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電技術應用專業教學改革策略

時間:2022-05-10 09:19:06

導語:機電技術應用專業教學改革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機電技術應用專業教學改革策略

摘要:伴隨著國內職業教育改革進程的深入,傳統的機電技術應用專業育才模式已無法適應目前社會的發展需求。而技能大賽極大地促進了高校職業教育的改革進程,為職業教育人才提供了一個證明自我的舞臺。本文論述了基于技能大賽的機電技術應用專業教學改革的意義,并通過不同的層面深入探索了基于技能大賽的機電技術應用專業教學改革策略,旨在提高我國的職業教育水平。

關鍵詞:技能大賽;機電技術應用專業;教學改革

技能大賽作為我國教育制度的創新成果,對我國職業教育水平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但隨著技能大賽的推行,許多高職院校參與職業技能大賽的目的也發生了變化,圍繞職業技能大賽而展開的教學活動中所暴露出的問題也越來越多。那么如何才能夠在技能大賽的背景下,實現高校教學改革的目標,成為當前教育界亟待解決的難題。

1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賽項規則與標準的特征

和其他比賽有所不同,職業技能大賽對于參賽者的要求較高,在具備扎實理論基礎的前提下,還要擁有良好的技能實踐能力。所以在機電技術應用專業教學改革中滲透進技能大賽的理念,可以幫助學生確立一個重要的學習目標,而且學生在參賽的過程中也會采取針對性的方式進行自我調整、自我反思,在擴大專業理論知識視野的同時,學生也會因為想在大賽中證明自我而加倍自覺、專注地投入到實踐訓練之中,這對于提高學生的技能實踐水平是十分重要的。

2大賽標準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多維性價值

為了提高現有教師隊伍的核心競爭力,學校方面既要做好教師人才選拔工作,還要結合實際把教師隊伍向著“雙師型”方向轉變。通過技能大賽的舉行,專業教師與學生之間就可以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分別深入到社會上或者企業等用人單位中了解最新的用人標準以及專業發展態勢,然后再由校方安排機電技術應用專業教師與學生分別到各企業中頂崗實習。而這個頂崗實習的過程也不是純粹地進行技術鍛煉和專業能力的提升,而是要帶著目的性去了解企業內部的文化背景,幫助學生用最快的方式適應企業。此外,教師也可以采取鼓勵和支持的方式,讓學生以一個正式職工的身份來進行生產管理,讓學生在畢業之前就做好就業的準備。這個過程中教師的管理對象并非單純的學生,而是企業員工,這就間接地加快了“雙師型”隊伍的建設進度[1]。

3大賽標準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回顧與反思

許多高職院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目的是能夠在大賽中取得好成績,這樣既可以獲得良好的宣傳效果,同時也能夠提升學校的社會地位和影響力。于是越來越多的高校就抱著取得賽事好成績的想法參與比賽,過度重視大賽的成績和結果,忽視了對學生的努力訓練和指導老師的辛勤付出,導致職業技能大賽失去了培養人才的價值與意義,甚至還有一些高職院校為了能夠在大賽上獲得好成績,過度傾斜教學資源,最終造成教學資源分配不合理的情況。

4大賽標準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原則與策略

4.1大賽標準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原則

4.1.1合理性原則職業技能大賽的推行,給新時期職業教育育才目標確立了科學、合理的方向,即“以服務為導向,以就業為核心”,也就是說高校除了培養實用型專業的高素質人才之外,也要把具備生產操作、服務管理、處于一線的技能型和操作型人才的培養工作落到實處,并利用大賽為廣大接受職業教育的學生給予展現自我價值與能力的平臺。4.1.2深入性原則因為職業技能大賽在賽事內容的設置上,是由各企業高層或者某一領域內的專家共同制定而成,每一個參賽的項目都與當前市場的主流需求相對應,學生要想在規定的時間內順利完成賽事項目,除了要具備扎實的實操能力外,還要有理性的思維能力(即發現、分析、解決各類問題的能力)。而這些能力都是需要教師進行深入性探索與發掘才能實現。另一方面,技能大賽是一個能夠向社會和其他兄弟院校展現教學實力和辦學成效的重要平臺,所以校方會按照大賽的內容對自身的課程及教學結構進行深入性改革與調整[2]。

