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電視智能升級的思考

時間:2022-07-20 09:45:41

導語:移動電視智能升級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移動電視智能升級的思考

摘要:為貫徹落實國家關于媒體融合的重要精神,積極踐行移動優先戰略,加強戶外移動電視宣傳陣地建設,北京移動電視從2019年底開始進行智慧媒體升級改造,希望通過研發具備4G/5G模塊、基于位置的服務(LocationBasedServices,LBS)、上下屏聯動以及與手機互動等功能的智能媒體系統,在北京市現有公交車上升級或新裝移動電視智能終端;把移動電視媒體從廣播式媒體變成互聯網式媒體,變“千屏一面”為“千屏千面”,提升綜合業務承載能力,拓展公共服務領域,在媒體融合背景下進一步鞏固戶外移動電視主流媒體地位,以智慧媒體助力智慧城市建設。

關鍵詞:移動電視;智能升級;千屏千面

1移動電視智慧化升級的探索

2004年前后,隨著城市信息化的逐步推進,公交移動媒體開始興起。龐大的乘客群體、相對固定的出行時間以及被動強制性的收視模式使公交移動媒體一度成為廣告商青睞的對象。各地的公交移動媒體發展如火如荼,經歷了長達10余年的黃金發展期。但是,隨著3G/4G通信技術的發展和智能手機的大規模應用,觀眾的收視場景和收視行為發生了巨大的轉變。無論是家庭電視屏的觀眾還是戶外公交移動電視屏的觀眾都在快速離開。手機屏成為獲取信息的第一選擇。北京公交車每天運載乘客近千萬人次。移動電視是公共出行人群所接觸的重要媒體,也是重要的宣傳陣地。“電視長了腳,跟著觀眾跑”,正是公交移動電視的特點。為了加強戶外宣傳陣地建設,同時適應新融媒時代的發展要求,使公交車上的“低頭族”重新抬頭,北京公交移動電視運用互聯網思維對公交移動市場、乘客受眾與用戶、移動電視內容和服務產品、移動電視產業價值鏈乃至整個傳媒行業生態進行重新審視,從2019年開始進行智慧媒體的升級改造,通過對新場景各項功能的研究和定義,完成了融合地面數字電視技術(DigitalTelevisionTerrestrialMultimediaBroadcasting,DTMB)、移動通信技術(4G/5G)以及定位技術(GPS/北斗)的智能車載移動電視播存一體終端以及配套的軟件管理系統架構設計,并開始研發生產。升級后的移動電視媒體將實現移動電視內容自動編排,分線路、分區域的精準投放和播出;實現對終端運行的全自動高效管理;實現智能的內容投放分析系統和自助系統等。移動電視由單一廣播業務向智能分發平臺的轉型,打通了客戶、平臺及受眾之間的雙向互動。升級完成后的移動電視媒體將從廣播式媒體變成互聯網式媒體,變“千屏一面”為“千屏千面”,按需播放,同時,也保留廣播通道,遇到突發緊急情況時,移動電視作為政府應急信息播發平臺,也能馬上響應,播發應急廣播內容。

2移動電視新應用場景

移動傳播的本質是具有場景的服務,即對場景(情景)的感知及信息(服務)適配。場景分析的最終目標是要提供特定場景下的適配信息和服務。適配意味著不僅僅要理解特定場景中的用戶,還要能夠迅速找到并推送與用戶需求相適應的內容或服務。對于相關信息和服務的發現、聚合及推送能力,決定著適配的水平[1]。

