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電設備電氣控制技術基礎教學模式
時間:2022-05-09 08:54:53
導語:機電設備電氣控制技術基礎教學模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職院校在進行專業課程的教學時多采用項目化的方式,采用校企合作的項目化教學有利于學生專業素養的培養。在進行項目化教學的同時,按照企業實際對學生分組,小組協作完成項目教學有利于學生知識、技能以及綜合素能的培養。本文以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課程“機電設備電氣控制技術基礎”為例,探討了項目化教學模式下小組協作的教學環節設置以及考評方法,獲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任務學習;小組協作;高職院校
高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為社會培養一線高技能型人才,在教育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技能水平,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及能力,適合采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皺C電設備電氣控制技術基礎”課程是高職學校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具有很強的理論和實踐性,要求學生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分析常見的電氣控制線路,培養學生常用電氣設備維護維修、企業機電設備電氣控制系統安裝、調試與維護等的基本職業能力,并為學生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作前期準備。該課程對學生的理論和動手能力要求都很高,在教學中屬于難度較大的一門課程。高職學校專業課程的教學中最常采用的是項目化的教學方式,基于項目學習的教學模式同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具有很大的優勢,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但在實施過程中,由于學生前期課程學習能力和素養的不同,動手能力強弱不均,造成了學生水平參差不齊,難以跟上教學進度,產生學習興趣不高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常用的一種解決方法是分級式教學,即把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按其能力的高低分為幾個等級,對學習能力差的同學加強授課,但這種方式對學生進行了人為分層,不利于教育的公平性,對學習興趣本就不高的高職生造成了更大打擊。另一種解決方法為合作學習教學,該方法認為學生的評價應該是多方面的,需要從不同角度來考量學生的差異性,根據學生的不同特質,將有差異的學生組成合作學習小組,共同解決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面對同一個教學項目,小組內學生分工合作,互相交流,相互學習,互相幫助,實現優勢互補。該方式有利于學生提高學習興趣,主動探索學習,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責任感以及與人溝通交流等職業基本素養。
1課程項目設計模式
在該教學模式下,對課程的項目設計要求會比較高。要求本課程的項目要能引發學生學習興趣,并能完成學習要求,那么項目最好來自學生未來職業范疇,并根據學習要求進行了改進和調整;項目設計難度適中,屬于學生“跳一跳可以夠得著”的程度;項目要適合學生進行分組探討,每個項目中應有不同的角色分配部分;項目設計所占學時要合理,設計過程應由易到難,層層遞進。為滿足以上要求,常州劉國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選擇與企業進行課程共建,最大程度滿足學生的學習和未來就業要求。選擇工作內容與學生所學專業知識聯系緊密,工作中企業對學生的崗位職業能力要求對應于學生在校學習所具體的知識技能,學校專業課教師與合作企業技術骨干組成課程共建團隊,對機電類學生工作崗位上會遇到的典型數控機床裝調與維修的相關知識和內容進行分析與整合,根據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本門課程的課程標準匯總得到“機電設備電氣控制技術基礎”課程學習的主要項目如表1所示。
2分組實踐模式探討
