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型法學教育途徑探究

時間:2022-09-16 05:18:19

導語:應用型法學教育途徑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應用型法學教育途徑探究

本文作者:劉雪梅單位:北京城市學院

法學教育是通識教育還是職業教育?是專業教育還是素質教育?是學術型教育還是應用型教育?前些年,很多法學教育工作者在這些問題上爭論不休,如今這些問題越來越明朗了。毋庸置疑的是,法學是一種應用型極強的學科,法律工作是一種實踐性極強的職業。法學教學的結果要服務于社會,當然,培養學術型、理論型的人才也是必須,但是更多的法科畢業生從事了一線的法律工作,因此可以說,實現法學教育的應用型是法學理論界和法律實務界共同的理想,這個共同的理想使這些爭論暫時停息,很多高校的法學院已經明確地將自己的法學教育定位于應用型。但是,應用型法學教育的現狀是什么?應用型法學教育的目標是什么?實現路徑又是什么?是需要法學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課題,是需要法學教育工作者不斷實踐和探索的事業。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法學教育得到了蓬勃飛速的發展?!敖刂鼓壳?,設有法學本科專業的院校有630所,在校生30余萬人。其中具有法學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院校和科研機構333所,具有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的有115所,具有法學博士學位授予權的29所?!雹俜▽W教育如此之規模,反映了依法治國進程中法學教育得到了飛速發展,但不容忽視的是,規模擴張而給法學教育帶來了諸多的問題。

一、應用型法學教育的主要問題

應用型法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很多,筆者認為其中有三個最為嚴重的問題:首先,缺乏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這個問題應該不是應用型法學教育獨有的問題,而是我們整個法學教育共有的問題。法學作為意識形態中的一個社會科學學科,和政治學緊密相關,法學教育具有很強烈的政治屬性。試想,如果一個不敢擔當、沒有正義感、不熱愛祖國的人在從事法律工作的話,社會的公平正義、穩定和諧從何談起?其次,缺乏對法律職業道德的培養。任何職業都有自己的職業操守,相比一般職業來講,法律職業則需要更高水平的職業道德。法律人要信仰法律、尊敬法律,而不僅僅將法律作為謀生的手段。法律知識一旦被缺乏法律職業道德的人掌管運用,無異于送給其對抗社會的利器。司法腐敗可以說是社會中最可怕的腐敗,掌握公平正義的人都無法做到公平正義,對于整個社會來講是極度危險的。最后,缺乏以法律職業需求為引導的應用型教育內容。法學是一種應用性極強的學科,這種應用性表現在法科畢業生能在司法實踐部門一線工作,能夠運用所學的法律知識解決實際的法律問題。但是,目前來看,普遍地講,法學教育的內容和法律職業的需求是脫節的??陬^上喊的是應用型教育,但是實際上做的是學術型教學,眾多高校依然無法擺脫重理論教學輕實務教學、重知識傳授輕職業技能培養的現狀。在本科四年學了若干部門法之后,畢業生依然不能適應實際工作,或者需要很長的適應期。如此現象之產生,和法學教育的培養模式有關、和對教學評估導向有關、和教師的業務發展方向有關、和傳統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有關。要想真正地實現應用型法學教育的終極目標,就要先解決這些問題,尋找切實可行的解決路徑。

二、應用型本科法學教育實現的路徑

筆者所在的北京城市學院法學專業集體,在2008年至2010年期間進行了新一輪的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工作。其間,教研室全體成員進行了一些思考,提出了一些觀點,試點了一些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筆者以為這些思考和做法符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思路,是對應用型本科法學教育實現路徑的有益探索。

