、網絡通話、視頻會議、建立社交網絡等這些幾乎涵蓋我們生活的所有需求?;ヂ摼W的重要性和其生活性已日漸成熟,成為人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活或者學習都是如此。當然,互聯網也存在著他致命弱點,例如,《第2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2010年,遇到過病毒或木馬攻擊的網民比例為45.8%;有過賬號或密碼被盜經歷的網民占21.8%。網絡安全問題形勢嚴峻,問題不容忽視。信息復雜,沒有過濾,詐騙、色情等非法行業也會利用互聯網進行犯罪,眾多的信息是需要網民自己進行辨識的,這也對網民自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另外,網絡黑客的無處不在,使得互聯網變得沒有隱私,著名的維基解密,一度引起世界級的軒然大波;再如前面所提到的社交網絡,隨著其與手機等移動終端的綁定,互聯網傳播的實時性和影響力也會日益增強。但這種過度公開化、自由化和即時性的新型媒介,也會對個人信息、網絡安全乃至全社會穩定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和負面影響。《第2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認為,隨著國家域名的網絡安全保障機制進一步完善,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的發現和處置能力大大增強。但是,防范和杜絕網絡安全問題,消除網絡失信行為,更需要權威第三方機構的介入,從網站身份核驗、數據傳輸加密等層面,形成“打防并舉、注重防范”的格局,幫助網民和網站建立起各類綜合防范機制。目前,各國也都在積極采取不同的法律監管手段對其進行必要的規范和治理。

二、互聯網對電視媒體帶來的沖擊和挑戰

在互聯網蓬勃發展的今天,我們必須深入剖析互聯網的主要優勢和特點,才能清晰對比出其對電視媒體所帶來的沖擊和挑戰,才能更加清醒地認識到電視媒體目前發展的滯后性,從而找到未來電視媒體發展的新方向和新領域。接下來我們將逐一分析互聯網的主要優勢和特點,并與電視媒體進行同向比較:

1.資源共享。世界每個角落的人都可以輕松通過互聯網共享到全球的資源,既最大限度的節省了成本,又提高了效率。但是電視媒體傳遞的信息和資源具有局限性和滯后性,畢竟這些信息都是由電視人精挑細選出來的,勢必會帶上某個人或者某些人的窄眾視角,同時電視節目都有固定播出的時段,尤其是對新聞的解讀,通常都在晚上,這種滯后已經遠遠滿足不了受眾對新聞時效性的渴求度了,世界每一分鐘甚至每一秒鐘都在發生著新聞,而互聯網永遠會第一時間將它們呈現在公眾的視線里。

2.無時空地域限制。只要我們在有互聯網覆蓋的區域,不論分別在地球的哪里,都可以隨時聯絡彼此、視頻對話;看電影,學習,分享世界名校的公開課程,是完全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還可以利用互聯網超越時空的特點,進行全球買賣商品,當然也包括酒店、餐飲、機票等商務性的所有服務。

3.任意性??措娨暎覀冎荒鼙粍拥慕邮茈娨暸_所播放的節目,不能進行自主選擇,連續劇更是要每天都回家等待劇情發展,還要痛苦的忍耐頻繁出現的廣告時段。但在互聯網上,是完全沒有時間播放限制的,想看什么視頻就根據自己情況去點擊播放,同時,每集中間沒有廣告,對于網民來講,這種隨意性和集中性就遠遠優越于電視媒體的播放效果。

4.個性化。電視臺不可能根據我們每個人的喜好去定制電視節目,它只能根據制片人、編導的意識去編排節目流程和內容。個性化用在互聯網上是指,很多廠家可以根據顧客的需求去定制產品,比如說戴爾,你可以把你要的電腦配置提供給戴爾,戴爾公司根據你的需求去生產,然后再發給你。戴爾公司利用個性化服務成為生產電腦最厲害的公司。

5.智能化?,F在電腦的操作以及上網的操作都非常智能化了,智能化就意味著操作簡單、使用方便、所有程序制定的更人性化,而不是更復雜。所以互聯網之所以這么快的普及,是因為它很多方面都是按人性化、智能化標準來進行的。而電視媒體雖然目前也有服務頻道、智能點播一些功能,但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確實沒有互聯網便捷和服務周到。

6.便捷性。無論你在哪里,只要有互聯網的地方,一臺電腦就可以完成全球購物、娛樂、讀書、查詢、發表觀點、社交、辦公等幾乎涵蓋生活所有細節的事項,而電視媒體,顯然在這些服務性、娛樂性、消費性功能方面做的非常滯后。

7.互動性。在網絡平臺上,如果你想要針對某一社會現象、新聞事件、產品口評、電影觀看等發表個人感受,那么,最短的時間內,你就可以得到來自全世界的回應并與之交流。但是電視媒體似乎還停留在了“被傳授”時代,人們無法得到互動性的滿足。而這種“被動”的感覺,恰恰在受眾自我意識蓬勃覺醒的時代,會被越來越反感和排斥。

