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應用電子人才培養研究與實踐

時間:2022-10-13 09:32:56

導語:中職應用電子人才培養研究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職應用電子人才培養研究與實踐

[摘要]與傳統學徒制不同,現代學徒制實現了課堂與生產線的統一,對于當代中職人才培養有著獨特的優勢。它有效地改變了中職學習和企業需求相脫節的狀況。三方合作有利于學校、企業、生徒的發展共贏,對我國職業教育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中職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

現代學徒制的概念與傳統學徒制截然不同,它建立在傳統學徒制之上,內涵比傳統學徒制更為豐富、高級,是適應時代的產物。

一、現代學徒制的內容

作為一種人才培養模式,現代學徒制是指學生在中職教育期間既接受學校知識教育,又在企業鍛煉實踐,學校和企業共同派出人員,由教師和企業師傅對學生進行相關的知識傳輸和生產實踐。它與傳統學徒制有著明顯的差異。(一)身份差異。舊有的學徒制,采用徒弟和師傅兩種身份。而現代學徒制下,在學校通過教師講授獲取知識,在企業通過師傅指導獲取實踐技能,生徒既是學生,又是徒弟,身份多重。(二)學習方式和地點的差異。舊有的學徒制學習方式是在生產線上邊工作邊學習。而現代學徒制下,學習是學習,工作是工作,學習與工作相聯合,分別在企業和學校進行。(三)目標差異。舊有的學徒制滿足于掌握相關技能,以成為一名合格的產業工人。而現代學徒制不僅要掌握生產技能,還要對所在專業的系統性知識進行鉆研,它培養出的是專精的復合型人才,既懂知識又通技能。

二、實行現代學徒制有待解決的課題

(一)完善法律法規?,F代學徒制教學模式具有中國特色,它的實施有待于教育部門實行政策輔助,通過設立專門機構,制定系統的流程,調動企業的積極性,主動參與到現代學徒制這一課題中來。同時,相應的法律法規都要跟上,要確定三方的職責、權利、義務,保證工作有效順利地開展。(二)有效運行。為了保證現代學徒制的實質有效運行,必須實行相應的保障機制,由政府出面對相關各方進行扶持,改變形式主義。(三)創新思想?,F代學徒制是一種新型的人才培養模式,許多家長、學校、企業的思想還跟不上,他們要么認為上學期間在企業上班會耽誤學習,要么覺得學生到企業當學徒會影響生產。因此必須改變舊有的學習觀念,從長遠看問題。(四)管控。學生的多重身份給相關管控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既是在校生又是學徒工,二者的管理體系根本不同,因此在人才培養質量上存在管控問題。

三、現代學徒制的具體應用

(一)重構課程內容?,F代學徒制的教學內容踢開了傳統學科的舊有內容,立足于企業需求,與企業進行合作調研,讓學生學習電子領域相關知識的同時還具備較強的實踐技能,課程體系分為專業拓展課程、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和核心課,其中學校承擔一部分課程,企業師傅也承擔一部分,企業師傅負責教授核心實踐課。(二)整合師資力量。確?,F代學徒制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在于建設專兼職結合的師資力量,學院應將電子技術專業的授課團隊分成兩部分,其中理論知識骨干擔任專業導師,企業技術人才擔任學徒師傅,專兼職教師形成優勢互補,以最大可能發揮企業師傅的操作能力和專業導師的專業知識能力。(三)雙重管理。中等教育和職業教育本身是中等職業的雙重屬性?,F代學徒制實現了課堂授課與企業工作的統一,教師應與企業進行相關調研,實行討論,企業要參與對學生的教學,二者所制定的教程要符合企業實踐特點。學生在校期間受到校、企的合作管理。同時用各類獎學金對學生接受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學習過程進行獎勵,使學生努力成為企業所需要的人才。(四)雙主體育人。由校企雙方簽訂相關協議,組建校企合作應用電子班,學生在前兩個學期學習由學校和企業共同設定的課程,包括公共基礎課和專業課。接下來的學期到企業跟隨師傅學習技能。這樣交替進行直到雙畢業,學生在企業獲得職業資格證書,從而構建了合作育人機制。使企業文化和校園文化實現深度融合,二者分工合作達到育人的目的。

中職教育下的現代學徒制目前尚處于研究實踐階段,從起初的試點到最終的推廣,需要政府、學校、企業和社會力量的共同合作,推行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不僅改變了中職學生就業難的問題,而且最終能夠實現學校、企業、學生的三方共贏。

作者:周潔 單位:宜興市張渚中等專業學校

參考文獻:

[1]郭穩濤,肖志芳.高職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機械職業教育,2015(7):14-15.

[2]熊宇,任娟平,黃浩,等.高職院?,F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人才培育,2014,10(9):85-87,90.

[3]薛亞平,李建榮,郭平.高職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路徑研究[J].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5(2):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