2.1服務政府公共管理的場景

自北京移動電視成立之日起,“服務政府公共管理、服務市民精彩生活”就是其鮮明的定位。傳統的公交移動電視是只能在全城統一信息的廣播式媒體,“千屏一面”,不能實現按區域、按街道、按社區及按地點進行精準內容投放。而升級改造后的移動電視朝著“移動、高清、智能、泛在”方向發展,通過基于位置的服務,正逐步超越傳統單向內容傳播的范疇,向全程、全息、全員及全效的融合媒體方向發展,同時利用覆蓋北京的公交網絡融入于公共服務和超大城市治理體系,滿足政府公共管理信息精準化和網格化要求。升級后的移動電視智能終端,能夠根據地理位置信息,實現信息的精準化和網格化,實現分眾化和對象化傳播,移動電視服務的政府類客戶也可以從市級拓展到區級甚至社區級別。例如,北京市政務服務局與北京移動電視探討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播出,希望升級完成后的公交移動電視在途經市政務服務局所在的北京三環六里橋地區時,可以自動播放市政務服務局的相關內容,使傳播更加精準化。另外,結合北京各區情況,行進在不同區域的公交移動電視播放的內容也各不相同。在同一時間點,朝陽區的公交移動電視在播放“乘風破浪、砥礪前行、精彩朝陽”區委社工委區民政局舉行的2020年度社會組織成果展示會,海淀區公交移動電視播出的則是海淀“兩區建設再提速,新一批12個重點項目集中簽約”。

2.2服務商業客戶的應用場景

升級后的移動電視對于商業客戶的服務應用場景則更為豐富。2020年1月,北京移動電視曾經為北京市城鄉貿易中心28周年慶提供宣傳推廣服務。城鄉貿易中心有4個分店,分布在北京不同區域,分別是城鄉世紀廣場(北京市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科創五街38號)、城鄉購物中心(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23號)、北京城鄉118超市(北京市豐臺區小屯路56號、北京市海淀區萬泉河路63號)。除了集團總部統一的促銷安排,各個店還有自己的店慶活動??蛻粝M茉诓煌膮^域播放不同的宣傳內容。然而,當時的移動電視只能做到按線路播放不同的下屏圖片,而上屏的視頻還是千屏一面,只能顯示統一的內容。這在服務的精準性方面,和客戶需求存在差距。完成升級改造后的移動電視系統,完全能夠支持不同城鄉店周邊的公交車播放附近店面的店慶內容。例如,途經公主墳城鄉貿易中心的335路、1路、52路、32路、33路、64路、68路、76路及77路等公交車上的移動電視,在即將到達公主墳站時就可以播放城鄉貿易中心的店慶信息;而圍繞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科創五街38號城鄉世紀廣場的528路、專182及專183路公交車移動電視在即將到站時播放的是城鄉世紀廣場店的店慶內容。這種播放模式可以按照客戶需求做靈活安排,如可以使進入店面周圍3km內的公交車移動電視自動播放附近店面的店慶內容,也可以設置按某個時間點進行播放。為小微客戶提供廣告自助下單服務則是升級后的移動電視的另一個功能。通過移動電視系統與用戶手機建立交互,將使小微商家的廣告投放更經濟也更有針對性,營銷方式有更多的創新。例如,某餐館在北京東城著名的簋街新開了一個特色店,店主可以自助定制餐館所在區域公交車移動電視的廣告時段,移動電視智能系統可以根據商家位置自動匹配公交線路。商家通過廣告自助下單系統選擇廣告播放的范圍、頻次以及希望播放的時間,并上傳自己的logo、特色菜品的照片以及價格等信息,移動電視智能系統會自動生成各種格式的廣告海報并生成播出時間。收集了多個廣告客戶的信息后,移動電視智能系統會進行廣告自動編單并上傳審核。經過專人審核通過后,這些小微商戶就可以靈活安排自己的廣告播放。升級后的移動電視可以提供多種菜單式服務。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務和隨時隨地的場景化需求,使升級后的智能移動電視具備了更好服務商業客戶的能力?!扒燎妗笔挂苿与娨曈辛烁嗟姆召Y源,同樣路線的公交車,內容播放不再是線性的,而是基于不同地理位置和不同客戶要求而進行的靈活編排播放內容。例如,某路公交車過CBD時播發的廣告可能是某商業展會的信息,到了東單就是王府井步行街商家廣告,進入天安門地區則是中山公園、國家博物館及升降旗時間介紹等。

