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數字電視監測報警系統

時間:2022-01-05 09:59:23

導語:淺談數字電視監測報警系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數字電視監測報警系統

1數字電視信號測量

在數字信號當中,不僅沒有傳統模擬信號所普遍存在的圖像載波現象,而且也不存在伴音載波,由于其呈現為交織形式,只有通過碼流分析設備才能夠分辨圖像與伴音。分析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由于伴音信號在原有信源MPEG-2編碼的時候和圖像一起通過包形式復用于同一整包之內。1.1噪音測量。在對模擬信道內的噪音開展測量調查之時,選取噪音測試點,無需對準圖像載頻。然而數字電視頻譜形式也將會對數字電視信道噪聲測量產生直接性的影響,此時也將無法再繼續采用傳統的測量方式。數字電視信道當中的能量與噪音類似,無典型性特征,而需要通過與臨近的數字電視信道進行對比,只有如此方式測得所需要的數字電視信道噪音的具體數值。1.2電平測量。對數字電視信道內的電視信號進行集成處理時,信道內部的整體數字電視信號并不具備圖像載波,其整體信道內的形式為水平狀,因此對單個數字信號電平的具體數值做出準確測量,可定位的僅為整體信道內的數字信號電平。因此,在演示QAM數字電視信道電平時,主要是通過平均功率來對整體信道電平大小進行表述,可將其稱之為數字電視信道平均功率。處于局端分配網絡條件下,需要端口位置的信道電平能夠達到95dBμV左右,在信號被輸送至用戶端時,需確保信道電平能夠達到63dBμV左右,根據歷史數據分析,通常會要求低于模擬信號約10dBμV。然而在應用整體頻段時,尤其需要關注的是,臨近的電視信道最大電平差應不超過3dB,這一要求與信道要求完全一致。此外,就是在混合應用數字電視信道以及臨近模擬電視信道時,數字信道和模擬信道間的最大電平差應不超過13dB。1.3調制誤差比。不論設備性能多么先進,在進行信號處理的過程中,難免都會對原有信號質量造成損傷,數字調制同樣如此。然而數字信號調制的受損情況通常是通過星座圖進行測算,關鍵是觀察星座圖的離散性。調制誤差比當中主要包括經過調制處理以后信號有可能會出現故障問題的各類情形,例如:各類噪音、I/Q幅度不均衡、I/Q相位誤差及噪音。調制誤差比的程度也將會直接體現出數字接受設備對于二進制數碼能力強弱程度的還原能力,這與模擬時代的基帶信號信噪比較相像。通常情況下,需要用戶在電視機前將電纜信號出口位置的調制誤差比調節為27dB以上。1.4信噪比。這主要是指傳輸信號與噪音兩項內容的平均功率比值。載噪比即為調制以后信號與噪音的平均功率比值,在載噪比內,完成調制處理之后的信號功率還包含傳輸信號功率及調制載波功率兩部分內容。調制載波功率的程度主要受到設備性能的影響。在整個調制傳輸過程內部,應用載噪比,大多是因為在測量系統內部基本都是通過噪音來實施調制傳輸,然而測量單個基帶信道指標的時候,才會用到信噪比。進行數字信號的配置與調制時,通常先確定出系統載噪比的程度。若載噪比相對較大,則表明信號質量良好,反之,則信號質量不佳。數字電視內一旦產生閃屏現象,在模擬電視內部便會產生出條紋。分配網內,用戶一端的電纜信號出口位置數字電視信道載比超過32dB后,便可發送數字電視信號。1.5誤碼率。在進行信息傳輸的過程中,可觀察到所發出的數字電視信號為離散數字形式,因此從用戶端來看,其所獲取到的數字信號通常會表現為兩類,即清晰圖像與無法辨別的信號圖像。因此,在對系統信號質量作出評價時,一般將誤碼率作為一項重要的參照衡量指標。

2監測報警系統

數字電視前端播出信號質量監測系統,可借助高性能嵌入式監測設備和多畫面監測主機對于信號信道層、碼流層,以及解碼處理之后的音頻、視頻信號實現實時性監測。整個系統的結構邏輯縝密,各個監測設備不但可以獨立運行,也能夠借助統一化的控制終端系統來做到實時性的監管與控制,各項監測結果無論是獨立顯示還是集中顯示均可達到十分清晰的顯示效果。控制終端訪問可應用B/S結構,監測終端用戶能夠實現遠程訪問控制,可同時向多個終端用戶發送播出信號。系統還可給予全界面監測管理,利用報警系統來予以顯示,工作人員能夠實時性地獲知被監測的信號狀態,其中主要包括模板對比報警、290三級報警、越級報警、解碼后音頻與視頻指標報警。一旦出現報警情況,可利用報警指示信號等來通知有關工作人員查看報警情況的級別、類型與位置等信息。各項監測數據信息均可實時性上報至監測平臺,在平臺上可確立警報標準,例如開關、限制范圍與冗余度等。在設備的正常運行過程中錯誤現象是難以避免的。若是這些問題情況對于信號的傳輸質量不產生影響,也沒有違背有關播出規定要求,監測平臺卻發出頻繁性的報警信息,將會導致值班人員面臨著巨大的工作壓力。因此,可制定報警規范,來自主地將完全無用的報警信息及時過濾出去,對于監測設備所報告的數據信息內容展開綜合評估與判斷,對比各項報警信息所發生的具體原因與有可能會造成的危害,并且,借助監測平臺的數據庫記錄、碼流出發記錄等內容,還可針對發出的報警情況展開追蹤監測,盡量精確評估產生危害問題的具體原因,突出精準性與及時性。利用持續性的監測工作,并根據留存數據信息的離線分析來判斷故障發生的原因,最終為改善播出效果而做好基礎保障。

3結語

在數字電視前端建設信號質量傳輸監測系統,能夠實現對信號接收、處理、輸出等各個環節的有效監測,有助于提升數字電視信號監測工作的精準性、及時性與高效性,可最大程度地保障有線數字電視信號傳輸的安全性,確保數字電視系統的正常運行。

參考文獻:

[1]徐枚,鄂麗情.淺析數字電視信號監測技術[J].電子制作,2015(11).

[2]徐豐.數字電視信號質量監測的技術手段探討[J].民營科技,2014(4).

[3]胡東升,烏云巴圖.如何對數字電視信號進行有效監測[J].科技傳播,2016(23).

[4]鄧先攀.關于現代數字電視信號的指標與監測探析[J].中國新通信,2014(21).

[5]高強.數字電視傳輸質量指標研究與監測[J].中國有線電視,2014(9).

作者:張林 單位:朝陽市廣播電視監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