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電影后現代論述

時間:2022-09-05 03:19:56

導語:姜文電影后現代論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姜文電影后現代論述

主題是一部作品內蘊的主體和核心表述,是創作者創作意圖的再現。傳統電影作品中扣人心弦高低起伏的情節架構和精巧細致的鏡頭組接下往往蘊藏的是創作者的主題設置巧思。大多數情況下,電影扮演的是教化和激勵的角色,影片也都遵循受挫———奮起———成功的一般模式,對于青春、愛情、革命等表述主題,均實行積極的價值建構,而在具有悲苦現實意義的影片中,則多數是純粹的苦難式書寫。姜文的四部電影,同樣將著眼點放置于這類主流的主題表述,不同之處在于其影片主題構建充滿著強烈的矛盾色彩,他以強大的破壞力打碎觀影者對此類主題的既有認知,使慣有理想破滅,卻又未在與此同時建立自身的理想王國。

矛盾因子并不僅限于此,一瀉千里的毀滅,當頭一棒的警示伴隨的永遠是明麗的畫面和輕巧浪漫的樂曲,美好、苦難、壓抑、暢快、偉大、卑劣,一系列的矛盾雜糅,一幀幀實現著后現代的主題認知———消解。青春主題———英雄主義的謬解紅顏恃容色,青春矜盛年。青春的美好,毋庸質疑。一切的萌發、澎湃、磨煉、獲得只在那早已被定義的年限內盎然,無知能在青春里獲得純真的美譽,魯莽則是勇敢地實質。成長是青春的母題,歌頌青春的電影中往往不吝于激情成長的書寫,主色調永遠是紅色。美好與美好的建立是主流青春派電影的主要意圖,因為美好是人類意識里最渴望的精神追尋,于創作者,于受眾,都是在現實世界碰撞磨難后最柔軟的精神寬慰,是最樂見的柏拉圖式文化自欺。創作者們小心翼翼地維護著此種觀影氛圍,維護著長久以來與受眾間的精神默契,唯恐鏡頭的稍不留神,造成那片臆造美好的轟然倒塌,從此切斷與觀影者間曾親密無間的文化臍帶,以至于引起文化重建的漠然恐慌。姜文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滿溢著澎湃的青春氣息。

影片主要書寫的是間以馬小軍為首的部隊大院孩子的青春成長史,切入點是主人公成年馬小軍的一段似有或無且模糊無序的成長記憶。記憶本身就存在著極大地不確定性,于是那段青春的記錄也多了些許無意義的表征。

讓其影片建構的主題從形式上虛化,內涵的建立也就失去力度。影片從青春形式的建立起就開始了后現代主義的主題之一的踐行:消解?!拔易畲蟮幕孟氡闶侵刑K開戰。因為我堅信在新的一場世界大戰中,我軍的鐵拳一定會把蘇美兩國的戰爭機器砸的粉碎。一名舉世矚目的戰爭英雄將由此誕生,那就是我。”《陽光燦爛的日子》中主人公馬小軍的內心獨白。電影將情節設置在70年代的中國,特殊的政治環境下國家的集體崇拜情結也蔓延至無拘束成長的軍隊大院孩子的生活中。英雄主義是那段青春的主命題,馬小軍們熱烈崇拜著在前線戰場上沖鋒陷陣揮灑熱血的英勇戰士,憧憬著成為英雄被鮮花包圍榮譽沉溺,被世人崇拜與贊頌是再過癮不去的事。于是,任何一件能引人矚目的轟烈行為和事件,都成為他們抵達英雄之巔的必經之路。打架、逃學、惡作劇、追女孩,青春所有的不羈,負面的價值判斷,荒謬的情義,凡事能掀起波瀾激起風浪的狂熱行為,馬小軍們無所不為。影片中,東四六條的一次斗毆,兄弟情義情緒下激起的義憤填膺,讓馬小軍不知就里的卷進了一場莫名的“英勇戰斗”中。“戰場”上亢奮的激戰氛圍讓他英雄荷爾蒙巨增,一板磚直接拍到在墻角早已被劉憶苦逼得動彈不了的人頭上,對方苦苦解釋的話語此時半句不曾入得他的耳,那猛烈地一板磚似乎還不解氣,馬小軍開始了一腳一腳的“伺候”對方。這樣激烈的一役,導致挨馬小軍揍得那人住院一個月,當同伴們表述出“你手真黑”時,這群少年的語意中卻是無來由得欽佩和贊揚。

