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對策分析
時間:2022-05-22 03:03:46
導語: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對策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研究背景
近年來我國電子商務發展迅猛,不僅創造了新的消費需求,引發了新的投資熱潮,開辟了就業增收新渠道,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了新空間。201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公布《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提出了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指明了農村電商的發展方向。本文針對重慶忠縣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路徑這一問題做出探索性研究,以電子商務手段助力“精準扶貧”戰略,提升貧困人口利用電商創業、就業能力,促進貧困地區特色農副產品、旅游產品銷售,幫助貧困地區群眾脫貧致富。
二、重慶忠縣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在國家政策強力引導和扶持下,重慶市電子商務進入了快速發展期,電子商務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特別是縣域電子商務蓬勃發展。忠縣地處三峽庫區腹心,自古以來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縣,近年來通過發展農村電商,積極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先后被確定為“商務部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電子商務示范縣”等稱號。特別是解決了農產品上行“最初一公里”問題,實現了農特產品與市場無縫對接。在重慶市忠縣人民政府電子商務發展規劃指引下,校企合作共同開發運營了有機生態農產品網上交易平臺,開辟了一個利用電子商務幫助農產品走出農村的道路,創新地以“農村生產基地+高校研發服務+公司經營管理”模式,實現了新農村政府、產業、高校、科研、用戶(五力)協同的“電商引領+產業發展”脫貧致富之路。
三、重慶忠縣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優劣勢分析
(一)優勢。(Strength)第一,企業發展電子商務意識強烈。第二,農業資源稟賦較強,監管設施完善,農特產品質優。第三,忠縣地理環境優勢明顯。第四,擁有自己具有地區特色的獨立品牌。第五,高校堅實的技術引導支持。第六、強化科技創新驅動,通過VR技術溯源的體驗營銷。(二)劣勢(Weakness)第一,政策資金投入量不足。第二,品牌知名度不夠,產品種類較少。第三,電商運營、推廣和技術人才緊缺。第四,物流運輸成本較高。
四、對于重慶忠縣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路徑對策建議
(一)實現農產品進城直銷。打造一批便于農產品進城直銷,主體是農民,屬于農民自己的網絡平臺。建立包括PC端、微信和APP等多終端銷售平臺,數據實時同步,實現從傳統電商到移動電商全覆蓋。上述平臺將打通農產品進城直銷的營銷網絡。(二)利用電子商務精準扶貧。以電子商務助力“精準扶貧”,提升貧困人口利用電商創業、就業的能力,促進貧困地區特色農副產品、旅游產品銷售。一方面讓有意愿的貧困戶通過網絡平臺銷售自己生產的農副產品,實現增收;另一方面可為貧困戶建立數據檔案,政府依據其銷售訂單,動用專項補助資金進行補貼,實現電商精準扶貧。(三)促進生態旅游下鄉。通過對貧困地區特色旅游產品調研、開發及銷售,可大力發展地方經濟。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工程,匠心打造一批設施完備、功能多樣的休閑觀光園區、森林人家、康養基地、鄉村民宿、巴渝特色小鎮。要充分利用閑置農房發展地方特色民宿、訂制養老等項目,促進鄉村共享經濟、創意農業、地方特色文化產業發展。以訂制忠縣兩日游為例:住地方特色民宿、體驗生態旅游、感受忠文化。(四)科技引領VR溯源。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引領現代農業加快發展。通過VR技術旨在通過互聯網云計算技術為消費者帶來全新的網上購物體驗,解決產品在網購時可能會遇到假貨、實物與描述不相符、退貨難等問題。VR溯源,使消費者通過VR沉浸式體驗,身臨其境地感受農產品綠色生態的生長環境。以忠縣柑橘為例,對于各地的采購商、消費者分布在全國各地,通過VR體驗營銷,則可以讓這些采購商“身臨其境”地感受“半城山水滿城橘”的震撼,這種感受將直接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決策。(五)跨境電子商務與農村電子商務結合??缇畴娮由虅彰鎸Φ氖侨?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商家和消費者,市場潛力巨大。我國每年1800億美元的農產品進出口,農產品跨境電子交易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重慶市作為國家首批5個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試點城市,全國唯一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全業務試點城市和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跨境電子商務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以重慶忠縣為例,可將土雞、柑橘、長江三峽特色旅游產品等通過跨境電子商務進行銷售,其國際市場潛力巨大。(六)加強人才隊伍建設。1.開展本地農戶電商培訓。當地政府可以尋求和相關高校合作,落實一批電子商務實踐基地,選擇優秀的培訓教師,安排有針對性的培訓內容,鼓勵企業加入到培訓體系中,形成政府、產業、高校、科研、用戶(五力)協同的多元教育培訓體系,多渠道培育具備電子商務理論知識和實操能力的農村電子商務專業人才。2.引進外部電商專業人才。貧困地區政府要制定務實的人才引進政策,發揮政策優勢吸引人才,重視對引進人才的培養,建立符合市場規律、彈性的待遇落實機制,做到優秀人才待遇優厚。
參考文獻:
[1]邱澤國、楊毅:“互聯網+”背景下黑龍江省農村電商發展及對策〔J〕.商業經濟研究,2019(2).
[2]周斌: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電商可持續發展途徑探討〔J〕.商場現代化,2018年22期.
作者:代俊敏 單位:重慶工程學院
- 上一篇:精細化管理在水泥企業發展中的應用
- 下一篇: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幾點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