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入市法律分析
時間:2022-04-26 09:37:34
導語:養老金入市法律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養老金制度也要有相應的完善。本文通過對養老金入市的經濟背景、養老金入市和不入市的優缺點進行對比分析,得出我國養老金入市利大于弊的結論,從而進一步認定其發展前景是好的。但是,養老金入市也給社會帶來一些法律問題,比如養老金嚴重縮水、股市欠規范、法律監管不到位等。針對我國養老金入市的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期望能對我國養老金的法律規定和完善起到促進作用。只要謹慎合理地利用這部分資金,法律監督到位,既可以促進經濟發展,也會保障養老金避免通貨膨脹貶值的問題。
關鍵詞:養老金入市;法律問題;法律規制
一、養老金入市的概況
1.養老金入市的背景。2011年,中國證監會主席郭樹清表示,目前,我國在地方養老保險金和住房公積金方面有一定的空閑資金,那么,我們如果將這些資金由專門的部門進行統一的管理,將我國社會保險金投入到證券市場中去,這不僅使我國的股票市場獲益很大,而且個人、政府乃至市場經濟都會獲益不小。中國社會科學院在其養老金發展報告中指出,國家應該成立專門的投資管理公司,用它來集中管理地方居民的基本養老保險金。主要由國務院有關部門對養老金制定投資管理體系,進行統一的研究和決策,用投資管理體系來規制我國的養老金入市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會理事長指出,養老金入市雖然存在著一定的風險,但是針對地方養老金投入與股票市場,它給我們帶來的將會是長期的經濟增長和市場經濟的穩定發展。2.養老金入市的概念。養老金入市是指把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的個人賬戶基金進行證券投資。即把人們的基本養老保險金投入到市場經濟中去,并通過證券組合的方式進行投資,從而達到使養老金增值的目的,以利于我國市場經濟的穩定,實現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按照養老金入市這一方式,企業一般要為每個員工設立專門的養老金賬戶,員工每個月按照一定的比例從他的工資中拿出一部分錢存入該賬戶,企業也會給員工個人繳納一定的費用。員工可以根據個人意愿對其養老金進行投資,最終收益歸自己。等員工退休時,可以選擇一次性領取、分期領取和轉為個人存款等方式來處理自己的個人財產。3.養老金不入市與入市的分析。養老金不入市的優點在于,養老金不入市使人們可利用的資金是穩定的,風險是低的,對人們退休后領取到養老金的保障系數比較高,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障人們退休后的日常生活。其缺點在于大量的養老金處于閑置狀態,使很多資金得不到有效利用,不利于其更好地發揮它的優勢。養老金入市的優點在于,首先,養老金入市可以使其穩定保值增值。從長遠考慮,養老金入市不會影響人們退休后的養老問題,比如養老金的減少和按時發放等,它所帶來的收益遠遠高于人們所預期的。其次,養老金入市使市場經濟更穩定,它是利用股市來更好地規范股市。最后,養老金入市后,政府應該規范和管制它。但一方面,養老金入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風險。養老金入市即把個人的養老基金投入到股市中去。我們都知道“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這句話很好地印證了養老金入市的風險。雖然養老金入市有風險,但其勢在必行。由于養老金入市的前景是好的,并且從長遠考慮養老金入市給個人和社會所帶來的收益較大。所以,綜合考慮,養老金入市的利大于弊。
二、養老金入市存在的法律問題
