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樂在電影作品的應用
時間:2022-06-19 03:29:01
導語:民族音樂在電影作品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影作品中的音樂就是藝術構想的音樂,這也是整個電影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其在電影作品中的有效應用,就是加深對于電影作品的詮釋,可以說,一部優秀的電影作品,電影音樂是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對于整個電影作品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那么電影音樂本身就是為了電影的情節、內容和情感等進行鋪墊和服務的,其主要起到一個烘托、升華的作用,那么在電影作品中積極應用民族音樂,不僅能夠凸顯我國電影作品的特色,實現整個作品的內容的升華,還能夠更好的推動我國民族音樂的發展。
一、民族音樂在我國電影作品中的應用意義
通常一部優秀的影視作品中會包含著眾多的元素,這些元素共同組成了一個整體,從而形成了一部優秀的電影作品,那當中會包含美術、表演和配樂等,這當中起到引領作用的就是電影音樂[1]。一般人們在影視作品欣賞過程中,需要音樂的引領,才能將其更好的帶入到電影世界中,那么可見,音樂對于電影作品的影響是十分重要的,其能夠代表一個電影給人的第一印象,也是觀眾評判電影作品主題的關鍵。同時電影音樂不僅可以烘托出電影的主題路線,也是一個電影情節故事的一段縮影,所以說,其對于整個電影作品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那么在目前電影音樂不斷多元化發展的趨勢下,很多帶有中國元素的電影作品也開始向全世界傳播,我國電影作品也在世界影壇上嶄露頭角,這對于兩者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二、民族音樂在我國電影作品應用中的發展歷程
民族音樂在我國電影作品發展過程中,總體經歷了從簡單到復雜、單一到多元的發展過程,并且其發展情況與各個時期的歷史背景都有著緊密的聯系。首先在我國有聲電影興起階段,人們最有印象的就是《漁光曲》和《天涯歌女》,在早期音樂設計會被整個電影劇情連累,導致音樂在空間色彩和場面調度等方面,都缺乏足夠的結構張力和理性思維。那么在左翼電影期間,也出現了《馬路天使》《大路》《姊妹花》等電影作品,這些電影音樂短小精煉、朗朗上口,很多歌曲還傳唱至今[2]。再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電影事業也步入了一個新紀元,這一時期的電影音樂已經開始逐漸趨向成熟,比如《紅色娘子軍》《冰山上的來客》等作品,這一階段的電影音樂不僅繼承了傳統,還實現了創新和發展。最后再從改革開放到當前的新時期,各種不同的理論和作曲技法,都開始不斷被挖掘、應用起來,這也讓我國電影音樂呈現出了一種欣欣向榮的感覺。像《紅高粱》《天上草原》等影片的音樂風格可以說各不相同,其發揮了更好的表達影片主題的功能。
三、民族音樂在我國電影作品中的應用
(一)民族文化元素在電影作品中的應用。有著深厚底蘊的中國文化,賦予了我國電影音樂較強的生命力,中華民族在根植在這片悠久的歷史文化氛圍中,其作為電影音樂的重要構成元素,在我國電影音樂發展過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很多被觀眾廣泛接受的優秀電影音樂,正是由于其滿足了不同層次觀眾的欣賞習慣,從而致使其一直久盛不衰,另外中國藝術本身就強調一種意境美,其追求“點到為止”的表達境界[3]。因此電影音樂在實際醫用過程中,更加注重內在、深沉、寫意的境界,這樣不僅能夠有效體現其抽象的特征,為觀眾創建一種意境美的感受,還能夠有效幫助電影畫面,完成一些視覺無法表達的情感,從而豐富整個電影作品的內容和層次。比如在《黃土地》這部電影作品中,就用了大量意象手法表現黃土高原的景觀、文化和生活習慣等信息,同時還有大量靜止畫面的出現,在這些靜態畫面中搭配適應的民族音樂,能夠實現兩者的相互融合和滲透,從而散發一種濃厚的鄉土氣息。(二)民歌在電影作品中的應用。民歌作為我國民族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歌可以說是民族音樂的精華,其在我國電影作品中的有效應用,能夠更有利于提升電影的整體效果。