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息產業重點布局分析
時間:2022-06-17 04:45:27
導語:電子信息產業重點布局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對2020年各省份政府工作報告認真研讀的基礎上,按照以北京為核心的環渤海地區、以上海為核心的長三角地區、以深圳為核心的珠三角地區、以廈門為核心的閔三角地區以及以西安、成都、武漢等為龍頭的中西部地區為板塊,對各地電子信息產業的目標和任務進行了梳理,分析了各地相關工作重點、目標任務布局,以期為促進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提供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電子信息產業;目標;任務;重點布局
電子信息產業是我國經濟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支柱產業。據工信部數據,2019年,我國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預計將超過16萬億元,比2018年增長9.3%;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完成收入7.2億元,同比增長15.4%。新年伊始,我國各地兩會陸續召開,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相繼出爐,大數據、互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機器人、區塊鏈、數字經濟等關鍵詞頻繁出現,各項重點任務相繼提出,進一步呈現出以環渤海、珠三角、長三角、閔三角和以西安、成都、武漢等為龍頭的中西部地區各具特色集群發展的產業空間格局。
1環渤海區域電子信息產業進一步突出科技創新能力
北京。圍繞5G、半導體、車聯網、區塊鏈等領域,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支持高等學校、科研機構、新型研發機構、科技領軍企業開展戰略協作和聯合攻關,加快底層技術和通用技術突破。圍繞量子、光電等領域,推動設立科學研究基金、顛覆性技術創新基金,超前謀劃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及國際前沿技術研究。緊抓價值鏈調整機遇,實施制造業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改造計劃。以通用芯片、特色芯片制造為基礎,以裝備為依托,以設計為龍頭,打造集成電路產業鏈創新生態。穩步推進5G網絡建設,落實產業行動方案。推進以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為重點行業場景應用。推出“AI+醫療”“AI+政務”等一批應用場景,建設人工智能開源開放平臺。天津。深入實施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重大專項,加快建設濱海新區科大訊飛北方“聲谷”項目。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推進新一代超級計算機、北京大學新一代信息技術研究院等平臺建設。打造國家基礎軟件創新中心。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升行動,做強軟件、集成電路等高端產業集群,培育大數據、人工智能、網絡安全、區塊鏈、5G等新興產業集群。推動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加快工業互聯網發展,數字車間、智能工廠突破100個,力爭企業上云突破6000家。實施“互聯網+智能制造”、大數據應用示范等工程。山東。培育數字產業生態,支持浪潮集團打造中國“算谷”。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建設海爾、浪潮兩個國家級“雙跨”平臺,爭創國家工業互聯網發展示范區。布局“新基建”,2020年內新開通5G基站4萬個,建設省級區塊鏈產業園區,加速在金融科技、電子政務等領域的場景應用。實施數字經濟園區建設突破行動,支持建設50個省級數字經濟園區。深入推進“現代優勢產業集群+人工智能”,培育軌道交通、動力裝備、智能家電等先進制造業集群,加快布局8K超高清視頻產業建設。打造醫養結合示范省,實施“互聯網+醫療健康”,建設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北方中心。全力推進企業“上云用云”。河北。聚焦信息技術產業等主攻方向,深入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三年行動計劃,打造一批先進制造業集群。加快推進京津冀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等新興產業示范基地建設。推動數字河北建設,加快布局5G基站、物聯網、IPv6等新型基礎設施,促進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應用及產業發展。制定實施數字經濟產業政策,加快雄安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示范區建設。遼寧。以智能制造等為主攻方向,布局建設一批國內頂尖的研發中心和制造業中心,謀劃實施一批科技攻關項目,開展一批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工程。支持數字經濟、平臺經濟發展,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物聯網,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深入推進100個智能制造及智能服務試點示范項目,促進工業2.0、工業3.0、工業4.0并聯融合發展。
2長三角3省1市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培育思路清晰
上海。全面實施集成電路、人工智能“上海方案”,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加快形成一批聚焦關鍵核心技術、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功能型研發轉化平臺。大力培育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集群。加快建設集成電路綜合性產業創新基地、嘉定智能傳感器產業園、市西軟件信息園、閔行馬橋人工智能創新試驗區、西岸智慧谷等重要產業載體。推進5G網絡市域全覆蓋,建成有線無線雙千兆寬帶城市?;窘ǔ韶灤祿芷诘拇髷祿Y源平臺,完善“城市大腦”架構。加快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信息技術應用,實施智慧城市場景開放計劃。加強網絡安全保障,推動網絡安全教育、技術、產業融合創新。江蘇。聚焦集成電路、高端裝備、物聯網等先進制造業集群,實施一批強鏈補鏈延鏈項目,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實施智能制造工程和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大力發展“5G+工業互聯網”,推動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促進“江蘇制造”向“江蘇智造”轉變。培育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強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創新與應用,加快5G通信網絡和車聯網先導區建設,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浙江。培育發展數字安防等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做強集成電路、軟件業,加快推進軟件名城建設。超前布局量子信息、類腦芯片、第三代半導體、下一代人工智能等未來產業,加快紹興國家級集成電路產業創新中心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謀劃實施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2.0版,力爭在役工業機器人累計突破10萬臺。加快推進“1+N”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建設,連接5000萬臺工業設備,服務10萬家以上工業企業。全力推進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大力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加快培育數字產業集群,加快各行業各領域數字化改造。全面實施城市大腦、電子發票、移動支付之省等標志性工程。建成5G基站5萬個,實現縣城以上全覆蓋。安徽。大力推進國家實驗室爭創。實施未來產業培育計劃,建成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一期工程。超前布局量子計算與量子通信等產業,加快類腦芯片、第三代半導體等產業化步伐。加快建設合肥先進計算中心、未來技術綜合研究基地、人工智能研究院建設,推進合肥先進光源實驗研究設施等預研。加快建設合肥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中國聲谷”入園企業超千家、營業收入超千億元。加快工業互聯網建設應用,創建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200個,推廣應用工業機器人6000臺。
