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新課程案例教學措施論文
時間:2022-08-13 06:43:00
導語:經濟法新課程案例教學措施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由案例教學法的特點談及新課程理念的滲透,分析新課程理念下所選擇案例應具備的特點,闡述案例教學的組織實施過程,最后提出案例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案例教學合作討論探究性學習
隨著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推進,經濟專業課教學的理念也發生了重大變化。教學理念的轉變必然帶來教學方法的變化。案例教學越來越引起廣大專業課教師的重視。
一、案例教學法的特點
案例教學具有三個重要特點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第一、案例教學是討論對話取向的而非灌輸“獨白”取向的。案例教學強調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討論對話,重視師生以及生生之間的平等交往與彼此的尊重和信任,注重形成相互間的理解與溝通。案例教學的這個特點體現了“一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的新課程理念。每個學生都是獨立于教師的頭腦之外,不依教師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教師不但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學生,而且連自己的知識也是不能強加給學生的。案例教學法讓學生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觀察、分析、思考,從而使他們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第二、案例教學是集體合作取向的而非個體“單干”取向的。案例教學強調有效的學習只能發生于共同的合作與集體之中,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那種單干方式是與案例教學的思想背道而馳的。案例教學的這個特點體現了“面向全體學生”的新課程理念。案例教學滿足了不同層次的學生需求,在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發展權的基礎上,遵循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承認他們的理解能力和最終發展程度上的差別。案例教學給每個人提供了創造才能的機會,鼓勵他們通過討論自由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合作、探究的課堂處處洋滋著民主的氣息,寬松和諧的氣氛,使每個人都充滿自信,充分發展了他們的潛能。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了基礎,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支撐。第三,案例教學是批判反思取向的而非結論教條取向的。傳統的教學模式強調“正確結論”的至高無上性,學生的義務就是要循規蹈矩地遵從那個神圣不可侵犯的標準化、程式化、固定化結論。而案例教學強調學生的自我探索,珍視學生個人的想法和意見。案例教學為人們反思自我、社會及其兩者的關系提供了可能性。探究式案例教學通過把一些真實典型的事例展現在學生面前,要求他們設身處地地作出反應,讓他們分析、推理、思考、概括,幫助學生逐步改變原有的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法,提供了一個相對個性化的、多渠道的獲取知識的機會,形成了主動參與、探究發展、交流合作、樂觀向上的學習方法,符合新課程“一切為了學生的終身”的價值取向。
二、案例教學法中案例的選擇
學校是學習的小課堂,社會是學習的大課堂。案例是現實問題的縮影,它能把大課堂中的真實生活引進小課堂,通過展現一些真實的典型問題,讓學生進人案例情景,設身處地地做出反應。但案例不是信手拈來的,而是事先經過精心選擇的。一個好的案例是一種把部分真實生活引入課堂,從而可使教師和全班同學對之進行分析和學習的工具,它可使課堂討論一直圍繞只有真實生活中才存在的棘手問題來進行。所以案例的選擇,應依據教學目標、課程內容,以及案例教學法的特點進行選定。教學案例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的好壞。能夠適應新課程教學的教學案例應該具備以下特點:
第一、目的明確性。進行案例教學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一個良好的案例至少應該能使學生通過討論加深對課程中的某些重點和難點的理解,并能利用課程中所學理論知識分析和解決案例中所涉及的問題,從而使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較大的提高。
第二、生動典型性。應從千變萬化、錯綜復雜的的實際活動中,分門別類地選擇和整理出具有代表性的經濟法實例,并能反映同類事物的一般特性,對學生能起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作用。同時選擇的案例必須生動活潑、引人人勝,這樣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以便展開深人的討論。
第三、綜合時效性。教學案例要具有一定的難度,不要過于簡單也不應是陳年舊事。應有意識的選擇一些有一定難度、緊跟形勢的案例,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感興趣,可激發學生進行深人仔細的調查研究和分析評價,便于對這些難點和重點問題的認識和掌握,從而取得更好的整體教學效果。如在講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經營者的義務時,舉了網吧非法通宵營業致學生死亡的案例,切中了學生的關注點、興奮點,使學生在飽滿的精神狀態下完成了學習任務。
三、案例教學法的組織實施