8.交互性。當前互聯網發展已呈現出兩大不容忽視的趨勢:一是社交化趨勢,二是移動化趨勢?;ヂ摼W社交化趨勢的到來,使網民之間開始基于真實的社交關系來開展互動行為與信息傳遞,改變了傳統的互聯網信息推送模式,在社交化浪潮下,將個人信息及其社交關系融合到信息推送的算法中,將大大提高信息推送效率和精準度,引發互聯網營銷和電子商務的重大革新,社交網絡將會成為未來互聯網的基礎架構;而移動化代表著互聯網的未來,不僅基于手機上網的全面普及,同時也因為移動互聯網領域已經呈現出不同于傳統互聯網的全新生態系統。相比互聯網,傳統的電視媒體目前在用戶群交互性的體驗和滿足方面還是根本無法做到的。

三、電視媒體未來發展趨勢

以上我們深入分析了互聯網的幾大優勢,并且同向對比了傳統電視媒體的弱勢,那是不是就證明了傳統電視媒體勢必會被互聯網所取代?我們先來看一個事例:一本名為《Vista看天下》(以下簡稱《看天下》)新聞文摘類期刊從2005年5月開始發行,近幾年悄然成為報刊零售亭里最暢銷的新聞出版物、坊間最流行的雜志。自創刊開始,《看天下》每年的廣告額和發行量都以100%的速度突飛猛進,截至去年6月份,由美國BPA媒體發行認證機構認證,《看天下》的單期發行量達到492889份。這是中國第一份可以接近50萬份發行量的新聞類刊物。傳統的書報在新興媒體繁盛的年代,都仍然可以創造如此神話,何況是電視媒體!從《看天下》的事例中我們不難看出,在這樣一個躁動、焦慮、繁雜的環境中,一個媒體拿什么能留住讀者?所以,重要的是不同媒體一定要知道受眾需要什么,并根據受眾的習慣和需求為其“量身打造”、進行“高級定制”,未來才會有可拓展的領域。近年來,盡管以網絡為首的新媒體不斷沖擊著報紙、雜志的生存空間,使其在夾縫中生存,但以信息海量和傳遞迅速為優勢的互聯網制造出的浩如煙海的“信息們”,卻也像炸彈一樣追著人們狂轟亂炸,無論是走到電梯旁,坐在出租車上,還是躲到洗手間里,“信息”都不放過我們,網絡中大量的信息是沒有被過濾掉的,當然其中最多的則是垃圾信息。我們知道,中國現有的網民平均年齡在30歲以下,而按照國際通行的老齡社會標準,中國從1999年起已經開始邁入老齡化社會,成為世界上擁有老年人口最多、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這說明什么?說明目前在中國,仍然擁有著數量龐大的抱持著傳統接收信息習慣的群體,他們每天仍舊喜歡讀書、買報、看電視。中老年人生活中普遍還是習慣于被動接收傳統媒體有篩選性的提供信息內容,因此,電視媒體其實在未來大有可創造發揮的空間。下面我們將從技術和應用兩個方面來具體剖析電視媒體的未來發展戰略:

1.技術方面電腦是前傾式的體驗,而電視機是一個后仰式的、偏享受的體驗。因此體驗電視機的操控,還要考慮更多的簡單,不需要總是點“是”或者是“否”,簡便操作是很重要的,跟移動的電腦確實不一樣,電視機是固定的平臺,既然是固定的,我們就要考慮它智能方面必須考慮的因素:例如系統方面,可以考慮適合電視機的操作系統,要適合大屏的,適合非觸摸屏的,適合簡單操作的。電視機的操作系統要適合電視機本質的特色,偏分享、家庭終端,要是中國本土化的,要結合目前市面上已經成氣候的IT行業和手機行業,要知道老百姓的需要,要給他們帶來更多的享受。對于電視,我們需要學習從過去的非智能到智能。我們要學習蘋果一統天下的局面,為什么蘋果的東西可以讓很多人趨之若鶩,手機非常便捷,我們坐地鐵拿手機觸摸就可以,但電視機確實不一樣,電視機需要在家里享受,這點怎么適應它?中國特有的國情怎么順應它?對于蘋果要做智能電視,我們需要考慮的是,既然蘋果有意做電視機市場,說明我們的電視機市場非常的有潛力,我們聽到也應該充滿信心,說明這個產業是大有可為的。電視這么多年來,經歷了很多革命性的變化,電視機從原來的黑白電視到現在的彩色,從CRT那么厚重到現在的超薄,也是一場革命。現在正從2D到3D進行著革命,這是目前電視革命必須要抓住的關鍵。從非智能到智能是非常重要的,是彩電經歷的革命的劇變,不適應是不可能的,因為這是未來的趨勢。2011年秋季的平板電視市場飄來一片片的“云彩”,國慶的戰場延伸到“云”概念上。云技術最早是在二十一世紀前期美國提出的,狹義的“云”是指IT的服務和資源的獲取。廣義的“云”是指所有的包括服務硬件軟件資源的獲取的結合,作為云計算廣義的“云”。現如今所宣傳的“智能云電視”在硬件上沒有太多的改造,主要是后端的改造,主打內容服務。那“云”、“智能”跟“3D”又存在什么關系?3D是顯示技術的革命,人本質的追求從2D到3D,智能是從內容、應用上提升它,所以智能和3D是目前電視媒體在技術領域的兩條腿,是必須要走好的。云電視,則是從非智能到智能發展過程中的技術點,這個點能為我們帶來更多變化和應用,所以我們把它單獨拿出來講?!奥阊?D”絕對是以后主要研發的方向,會更加符合受眾追求視覺沖擊的本質,而且不會帶來更多的負擔。雖然在技術方面,三網合一后的數字電視網絡帶寬會富有巨大的包容性,但目前數字電視的內容與服務的單調匱乏問題終將是困擾數字電視發展的根本矛盾。

