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電影現實主義題材選擇

時間:2022-09-28 03:07:38

導語:論電影現實主義題材選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電影現實主義題材選擇

【摘要】電影真的是神奇的動畫,豐富多彩,印象深刻的是關于中外的寫實主義電影,對于“電影與現實”我有了更深刻、更直觀的理解。其實簡單地說,寫實主義電影就是用鏡頭真實地記錄下現實,記錄下人們真實的生活狀態,而這些生活素材反而是平時大家所容易忽視和淡忘的。注重的是對普通人生活環境和生活狀態的揭示。電影源于現實生活,又高于現實生活,該文以楊德昌的《一一》為主要的分析對象,探討這部電影的寫實主義,以及電影與現實的關系。下面僅從以下三個方面:現實題材、鏡頭、敘事結構來剖析與討論該部電影。

【關鍵詞】寫實主義;電影;長鏡頭;敘事

一、電影的現實主義題材選擇

影片的現實性就體現在它的背景選擇的是臺北都市,它講述的是普通家庭中各個成員所經歷的故事。然而,每個成員又代表著不同的年齡階段,以此展現生活中那些不為人知,唯有自己體味的苦楚與辛酸,以及成長過程中產生的困惑。優秀的電影就應該如此,應該多去關心和深入普通人,并尊重他們的世俗生活。在影片里,這個家庭表面上似乎是一片平靜,其樂融融,然而內部卻潛藏著很多的問題。影片以一種溫柔、舒緩的節奏將現代社會日常生活的常態逐一呈現給觀眾。觀其整個影片,我們會發現楊德昌對于都市生活的觸角是敏銳的,他不斷地思考著都市里各階層的人物,以及他們的生活結構與狀態,他的影片能夠讓觀眾更加全面、客觀地認知臺北社會的真實面貌,在他的鏡頭下,臺北的人物和空間終會脫下那層被現代化所虛化的假樣子,露出最本真的樣子。

二、大量長鏡頭的運用

首先對于婆婆生病昏迷,醫生要求輪流跟她說話以此幫助治療這段中,導演試圖通過家庭的個體對婆婆的說話,以小見大,兩者進行相對比較,我們便會發現每個個體的卑微與無助一覽無余。所以我們說寫實主義者都是謙虛而且自律的,他們懂得赤裸、真實的影像才蘊含著最原始的力量,他們懂得仔細聆聽,克制自己操縱世界的欲望,發現自然世界發出的模糊的訊息。在這一段落的處理中,導演多是采用長鏡頭加近景加以表現,經過拉片后,我發現這一段落共有7個鏡頭,段落長度為5分30秒,導演采用固定機位加固定畫框,以及長鏡頭。陷入昏迷的婆婆在此便有了獨特的功能,即給每一個家庭成員一個重新審視自我的機會,認知自己生的處境,活的狀態。每一個人的喃喃自語讓他們懂得了自我的虛無與孤獨,更讓觀眾看清了現代化生活下人們內心的浮躁與困惑。

三、敘事結構的安排

《一一》并沒有采用那種傳統的、單一的、集中的敘事情節,而采用多條線索的交叉來推進影片。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家庭中各個成員的故事,而家庭成員有簡南俊、婷婷、洋洋、阿弟、敏敏,且每個人物都是相對獨立的,以每個人物為中心串起一條線索,從而共有五條主線索。簡南俊這條線索表述的主要是他人到中年所面臨的種種煩惱:事業危機、與相交多年的老友在價值觀上發生分歧、初戀女友的意外出現更令他不知所措,茫然困惑,不知該如何選擇。洋洋這條線索主要用來講述兒童的煩惱,導演甚至大膽涉及并探索了兒童的內心世界。比如他對這個世界充滿疑問,但是得不到解答。婷婷這條線索主要敘述了少女困惑,這其中也包括她與鄰居莉莉、胖子三人之間的,一些關乎情感的關系。阿弟這條線索的存在實質上與簡南俊在作用上是相似的,對于成年人的事業危機、家庭關系都做了闡述,不同的是在阿弟這條線索中,導演又加入了新的探討問題,即兩性之間的關系。而敏敏這條線索與以上幾條線索很是不同,它探討了人與宗教的關系。敏敏為了擺脫這一切選擇上山修養,以獲得內心的平靜。并且通過人物之間的對話,我們能夠獲知在此之前敏敏已上山修養過。所以可想而知,敏敏的內心一直是處于矛盾與掙扎中的。直到她母親的離世,她回到家中,發現什么也沒有改變,只是那個與她說話的人變了,她才醒悟到宗教也不能幫助她解脫自我。五條敘事線索將影片的多個事件串聯在一起。整理影片的敘事結構后,我們發現這五條線索都是獨立的,彼此之間沒有關聯。五個主人公之間沒有任何的戲劇矛盾和沖突,沖突發生在主人公內部,即主人公自己的心理矛盾。[《電影一一敘事結構分析》.學報]所以我們說,《一一》的多線索敘事是獨特的。

四、結語

《一一》就是這樣無限貼近現實生活的電影。譬如,普通家庭問題、兩性之間的關系、中年人所面臨的種種危機、人與宗教的關系、青春期的迷茫和孩童的諸多疑惑。這些問題不單單是臺北這一個城市所面臨的問題,也不單單是中國這一個國家所面臨的困境,這是全社會共同面臨的問題。所以這是一部探討寫實主義的電影,更是一部討論電影與現實關系的影片。

作者:李敏 單位:山西師范大學戲劇影視學院

參考文獻:

[1]認識電影[M].世界圖書出版社,2007.

[2]電影一一敘事結構分析[J].學報,2008(12).

[3]電影文學期刊[J].2011(11).

[4]當代電影長鏡頭審美[J].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