案例教學實質可歸為一種研究性學習?!把芯啃詫W習是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究性為基礎,從學生的生活和社會生活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題;主要以個人和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通過親身實踐獲得直接經驗;養成科學的精神和科學的態度,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卑咐虒W最常用的是討論法和實驗法。我認為討論法案例教學大致可分為以下四個步驟:第一步是閱讀案例、個人分析階段。這是案例討論的準備階段,由教師根據課堂教學要求選好案例,下發案例材料(教師可以選擇一個或幾個案例,提前一周左右發給每一位學生,)或創設案例情境,同時。下發一些思考題,供學生分析、閱讀。
有些與生活聯系比較密切的案例可以提前發動學生自己搜集、歸納、整理。案例應貼近現實生活,可讀性、趣味性較強,適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學生能很快進人了情境;了解、掌握案例中揭示的有關事實、情況;很容易將自己已有的知識與過去形成的經驗與案例展示的背景材料整合起來,通過思考、分析、推理,從個體的角度形成初步的結論;同時在此過程中獲得樂趣、自信及終生學習的方法。第二步是分組討論、形成共識階段。合作小組是課堂上自主、合作、探究的基本單位,為了最大限度的發揮好討論的效益,根據我校實際,把每4位同學劃為一個合作小組,討論中小組的每個成員都要簡要地談出結論形成的過程和思考,允許意見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反。記錄員應認真把意見記錄在《合作小組討論記錄本》上,討論一致的形成本組意見,有疑同的帶人全班討論。通過分組討論,使大家對于復雜的安全的觀點能夠充分展開,在這個過程中,互相啟發,相互補充,分工協作,鼓勵支持,便可以逐漸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謀求最佳的解決對策。這一階段工作主要是由學員自主完成的,教師只需適當維持課堂秩序,控制討論節奏即可。第三步是正式發言、全班交流階段。全班討論是小組討論的繼續,由組長匯報本組的觀點,同時將本組案例分析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提出討論,全班討論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多角度、多層次的看問題,通過擺事實的方法講道理,使不同觀點相互補充、相互接納,形成合力解決問題,繼續允許不同意見進行爭論,集全體同學的智慧,共同討論所要解決的問題。同時還要進行必要的引導,使案例討論緊緊圍繞中心問題展開。但是教師一般不輕易參與爭論,也不發表權威性意見。只是鼓勵大家充分表述自己對問題的理解及分析,同時注意吸取其他人的見解,發言時要求盡量做到邏輯清晰、言簡意賅、有理有據。第四步是總結歸納、消化提升階段。在全部討論結束后,教師要進行系統的總結。教師對案例討論結果不應簡單做結論,而只就整個討論情況做出評價,指出案例涉及的理論問題及討論的優點和不足,并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一步引導其深人思考,這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對學生的討論情況進行總結,既要充分肯定學員討論中的科學分析和獨到見解,也要指出其中的不足,如發言的熱烈程度,論題的集中程度,問題分析透徹程度等。這樣有利于逐步提高案例討論的質量。在集思廣益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寫出案例分析書面報告,以此來鍛煉和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全局觀念和書面表達能力。
四、運用案例教學法中注意問題
第一、案例教學法不能替代系統的理論學習和講授。案例教學的優勢是明顯的,但也不是完美無缺的,反過來講,傳統教學雖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至少有兩點是不容忽視的。其一,它的連貫性強。這對于某些學科的教學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例如數學。其二,在一些人類智慧的結晶—重要的基本概念的灌輸中,傳統教學仍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案例注意科學設計并不斷更新。現實中的生活實例并不完全等同于案例,不能照抄照搬,要經過教員的提煉和加工進行有目的的取舍。選擇實例應注意其典型性和普遍性,對其內容結構、邏輯關系、語言文字、篇幅長短等方面進行分析、歸納、整理,使之語言簡練、措辭得體,概括性強,問題明確。案例中的問題設置要有隱含性,留給學員一定的思維和分析空間,易于被學員理解和接受。只有這樣,生活實例才會升華為教學案例,才能真正地為教學服務。及時總結教學經驗,不斷更新教學案例。形勢在發展,理論也不斷地創新。所以,案例教學不能一成不變,需要不斷地更新。對案例運用后的教學效果,還要進行跟蹤調查,加強信息反饋,以便揚長避短,不斷提高案例教學水平。公務員之家:
第三、案例教學中教師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案例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中“教書匠”的形象,徹底改變把學生作為接受知識的容器的教學模式。教師不能以權威自居,要轉變角色,增強對話、溝通意識,要能聽取、聽進學習者的不同意見,尊重學習者的創見。對于案例研討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及不足,最好是在啟發學習者的基礎上讓學習者自己通過討論加以解決。在案例教學中,教師應特別注意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分析問題,開拓他們的視野,逐步克服學習上的依賴心理,努力加強學生各主要學科知識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使他們快速成長,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對高質量人才的迫切需要。
總之,案例教學法體現了素質教育的宗旨,是在專業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發展中摸索出的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它實質是屬于研究性學習,能變被動為主動,變注人式為啟發式,是對傳統專業課堂教學的一次革命,因此,我們在專業課教學中應大力推廣。相信不遠的將來案例教學法在經濟法專業中會被廣泛應用,并能取得很大進展。
- 上一篇:稅收管理創新措施論文
- 下一篇:宏觀經濟調控行為的可行行論文
精品范文
10經濟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