在一場大規模械戰中以心狠手黑聞名的小壞蛋,一時風靡成為少年們的景仰對象,卻最終“犧牲”在幾個欲取代其地位的孩子手中,一時畸形的英雄主義價值觀被渲染極致。英雄主義情節本是極其正面向上的青春價值塑造,是一種為實現價值目標具有大無畏犧牲精神的意志品質,卻在影片中被這群具有蓬勃生機的少年們誤讀,青春于是荒廢在對于畸形偏失的價值觀的英雄式追尋中。《陽光燦爛的日子》建構了一個自由張揚熱血的青春年代,卻又在期間注入了無限的頹廢、暴戾和畸形的追尋,最終也只有在中年馬小軍恍惚的記憶中結束這段荒謬青春的回憶。青春在碰撞中戛然而止,并不存在一個醒目的價值目標,或許在那段流逝的時光里,讓荒唐狂熱的青春記憶隨時間忘卻,抹平一部電影具備的主題深度,才更符合那個時代的真實面貌———無序無意。

愛情主題———殘缺的本質愛情是人與人之間的強烈的依戀、親近、向往,以及無私專一并且無所不盡其心的情感。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西風悲畫扇。砰然、甜蜜、沉醉,生命中最美好的體驗,即使于最落魄凄涼之時,也能在戀人間親昵的耳語中體悟。愛情是久釀的甜酒,輕嗅之間,恬然沉醉,于是眾多的文藝載體趨之若鶩般將其頌揚,生怕一點點怠慢和遲滯的描述都不足已繪其的美好,電影也不例外。無論是生死相許的凄美,抑或是打鬧間的熱鬧,荒野中的人鬼情牽,皆有一套完備的愛情體系,崇高的愛情宗旨。愛情的濃烈、憂傷、感懷、喜悅,即使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終成眷屬,能體味這種種的情緒,未嘗不是屬于情感的完滿。姜文在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中,卻著意打破了此種完滿。似乎從一開始愛情就是莫須有的?!坝洃浂际潜晃业那楦懈念^換面,并隨之捉弄我,背叛我,搞得我頭腦混亂,真假難辨,我現在懷疑和米蘭的第一次相識就是偽造的,其實我根本就沒在馬路上遇見她,那天下午,我和大螞蟻受劉憶苦委派,在院門口等米蘭,才是我們第一次認識,這也說明為什么我和大螞蟻玩什么瓦西里,而沒參加談話,因為我和米蘭根本不熟。我和米蘭從來就沒有熟過?!彪娪霸诮洑v了一場懵懂、瘋狂的愛情初體驗后卻得到了急轉直下的解說,原來一切只不過是記憶的欺騙。除去結局的刻意消解,愛情的發生發展也時不時跳出常規的羈絆,將美好所避諱的人性真實滲透其中。

電影《太陽照常升起》里則將愛情的荒謬和偏執推向了極點,死亡成為了愛情消解的主要方式。首先是瘋媽的一段凄戀,與眾多令人欽佩為愛執著付諸一生的愛情故事里的女主角一樣,故事的開頭總是感人至深的美麗。瘋媽迷戀上到學校做報告的軍人李不空,于是便有了挺著大肚千里尋夫到邊境的壯舉。然而迎接她的只有李不空的一堆遺物,故事到這,情緒高漲主旨升華,可是結局卻不是如慣常預料的那般神圣。在李不空的遺物里,赫然出現了幾根不同顏色的女人發辮,瘋媽接下來被告知李不空并非死于戰場,而是感情問題復雜死于非命?;秀遍g的瘋媽帶著滿腹的不解和孩子回到李不空的家鄉并將其撫養成人,只是在十八年后她似乎悟出這段感情的荒謬,于是便突兀的由一雙鞋引起了一番瘋狂的舉動。所有人都認為她瘋了,可是她自己心里比誰都透徹,愛情是什么,她想明白了,于是也就消失了。接著是梁老師一段與愛情有關的故事,故事中的林醫生和老唐是有著確實的不當關系,可在一次荒唐的看戲被摸屁股事件中被梁老師無意撞見了,于是林老師或是為阻止此事的暴露又或是對梁老師產生企圖,于公于私的施展開對老梁的誘惑戰。在這段愛情里,更多的是曖昧、誘惑的氣氛,林醫生的每次出現,眼放綠光渾身濕漉,熱辣的欲望似乎快把自己灼燒。在林醫生強大的曖昧氣息的壓迫下,梁老師頂著摸女人屁股的流氓帽子在詫異和茫然中吊死在建筑頂上。衣裝整潔神情淡然,安然的不像個已逝的人。愛情就這樣莫名其妙的來,再莫名其妙的毀掉一個人。或許你會質疑這是否定義為愛情,但它確實借林醫生之口打著愛情的名號。愛情還是以死為消解。愛情的完滿秩序最終沒有建立,姜文一邊營造美好的氛圍一邊采取極致的手法打破著觀影者的情節傳統認知,嚴密的影片鑒賞邏輯瞬間垮塌。消解的意圖似乎是讓受眾從夢幻的膜拜中解脫,回歸現實的深思?,F實的本質是無序且復雜的,愛情作為一種情感構成存在于現實中,自然有著更加晦澀的理解本質,拋開人為地美化頌揚,只留下更大的觀影思考空間未嘗不是創作者的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