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運營與電視頻道分析論文

時間:2022-02-24 10:10:00

導語:頻道運營與電視頻道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頻道運營與電視頻道分析論文

一、中國電視頻道運營的現狀

我國的電視產業可以分為欄目、頻道、產業集團這三個層次的經營實體。其中,電視欄目是電視頻道提供的產品,屬于產業運營的微觀層面,相當于人體中的器官;電視頻道是電視集團的傳播平臺,屬于產業運營的中觀層面,相當于人體中的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等功能性系統;而產業集團則是某種企業集團型組織,屬于產業運營的宏觀層面,相當于由各種不同的功能性系統構成的人體本身。

所謂“電視頻道運營”,就是把電視頻道作為一個基本的經營單位和核算單位,相對獨立地進行經營管理。具體來說,就是電視媒介經營單位根據電視的內在規律和電視受眾的特定需求,以頻道為單位進行內容定位劃分,使其節目內容和頻道風格比較集中地滿足某些特定受眾群體的需要。

中國電視頻道運營起步較晚,始于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1995年11月30日,中央電視臺推出了四套加密衛星電視頻道,分別以播出電影、文藝、體育和少兒、農業、科技、軍事等專門節目為主,這標志著我國頻道運營的大幕正式拉開。接下來,隨著1999年中辦82號文件的出臺以及2001年年中廣電總局關于“無線、有線合并”通知的下達,我國的頻道改革制不斷深入,頻道制運營成為了我國電視業的主流。

我國電視頻道在電視臺(產業集團)中扮演角色也從最初的節目展播平臺演變成為相對獨立的經營實體,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我國的電視頻道已具有明顯的獨立經營特征。另一方面,我國的電視頻道已具備相對獨立的經營資格。最初只有電視臺是具有法人資格的經營單位,電視臺內部實行中心制,如總編室、新聞節目中心、文藝節目中心等,這些中心與臺之間不可能以獨立核算的形式剪斷經費下撥的臍帶。頻道出現后,成為節目的亮相舞臺:“節目一臺一觀眾”變為“節目一頻道一觀眾”,“臺”出現空心化。這就必然要求頻道成為節目制作和市場運營相對獨立的經營單位。由于頻道成為相對獨立的經營單位,這就使得頻道進而走上完全獨立的道路成為可能。如湖南電視臺經濟頻道牽頭,聯合生活頻道、都市頻道成立了新的湖南經濟電視臺。

可見,我國的電視頻道已經站在既具有明顯的經營特征又具有相對獨立的經營資格的交匯點上。它不同于欄目,具有相對獨立經營資格的欄目基本上還沒有出現;它也不同于臺,臺的“空心化”己經嚴重削弱其經營特征。頻道既獨立于臺,又高于欄目,體現鮮明的品牌特征,成為最為重要的電視經營資源。

二、建立電視頻道績效評估體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電視頻道期待精細化管理

當前,國內的電視頻道正處于一場深刻的蛻變的前沿。這個蛻變不僅包括內容和技術層面的調整創新,還包括管理體制和經營模式上的變革轉型。經過了十余年的發展,國內的電視頻道所扮演的社會角色已發生了重大轉變。一方面,頻道已由單純的節目展播平臺演變成為受眾接觸電視的第一門戶,電視頻道的輿論導向和發展方向的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國家的改革發展和穩定大局。另一方面,頻道從不具備經營資格的制播單位發展成為相對獨立的經營實體。頻道除了完成所屬電視臺(產業集團)所規定的宣傳任務,并上繳一定的管理費用之外,在節目制播、人事任免和財務管理上都享有較大的自主權。電視頻道在承載了越來越多的社會責任的同時,享有了越來越多的自主經營的權利。這從客觀上要求頻道加強自管理能力,提升管理水平。

