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節目對傳統文化的傳播

時間:2022-02-02 10:48:53

導語:電視節目對傳統文化的傳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視節目對傳統文化的傳播

摘要:在綜藝、娛樂、真人秀等節目長期霸屏的當下,《中國詩詞大會》的出現仿佛為電視觀眾帶來了一縷清新的風,令人耳目一新。文章以《中國詩詞大會》為研究對象,對其傳播功能進行了深入分析,以此為傳統文化的傳播與弘揚提供反思與啟示。

關鍵詞:中國詩詞大會;傳統文化;傳播

電視媒體的產生,讓人們對于信息的了解不僅限于以往的文字與紙質媒體,其所具有的音頻、視頻及圖像等不同傳播手段,讓傳播效果更加形象與生動。在全球一體化的大背景之下,電視媒體所起到的作用越來越顯著,被視為各國之間開展文化、政治、經濟互動的一個關鍵途徑,站在傳播成效的視角來看,其在全球文化的繁盛、人類文明的持續發展方面都做出了較大的貢獻,有力地推動了世界文化的有效傳播。就此而言,作為大眾文化的主要引導者,電視傳媒要意識到自身的責任,同時結合自身優勢積極傳播與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

1《中國詩詞大會》節目概述

2016年2月至4月,一個全新的電視節目吸引了眾多觀眾,它就是由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自創的《中國詩詞大會》,被劃歸在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節目的范圍之內。可以說,它與《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的相繼播出即為央視對傳統語言文化的深度挖掘以及全面推廣[1]。整個中華民族的智慧都匯聚在中國傳統文化之中,這樣的文化是精粹,厚重而又靈動。此類電視節目不管是內容還是形式都與以往電視節目大不相同,得到許多受眾支持,同時也有效地傳播及發揚了我國傳統文化?!百p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是《中國詩詞大會》節目為自己所設立的宗旨,將整個節目作為一場吟詩賦詞的盛會,而不是一場又一場的比賽。而節目在命名上也頗費苦心,未將其叫做“中國詩詞大賽”,這是由于不管是現場參與的選手還是電視觀眾,他們聚集在一起不是一味地在詩歌詞賦方面一爭高下,而是通過這場盛會讓大家再度沉浸于詩詞的美好意境及樂趣之中。中華傳統文化是歷史的沉淀,具有深厚的底蘊,《中國詩詞大會》的開播是對歷史記憶的一次重新建立,同時也是對當代民眾生活價值的重新塑造[2]?!吨袊娫~大會》成功地把中華傳統文化同電視媒體十分充分地融合在一起,將詩詞的靈動與價值酣暢淋漓地表現出來,很好地實現了原創類電視傳統文化節目零的突破,進而打造了電視媒體傳播與弘揚傳統文化的一個品牌節目。節目邀請來的嘉賓均為博古通今的專家,極大提高了電視節目的水準與檔次。專家與民眾同場,是節目的一大看點。嘉賓的點評與比賽緊張的過程遙相呼應,比賽扣人心弦,點評卻莊重幽默,雅俗共賞,二者合力把中華傳統的文化欣賞價值傳遞給觀眾,給人們一種別樣而新穎的文化熏陶。人們在欣賞之余仍然意猶未盡,并能對詩詞的內涵及意義等產生深刻的印象,從而切身體會到我國古老文化的精深與博大。

2《中國詩詞大會》的傳播功能

首先,《中國詩詞大會》是中華傳統文化傳播載體之一。通過這個節目,為傳統文化創造適宜的傳播意境。形式上,其是同“詩詞”相關的一場大會。節目在內容上通過分析現實情境,再現詩詞中展現的傳統情懷。節目在詩詞的選擇方面,無論是形式還是內容都較為灑脫,范圍廣泛。所選詩詞大多在中小學課文中出現過,即使其風格包括豪放、婉約、田園、邊塞、詠物、詠懷、詠史等五花八門,所選詩詞不少人都可以做到聞之成誦的地步。而且,節目還很好地把我國詩詞的精粹提煉出來,將中華文化的固有魅力表現得極為充分。在某期節目里,學者康震被請到節目制作現場,以古詩詞點評當時的氣氛。康震既展現了其濃郁的文化底蘊,又生動演繹了古詩詞所具備的即時抒情的功能。其次,《中國詩詞大會》是電視節目與傳統文化的完美結合。這種結合體現在它將文化傳承同娛樂形式充分地統一起來。表面上看,節目具有競技性,然而,節目并非全是扣人心弦的比賽。舉例來說,現場點評老師蒙曼在看到“總把新桃換舊符”這句詩時,情難自抑地向人們介紹了其所蘊藏的古代文化習俗——在古代,起先人們喜歡在自家的大門兩側懸掛桃木來辟邪,后來由于時間的流逝與風俗人情的變遷,人們漸漸以春聯替換了桃木。原本緊張凝重的賽場,經過蒙曼的這番介紹,氣氛頓時輕松了不少,整個節目亦增添了不少內涵而顯得更加厚實。