2.3為乘客提供有趣的乘車體驗

乘客在等車乘車的過程中,由于環境相對封閉,人們可選擇的行為比較有限。人們的意識或潛意識希望盡快結束這種狀態,到達目的地[2]。公交移動電視應融合乘車環境,充分發揮其伴隨功能,使公交乘客在候車、乘車及堵車期間能夠獲取信息、愉悅身心、打發時間以及消遣寂寞,增強移動電視的吸引力和用戶黏性[3]。例如,北京移動電視聯合陜西廣電移動電視、南昌地鐵電視及遵義市廣播電視臺等全國11地移動電視機構及地方電視臺,推出百集融媒產品《紅色印跡星火燎原》,上線全國公交移動電視,并同步推出H5互動答題游戲,向黨的100歲生日獻禮。乘客在收看節目的同時可以掃碼參與有獎答題游戲。升級后的公交移動電視系統通過互動技術,還可實現小屏到大屏的互動,下屏將推出云游紅色地標合影小游戲,愿意參與互動的乘客可以選擇自己的照片上傳,移動電視系統會合成乘客在網紅打卡地的照片,發回乘客手機,同時在電視屏上向大家展示。乘客甚至可以獲得打卡地的門票。又比如互動答題,所有途經北京冬奧場館的公交移動電視會自動播放場館信息及場館比賽項目的知識問答,乘客可通過手機答題,回答正確的乘客將獲得答題獎勵。獎勵有商家的折扣券和優惠券等。這些互動手段會使乘客乘車的過程變得有趣,也會吸引乘客的積極參與,既提升了乘客對移動電視的關注度,也使公交電視運營者獲得了收看移動電視的受眾的數據和畫像,從根本上解決傳統媒體無互動、無數據及無用戶畫像的三大痛點。

3移動電視內容生產智能化及多平臺互動傳播

3.1內容生產智能化是發展趨勢

由于移動電視的受眾是乘客,因此,一直以來,除了大型活動直播外,常規節目內容都以3min、最多不超過5min的短視頻為主。內容時長與目前流行的短視頻比較接近,但是制作手法比較傳統。與融媒體時代下的內容生產相比,無論是理念還是技術手段均有差距。移動電視智能化升級改造除了技術系統的升級,內容的生產也同樣需要科技賦能。在傳統媒體的內容生產流程中,無論是對素材的發掘采集,還是后期的編輯合成,都是以記者和編導為核心完成內容生產任務。新媒體時代海量信息已很難完全以人工方式來完成處理,智能技術對于人力的增強成為必然。各種智能化新內容生產力在多個“線程”的引入,將帶來生產能力的增強,并從多個環節和多個層面帶來內容生產模式和生產思維的改變。2017年12月26日,新華社面向全球了中國第一個媒體人工智能平臺——“媒體大腦”,同步生產了首條機器生產內容(MachineGeneratedContent,MGC)視頻新聞。在2018年3月2日全國兩會上,“媒體大腦”從5億網頁中梳理出兩會輿情熱詞,生產了全球首條關于兩會內容的MGC視頻新聞——《2018兩會MGC輿情熱點》?!懊襟w大腦”自動生成的一系列兩會視頻報道,平均耗時不超過15s[4]。引入“媒體大腦”的南京市首家區級融媒體中心——江寧融媒體中心制作并推向全網的“現象級”作品,很多都是針對“智能攝像頭新聞生產”的有力實踐?!敖瓕幨忻窈狭焓柏涇嚿⒙淇蓸氛芰渴录保浶氯A社、人民網及澎湃新聞等新媒體平臺轉載推送,全網瀏覽量超過3億次,相關報道超過2.5萬余篇。在抖音短視頻平臺,該視頻的點贊量超過290萬。抖音短視頻《公交司機咬腳后跟救助女乘客》播放量超過6000萬,點贊量超過300萬。這些報道的素材信息采集都主要由江寧區路邊的智能攝像頭完成[5]。內容生產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是技術賦能媒體的一個顯著特征。對于移動電視的體量而言,引入“媒體大腦”也許并不現實,但是利用智能技術同步提升移動電視內容生產的效率、產量及質量,探索AI視域下新媒體內容生產的新模式,使內容智能化生產常態化,將是移動電視內容生產的方向。