但是從總體上看,我國電視頻道運營還只是處于起步、探索階段。由于我國廣播影視長期以來實行計劃事業型為主的體制,我國的電視媒體的管理上往往表現出粗放式隨機性的特點。這表現在頻道經營管理上就是,頻道的整體定位模糊,缺乏對今后發展的長期規劃;不計運作的投入與產出,財務管理混亂;不認真體察觀眾的接受期待,更不會細致評估傳播或者宣傳的實際效果,簡言之,就是管理缺乏系統性、經營缺乏計劃性、決策缺乏科學性、生產缺乏合理性。

要改變電視從業者對管理的共同焦慮,從宏觀的角度來看,要期待相關的法規與政策的調整與跟進。從電視媒體,特別是還處于探索起步階段的電視頻道的內部運作來說,就是要以一種精細化的管理代替先行的粗放性管理??冃гu估在本質上是一種管理控制手段,它將已發生的結果或者行為和預先確定的目標進行對比,來判斷現狀的好壞,供管理者采取下一步管理活動提供分析決策信息。很顯然,在這里對已發生的結果或行為的考核評估之所以有意義,就在于預先科學與周密的目標體系的建立。也就是說,大量的科學與嚴謹的前期規劃與設計是績效評估得以展開的前提??梢哉f,績效評估是我們在尋求精細化管理的不錯的選擇。

2.電視界出現接納績效評估的氛圍

在很長的時間里,電視媒體其實也強調對自身業績進行某種特殊形式的衡估,這集中地體現在對電視作品的播前審看核與播后評比上。這里只涉及到電視臺整體運作的一個局部,即節目的生產層面,評價往往采用的是比較單一的視野和標準,這些電視產品的欣賞者或者說消費者的態度及傾向一般都沒有在評比中得到充分的體現。而且,在各類評比中,評選的機制、程序也難以達到完備的程度。

不過,電視界最近傳出的一些信息,讓人感到在電視媒體中推行績效評估的氛圍已經基本形成。中央電視臺于2005年開展了經營考評體系的論證工作,根據電視產業的特征建立了經營考評指標評價系統,并推出了中央電視臺經營業績考評工作管理辦法,依據這個辦法確定的基本框架,臺屬企業的最終考評得分由經營績效評價和管理測評得出。中央電視臺于2006年明確提出創建經營績效考評體系。2006年7月,央視對八家大型直屬企業和臺屬廣告部的經營業績進行了全面測評及并公布了排名,這引起了經營單位的高度重視。

廈門廣播電視集團強調完善以責任中心制為基礎的績效考核體系。集團用目標管理績效考核為宗旨,將兩個事業和產業兩個板塊劃分成不同的中心,這些中心包括利潤中心、虛擬利潤中心、成本費用中心和投資中心。明確各中心的財務目標和戰略目標,在這個基礎上采取不同的績效考核的標準。

江蘇廣播電視總臺的管理體系以績效管理為著力點,以全面預算管理為執行平臺,以人力資源管理為暢銷驅動,以精細化管理為落腳點。北京、廈門、江蘇三地的電視部門不約而本論文由整理提供

同地提到了績效評估或者績效管理,雖然有時候提到這樣的詞匯,從具體語境上看,并不顯得非常嚴謹,但是這至少反映了國內電視界啟用一種系統、嚴密、科學的管理思想與手段的氣氛已經形成。

三、電視頻道績效評估及其構成要素

電視頻道績效評估是電視媒體績效評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兼具企業績效評估和公共部門績效評估的復合式組織績效評估。它是指在明確新聞傳播目標的前提下,根據成本、產出與效益等方面的判斷和分析,對電視頻道運營的效率和效能做出系統的描述和評價的行為和方法的總和。簡而言之,電視頻道績效評估是對于電視頻道一定時期內運營績效水準的評價。

電視頻道績效評估是一個復合的概念,它主要包括2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經濟績效。它是指頻道的運營給頻道自身及社會創造經濟收益的目標實現程度和能力,包括頻道的投資回報率、廣告與銷售收入、固定資產的增長、員工收益、品牌價值提升、對國家和地方經濟的貢獻等。