(一)明確專業辦學思想和指導方針

開始做一項事情之前,需要首先明確的就是“思想”,作為法學教育工作者,其次想到的應該是“教育思想”,最后是“法學教育思想”。真正的教育不是為了沽名釣譽,而是要實事求是,充分尊重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真正做到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扎扎實實地研究每一堂課,充滿愛心地關注身邊的每一個學生的成長。在此基礎之上,我們才能進行素質教育、才能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才能培養有理想、有追求、有正義感、有責任感的法律職業工作者?;诖?,北京城市學院法學專業確立了“人才培養目標要以能力素質為核心凝練特色、專業理論課程要以司法考試為重點系統精講、專業實務課程要以職業能力為導向深化訓練、專業選修課程要以不同需求為出發因材施教、課外專業活動要以素質拓展為根本全員參與”的修訂人才培養方案的指導方針。

(二)確立更具體的人才培養目標

目前的法學人才培養目標多空洞寬泛。比如,有的還停留在多年前的傳統提法上,雖然沒有錯誤,但是對于新時期的人才培養要求,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有的提法雖然新穎,但是感覺更像是響亮的口號,或者類似某些官員的形象工程;有的提法比較寬泛,不甚具體,使老師學生理解起來存在困惑。為了能使法學專業全體師生思想一致,制定的人才培養目標要簡潔明了,具體明確。應用型本科法學專業的目標更要體現職業性、應用型的特點,人才崗位要明確。北京城市學院的法學專業,遵循城市發展的規律和滿足城市服務的需要,主要面向律師崗位,強調“一專三強”(扎實的法律專業知識,較強的法律分析能力,法律實踐能力、社會適應能力)。

(三)構建立體化的人才培養維度

確立了人才培養目標,下一步就要考慮從哪些方面著手進行工作,這些工作必須是立體的多元的,不是平面的單一的,因此必須要構建立體化的人才培養維度(參見附圖),全方位地為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進行支撐。接下來,還需要在各個維度的內涵上下功夫。對照著附圖來看,我們可以輕松地看到北京城市學院法學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組成部分。我校一學年有三個學期,分別是暑假后的秋季學期、寒假后的春季學期,還有暑假開始前持續4至6周的夏季學期。因為時間長短的關系,我們俗稱春秋季學期為大學期,夏季學期為小學期。法學專業理論課程主要是圍繞14門核心課程開展,圍繞司法考試,使學生掌握必須的系統的法學基本理論知識。此外,專業還獨立開設了若干門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專業實務課程,其中主要有民事法律實務、刑事法律實務、模擬法庭訓練、業務指導課。以不同需求為出發,設置了若干門專業選修課程。四年制本科在校生共有三個夏季學期,其中的課程設置均以職業能力培養為導向進行,主要用于開展社會調研、批判性思維為主的公共能力培養和專業崗位實習。與獨立設置的專業實務課程相比,小學期的課程特點是更進一步地貼近社會、貼近職業實際。在畢業綜合訓練環節,學生可以選擇采用“案例分析式論文”“專業社會調研”“模擬法庭訓練”之中任何一種形式進行。關于第二課堂,我們認為是任何專業人才培養都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我們要求要以素質拓展為根本全員參與課外專業活動。通過專業社團活動、研究中心的產學研結合,學生可以進行知識運用、能力深化、社會服務。

(四)推進無限接近實務的教學方法

構建了人才培養的立體維度,明確了各個維度的內涵,只是厘清了人才培養目標的思路,如何真正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還要落實到具體的每一門課程中、每一堂課上,還得依靠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我們主張,在不同的維度上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全面推進無限接近實務的教學方法。