2.應用方面電視應用一大趨勢是以分享娛樂為主題,例如康佳推出的“銳族館”,就是應用了商店的平臺,上面有100多款適合中國人常用的應用程序,針對四川人、廣東人愛玩麻將,里面就設計了很多種類的麻將;針對現在非常流行的“憤怒的小鳥”和微博這樣新潮的東西,里面都有很好的體驗,看電視的時候截圖,直接發到微博上,這是非常好的突破與嘗試。電視機作為家庭分享的平臺,更多的應用程序還是考慮切合消費者在客廳的需要,現在用手機玩兒的游戲,電視上也能玩兒,而且要制作充分適合電視機大屏幕玩的游戲。電視媒體還要針對市場再進行細致劃分,采取特色定位,針對多元化的時代特征和受眾群體,推出特色節目。未來節目發展將會逐漸以娛樂和服務為兩大主攻領域,每個領域都可以根據它所包含的一切元素來創立頻道、制定內容,如娛樂節目從年齡段上面就可劃分為:幼兒娛樂頻道、青少娛樂頻道、成人娛樂頻道、老人娛樂頻道;如果從性質上面劃分又可細分為:游戲、綜藝、時尚元素、環球旅游、圍棋世界、高爾夫……總之你能想到的每一項娛樂項目都可以單列成為一個頻道,針對特定的收視群體提供專一的全面的系統的特定化服務。另外,近些年來,隨著數字電視技術的進一步推廣和應用,以及互聯網技術的進一步加速和普及,“三網融合”被頻繁提出并開始進入實施過程中。傳統媒體在尋求突破的階段,不應忽略與新媒體相結合的思路,從而探尋出另一番天地。恰恰此時出現的“廣播電視網站”就作為領頭羊、探路者,對廣播電視產業未來的商業價值、對傳統廣播電視產業在新媒體環境下的市場地位,將會產生一系列的影響。目前中國廣播電視網站的發展逐漸成規模運作模式,他們以媒體化的方式運營網站,不單單是強調海量、速度和互動,更加突出了電視媒體的視角,強調洞悉事物的本質、挖掘事件背后的意義,并且對不同的觀點發起探討,最終傳播那些社會值得提倡的價值取向。而目前網絡媒體的同質化傾向較為明顯,因此,只有更深層次去挖掘新聞價值的媒體,才能對高端人群產生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從而建立起客戶的品牌忠誠度。

近期,一個由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高科技企業,傾巨資打造、源于中國面向世界、充分融合了國際資本、前沿技術與一流內容的優秀電視服務平臺“玲瓏視界”,在北美正式推出服務。它的宗旨是為全球觀眾提供最優秀的電視節目內容、最賞心悅目的觀看體驗和最完善的收視服務。據了解,此電視服務是以“公共互聯網”為傳播載體,利用全球無縫覆蓋的特征,結合多種技術,最終通過數字機頂盒實現電視節目的播出,同時也可以在電腦和IPAD等多終端上實現一個ID統一管理和收看電視內容。這種從內容素材的生產,到用戶在終端屏幕上觀看電視節目,整個“端到端”服務過程中形成無斷層的閉環,無論在技術平臺還是業務模式上,都將成為一個科學管理與運營的完善體系。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清晰地摸到互聯網沖擊下的電視媒體未來發展的戰略脈象,當然,隨著科技的進一步突破,和將科技真真實實地運用到電視媒體發展的具體操作層面上,我們還將有一個非常漫長的探尋過程,這需要智慧與思考還有行動力的完美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