二是公共績效。它是指頻道的運營對服務社會公眾目標的實現程度和能力,包括信息傳播的質量、輿論監督的深度與廣度,以及協調社會、傳承文化等方面。在我國,由于新聞媒體的獨特屬性,電視頻道的公共績效還從另一個側面表現為對國家安全的維護、對主流意識形態的傳播、對政策法規的宣傳以及對政黨和領導人的形象宣傳等。

1.評估目標

頻道績效評估的評估目標通常有以下5點:

(1)比較頻道與頻道之間的優劣,評估自己的頻道建設是否被觀眾認可。

(2)分析頻道的主要特征和次要特征在市場中的優勢和劣勢,調整頻道的定位。

(3)從頻道吸引力、期待度、忠誠度、滿意度等觀眾接受程度的發展變化,把握頻道的現狀和走勢。

(4)了解頻道與頻道欄目之間競爭力誰強誰弱,強在何處,弱在何處。

(5)了解頻道的各類主持人、影視劇、廣告可信度等在頻道排名的情況。

2.評估對象

績效評估一般包括兩個:一是對于組織績效;二是對于員工績效。頻道績效評估側重于組織績效層面的評估,評估對象是頻道本身,主要考察的是頻道運營中的經濟績效和公共績效兩個方面。

3.評估主體

進行頻道績效評估的主體主要有以下5種:一是頻道所屬的廣電集團;二是已經或想要在頻道投放廣告的廣告商;三是頻道本身;四是頻道的員工;五是第三方的評估機構,包括商業性評估機構和學術性評估機構等。

4.評估指標

評估指標是頻道績效評估體系中的核心部分。在選取電視頻道評估指標的過程中,必須堅持頻道的喉舌性、市場性、專業性和受眾需求性等特性,也就是說其評估指標的價值取向同電視節目一樣,也存在質量績效、公共績效和經濟績效等內容評價,體現“質化”和“量化”評估的結合。

5.評估標準

頻道績效評估難以形成一個統一的標準。在我國頻道運營的狀況相差較大。因此,評估標準的確立應該針對不同類型的頻道制定出來。一個頻道的運營狀況可以通過和它歷年來的運營狀況進行縱向比對得出,也可以通過和同一類型,同等規模的頻道之間(省級衛視和省級衛視、地面頻道和地面頻道)的橫向比對得出。

6.評估方法

目前業界在電視頻道績效頻道上普遍采用兩種方法,一種是按頻道(臺)的總體規模、水平和建設進行評價;另一種是按會計指標進行評價,就是從總體規模、覆蓋狀況、受眾接收情況、內容表達方式、經濟實力、廣告實力、市場競爭能力進行分析。評估內容較為零散,各個部分相互打架,缺乏系統性。因此,筆者認為可以在兩種評估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整合,結合我國頻道運營的實際情況,從頻道的覆蓋情況、收視狀況、受眾接受狀況、收支狀況和公共績效狀況5個方面對頻道的運營績效進行評估,從而設計出了一套更為簡潔、系統的評估體系。

綜上所述,電視頻道的績效評估是頻道經營管理的必然趨勢。而本研究的最大目的是為管理者和研究者提供思路。整個績效評估體系的構建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它需要經營管理人員和學者通過大量的研究和實踐才能夠最終完成。特別是頻道績效評估中指標體系需要研究者結合實踐進一步地補充和完善。

參考文獻:

[1]方鎮邦:《績效評估》[M].P91.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2]“首屆全國電視臺臺長論壇”系列--中央電視臺副臺長張長明演講.blog.chinatv-/mediablog/user1/swl_blog/archives/2006/14370.htm

[摘要]本文結合中國電視頻道運營的現狀,提出了構建電視頻道績效評估體系的構想。本研究在分析了頻道績效評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基礎上,廓清了電視頻道績效評估的概念,并分析了評估目標、評估對象、評估主體、評估指標、評估標準和評估方法六個構成要素,旨在為中國頻道績效評估體系的構建提供一點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