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電子商務在外貿的運用

時間:2022-12-26 11:29:25

導語:當代電子商務在外貿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代電子商務在外貿的運用

本文作者:林玉潔工作單位:鹽城師范學院

我國外貿企業開展電子商務存在的問題

(一)外貿企業對電子商務的認識不足隨著電子商務的日趨完善,網絡信息的廣泛宣傳和網絡產品的在線銷售,減少了產品運營成本。讓外貿企業中的商務活動實現網絡信息化,則對企業的要求也提高了。在調研中發現,當下不少企業對電子商務的理解還不深刻。1.盲目跟從現象嚴重。近年來,外貿企業電子商務應用環境改善了,應用規模擴大了,應用質量提高了,應用模式創新了。外貿企業產品依賴電子商務的開展贏得了更多的市場份額。但對于B2B外貿平臺專業人員的再三推廣,則沒有自己的原則性的堅持,而是聽之任之,在選擇B2B平臺上有很大的盲目跟從現象,以至于達不到預期效果。2.缺乏重視的態度。外貿企業對于網站的建立不以為然,認為其效果沒有現實中理想,只是作為輔佐工作,付點錢找個建立網站的公司根據自己企業情況規劃一個就完事了。其實網站的建立是個長期維護的過程,更應該注重網站的后期維護,要求有一個企業規劃、安排,只是鼠目寸光的追求短期效果是不可取的。3.利用的程度還不高。當下只在于發掘電子商務的根本功能,也就是借助網絡來信息。與客戶聯系等工作。企業辦公自動化、對于海外業務的應用方面還是不盡人意的。根據中國出口企業的調查報告表明:安裝相關業務軟件的企業有58.7%,但利用率只有32.9%。4.信息化程度低。外貿企業對于采用電子商務這一技術進行貿易活動未曾喚起廣大企業的重視,尤其是傳統的非外貿企業以及廣大的中、小型企業。據了解國有大中型企業數量有15000家左右,但完成企業信息化的微乎其微在10%左右,相反在國外如在新加坡,企業上網尋求客戶已達到98.7%;在外貿企業中信息技術的滯后是我國所面臨的重大問題,是發展網絡經濟的瓶頸;我國開發信息利用資源的能力相對較弱、信息化的程度低與人口素質偏低加上國家的支持狀況不佳等導致綜合能力弱小,只占美國的8.6%,韓國的15.3%和巴西的40.2%。(二)外貿企業電子商務中網絡技術的安全性不高當今社會,生活越來越數字化,電子商務普遍使用的首要障礙是網絡的安全性,對于病毒、黑客等問題也日益嚴重,這使消費者對網絡上進行商品交易的安全性提出了質疑,因此更多的人不愿意通過互聯網來進行商務活動,寧愿費力費神去完成交易。因此,制定安全的支付制度是必要的,這樣才能使用戶與企業得到保障。(三)外貿企業電子商務的法律環境及政策不完善目前我國對于網絡環境的相關政策尚未完善,在電子商務活動中很多政策很不明確,一系列法律規范缺乏相關的標準。很多方面還是欠缺考慮的很多方面也得不到法律的保護。由此可見,政府對外貿企業中開展電子商務活動的支持力度不夠,電子商務是一門錯綜復雜的學科,參與者不只在于買賣雙方還有全國各地的工商管理、保險、海關、銀行、稅收等。因此,提出了統一的法律政策并建設強有力的綜合協調機構。(四)外貿企業電子商務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在逐漸強化電子商務的建立和投入過程中,真正意義上貫徹落實這一行動的力度不夠,其信息化程度相對較低,網絡基礎設備不全面,在網路硬件方面設施技術不到位,在數據上傳下載的速度與電子商務技術要求不一致,這也給企業發展帶來了一定困難,空洞的信息讓企業成為被動者是一個必然趨勢,給企業發展帶來阻力。(五)外貿企業缺乏專業人才現在企業中缺乏相關管理人才,沒有專業人員去維護并且建立網站,更沒有相關人才去網站上推銷自身公司的產品。人力資源是發展電子商務的關鍵,但我國的電子商務中,目前還缺乏專業人才面向技術型、經濟型、管理型與法律型,現在外貿企業需要的是一批可以全面了解網絡知識,又懂操作程序,更要具備相關法律知識。目前,眾多大學開設了電子商務這門課,但對于這門課的實際操作性都不強,只局限于課本上的理論知識的教導,往往導致培養出來的與市場相脫離。

