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對策

時間:2022-02-17 09:55:50

導語: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對策

[摘要]在互聯網技術的推動下,電子商務取得了快速發展,并融入到各行業的發展中,為生鮮農產品營銷帶來了重要機遇,傳統的營銷方式已經難以滿足生鮮農產品市場發展需求。然而,我國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的起步發展較晚,還處于初始階段,因此不可避免存在一些問題。通過對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以有效促進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高質量的發展。

[關鍵詞]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問題;對策建議

一、引言

我國互聯網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電子商務成為各行業新的發展方式,電子商務在很大程度上轉變了人們的消費方式,也擴大了產品的銷售范圍。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對生鮮農產品的需求不斷提高,與一般產品不同,生鮮農產品的品種多、數量大、保鮮期短,對運輸條件要求較高,其物流成本占售價的主要部分。通過借助電子商務平臺,能夠有效擴大生鮮農產品的銷售范圍,可以在短時間內將生鮮農產品送至消費者手中,對滿足消費者需求、增加農民收入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F階段,我國生鮮農產品電商交易額呈現快速增長趨勢,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數量不斷增加,生鮮電上平臺與產地一體化更加明顯。但我國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因此要從多個方面出發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提升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整體水平。

二、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產品質量標準不統一

質量是生鮮農產品的靈魂,是決定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關鍵。我國農村分布十分廣泛,因此農產品種類龐雜,受到各地區自然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導致生鮮農產品在外形、口感等方面呈現出多樣化特征,因此在生鮮農產品市場中很難實現統一的質量標準。雖然消費者通過電商平臺購買生鮮農產品可以進行大范圍的挑選,其價格也較低,但由于生鮮農產品的質量參差不齊,使得消費者對生鮮農產品存在較大的質量擔憂。同時,現階段我國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在發展過程中還缺乏溯源機制,難以確保其質量問題,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

(二)缺乏完善的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建設是電子商務的發展的重要前提,我國廣大農村地區在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還存在一定的欠缺,尤其是一些偏遠地區更是存在網絡不通的問題。近年來,我國互聯網信息化建設速度不斷加快,但受到傳統思想理念的影響,廣大農民對互聯網及電子商務還缺乏必要的認知,在借助電子商務進行生鮮農產品銷售的積極性明顯較低,這些都是網絡基礎設施落后所帶來的結果。同時,廣大農村地區在道路、物流、供電、運輸及倉儲設備等方面還存在很多的問題,這些都導致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受到很大限制,造成很多農村地區生鮮農產品出現不同程度的滯銷。

(三)冷鏈物流體系不健全

現階段,我國冷鏈物流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而生鮮農產品由于保質期較短,因此主要依賴于冷鏈物流,目前公路和航空運輸是冷鏈物流的主要運輸方式,普通貨運方式由于缺乏先進的冷鏈技術因此難以確保生鮮農產品的品質,在運輸過程中極易腐壞,主要是因為現階段我國冷鏈物流體系還不健全。消費者對生鮮農產品的需求呈現出多樣化特點,因此對冷鏈物流提出了更大的挑戰,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冷鏈物流體系還存在諸多的問題。另外,我國現階段大部分物流網點僅能覆蓋到鄉鎮一級,難以實現對廣大農村的全面覆蓋,因此加大了生鮮農產品冷鏈運輸的難度,不僅降低了運輸效率,還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運輸成本。

(四)缺乏專業化電子商務人才

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本身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因此對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也提出了較高要求,而目前大部分銷售人員都是以農民為主,其文化水平較低,對網絡技術的應用能力不足,缺乏專業知識和技能,所以難以促進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電子商務平臺運營及策劃人員雖然熟悉網絡技術,但對生鮮農產品的熟悉度較低,難以通過平臺詳細介紹其特色,因此無法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同時,生鮮農產品運輸人員基本都是普通快遞人員,不能根據生鮮農產品的要求進行運輸和配送,進而影響了生鮮農產品的品質,降低了消費者的滿意度。

(五)法律法規制度不完善

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規制度進行規范,目前我國在生鮮農產品電商法律方面還存在很大的欠缺,因此需要持續推進法律法規制度建設以填補空白。我國目前還沒有形成生鮮農產品電商監管機構,也沒有制定和實施相應的法律制度,因此難以實現對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有效規范和引導,其發展呈現出混亂狀態,對生鮮農產品市場的發展造成了諸多的不利影響。另外,我國目前雖然實施了電子商務平臺管理制度,但卻沒有將其細化到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的操作管理,缺乏專門的管理制度,因此導致生鮮農產品電商平臺難以得到有效管理,平臺的作用得不到有效發揮。