4.2大賽標準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策略

4.2.1建立具有課賽融合能力的結構化專家團隊國內的職業技能大賽在形式上是以學生個人,或者自由組合的團隊,在完成項目的基礎上進行,除了對學生專業理論能力和實踐運用能力的考察之外,也在側面上反映出專業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因此一個具備高水平的、課賽融合能力強的結構化專家團隊就顯得非常重要了。相較于傳統教師職能來說,負責帶領學生沖擊職業技能大賽的教師不僅要有優秀的教學水平,還要具備良好的“雙師型”資質,這樣才能夠把專業教材里的理論和概念化內容,用實踐和科學的方化轉化為學生的學習動力。而要實現這一目標,高校方面就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是要做到“專職+兼職”的雙行線發展模式。利用教師的課余時間或者寒假、暑假到企業內進行針對性的能力實踐與提升,以此來累積實踐操作的經驗,同時做好相關的科研與學習記錄。其次是要落實教師的“資格+實踐”工作。高校的管理層要以鼓勵的態度引導教師去獲得所需要的職業資格證書,同時還要做好相應的職業能力實訓與學習工作,按照教師的職業資格制定針對性的實訓規劃,這樣才能夠滿足“以賽促教”“課賽融合”的需求。4.2.2重構專業課程體系從實際的現狀來看,我國曾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處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許多固定化、被動化的教學模式和專業教育理念,早已滲入到職業教育的各個環節中。而通過技能大賽的舉行能夠讓整個職業教育模式的固定框架迅速被打破,技能大賽的推出除了要求學生具備扎實專業理論水平,還需要有良好的實踐能力,而這一點和職業教育的核心有著高度的一致性。當然,從發展的角度來看,技能大賽舉辦能夠幫助學生構建出一個良性的競爭意識培養環境,激發學生的挑戰意識和創新能力,為廣大職業學校的學生提供一個實現自我價值的重要平臺[3]。另一方面,從職業技能大賽的成績里可以了解到現階段各地區的職業學校所使用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管理策略等方面的內容,也就是說職業技能大賽的舉行實際上是對當前職業教育水平的一種檢測,更是對當前教學改革結果的考察。專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理解并且掌握課堂中的理論知識,還需要利用現有的校企合作資源幫助學生搭橋鋪路,讓學生能夠到企業內的相關崗位上進行實踐,讓學生能夠把課堂里的理論知識通過實踐訓練的方式轉化為學生的專業基礎能力,這對于調動學生的創新創造意識,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具有重要的意義。此外,教師在落實教學工作的過程中,還需要逐漸擺脫“一言堂”的教學機制,在尊重學生課堂地位的同時讓學生掌握課堂的學習主動權,幫助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4]。4.2.3優化人才培養機制高校在完成深層次的課程改革之后,就能夠讓學生的專業實操水平在短時間內提升,讓他們能夠有足夠的時間為考取職業資格證書做準備。但學生想要依靠自身的力量去熟練地掌握并運用課程中的內容解決實踐困難或者問題,難度是相當大的;或者采取把相關模塊進行單獨隔離、分化的方式進行模塊化訓練,讓那些原本需要進行綜合運用的內容轉化為相應的實訓項目或內容,在完成內容的轉化之后,還要對這些項目內容給出相對應的結果并進行公開展示,這樣就能夠讓學生有了一個標準化的參照對象,幫助他們按照實訓任務相關要求進行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然后再以學結或者報告的形式上交給教師,讓教師給出一些公平、客觀的評價,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和完善綜合素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5]。4.2.4優化學業考評設計通過職業技能大賽能夠讓各大高校從實踐的成績中,了解到自身人才培育的成效和專業能力高低。所以高校院校要利用職業技能大賽這一重要的載體,來對機電專業的實際教學效果進行檢驗。傳統的人才評價機制是以學生的大賽分數高低或者在校期間的學習成績作為標準,過于固定和單一,學生考試的成績或者參加某項賽事的成績好,就認為該學生是優秀的。雖然這種方式方法對于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和積極意識會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在學生整體評價結果的公平性上有所偏頗。為了能夠調動學生技能大賽的參與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良性競爭意識和創新能力,就需要以職業技能大賽為核心,對現有的學業考評機制進行優化、調整。因為職業教育的發展核心是“以學生的就業作為導向,培養多元化技術型人才”,這也就決定了高職院校在進行人才評價時要把它分成兩個部分,即學校和社會,再按照學生專業和實踐能力的不同來作為人才質量評價指標。首先是評分標準。評分標準必須要嚴格按照職業技能大賽的評價方式來設計相應的評分標準。其次是評價方式。評價方式必須要保障定性和定量這兩者進行完全融合,整個教學的過程和結果就是這兩個部分的評價相融合[6]。最后是以賽代考。也就是說學生在參與不同級別的職業技能大賽時所受到的榮譽,可以把它作為專業課程教學評價的重要依據和參考。

5結語

綜上所述,要想全面提升國內職業教育的育才水平,校方除了要做好基礎的教學工作外,還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在重視學生個性特點的同時把技能大賽的理念融入每一個教學改革環節,改變現有的育才機制,這樣才能夠保障機電技術應用專業教學改革工作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孟穩.高職技能大賽背景下機電專業教學改革的探索[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9,32(3):140-142.

[2]夏添.基于2019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賽項”的比賽策略探討[J].石河子科技,2020(2):49-51.

[3]張英杰.技能大賽引領下的中職機電技術應用專業教學改革[J].現代職業教育,2018(13):126.

[4]劉徽.試論基于技能大賽引領下的中職機電技術應用專業教學改革[J].明日風尚,2018(24):181.

[5]蘇文生.論技能大賽引領下的中職機電技術應用專業教學改革[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9(25):1-2.

[6]馬曉燕,馬建平.中職技能競賽與中職專業教學改革互動模式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5(21):69-70+72.

作者:師浩然 單位:南寧師范大學職業技術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