外貿企業中運用電子商務的相應對策

目前電子商務在外貿企業中日趨成熟,在成長過程中必然面臨眾多問題,對于這些問題有如下對策。(一)加大電子商務的宣傳教育力度外貿企業時刻接受著信息時代的考驗,要求外貿企業加快適應全球數字化的競爭,融入到全球經濟的運行中去,才可以一起享受利潤。我國應該在企業發展中和社會活動中大力宣傳網絡和信息技術在以后的競爭中占據的主導地位。注重電子商務的教育,使之傳播到企業與客戶中,擴大電子商務范圍。更新理念,面向市場,依托網絡,建設網絡企業。讓各個企業主動采用網絡進行貿易活動,真正體會到電子商務帶來的效益。(二)加強網絡安全管理計算機數據的安全維系著每個用戶的自身利益。對于病毒侵害造成的數據丟失都是十分憤怒的事,還會帶來嚴重的財產損失。為此,外貿企業應該關注自己網站的建設,對網站做好日常維護。同時政府應該加強網絡管理,例如:電子合同的簽訂、數字簽名的合法性、商貿活動的糾紛、網絡犯罪、用戶隱私的保護等問題,都應受到法律條文的保護,維護合法者的權益,使國際經濟和文化得到安全性保障。為了解決這關鍵性的問題,既要不斷努力地研發電子商務的安全技術,更要營造良好電子商務環境。(三)政府強化打造良好氛圍目前我國的法規條文只停留于傳統國際貿易方式,對電子商務的配套法律體系是不完整的,帶給企業制約其發展的眾多阻礙。為解決這一問題應加快法律法規的修改步伐,在交易方面建立安全制度、在交易過程中做到實時監控、在系統漏洞加強整治、在商務活動中做好安全教育等。加快腳步制定并實施電子證據法、電子商務法、網上消權法等,為電子商務事業提供強有力的法律支持,打壓對網上合法交易進行的破壞行為,完善安全認證法律機制。為商務活動創造一個良好的氛圍,不但做到企業前臺的商務電子化,還要注重企業內部整體運作的信息網絡化,強調企業內部網絡文化的培育以及經營思維的更新。(四)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良好的電子商務基礎設施是一個國家成功發展電子商務的根基,因此要依據企業的市場環境、企業資源、產品創新、業務流程、財務要素、客戶關系六個方面,靈活選擇對市場經濟發展有益的電子商務開展方式,加強研究,掌握核心技術知識。加緊走出網絡的束縛,建設體系靠近發達國家的模式。資費高是限制電子商務前行的另一個因素,我國開發新能源的技術不夠用于信息產業的資源很匱乏,應盡快研發新技術,完成交易網絡化目標。(五)注重企業內部人才培育在企業商務化進程中,企業需要不斷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人才,通過先進的電子商務意識,完善企業的電子商務管理和發展。面對現在我國專業性人才與國際所需要的綜合性人才缺失的現象,應注重建立人才培育體系。一方面教育機構應培養他們的電子商務意識,從而給他們制訂一個長期性的培育計劃;另一方面外貿企業應重點投入到與專業培訓機構和各大高校合作,為人才引進做好充分準備,結合企業自身對于人才的需求進入高校培訓,讓他們接受系統學習。企業應提供實訓的軟件、相關課件以及專業講師,輔助高校進行教育培訓,培育一批專業素養高尚及就業能力強的優秀人才。對于企業原有人才更要注重專業培訓,盡量讓每位員工都有機會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以便他們對各自的職責發揮到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