來自企業的實際項目能極大的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培養學生的能力。而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采用分組學習的模式是合適的。一方面,一個項目的實施需要各方面的知識,包括理論也包括技能,學生單獨完成要求是較高的,也很少有學生各方面都擅長,當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容易打消學習積極性,課程難以繼續;另一方面,實際工程項目的實施一般都應該由小組完成,很難由一人實施,如采用一人完成既不符合工作實際,也會導致實施時間過長,不能達到學時內完成的目的。因此,根據學生特點組成項目學習小組,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對小組成員進行區分角色,采用小組協作的學習方式,完成項目的實施、成果交流及活動評價。為了完成小組項目,通過小組協作的學習方式,組內成員互相合作幫助,共享信息與資源,共同探討,使組內每個成員為項目的完成貢獻自己的力量,從而項目實施過程中,完成知識與技能的學習。而在不同的項目實施過程中,重新進行小組分配,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完成本課程知識點的內容。例如以“機電設備電氣控制技術基礎”課程任務二:正反轉控制電路的原理、安裝及檢測的實施為例。課前,教師對學生進行測評,主要考量學生理論知識積累情況,技能水平以及團隊合作情況,為分組做準備。本課程根據實訓室的具體條件以及企業項目實施的特點,采用三人構成異質小組,教師將技能較擅長的同學搭配知識理論較擅長的同學,性格外向的同學搭配性格內向的同學,同時,要保證全班最后分好的小組水平大體相當。根據企業項目實施原則,將每組三位同學分別分項目設計師、操作員、監理員。在項目下達后,各組召開任務評估會議。由設計員提出設計方案,操作員根據設計方案討論所需物資及可行性生產流程,監理員審核方案的可行性及預算。各小組交流方案,由監理員主發言,操作員與設計員補充,方案確定后,設計員完成電氣設計圖的設計生成標準電氣原理圖。操作員根據電氣原理圖選定所需所有設備型號;監理員審核設計圖紙及領用單,給出預算表。方案實施時,操作員與設計員根據圖紙完成元器件布局圖并根據布局圖完成元器件的安裝固定;監理員進行現場監理并拍攝操作視頻,對操作中不規范的情況進行指導。在任務完成后小組進行總結與交流,組內自評,組間互評,教師評價,構成整個任務的得分。整個流程實施過程如圖1所示。
3考核和評價方式
在任務實施的過程中,教師針對每一個環節為不同的學生都設置了任務,采用考察任務完成度的方式來考察每一小組的完成程度,既考察專業理論知識,也考察操作技能和完成工藝。例如在完成三相異步電動機正反轉控制線路時,教師可讓學生將元器件符號和實物進行連線的方式;向其他同學介紹按鈕、接觸器、熔斷器等其外形、結構、功效、工作原理等方式來強化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在進行技任務實施過程中考核相關工藝,如電路配線顏色是否正確,硬導線的拉直和布局是否合適;導線剝皮時是否做到不傷芯、不浪費;導線與電器連接處是否做到不壓絕緣、不反圈、不露芯、不松動;所走線路通路是否合理等要素均納入考核細則,明確評分標準。同時在任務實施過程中除了考核學生任務的完成度外,還需要考核學生在整個過程中的表現,如學生在活動中的積極性、參與度及其在活動中的情感、態度、能力等等,采用小組內部評價、小組互評以及教師評價的方式進行考核。
4結語
在對項目化課程進行小組協作教學后,課程獲得了良好效果。原先學生作為單獨的學習個體組成了具有相同目標的小組成員,為達到解決共同任務的目標,學習氛圍更為濃厚,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加強了,成員之間的互相幫助互相學習提升了整體的教學效果。組內確定任務解決方案的過程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同時,不同組別之間的比較,利用學生的好勝心理極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熱情,最終小組總結的過程幫助學生查漏補缺,獲得不同小組之間的學習經驗,極大提升了整體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楊秀琴.《數控車削加工技術》課程混合式教學探索[J].科技經濟導刊,2020,28(14):139-140.
[2]馮靜娟.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產品三維結構設計》課程教改研究[J].南方農機,2019,50(19):191.
[3]蔣秀江.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研究:以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為例[J].山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3):30-32.
[4]楊學坤.高職院校課程考核質量分析與對策研究:以“四元三維”的課程考核體系為例[J].高等農業教育,2017(1):94-97.
[5]吳紅娉,楊森.高職院校職業素養教育融入軟件專業對策研究:以《移動應用開發》課程為例[J].科技經濟導刊,2017(1):26+23.
作者:高學群 單位:常州劉國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 上一篇:機械加工工藝方案設計研究
- 下一篇:機械制造企業安全管理優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