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臺生存發展論文

時間:2022-08-01 11:00:00

導語:電視臺生存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視臺生存發展論文

摘要:該文介紹了縣級電視臺的發展狀況和環境,提出了促進縣級臺發展的策略,即在個性化道路上要“揚長避短”;購買電視劇要講究策略;節目與電視劇的編排關系要處理好;要充分利用資源,加強與其他媒體的合作。

關鍵詞:縣級電視臺;發展狀況;發展策略

自1958年我國第一個電視臺“北京電視臺”成立至今近50年的時間里,我國的電視事業發展非常迅猛,在衛視數量增加的同時,地面頻道,更在以幾倍于衛視頻道的速度增加著。等量的受眾突然之間多出了更多的分流渠道,激烈的競爭必然是無法避免的。在這樣的競爭中,地盤大、覆蓋面廣的強勢媒體,比如央視以及省級衛視就有了絕對優勢,大的城市臺雖不及上述兩股勢力,但是,相比覆蓋面更小的縣級臺還是具備一定優勢。在這樣的狀況下,縣級臺如何面對強勢媒體的壓力,求得生存發展就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了。

我們國家地大物博,各個地區之間的差異非常明顯,地域特征各有不同。這對地方臺來說,既是挑戰,又是機遇。因此,縣級臺要生存、要發展,就必須依靠地域優勢,走個性化道路。

1.要明確縣級臺的發展狀況和環境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币ㄔO好縣級臺,首先要做好的就是要充分了解自身的發展狀況以及周圍的發展環境。

作為縣級臺,必須要明確有多大的覆蓋面,了解本區域內觀眾的收視習慣和審美定位,對比本區域觀眾的需求與現有頻道節目之間存在的差異,這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舉例來說,晉江地處閩南地區,當地人基本以閩南話為第一語言,但是,大覆蓋面的頻道是不可能有閩南話節目的,這就為晉江電視臺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發展機遇。一檔閩南語欄目《咱厝咱郎》的開播,收視率馬上躍居該地區所有節目榜首,觀眾也不斷寫信打電話為節目出謀劃策。這就是充分利用地區優勢,將媒體與地方特色相結合的成功范例。

2.在個性化道路上要“揚長避短”

同樣是晉江電視臺的閩南語節目,另外一檔節目就在籌辦過程中不幸夭折,這就涉及到在追求個性化道路上發揮優勢,不要盲目跟從的問題。

2006年上半年,重慶衛視的《霧都夜話》特別受觀眾歡迎,緊接著,很多電視臺開始制作購買欄目劇,全國各地的欄目劇收視率一路走高。晉江電視臺影視頻道受到啟發,也打算采取這種形式,做閩南人自己的欄目劇。但是編劇、導演、策劃以及最基本的場地都成為了限制欄目運作的大問題,而更重要的是按一期節目一萬元的預算準備日播節目,對于一個縣級臺而言簡直是天方夜譚。但是一個策劃的失敗,往往是另一個創意的開端,沒有人寫,沒有人導,自然做不了劇,可是,我們看到了大量的記者和主持人才是我們的人力優勢,于是閩南語的《生活資訊》產生了,用真的閩南話講真的閩南事,既貼近了語言,也貼近了生活,這檔欄目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因此,縣級臺在發展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由于資金、人力等方面的相對不足,發揮小區域媒體貼近百姓生活,了解當地民俗民風的優勢,揚長避短,才能有所創新和進步。

3.購買電視劇要講究策略

如今,有了地域化的節目并不意味著就有了一切,在中央臺和省級臺逼迫式、壟斷性的電視劇攻略下,使得電視劇的播出成為縣級臺不想面對卻必須面對的問題。

用與大臺天差地別的購片資金,填充與大臺完全相同的節目時間,聽起來確實有些天方夜譚,但俗話說得好富有富生活,窮有窮日子。對于縣級臺而言,花小錢辦大事的“巧”就全出在定位上。

小區域媒體要發揮購買策略,先要給自己定位,錢少就要有錢少的花法,不要打腫臉充胖子,好高騖遠。當下流行什么就跟風買什么,這種辦法不僅花錢多,而且往往和大臺撞車,把原本就不高的收視率分給大臺一些,并沒有提高自身的影響力。所以最明智的方法應該是:省級衛視買首輪劇,縣級臺就可以買二輪劇甚至老劇。等到大臺的劇戰結束之后,知道哪些劇收視穩定,哪些劇值得回味了再動手開播,既省錢又沒有風險。實踐證明,這樣的方法是切實可行的,一直以來,晉江電視臺的電視劇收視率一直處在高端,觀眾對很多老劇的熱情絲毫不減。

4.處理好節目與電視劇的編排關系

要處理好節目與電視劇的編排,就必須要考慮電視臺播出的時間問題。

首先要明確劃分電視劇的播出時段。總的來說,晚間19點到22點是電視劇播出的高峰期,除少數電視臺如湖南電視臺在該檔播出本頻道極具競爭力的特色欄目以外,基本所有電視臺都在該時段搶播電視劇。根據這個規律,晉江電視臺影視頻道采取了提前開始影視劇播出的“先入為主”戰略,搶先吸引了喜愛電視劇的觀眾。與此同時,晉江電視臺僑鄉頻道(主頻道)又安排播出了閩南語節目,有力地抓住了當地收視人群。

