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新聞編導心理素質
時間:2022-06-28 02:59:30
導語:談論新聞編導心理素質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聞編輯是電視新聞作品問世之前最后一道、也是很重要的一道工序。在這道工序里,編輯既擔當著遴選和編排新聞的角色,又擔當著代表電視新聞媒介初步把關角色。
電視新聞編輯的職業角色定位,要求他不僅具備比較高的覺悟和思想水平、認識水平,還要能夠精通電視新聞編輯業務;不僅要過自己的心理素質知根知底,而且要把握自己的情感和理智;不僅要理解自己編輯新聞的心理,還要研究受眾接受新聞的心理。所以,對于電視新聞編輯的水平、能力和心理素質的要求都是比較高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使職業行為定位在必須的高度和正確的軌道上。深入一步說,電視新聞編輯的心理素質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新聞傳播的效果,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新聞編輯的日常工作循環往復,變化無多,看起來簡單、枯燥乏味,實際上日常編輯業務工作中包含了難以想象的復雜性,決不是日復一日的簡單重復。這樣說并非夸大其詞。就選擇新聞這個環節而言,不只是報哪一條不報哪一條的問題,選報新聞,不但要考慮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而且要考慮當時的社會政治、經濟環節;不但要考慮國內宣傳的要求,還要考慮外交方面的相關規定;不但要考慮民族文化傳統和民眾的生活習慣,而且要考慮媒體的報道要求(因為編輯的編輯活動不是個人行為,而是代表媒體在選播新聞);報道要考慮媒體宣傳的需要,還要考慮受眾接受信息的需要……新聞編輯的世界觀、人生觀,會在無形中對選擇新聞產生影響,這必須增加編輯過程的復雜性。某網絡媒體招聘新聞編輯時出了這樣一道題,說如果你是網絡媒體的新聞值班編輯,在同一時刻拿到了三條新聞,一是布什訪華,主席與其會談;二是山西一家煤礦發生礦難,數十人遇難;三是趙忠祥遭遇性丑聞,饒穎公布錄音資料。請問你如何選擇頭條?結果20位應聘者的答案高度趨同,19位回答選擇第二條即礦難的新聞。這些應聘者把握了編輯和受眾的心理,把握了網絡媒體新聞宣傳的要旨,認為這是大眾最關心的。
同樣的問題擺在香港一家娛樂媒體的主筆面前,他與19位應聘者的選擇相左,選擇第三條新聞即趙忠祥遭遇性丑聞作為頭條新聞。他認為以往網絡媒體的編輯們把世俗化傾向演繹到極致,同樣收到了超乎想像的效果。例如超女決賽時李宇春奪冠,這條新聞被新浪網壓倒一切時事政治新聞,放在了頭條位置。這是新聞編輯一個極佳的操作典范。何況趙忠祥作為知名電視節目主持人,陷入了娛樂八卦,會有收視市場,所以他把這條新聞作了頭條。電視媒體的新聞編輯得從主流媒體的價值出發,毫不猶豫地把第一條新聞即與布什會談選作頭條。電視新聞編輯在斟酌這三條新聞時的心理活動肯定也是復雜的。他在深入思考的過程中必然會反復推敲,作為主流媒體,作為黨的人民喉舌的電視臺,應該突出報道時政新聞,何況是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的重大外交活動,必然是受眾最關心的。因此編輯們會明白無誤地堅持把與布什會談排在這檔新聞節目的頭條位置播出。這里,我們可以看到,電視新聞編輯在選擇、編排新聞過程中不斷進行著價值觀考量,因而充滿了復雜的心理活動。新聞編輯的工作是基于各種因素制約基礎上的行為。這種行為體現了電視新聞編輯的膽識。如果一檔電視新聞節目的時間是30分鐘,可以容納30條新聞(含圖像新聞和口播的簡訊),而可供選播的新聞有40條。這時候,哪些急播、哪些緩播、哪些不播、哪些靠前、哪些挪后、哪條新聞作為頭條,標題如何制作等,電視新聞編輯在進行思考并處理以上這些問題的時候,需要有膽識,謹慎從事。你的膽識來自于你具備比較高的理論、政策水平,具備廣博的知識,具備強烈的敬業精神;你的膽識還體現在你站得高、看得遠,善于掂量新聞的分量,分得清輕重緩急;體現在你沉得住氣,耐得住寂寞,細心地審閱所有40條新聞,用衡量新聞價值的客觀標準審視新聞;體現在你不計個人得失,心甘情愿地為記者和通訊員作嫁衣,為媒體受眾獲取信息而默默無聞地做好新聞。
在配置頭條新聞、擬定新聞標題等環節上,電視新聞編輯更要有超過一般人的膽略。這種膽略不是一般意義的敢想敢說,更不是草率、莽撞,而是基于宏觀思維和全局觀念,能高瞻遠矚,結合黨和政府在一個階段的中心工作,審時度勢,抓得住要害(即社會的熱點、難點及焦點問題),使新聞播出后能引起社會各界高度關切。這就對電視新聞編輯包括心理素質在內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陳仲庚、張雨新在《人格心理學》一書中寫道:“典型內向的人安靜、退居、自省,喜歡閱讀圖書,而不喜歡與人交往。除密友之外,他與別人保持距離,朋友甚少。做事想在前,有周密的計劃,常深思熟慮,極少冒失妄動。他不愛激動,以適宜的謹慎態度嚴肅處理日常生活與事物,喜歡整齊有序的生活方式。他能控制自己的情感,很少以攻擊性方式行事,極少發脾氣。他是一個可靠的人,雖然有點悲觀色彩,但十分尊重倫理標準的價值?!?/p>
當然,人不會完全內向或完全外向,而是常常處于這兩種向性之間的某一點上,或者偏于內向,或者偏于外向,或者居中。筆者認為,電視新聞編輯的向性以偏于內向為合適。雖然我們不好硬性規定一個標準,但從這個編輯群體的角度,從編輯自身心理修養的角度都應該,也可以提出這樣的要求。這樣的要求對保證電視新聞編輯質量,對加強電視新聞編輯的心理修養,對加強電視新聞編輯隊伍的建設,無疑都具有現實意義。
- 上一篇:談論新聞欄目市場化
- 下一篇:文化局隱患治理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