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印印前電子文件設計要點

時間:2022-05-17 08:48:00

導語:凹印印前電子文件設計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凹印印前電子文件設計要點

印前是印刷的前道工序,而印前電子文件是制版的依據和基礎,其制作的優劣將直接影響制版和印刷質量。在實際印刷作業中,客戶有時會直接向印刷企業提供電子文件,而有時只是提供印刷原稿,此時便需要印刷企業通過計算機處理,將印刷原稿轉化為印刷內容和色彩與其盡可能一致的電子文件。如果印前電子文件處理不當,將給印刷和印后加工環節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嚴重時還會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筆者多年從事制版工作,擁有豐富的制版經驗,在此,將針對薄膜凹印印前電子文件的制作要點與大家共同探討和交流。

一、前期工作

1.明確工藝要求

在制作印前電子文件之前,首先應根據客戶提供的印刷原稿和訂單要求,對每項工藝內容做詳細分析,明確制版工藝要求,主要包括版輥的長度和直徑、印刷色數的多少、色序的安排以及成品的展開尺寸等。當對工藝內容有疑問時,須與客戶及時溝通。

2.軟件的選擇

明確工藝要求后,需要確定選擇哪一種處理軟件來制作印前電子文件,以及如何處理才更加合理。也就是說,要確定哪些印刷內容需在Illustrator軟件中完成,哪些印刷內容需在Photoshop軟件中完成。

二、制作要點

1.建立頁面作業框

首先根據印刷原稿,在Illustrator軟件中建立頁面作業框,頁面作業框的尺寸應比成品展開尺寸大10mm,同時做出相應的參考線;在Photoshop軟件中做出同樣的參考線,且圖像分辨率不小于300dpi,色彩為CMYK模式。

2.合理安排圖文布局

圖文的布局一般以已經做好的參考線為依據。具體要求如下。

(1)印刷面積和成品展開尺寸與印刷原稿相同,且正背兩面的印刷內容、拼版方向準確無誤。

(2)主題鮮明,圖文布局平衡。

(3)圖案、商標、文字與熱封邊邊緣的距離合理。一般,如果熱封邊為10mm,則該距離至少為12mm。

(4)對于背中封袋形式,當正背兩面的圖案不連續時,正面圖案尺寸應向兩側做大1~2mm(視具體情況而定),這樣可以保證制袋和包裝后的效果更加美觀。

(5)對于同一系列的凹版,圖文布局和共用內容須保持統一。

(6)對于連續版,其上下和左右的相接圖案應能夠準確對接和裁切,避免造成“硬口”或不柔和的感覺。

(7)對于衛生巾、方便面等產品的立體包裝形式,應保證各面圖文處于合理位置。

(8)上述內容檢查無誤后,打印一份復合黑白稿,并折疊成袋,仔細檢查有無不合理的地方。

3.設置擴縮量

適當調整各色塊的疊印范圍,設置合適的擴縮量,防止因套印不準而出現“漏白”現象。擴縮量的設置原則是:既要能保證印刷套印精度,又不能明顯改變相接色塊處的顏色和視覺效果。在此,筆者強調以下幾點。

(1)黑色線條可直接壓印。

(2)淺色線條向深色線條中擴張。

(3)相接色塊含有相同顏色時不做擴縮。

(4)細小線條或小面積色塊需套印時,如果相接處的顏色變化較大,則不論線條顏色深淺如何,一律向外擴張。

4.調整線條粗細

一般,線粗不應低于0.18mm,但也應根據具體情況靈活設定,盡量做到合諧統一。應特別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1)宋體字的橫畫須加粗。

(2)中圓字體一般較細,須加粗。

(3)腸衣膜上的細小文字須加粗0.02~0.03mm。

5.校對信息內容

對照印刷原稿,檢查電子文件中的信息內容是否正確,要特別注意以下內容。

(1)廠名、廠址、電話等聯系方式,以及產品信息(如凈含量等)須準確無誤,正背兩面的信息內容須一致。(2)中文與英文、漢語拼音的對照須一致。

(3)避免存在錯別字,如不要將“苯甲酸鈉”中的“甲”誤寫為“鉀”、將“哈密瓜”中的“密”誤寫為“蜜”等。

6.調整漸變色塊

特別強調的是,大面積漸變色塊的制作必須在Photoshop軟件中完成。漸變色塊中如果存在100%~95%到絕網(即0%)的網點過渡,則須對100%~75%和0~25%這兩個網點區域進行羽化處理,同時多加2~3個像素,以使漸變效果更加柔和,視覺上更加舒服。此外,30mm以內的直線漸變可以在Illustrator軟件中完成。

7.比對圖文顏色

將印刷原稿與電子文件中的圖文顏色進行仔細比對,具體要求如下。

(1)電子文件中的圖文顏色和層次須與印刷原稿一致。

(2)電子文件分色合理且無缺陷,檢查多余的虛線是否清除干凈,細小文字是否存在多色套印。

(3)檢查大面積平網區域、網點漸變區域是否存在多色壓印,實地色塊是否為100%網點。

(4)白版應滿版,不存在透明和虛化現象。

(5)對于層次復雜的區域,電子文件制作人員和調色人員之間應保持良好溝通。

8.檢查商標、條形碼是否正確在檢查商標和條形碼時,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1)商標是否為已注冊商標,是否與印刷原稿一致。

(2)多支凹版上的條形碼是否一一對應。

(3)條形碼尺寸及顏色是否正確。

9.轉換文字(或曲線)路徑

雖然這一步驟只需執行一個簡單的命令,但是制作人員仍需加以注意,否則輸出文字時有可能產生亂碼。

10.整體比對

分別打印一份帶分段尺寸標注的標準彩色稿以及分色稿。按照工藝要求,與印刷原稿進行仔細比對,確定合格的標準樣。

11.輸出電子文件

將標準樣生成JPG格式的電子文件并存盤。一般的存儲標準為:像素為300dpi、CMYK模式、質量等級為“高級”,主要以文字清晰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