1、舉例教學法這種方法是傳統法學教育最常用的授課方式。課堂上,教師自編或者引用一些案例來鞏固或者闡釋所講授的法學理論知識。舉例教學法通常是教師講授的一種形式,沒有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缺乏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本質上是課堂理論知識講授的一種手段、一種方式。這種方法,我們依舊提倡,主要應用于專業理論課程的教學之中。法學理論知識還是需要系統學習和掌握的。這樣方法的優點是,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使學生們比較迅速的對理論體系、知識框架、基本概念等等有比較清晰和全面的認識。2、案例教學法如果說舉例教學法是一種舉例說明理論的演繹學習法,那么案例教學法就是以具體問題為出發點,即以典型案例為出發點,來學習理論知識的歸納學習法。案例教學法源于英美法系國家的判例教學法,是一種師生雙向互動的教學方式。19世紀70年代哈佛法學院的蘭代爾教授首先將這種方法運用于教學之中,開啟了案例教學法的先河。案例教學法主要運用于獨立設置的兩門實務課程(民事法律實務、刑事法律實務)。教師選取真實的典型的案例,有些案例就是教師曾經或者正在的案件。以典型案例為基礎,教師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對案例進行充分的分析和討論,檢驗法學理論知識的掌握,加深對法學理論知識的理解,熟練法學理論知識的運用。3、模擬法庭教學法模擬法庭教學,是指教師組織學生對訴訟的中心環節(庭審)進行模擬訓練,通過案例選取、對案例的分析討論、庭審準備、角色扮演、實際演練、階段總結等各個環節的組織,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進入模擬審判活動,從而提高學生對案件的把握能力,提高學生法律業務實際操作能力。這種教學方法主要體現在獨立設置的模擬法庭訓練這門實務課程的教學活動之中,也主要運用于模擬法庭畢業綜合訓練環節之中。授課教師選取經典案例,或者選擇正在的尚未結案的案例,指導學生們分組分角色模擬訓練。案件本身的真實性和不確定性、庭審準備階段三方參與者背對背的準備、所有學生與教師簽訂案件保密協議、學生親自到相關部門進行咨詢或者提取證據……,這一切都使得模擬法庭的訓練不再是預先彩排好的表演,而變得趨近真實起來。在實際的操練中,學生提高的不僅是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還能獲得職業道德和職業操守的訓練。4、診所式教學法診所式教學來源于美國,它仿效醫學院利用診所實習培養醫生的模式,培養學生法律實踐能力的一種教學模式。即,在法律診所中,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學生以準律師的身份參與真實案件的咨詢、,進行法律援助,親身經歷案件處理的各個環節、所有細節和全過程。如果說,前三種教學方法我們在運用在嘗試的話,那么,對于這一種教學模式來說,我們則是在思考。因為,要想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診所教學,所要完成的前提條件是更加苛刻的。目前,我們通過第二課堂的平臺、通過夏季學期的崗位實習,也正在通過其他國家兄弟院校的幫助,積極探索診所教學法在專業上的應用。

(五)探索多元化的考試評價方法

教學改革的成敗,最終的決定因素是在評價體系。思路再好,方法再好,如果對學生對老師的評價標準不變,一切都將是空中樓閣。在此,我們不多談如何對教師進行評價,僅就如何對學生的學業進行考試評價進行一下粗淺的討論。法學教育的考試評價應該提倡多元化:首先,要保留傳統的記憶性的考核,這對于學生迅速地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是必不可少的;第二,要積極引入司法考試的考核形式,作為法律職業資格的門檻,司法考試或多或少地影響著法學人才的培養,特別是應用型本科法學的人才培養?!叭绻▽W院系的定位就是以培養法律應用型人才為自己的發展方向,那么在新生一入學就以通過司法考試為教育目標并圍繞法律應用型人才進行教學設計也就順理成章了?!雹诠P者所在院校已經完成司法考試試題數據庫的建設工作,正在試點運用在學生考試評價之中。第三,要積極探索案例分析報告、專業調研報告等形式的考核方式。第四,要大力提倡以團隊合作的方式完成項目、處理案件,探索團隊成績評定辦法。至此,本文的探討即將結束,有效解決應用型本科法學教育實現的路徑,不僅關乎法學理論知識和實踐應用的結合、關乎法學教育和法律職業的結合、也關乎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和法律職業道德的培養、最終關乎法學教育能否為社會培養合格有用的人才。有效的訓練對于應用型人才培養是至關重要的。如徐顯明教授所言:“一個人的倫理水平不是通過知識來獲得的,而是遵循某種訓練路徑。人的有德與高尚是在消除對己義務的沖突中被馴化出來的,沒有這一過程,便沒有高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