1.養老金嚴重縮水。主要是擔心養老金投入股市的風險太高。長期以來,養老金作為我們國家的一項最基礎的養老保障方式,大部分人選擇把養老金按照一定的比例存入銀行或者用它購買國家債券,因為他們認為把養老金投到銀行或購買國債是穩賺不賠的,把養老金投入到股市,其貶值風險就會加大,進而導致養老金收益會下降,其穩定性會大大降低,保值增值的目的也就難以達到。由于養老金的投入過少,投入方式過于單一,僅限于銀行和國債,致使養老金保值增值大打折扣。2.我國是后起的市場經濟國家,在很多方面還很不成熟。存在諸多問題,比如法律監管不到位、股市欠規范,甚至還有內幕交易。一些股市操縱者利用股市生財,有時候,投資者的嚴重失誤,暗箱操作、蠶食回報投資等,都會導致養老金入市保值增值目的難以實現。大部分投資者都會考慮把養老金投入到股市與存入銀行的收益相比較,哪個獲益更多。首先,在養老金的征繳過程中存在著隱瞞基數、停繳等現象。其次,在養老金管理過程中,有提前買賣股票的現象,一些和投資基金的管理人有親屬關系的人,他們通過非法途徑得到內幕消息獲取違法收入。最后,在養老金的發放階段,一些老人已經去世,但他的近親屬還在領取他的養老金,這屬于我們法律上的欺詐行為。3.隨著養老金入市步伐的不斷加快,我國養老金制度也要不斷改革。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發展速度加快,老齡化人口比重不斷加劇,我國將進入極其嚴重的老齡化社會。目前,我國養老金的運行中忽略了它的產品屬性。再有,監管體制不一致導致各地政府各自分治,使得我國養老金的經濟發展遠不如實體經濟。還有,關于養老金的個人賬戶空賬問題沒有切實可行的解決措施,所以,對于養老金的股市投資風險還是很大的。
三、對于養老金入市的法律規制
1.增加投資渠道。在當前社會經濟環境下,從長遠考慮我國的宏觀經濟發展趨勢總體是好的、向前的。把養老金按照一定的投資比例進行控制可以很好地規避風險。這不僅把風險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還可以降低人們認為股市風險大的心理壓力。政府和社會可以增加其他穩定的投資渠道,穩定人們投資股市的心理壓力,比如投資到一些大型的高速鐵路建設、國家電站建設等方面,進而穩定養老金投入股市的收益,達到保值增值的效果。最終可以保障人們的正常投資收益,還可以保障人們退休后更好地生活。2.加強監管力度。為了保障養老金保值增值根本目的的實現,國家要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政府要對養老金的征繳、管理和發放階段進行全方位監督和管理。首先,要加強“入口監管”,從養老金的最開始征繳就進行監管,這主要是從源頭上遏制養老金征繳數量和停繳問題。其次,在養老金的管理階段就進行嚴格監管,防止一些關系戶非法獲利。最后,加強養老金發放階段的監管,針對養老金冒領的欺詐行為,需要國務院等政府部門根據社會現象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以及建立健全社會保險基金監督管理條例,并將騙取養老保險金的行為列為刑法中的法定刑,由專門的監察機關保障其實施,確保養老金各個階段都受到法律的監督。3.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針對人口老齡化加劇這一現狀,養老金運行過程中的產品屬性以及法律監管不到位,我們要不斷創新養老金的金融服務項目,加快養老金入市的轉型,找到一條適合我國基本國情的養老金改革道路。政府要鼓勵銀行、金融、保險等機構,不斷加大對養老金的投入。另外,政府要制定基本養老金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政策制度,建立健全居民養老金的股市投入體系,使養老金存在的空賬問題得以解決;政府要引導養老金的股市投入,使市場經濟的法律規范不斷完善,使養老金入市可以穩定發展,減少風險,達到其保值增值的目的。
作者:李思 單位:河北經貿大學法學院
參考文獻:
[1]胡曉義,施明才.社會保險基金管理與監督[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1.
[2]劉雅.養老保險基金營運管理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對策[J].北京:北方經貿,2001(12).
[3]李潔明,許曉茵.養老保險改革與資本市場發展[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
[4]余昌森.關于養老保險制度的調整與完善問題[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12(12).
[5]朱青.中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3.
[6]閻坤.中國養老保險制度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
[7]鄧大松,劉昌平.論政府的養老基金監管職責[J].中國行政管理,2013(10).
- 上一篇:待繳股權轉讓法律分析
- 下一篇:民法錯誤規制辯證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