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類電視節目創新傳播分析

時間:2022-06-18 08:39:20

導語:文化類電視節目創新傳播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文化類電視節目創新傳播分析

摘要:黨的報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彪娨暶襟w是文化傳播的重要力量,尤其是文化類電視節目具有極其重要的文化價值,其中主要包括傳播知識、傳承文化、引領潮流等。在以互聯網技術為代表的新媒體環境下,我國文化類電視節目實現了一系列創新,這些創新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以及踐行,對和諧社會建設產生了巨大推動力,所以,新媒體環境下文化類電視節目的創新和傳播值得我們研究和反思。文章主要針對文化類電視節目在新媒體環境下如何創新進行研究,旨在更好地服務文化類電視節目的發展。

關鍵詞:新媒體環境;文化類電視節目;創新傳播

從廣義上而言,所有的電視節目都是具有文化性的,文化類電視節目是從俠義上來講的,其顯著特征就是具有文化性,這也是文化類電視節目與綜藝、娛樂等節目進行區分的最大不同。隨著時代的發展,人類社會已經步入了信息科技時代,新媒體蓬勃而生并受到了人們的普遍歡迎,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這給文化類電視節目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必須要進行自身改革和創新,才能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獲得成功的發展。因此,研究文化類電視節目在新媒體環境下的創新發展問題,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價值。

一、文化類電視節目在新媒體環境下嬗變之原因

文化類電視節目在傳統媒體時代,一般都是采用正統說教模式進行傳播的,而且,“套路”也大都是固定的,制作出節目后,通過電視媒體這個平臺進行大眾傳播,以達到文化輸出的目的。這種既視感強烈的說教模式,不僅導致該類節目形式單調,各個臺節目同質性強,而且也不利于激發受眾的觀看興趣,導致收視率不斷走低,難以真正收到社會轟動效應的預期。在當今新媒體環境下,我國文化類電視節目逐漸發生了嬗變,究其原因,是因為新的傳媒環境使得手中的需求發生了很大的改變。(1)傳媒環境變化。新媒體在信息技術進步的支持下,近年來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在新媒體環境下,各種新興的文化基因不斷衍生,在給傳統媒體帶來挑戰的同時,也日漸與傳統媒體產生了融合,改變了傳統媒體的發展思路、傳播形式等。文化類電視節目與新媒體的融合,從根本上催動了其嬗變的步伐。新媒體作為信息技術的產物,其具有傳播實時性、無界性、互動性等特點,其對于媒體存在形態形成了很大的影響,媒體的傳播形式與受眾信息接收與傳播習慣也因此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尤其是隨著智能手機的不斷普及,以及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使得傳媒瓶頸問題也迎刃而解,只要連接網絡,受眾就能隨時隨地性收看喜歡的電視節目,不再像傳統媒體時代那樣,電視媒體處于主動傳播地位,受眾只能被動接收節目,也不能參與節目互動。這種以受眾為本的轉變,將文化類電視節目的需求邊際也進行了相應拓展,營銷理念直接轉變為“以受眾為中心”[1]。在制作電視節目的過程中,電視臺需要先對受眾的需求進行市場調查,深度了解受眾對節目的需求狀況,這樣才能增強節目創新力與吸引力,提高電視節目的市場競爭力。(2)受眾需求變化。新媒體對于人們的文化需求也產生了顯而易見的影響,人們的文化需求變得越來越多元化,這極大地削減了主流文化的存在感,使得文化類電視節目的市場份額不斷降低。盡管這在很大程度上沖擊了文化類電視節目,但也為文化類電視節目帶來了創新發展的機遇。尤其是在國家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倡導文化自信的背景下,受眾將會對文化類電視節目產生更大的需求。更重要的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素質不斷提高,說教式、淺顯的文化類節目,逐漸不再適應現代人的文化需求,這也間接地推動了文化類電視節目創新,使得其內容給、形式等,都逐漸發生了根本的改變,對于人文性更加重視。

二、文化類電視節目在新媒體環境下的創新發展對策

(1)增強跨文化傳播能力。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是大勢所趨,在此背景下,我國與世界各國的各項文化交流活動日益頻繁。文化類電視節目必須要以全球視野,將中華優秀文化作為文化資源,進行跨文化傳播,為國際間文化交流活動提供支持,這樣才能提升中華優秀文化的影響力,增強文化自信。(2)不斷創新節目形式。文化類電視節目在傳播過程中,不但要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還要使其能符合當前受眾審美需求和文化需求。這就需要加強節目創新,以受眾為本,結合受眾的喜好和個性化需求,進行內容、形式創新和豐富,使節目的表現寬度與范圍都能得到拓展,使電視節目更具有內涵性。同時,還要吸引受眾參與到節目制作中,這樣才能使節目真正增強吸引力。(3)將情感融入節目中。文化傳播不是空洞的說教,需要“寓情于景”,這樣才能增強節目的文化魅力和傳播效果[2]。我國擁有璀璨的傳統文化,人們通過琴棋書畫等各種載體來抒發情感,表情達意。文化類電視節目也在具體的實踐中,也要借鑒這種方法,這樣可以強化受眾對文化的認知,起到潤物細無聲的傳播效果。如今“快餐式”文化也不斷泛濫,對于這種情況,文化類電視節目不應隨波逐流,而應進行內涵式發展,引導受眾沉下心來,深入地感悟和體驗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樸實、厚重與精彩。

三、結語

一言以蔽之,在新媒體環境下,文化類電視節目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要立足實際進行創新,用優秀的節目來實現傳播價值導向功能,為我國成為文化強國貢獻應有的力量。

參考文獻:

[1]王曦堃.新媒體環境下文化類電視節目的創新傳播分析[J].傳播力研究,2018,2(24):24.

[2]許文廣.新媒體時代,電視節目如何打造現象級傳播[J].電視研究,2018,(05):30-32.

作者:顧軼婷 單位: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