3廣東及福建加快推動電子信息產業轉型升級
廣東。著力提升制造業能級和水平,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等一批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推動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做強做優珠江東岸電子信息產業帶。加快建設湛江巴斯夫、深圳華星光電11代線等項目。積極發展智能制造,促進制造業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大設備更新和技改投入,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力爭推動4000家企業“上云上平臺”。穩步推進5G通信網絡建設,年內新建5G基站4.8萬個,力爭實現地級以上市5G網絡覆蓋、基本實現珠三角中心城區連續覆蓋。推進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試驗區建設,完善4K/8K產業生態體系。支持云浮建設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園。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推動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智能傳感、移動支付等新業態新模式。加快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打造區塊鏈產業集聚區。福建。在數字產業、先進制造等領域,培育壯大新的主導產業,打造更多千億級、萬億級產業集群。加快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實施工業互聯網“十百千萬”工程,大力發展智能制造。深化數字福建建設,高起點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實施區塊鏈技術創新和產業培育專項行動,加快5G商用步伐,促進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
4以西安、武漢、成都等為代表的中西部地區
電子信息產業異軍突起陜西。依托工業互聯網拓展“智能+”,加大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等領域攻關。加快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應用推廣,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人等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培育20戶省級智能制造示范企業。加快建設咸陽新型顯示產業園、漢中航空智慧新城,積極培育規模優勢明顯、產業鏈整合能力強的龍頭企業。支持西安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建設數字經濟示范區,推動區塊鏈等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積極促進信息、軟件、物聯網、供應鏈等行業加快發展,支持西安、渭南供應鏈創新應用試點。實施集成電路、新型顯示、衛星應用等重點產業創新發展工程。四川。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5G商用步伐,建設一批數字經濟示范基地。支持成都市以建設全球電子信息高端研發制造基地和世界軟件名城為目標,聚焦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智能終端、高端軟件、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網絡6大重點領域,明確第三代半導體、網絡視聽、5G等18個主攻方向,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電子信息產業體系。重慶。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和軍民融合發展戰略行動計劃,加快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發展高端化、智能化、成套化裝備產品,推動機器人放量生產和數控機床提檔升級。鞏固提升“芯屏器核網”(芯片、液晶面板、智能終端、核心零部件、物聯網)全產業鏈,打造萬億級智能產業集群。建設“云聯數算用”(數字重慶云平臺、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城市大數據資源中心、智能中樞核心能力平臺、智能化應用場景)要素集群,集中力量建設“智造重鎮”“智慧名城”。湖北。加快國家存儲器基地二期、天馬G6二期等重大項目建設。依托3個國家級創新中心,重點突破中高端芯片等關鍵核心技術。支持武漢打造全球智能終端高地。加快培育壯大以“芯屏端網”為重點的世界級產業集群。瞄準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光通信和智能網聯汽車等細分領域,培植一批龍頭企業,集聚更多第二總部和獨角獸企業。深入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兩化融合,強化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等新型通用技術引領帶動。啟動新一輪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工程,實施智能制造工程和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促進汽車等重點產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打造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工業互聯網頂級節點產業生態,加快IPv6規?;脑旌?G商業應用。湖南。提升電子信息等產業集群規模和水平。加快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鼓勵傳統產業拓展“智能+”,創建一批智能制造示范企業和示范車間,推進國家智能網聯汽車(長沙)測試區等重大項目建設,力爭在人工智能、區塊鏈、5G與大數據等領域培育形成一批新的增長點,打造以中國智能制造示范引領區為目標的現代制造業基地。
5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工業互聯網、5G、智能化升級和數字新型基礎設施的快速推進,電子信息產業作為技術創新驅動型產業,在行業新舊動能轉換、國際環境復雜多變的關鍵階段,在國家和各地共同努力下將總體保持平穩、加快轉型的良好態勢。主要表現在:一是5G帶來系統、終端設備和通信網絡的升級需求,同時將與汽車、電力、醫療等應用場景融合。二是工控計算機、工業用智能模組、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等將出現迭代升級和新興裂變。三是作為移動物聯網、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新型計算載體的智能終端,不斷提升對高分辨率快速響應顯示、柔性顯示、高刷新率傳感器、超高清攝像頭模組等電子元器件的需求。四是車聯網基礎設施、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將促進整機設備和元器件的市場增長。五是大數據、云計算等將創造出新的市場空間和發展機遇。
作者:董琛 董建忠 單位:1.山西欣奧特自動化工程有限公司 2.山西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
- 上一篇:計算機信息傳輸控制技術探討
- 下一篇:電子產品綠色包裝設計形式語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