3對傳統文化傳播的啟示意義

3.1電視節目成功的秘訣:突出差異性,打造自己的特色?!吨袊娫~大會》出現之前,有許多電視文化類節目。這些節目多是品位較高:邀請了許多權威專家,談論高深的哲學話題,指點深奧的人生理論,具有相應知識基礎的觀眾對此可能感興趣,但更多的觀眾不愿看,導致節目收視率不高。當然,也有辦得很成功的,像《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均受到了觀眾的歡迎。這種文化節目,其形式比較完善,一味模仿的話極難超越。因此,只有另謀他法,突出節目的差異性,方可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取得立足之地。差異性越顯著,觀眾對節目的辨識度就越高,越能引起他們的關注,從而提升收視率。以《茶,一片樹葉的故事》這部紀錄片為例,其通過“茶飲”這一中華傳統習俗,給觀眾營造了“茶即人生,人生即茶”的意境,同時明確指出,作為中華文化的使者,茶向世界各國傳遞了中華文化。正是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電視節目在確定選題時,應多下“傳統文化”的功夫,既要深挖中華傳統文化,亦應重視其自身的傳承和演變。節目選題可以從各地民俗風情、傳統技藝、雜技及中醫藥等極具地域特點的文化資源中加以選擇。3.2應將電視打造成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工具。當今社會,民眾思想呈現多元化趨勢,觀眾的口味眾口不一。對此,電視節目不應一味迎合,而應增強自身文化自覺,從節目內容上強調自身文化特色,努力承擔傳播優良文化的重任?!吨袊娫~大會》節目在這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其一方面傳承了中華文化,另一方面又展現了自身傳播文化的責任意識。在當前綜藝節目、娛樂節目與真人秀之類的節目霸屏之際,《中國詩詞大會》卻不媚俗,給電視觀眾們吹來了清涼的空氣,帶給他們一種別樣的觀感。這個節目里,主角不是明星,而是來自于不同行業、通過自身喜愛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的尋常百姓,甚至還有一些華僑、國際友人。這個節目不是通過眼花繚亂的燈光舞美來引人入勝,亦不靠煽情的幕后故事嘩眾取寵,而是展示參賽人員的文化底蘊,并以此吸引受眾[3]?!吨袊娫~大會》不盲目迎合、亦不媚俗,不傳遞消極觀念,而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弘揚優秀的中華文化為己任,通過詩詞的熏染,向受眾傳播家國情懷。在傳統文化離現代生活越來越遠的當下,利用詩歌,這一中華文化的靈動載體,來傳遞中華優秀文化,體現了電視傳播者的責任擔當。3.3塑造中華文化世界傳播品牌,樹立優秀中華文化形象。隨著中國國際實力的提升,與對外開放的深化,《中國詩詞大會》恰逢其時,其順應了世界進一步了解中華優秀文化的需要,亦是我國整體實力提升后,塑造國家軟實力的需要[4]。提煉與挖掘中華傳統文化的課題,已經擺在了電視工作者面前。中華民族特有的信念、理想與觀念,展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內涵,如勤勞節儉、尊老愛幼、家國情懷等。在不同文化彼此融合的時代背景下,應該利用先進的媒體手段,廣泛傳播優秀中華傳統文化,增加國外了解中國渠道和窗口。電視節目作為一個重要的傳播手段,亦要加強民族精神的傳播,在追求經濟效益時,亦不忘追求文化效益。由于對外開放的持續深化,國力的增強,世界需要更多了解中國,不少國際友人開始對中華傳統文化有了極為濃厚的興致。中華古老文化精深博大、異彩繽紛,如今,電視媒體已是影響最廣、最為普及的大眾媒體,由于其擁有多樣的表現手段,可以富有成效地傳播與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因此,電視媒體已當之無愧地變成傳播及弘揚我國古老文化的重要渠道。這給我們電視節目向世界傳播與弘揚中華文化提供了機會。作為電視工作者,應當創作一些具備中華特色的文化精品節目,幫助外國人深入了解中華文化,推動中華文化與中國電視節目在世界的傳播,為國家軟實力的提升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周水.漢字文化的真人秀——解讀《漢字英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J].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14(1).

[2]晁曉峰.解析《中國詩詞大會》的節目敘事[J].中國電視,2016(10):89-93.

[3]王瑋.傳統文化是電視節目創新重要源泉[J].青年記者,2015(23).

[4]張利英.《中國詩詞大會》:激活中華文明的生命力[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6(9):112-114.

作者:徐致堯 單位:鄒城市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