那么我國作為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很多少數民族中都有屬于自己的特色音樂,這些民歌大多風格各異,像寧夏的花兒、陜北的信天游、東北的二人轉等,不同地區的音樂特色也十分鮮明,這對于我國電影作品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4]。比如在早期電影《劉三姐》中,就應用了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音樂;《成吉思汗》就應用了蒙族音樂,從而創建了一種茫茫草原、鷹擊長空的氛圍,大大提升了電影作品的藝術效果。另外李安在電影《臥虎藏龍》,有用到維吾爾族的民歌《阿瓦爾古麗》,這也有效凸顯了其在電影人物性格塑造上的特色,給觀眾帶來了不一樣的藝術體驗。(三)戲曲在我國電影作品中的應用。戲曲作為民族音樂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為我國電影音樂的構成發揮了十分重要的意義,由于戲曲本身就是一種綜合的藝術形式,其對于我國電影音樂的創作有著十分深遠的影響。在我國電影發展過程中,電影作品的內容大多數都是以戲曲表演的方式為主的,那么戲曲又有京劇、越劇、豫劇、昆曲、秦腔等,這些不同的劇種都深受各個地區觀眾的喜愛,其為電影音樂的創作也提供了豐富的源泉[5]。比如在《霸王別姬》這部電影作品中,就有效應用了戲曲元素,并利用電影來表現京劇,整個電影就是講述這兩個京劇“名角”的成長過程,在整個電影的音樂構思中,有效應用了京劇素材,充分表達了整個電影的主旨和內容。電影中的戲曲音樂成為概括人物命運的哲理化旋律,這也讓這部電影音樂帶有了濃厚的民族特色,可以說,戲曲的出現直接明確交代了整個故事的人物、背景等,當中戲曲音樂的表演,更是直接推動了整個電影作品的劇情發展,表達了主題。(四)民族樂器在我國電影作品中的應用。我國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我國的民族樂器有吹拉彈奏等不同類別,每一種不同的樂器都有不同的表現力,在這些不同樂器表演的基礎上,還產生了各種不同類型的樂器[6]。比如在電影《孔雀公主》的音樂創作中,其不是直接用樂器照搬當地的民歌旋律,而是對其進行了一定的再創造,用奏鳴曲的方式來結構整個電影音樂,將原本簡單的民間山歌旋律,進行奏鳴曲式的原則進行對比和再現,就形成了一個主題對比和矛盾沖突的樂器作品。還比如《花兒為什么這樣紅》,這這部電影歌曲中,就用了彈撥樂器冬不拉,演奏出了一種調皮、風趣、幽默的旋律,凸顯了整個影片一種中亞地區特有的神韻。另外在《十面埋伏》這一電影作品中,更是直接從我國傳統琵琶曲《十面埋伏》延伸而來,影片不僅體現一個由“埋伏”二字誕生的一個撲朔迷離的武俠故事,同時也體現了我國傳統民族樂器琵琶的特點,更加凸顯了電影的魅力。
四、結語
總而言之,民族音樂作為我國電影音樂構成中的重要要素,其有著獨特的個性特征,這在當前各種新風格、新體裁電影作品不斷涌現的今天,積極應用民族音樂,能夠更好的打造有深度、有力度、有內涵的電影作品,從而更好的推動我國電影作品和民族音樂的雙向發展。
參考文獻:
[1]焦奕博.從《海上鋼琴師》看爵士音樂在電影配樂中的應用[J].藝術評鑒,2017(07):143-145.
[2]程傳順.電影的靈魂操縱師——論音樂在電影中的作用[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7(01):24-25.
[3]司思.論中國音樂電影市場的空白和發展前景[J].東南傳播,2014(04):35-37.
[4]陸晨琛.論音樂在電影中的地位與作用[J].戲劇之家(上半月),2013(03):69.
[5]何圣捷.音樂在電影畫面中的情感表達——以迪斯尼動畫電影《幻想曲》音樂為例[J].中小學音樂教育,2011(02):31-33.
[6]岳曉芹.從once看音樂在電影中地位的轉變[J].電影文學,2009(14):121-122.
作者:李軼天 單位: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
- 上一篇:新媒體電視劇發展趨勢分析
- 下一篇:新技術語境下影視制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