三、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加強農產品質量篩選和監控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對生鮮農產品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而各大電商平臺難以直接對生鮮農產品的質量進行控制,所以只能從生鮮農產品的源頭做好質量篩選和監管工作。首先,要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完善生鮮農產品的溯源機制,將其溯源到具體區域和生鮮農戶,以明確電商主體各方在生鮮農產品質量方面的責任,進而可以實現對質量的有效控制。同時,各電商平臺可以派遣專業化的生鮮農產品質量控制人員深入各地區,幫助和監督廣大農戶的日常生產,及時發現和解決生鮮農產品質量方面的問題。另外,在消費者發現所購買到手的生鮮農產品存在問題之后,電商平臺要積極做出補救措施,完善售后服務工作,提升消費者的滿意度,以確保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的持續發展。

(二)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一直以來,基礎設施都是我國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瓶頸,我國農村分布地域廣泛,生鮮農產品資源豐富,對基礎設施建設的要求較高。首先,要全面暢通網路,各地區政府部門必須要充分重視農村網絡建設的重要性,督促相關部門強化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對各地區農村實現網絡全覆蓋,并通過網絡的方式讓廣大農民認識和掌握電子商務平臺銷售的技能,并各自通過電商平臺進行生鮮農產品的銷售。同時,要在廣大農村地區加強道路、供電等基礎設施建設,生鮮農產品的運輸是關鍵,只有強化道路和供電系統建設才能確保生鮮農產品可以順利運輸到終端市場,因此要加大地方財政的支持力度,同時要鼓勵各大電商帶頭進行投資,加快電商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為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有力基礎。

(三)完善冷鏈物流體系

在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冷鏈物流體系建設過程中,物流企業要樹立長遠發展戰略眼光,增加在冷鏈物流運輸、倉儲、配送等方面的投入,而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企業還可以與物流企業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減小自身在冷鏈物流體系建設方面的投入,借助第三方專業物流公司進行生鮮農產品的運輸和配送,而第三方物流企業在生鮮農產品的配送環節要重視時效性,并根據生鮮農產品的特點做好相應的防護,以確保其質量在整個環節不受影響。同時,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第三方物流企業在進行產品接單、分揀和配送各個環節中,都要提升配送質量,與一般貨物配送區別開來,真正打造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完善的冷鏈物流體系。

(四)加強專業化人才團隊建設

專業人才團隊建設是促進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持續發展的關鍵。首先,要積極鼓勵各類人才回鄉下鄉創新創業,并給予其相應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并對其進行關于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相關技能的培訓,重點對廣大農民和電子商務從業人員進行培訓,使其掌握生鮮農產品及電子商務運營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和綜合能力,以打造專業化的人才團隊。同時,政府部門要強化對高職院校的引導,使其主動對接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需求,強化在農學、電子商務、食品儲運、冷鏈物流、倉儲管理、機械制冷等方面的人才培養能力,并為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輸送大量可用人才,以提升整個行業從業者的整體能力,為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專業化的人才支撐。

(五)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制度

完善的法律法規制度是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保障,所以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制度顯得尤為重要。首先,國家相關部門要充分結合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實際需要制定和實施相應的法律法規體系,同時要確保電商企業能夠嚴格落實各項規定,以確保其行為的規范化,避免出現擾亂市場秩序和欺詐消費者等行為,同時要對相關法律法規制度進行細化,明確各部門、各主體的責任,并強化追責問責機制,提升法律法規制度實施的效果。另外,要在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引入監管機制,對其發展全過程、各環節進行嚴格的監督管理,確保其各類行為能夠充分符合相應的法律法規要求,為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營造出良好的法律環境。

四、結語

在互聯網技術的推動下,我國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從轉型期逐漸進入盈利時代,極大程度上推動了農產品的銷售,也成為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舉措。我國生鮮農產品市場需求十分旺盛,加上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帶來了重要機遇,同時也提出了諸多挑戰,其目前面臨的問題還相對較多。從本文的研究來看,可以從提升生鮮農產品質量、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冷鏈物流體系、實施專業化人才建設、建立健全法律法規體系等方面出發,促進我國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的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穎,胡晶.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供應鏈采購管理研究[J].全國流通經濟,2021(6):28-30.

[2]李涯.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運營模式研究———評《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研究》[J].食品工業,2021(2):354.

[3]趙瑞旺.互聯網時代下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運營模式創新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21(1):54-55.

[4]林莉.互聯網時代下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運營模式創新研究[J].農業經濟,2020(6):139-141.

作者:陳妙香 單位:漳州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