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巖煤層綜采機電設備事故分析
時間:2022-11-23 08:27:17
導語:軟巖煤層綜采機電設備事故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前言
本文研究的煤礦為我國某省一大型的軟巖煤層綜采工作礦井,由于該煤礦屬于深層開采礦井,因此地質災害較多,且地表中的瓦斯含量較高。煤礦綜采作業時,容易出現頂鉆傷人及噴孔事故,如下圖為該省某煤礦Ⅲ11軟巖工作面綜合柱狀圖[1]:從圖1中可以看出,該礦井綜采工作面地質結構復雜,作業過程中的主要難點在于盡可能抽采卸壓瓦斯,從而有效消除煤層中突出的危險,以此保證礦井作業能夠順利進行。通過分析發現,該礦井泥巖層平均抗壓強度為25.3MPa,在綜采工作面中存在粉砂巖及砂質泥巖、砂巖等不同屬性的巖層,使機電設備工作運行中容易出現故障;采掘過程中耗材量大,對采掘作業效率提升造成了嚴重影響。因此,本文在故障分析基礎上,試圖找到更加科學的安全防范措施。
2軟巖煤層綜采工程案例
該軟巖煤層綜采工作面實際開采長度與傾向長度分別為860m與104m,軟巖煤層綜采工作面的實際開采高度及設計尺寸分別為2.0m與2m/d。在綜采過程中,本項目采用綜合機械設備采巖,單向下隔切巖,綜采工作面中的液壓支架沿推溜方向進行移架放頂。在綜采工作面中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單向推移運輸進行科學作業。由于該軟巖煤層綜采工作面主采泥巖,因此與煤相比,其不僅硬度較大,而且在實際作業過程中會導致運料及切割設備負荷超限。因此,會使機械設備維修頻率增加。結合上述情況,為了不斷提升機械設備的運行性能及減少軟巖煤層綜采機電設備運行故障,作業時要科學選擇具有良好裝巖效果及穩定性強、可靠性好的行走機構、滾筒等,同時利用性能較好的支撐滑靴組件及液壓系統、免維護運輸設備進行作業,降低能耗,確保該軟巖層綜采機電設備能夠正常連續運行。
3軟巖煤層綜采機電設備事故分析
具體而言,軟巖層綜采機電故障主要包括轉載機設備事故及采煤機事故和運輸機事故等。首先,通過分析發現,自從該礦井中的此套設備投入使用以來,出現了諸多運行故障,比如采煤機及運輸系統事故等,還有工作面車和轉載機系統事故。上述綜合性事故大約占全部設備事故總量的比例為73%,因此降低了軟巖煤層綜采機電設備的運行效率.在實際運行過程中,運輸機一旦產生事故會導致設備斷鏈,且機械設備運行中的鏈條會遭到嚴重磨損。從機械設備本身的原因來看,出現上述故障的主要成因是機械設備工作面磨損量較大,且轉載機設備的鏈輪相關組件磨損較為嚴重,因此容易產生跳鏈現象。另外,還有人為方面的因素,比如操作人員對矸石的控制不到位,從而導致輸送機設備無法合理運行。
4軟巖煤層綜采機電設備事故防治措施
首先,需全面優化設備使用技術工藝,聯系設備生產廠家,針對設備中存在的問題,從技術源頭上改進機械設備的生產技術工藝,從而提升機械設備型號與環境地質的匹配度。在對復雜地質層的礦物質進行開采時,事先需安排專業技術人員對泥巖層位進行超前判斷與評估,通過動態化技術監測,以此做好地質安全保障工作。針對一些斷層開采地質,需在采掘過程中重點結合地質特征采用微差工藝進行技術爆破,配合平推硬過及超前層位對接快速過斷層等相關采掘技術工藝進行作業,有效防止采煤機設備截割硬巖。其次,技術人員需結合實際綜采情況,對機電設備的維修模式進行合理優化。因軟巖煤層采掘工作具有特殊性,因此一般的檢修模式無法滿足設備安全運行需求,需采用精細化管理維修方式,對設備運行過程進行自動化及信息化管理。通過對相關機電設備進行定量管理,從而避免煤層采掘過程中的不確定因素影響綜采作業。針對上述情況,可建立綜合性的信息管理平臺及綜采設備檢修平臺,對機械設備進行定期檢測,縮短機械設備的檢修周期。除此之外,采礦企業需加強對相關設備與人員的組織配備,通過定期對技術人員進行思想教育,提高技術人員對軟巖煤層綜采機電設備事故的分析能力,改變傳統機械設備使用與保管過程中的無序現狀。通過嚴格的質量標準,對設備生產與使用及檢修過程進行監督管理,從而防止人員操作失誤導致設備安全隱患出現。
5結語
綜上所述,從上述分析過程可知,軟巖煤層綜采機電設備在運行過程中會出現諸多故障,因此本文通過故障種類分析及故障成因分析,建議通過科學的措施有效防范軟巖綜采機電設備相關運行故障,不斷強化相關技術人員的安全責任意識,保證機電設備順利運行。
作者:周飛飛 單位:太原煤氣化股份有限公司爐峪口煤礦
參考文獻:
[1]陳瑞利.對煤礦綜采機電設備事故的認識和思考[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1,306(11):126.
- 上一篇:高速公路收費站機電設備監控及可視化管理
- 下一篇:移動通信光纜線路維護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