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機電安全評價的構建與實施
時間:2022-03-13 02:39:17
導語:煤礦機電安全評價的構建與實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評價方法
在本次建立的煤礦機電系統安全現狀評價體系中,采用的是安全檢查表分析法和事故樹分析法相結合的方法。(一)安全檢查表法安全檢查表分析法(SCA)是依據相關的標準、規范,對系統中已知的危險類別、設計缺陷以及與一般工藝設備、操作管理有關的潛在危險性和有害性進行判別檢查的方法。安全檢查表法是一種最基礎、最簡便、最適用的系統危險性評價方法。[1]該方法事先把檢查對象分割成若干子系統,以提問或打分的形式,將檢查項目列表。只要檢查表內容制定得足夠詳細、全面,那么通過回答安全檢查表所列的問題,就能夠發現煤礦機電系統設備、管理等各個方面與有關標準不符的地方,找出安全隱患,從而判別礦井的安全程度,煤礦企業可根據查找出的不合格項,即存在的安全隱患,有針對性地采取安全技術措施。具有容易掌握并隨著煤礦機電設備新技術的發展和標準、規范的變化而不斷修改完善等優點。以通風系統為例,如表1所示:(二)事故樹分析法事故樹分析法(FTA)采用邏輯方法進行危險分析,將事故的因果關系形象地描述為一種有方向的“樹”,以系統可能發生或已發生的事故(稱為頂事件)作為分析起點,將導致事故發生的原因事件按因果邏輯關系逐層列出,用樹形圖表示出來,相關事故(節點)之間用邏輯門連接,從而構成一種邏輯模型,[1]是安全系統工程中最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它能詳細地描述事故原因及其相互之間的邏輯關系,便于發現煤礦機電系統中存在的潛在危險因素和狀態,通過分析,能尋找出控制事故的要素和不安全狀態的關鍵環節且易于進行數理邏輯運算,并實現分析計算機化。以主扇突然停風事故為例,如圖1所示。安全檢查表的編寫主要靠編寫人員的經驗水平,編寫者完全憑自身對現場設備、生產工藝及其相關規定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來編制檢查內容。因此,單獨使用此種評價方法所產生的評價結果帶有很大的主觀性,評價結果往往差異較大;事故樹分析法能對導致事故的各種因素及邏輯關系作出全面的描述,但步驟較多,計算較為復雜。將此二種方法結合使用后,一方面安全檢查表分析法使事故樹分析法更為直觀和易于理解,另一方面,事故樹分析法使檢查表編寫人員更易于查找系統內固有的或潛在的危險因素,使檢查表的內容更為完整和全面。
軟件開發
安全評價體系軟件結構采用的是B/S(瀏覽器/服務器)模式。各用戶通過登陸網站方式獲取,由軟件自動生成的各生產礦安全評價內容及結果等數據,從而實現信息共享并為煤礦企業領導層安全決策提供依據。系統使用C#作為主要開發語言,后臺數據庫為SQLSERVER2008。系統采用目前比較流行的ADO.NET數據訪問技術,運用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思想,將每個數據庫表的字段和操作封裝到類中,使程序更加易于維護且具有可擴展性。[2](一)模塊劃分1.系統介紹對煤礦機電安全評價的目的和意義、評價的范圍和流程、評價方法、評價的依據、計分辦法以及權重值的劃分作整體介紹和描述。2.操作指南對煤礦機電系統安全評價管理軟件的使用流程及初始化時如何設置用戶權限進行說明。3.機電系統概況對整個煤礦及其包含的9個評價系統的機電設備概況作簡要描述。4.安全評價生產礦可根據自身需要,選擇某一個、幾個或全部生產系統作為當前評價的任務,由系統根據用戶選擇的檢查內容給出相應的檢查表,在用戶根據檢查表對煤礦機電設備進行檢查后,將檢查結果輸入評價軟件,經過相關責任人審核后,通過網絡上傳至服務器數據庫中,由安全評價程序根據提交的數據自動進行計分和安全等級劃分,并自動生成針對全礦、各生產子系統及其所屬的各個評價單元的安全評價報告,并在報告中詳細列舉出生產系統中存在隱患和薄弱點,生產單位可據此制訂系統、全面且有針對性的整改措施。