3.2融媒體產品+多渠道傳播

融媒體時代的內容生產不僅要關注內容本身,內容呈現形態和傳播方式多元化對于傳播效果的影響也非常大。微視頻、長圖文及H5等深度浸入式融媒體產品的運用已經成為常態,呈現出豐富的表現形態[6]。2021年3月16日,廈門地鐵“樹洞欄目”登上微博熱搜。該欄目由廈門移動電視開設,設立的初衷是為人們提供一個表達情感、傳遞正能量的平臺,供市民投稿。廈門市民通過微信、微博及抖音等新媒體端進行內容投遞。通過后臺遴選后,內容在廈門電視臺移動電視地鐵平臺“廈門樹洞”欄目以流動字幕形式全天高頻次滾動。這些“扎心”或溫暖的文字使觀眾感受到世間的悲歡離合。這些滾動的字幕被市民和游客們拍下并分享到社交媒體上。截止2021年3月18日,廈門樹洞抖音號近7日播放量超過1000萬,話題超過2300萬播放量,短期增粉1萬多,粉絲達43.1萬人。抖音官方合作推出“全國首個交通樹洞”話題,登上新浪微博熱搜,新浪微博同城榜第一。人民日報、央視新聞、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華網、人民網、光明網、環球網、新京報及福建日報等20多家媒體紛紛進行報道。其實,這個欄目在廈門地鐵上已經播出一段時間了,但是單平臺、僅有滾動字幕的形式并未引發用戶很大的關注,真正引爆傳播熱度的其實是在抖音和微博短視頻上的推出。因此,在融媒體時代,內容必須實現多平臺和多空間的傳播。傳統媒體要搭建完善的融媒體矩陣架構,探索全媒體融合傳播方法,實現媒體協同,才能實現無縫覆蓋,提升傳播效能。

4結語

通過移動電視智能媒體系統升級,北京移動電視打造了一個覆蓋北京全市的智慧公交移動電視平臺。技術路線以DTMB+移動互聯網的媒體融合思路為主,輔以存儲播出和北斗定位等技術,在解決廣播網覆蓋范圍小、收看效果不佳以及單向傳輸等方面均有實質性改變;同時引入互聯網思維,規劃設計包含內容智能編排、智能運維、廣告自助投放以及運行大數據分析等功能,力求在提升運營效率和改善用戶體驗方面均有突破。通過媒體自身的智能化演進,從智能播出到智能傳輸到終端智能呈現,重新構架了戶外移動電視媒體,形成了智能融合媒體網。將數字技術和智能技術廣泛應用于政府公共管理服務,推動了政府治理的模式優化,拓展了公共服務領域。在媒體融合背景下,北京移動電視將進一步鞏固戶外移動電視的主流媒體地位,以智慧媒體助力智慧城市建設。

參考文獻:

[1]彭蘭.場景:移動時代媒體的新要素[J].新聞記者,2015(3):20-27.

[2]張瀚亓,鞏淼森.多屏交互在公交車環境中的價值探討[J].設計,2015(1):113-115.

[3]溫洪泉.“互聯網+”背景下公交移動電視的融合創新[J].青年記者,2018(6):85-86.

[4]蔡筱牧.新華社媒體大腦:技術驅動新聞生產方式變革[J].傳媒,2018(20):54-56.

[5]楊敏,李珊.講好本地故事:縣級融媒體內容生產創新模式研究[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20(8):49-51.

[6]程星.融媒體產品的四個維度[J].視聽,2019(3):18-19.

作者:梁自珍 單位:北京北廣傳媒移動電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