摘要:該文介紹了縣級電視臺的發展狀況和環境,提出了促進縣級臺發展的策略,即在個性化道路上要“揚長避短”;購買電視劇要講究策略;節目與電視劇的編排關系要處理好;要充分利用資源,加強與其他媒體的合作。

關鍵詞:縣級電視臺;發展狀況;發展策略

自1958年我國第一個電視臺“北京電視臺”成立至今近50年的時間里,我國的電視事業發展非常迅猛,在衛視數量增加的同時,地面頻道,更在以幾倍于衛視頻道的速度增加著。等量的受眾突然之間多出了更多的分流渠道,激烈的競爭必然是無法避免的。在這樣的競爭中,地盤大、覆蓋面廣的強勢媒體,比如央視以及省級衛視就有了絕對優勢,大的城市臺雖不及上述兩股勢力,但是,相比覆蓋面更小的縣級臺還是具備一定優勢。在這樣的狀況下,縣級臺如何面對強勢媒體的壓力,求得生存與發展就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了。

我們國家地大物博,各個地區之間的差異非常明顯,地域特征各有不同。這對地方臺來說,既是挑戰,又是機遇。因此,縣級臺要生存、要發展,就必須依靠地域優勢,走個性化道路。

1.要明確縣級臺的發展狀況和環境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币ㄔO好縣級臺,首先要做好的就是要充分了解自身的發展狀況以及周圍的發展環境。

作為縣級臺,必須要明確有多大的覆蓋面,了解本區域內觀眾的收視習慣和審美定位,對比本區域觀眾的需求與現有頻道節目之間存在的差異,這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舉例來說,晉江地處閩南地區,當地人基本以閩南話為第一語言,但是,大覆蓋面的頻道是不可能有閩南話節目的,這就為晉江電視臺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發展機遇。一檔閩南語欄目《咱厝咱郎》的開播,收視率馬上躍居該地區所有節目榜首,觀眾也不斷寫信打電話為節目出謀劃策。這就是充分利用地區優勢,將媒體與地方特色相結合的成功范例。

2.在個性化道路上要“揚長避短”

同樣是晉江電視臺的閩南語節目,另外一檔節目就在籌辦過程中不幸夭折,這就涉及到在追求個性化道路上發揮優勢,不要盲目跟從的問題。

2006年上半年,重慶衛視的《霧都夜話》特別受觀眾歡迎,緊接著,很多電視臺開始制作購買欄目劇,全國各地的欄目劇收視率一路走高。晉江電視臺影視頻道受到啟發,也打算采取這種形式,做閩南人自己的欄目劇。但是編劇、導演、策劃以及最基本的場地都成為了限制欄目運作的大問題,而更重要的是按一期節目一萬元的預算準備日播節目,對于一個縣級臺而言簡直是天方夜譚。但是一個策劃的失敗,往往是另一個創意的開端,沒有人寫,沒有人導,自然做不了劇,可是,我們看到了大量的記者和主持人才是我們的人力優勢,于是閩南語的《生活資訊》產生了,用真的閩南話講真的閩南事,既貼近了語言,也貼近了生活,這檔欄目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因此,縣級臺在發展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由于資金、人力等方面的相對不足,發揮小區域媒體貼近百姓生活,了解當地民俗民風的優勢,揚長避短,才能有所創新和進步。

3.購買電視劇要講究策略

如今,有了地域化的節目并不意味著就有了一切,在中央臺和省級臺逼迫式、壟斷性的電視劇攻略下,使得電視劇的播出成為縣級臺不想面對卻必須面對的問題。

用與大臺天差地別的購片資金,填充與大臺完全相同的節目時間,聽起來確實有些天方夜譚,但俗話說得好富有富生活,窮有窮日子。對于縣級臺而言,花小錢辦大事的“巧”就全出在定位上。

小區域媒體要發揮購買策略,先要給自己定位,錢少就要有錢少的花法,不要打腫臉充胖子,好高騖遠。當下流行什么就跟風買什么,這種辦法不僅花錢多,而且往往和大臺撞車,把原本就不高的收視率分給大臺一些,并沒有提高自身的影響力。所以最明智的方法應該是:省級衛視買首輪劇,縣級臺就可以買二輪劇甚至老劇。等到大臺的劇戰結束之后,知道哪些劇收視穩定,哪些劇值得回味了再動手開播,既省錢又沒有風險。實踐證明,這樣的方法是切實可行的,一直以來,晉江電視臺的電視劇收視率一直處在高端,觀眾對很多老劇的熱情絲毫不減。

4.處理好節目與電視劇的編排關系

要處理好節目與電視劇的編排,就必須要考慮電視臺播出的時間問題。

首先要明確劃分電視劇的播出時段??偟膩碚f,晚間19點到22點是電視劇播出的高峰期,除少數電視臺如湖南電視臺在該檔播出本頻道極具競爭力的特色欄目以外,基本所有電視臺都在該時段搶播電視劇。根據這個規律,晉江電視臺影視頻道采取了提前開始影視劇播出的“先入為主”戰略,搶先吸引了喜愛電視劇的觀眾。與此同時,晉江電視臺僑鄉頻道(主頻道)又安排播出了閩南語節目,有力地抓住了當地收視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