5.評價報告管理系統建立有統一的安全評價報告模板,用戶可對已經生成的評價報告內容進行瀏覽和打印。6.歷史查詢用戶可通過此模塊根據需要按照時間、評價類型或評價系統類別進行相關數據的查詢。7.資料庫包括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技術標準、規范等的電子文檔,擁有相應權限的管理員可對這些評價依據內容進行修改和增補。8.系統管理提供安全評價人員和部門的管理、頁面內容的修改、用戶及權限的修改與設置等功能。(二)安全評價等級劃分在最終的評價結果中,將安全評價等級劃分為三個等級,即“可靠安全”(一級)、“基本安全”(二級)、“不安全”(三級),即“可靠安全”(一級)分數為90分及以上,“基本安全”(二級)分數為70分及以上,70分以下為“不安全”(三級)。(三)安全評價計分辦法整個煤礦機電系統分為9個系統,每一個系統作為一個被評價系統,每一個被評價系統下可能有一個或多個評價地點,則每一個被評價地點稱為一個評價單元。1.被評價單元計分辦法被評價單元的計分辦法采用的是合格率法。檢查表中的每一檢查項賦值為1分,每一不合格項扣1分,最終得分為評價得分除以滿分再乘以100%。例如一個檢查表中的檢查項有100項,則該檢查表滿分為100分,用戶有10個不合格項,則最終得分為90分。如果評價單元中違反1項關鍵項(能夠直接導致重大事故的檢查項),扣5分,將安全等級降一級,降級后的最高分數不得超過所降等級的最高分。2.被評價系統計分辦法被評價系統的計分辦法采用的是算術平均法。一個被評價系統由若干單元組成,將每個單元得分相加,再除以單元個數就得到該系統最終得分。3.被評價煤礦計分辦法在得出9個被評價系統得分后,乘以該評價系統在煤礦中所占權重百分比。將被評價系統得分累加后即得到煤礦機電系統安全評價總得分。
評價報告
在自動生成的評價報告中,將首先對整個煤礦機電系統安全狀況作出總體評價,而后再給出各個生產子系統的評價得分和安全等級,隨后列出各個生產子系統中存在的不合格項,從而使生產礦決策者對整個機電系統的安全狀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進而根據需治理項目的輕重緩急,合理安排資金和項目,進行系統且有針對性的安全整改和治理。因篇幅所限,本文僅給出安全評價報告的整體結構。需要說明的是,在最終生成的安全評價報告中,系統并未自動對存在的安全隱患提出具體的整改措施,這是因為每個生產礦的生產條件和資金狀況存在差異,對于存在的問題和隱患,其整改措施也不盡相同———或進行修理或進行更換。因此,在評價報告的最后,系統只自動給出整改和治理的大體思路及方向。
應用效果
該系統于2010年12月份在中國平煤神馬集團二礦應用實施。經運行證明,借助安全評價軟件系統,即使一般的工作人員也能對煤礦機電設備展開自我安全評價,大大降低了安全評價工作的門檻。同時借助該系統,二礦及時發現了生產系統中存在的隱患、問題和薄弱點,并在保證安全生產的前提下,分輕重緩急,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整改方案,及時消除了生產系統中存在的事故隱患。實踐證明,煤礦機電安全現狀評價體系的構建對于真正將安全評價這個先進的管理工具用好,從而為企業安全生產提供有力保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文作者:向東周濤陳巖李靜工作單位:中國平煤神馬能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 上一篇:煤礦工程中機電的科學運用研究
- 下一篇:煤礦機電安裝要點及控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