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法學專業實踐教學價值思考
時間:2022-09-09 04:34:53
導語:高校法學專業實踐教學價值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法學專業實踐教學在法學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價值,它有利于法學專門人才的培養,有利于深化法學專業教學改革,有利于拓寬法學專業學生就業渠道,有利于法學專業學生職業道德的養成。深入研究法學實踐教學的內涵、形式與特點,有助于深入探索法學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法學;實踐教學;價值
隨著高校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法學專業實踐教學改革已成為法學教育改革的突破點。高校法學專業承擔著培養社會所需要的法律人才的重大責任,其實踐教學的內容、體系的選擇與建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法律人才培養質量的高低。因此,研究法學實踐教學的價值對于高校法學專業人才的培育具有及其深刻的現實意義。
一、實踐教學在法學專業教育中的價值
(一)實踐教學有利于法學專門人才的培養?!胺▽W作為一門應用性學科,實踐教學應是法學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直接關系到高等教育法學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盵1]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對于法律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九個方面:第一,理解和掌握法律專業各學科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第二,明確我國法律體系的基本結構與框架以及司法程序。第三,具有良好的法律思維能力以及運用法律基本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技巧和能力。第四,具有搜集、判斷和運用有效法律論證的能力。第五,具有準確地分析、把握案件以及準確運用法律規則的能力。第六,在法律實踐中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通過自主學習不斷豐富法律知識,提高法律實踐能力。第七,了解和掌握法學理論前沿和法制建設的趨勢。第八,深入了解我國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及關系。第九,具有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并進行深入研究的能力。所有這些能力的提升離不開課堂理論教學,更離不開實踐教學這一培養學生法律應用能力的重要途徑。但是,目前地方高校法學教育還普遍以理論教學為主,忽視學生處理法律事務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很難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要想提高大學生處理法律實務能力,就要拓寬各種渠道,全方位地打通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通道,讓學生在親身參與法律實踐中加深對法律基本理論知識的理解,了解和掌握法律案件審判和處理的完整程序,在觀察、體驗和參與處理的法律實務過程中提升實踐能力。地方高校應該著力強化實踐教學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核心地位,提升法律人才培養規格,主動適應和滿足社會對法律人才的需求。(二)實踐教學有利于深化法學專業教學改革。我國現階段高校法學專業教學模式落后于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仍然采用以教師為中心的單一的灌輸式的教學模式,教師在講臺上揚鞭揮馬唱主角,學生在臺下精心聽埋頭記,教師要求學生對于法律條文要記熟背會,這樣的教學方式既限制了學生的法律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也遏制了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國內許多法學專家認為加強實踐教學是法學教育改革的突破點和根本措施。高校要提高法學專業在改革開放新時代的適應性,就要對法學專業的課程體系進行調整,根據地方特色設置法學專業的實踐課程,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提高實踐課程的比重和學時、學分。要建設法學專業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就要堅持覆蓋面廣、操作性強和形式多樣的原則。在實際實施過程中首先制定實踐教學大綱,合理增加實踐課時及其分配,豐富實踐教學內容、拓展實踐教學形式,強化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建設。法學專業要根據專業、學生和地方等特點,構建五大模塊實踐教學模式。第一,觀摩認知型課程模塊。第二,實踐知識型課程模塊。第三,模擬體驗型課程模塊。第四,實際操作性課程模塊。第五,研究型課程模塊。同時,要建設和改善法學專業實踐教學條件,加大經費投入,建設模擬法庭、法律診所和法律援助中心、虛擬仿真實驗和法律辯論的實踐平臺;建立穩固而長期的與地方互利雙贏的法學實踐基地;建設一支優秀的“雙師型”法學教師隊伍,堅持“走進去、請進來”的方式,構建起“雙師聯合培養”的新模式。(三)實踐教學有利于拓寬法學專業學生就業渠道。大學生就業困難已經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法學專業學生就業率極低,竟列文科就業最低。法學專業的學生就業困難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法學學科畢業生,要想進入司法系統工作就必須要通過司法考試,我國從2002年開始實行司法職業資格考試,其通過率極低,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全國司法考試通過率分別為6.68%、8.75%、11.22%、14.39%,從整體上看其通過率低得驚人。面對高校學生就業形勢,2009年1月7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明確地提出要把大學生的就業工作放在首位,并且出臺了專門的政策。2018年我國司法職業資格考試進行了改革,其通過率已經達到20%,但就業形勢依然非常嚴峻。大學生司法考試通過率低的原因在于,以往法學本科生只有畢業后才能參加司法考試,進行改革后現在允許大三的學生參加司法考試,盡管如此,但是考試內容中案例分析題難度較大,學生沒有實際操作經驗,分析其問題的能力較差,所以通過率仍然很低。如何提高司法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如何拓寬法學專業學生就業渠道?其根本措施在于法學專業要加強實踐教學環節,讓大學生在校期間就學會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教師帶領學生去司法部門進行法律實務實踐,聽取司法部門專家的指導意見,旁聽和參與處理司法實務的過程,幫助學生順利走向就業崗位,并在職業生涯發展中更快更好地發展。(四)實踐教學有利于法學專業學生職業道德的養成。我國法律從業人員應遵守的法律職業道德原則包括忠實執行憲法和法律,維護法律的尊嚴;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相互尊重、相互配合;恪盡職守、勤勉盡責;清正廉潔、遵紀守法。我國高校法學院系肩負著培養法學人才的重任,培養的法律人才必須符合我國法律職業道德原則的要求。強化法學專業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是高校法學專業教學改革的需要,是培養學生全面發展能力的需要。但是傳統的法學教學模式以理論教學為主,不重視對于學生處理法律實務能力的培養,因而不可能全面地塑造學生的法律職業道德情操。實踐教學則可以讓學生能親臨其境,親自感受案件審理過程,熟悉案件審理的程序,能夠更加客觀地感受到法律的威嚴,并從法官、檢察官和律師身上感悟到他們公正無私、剛直不阿和勤勉無怨的工作精神和高貴品質。通過法律實踐活動法律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情操潛移默化于學生的內心世界形成道德理念和信念,并成為學生從業后應遵循的行為操守和法律信仰。因此,高校法學專業要對學生注重知識、道德、技能、人文等素養的培養,使他們成為符合法律職業道德標準的合格人才。
二、法學實踐教學的內涵、形式與特點
法學實踐教學是指以培養學生扎實的理論素養,操作嫻熟的處理法律實際案件的技能,以及合理運用法理知識解決現實法律問題為基本內容的教學體系?!胺▽W實踐教學對檢驗學生所學專業知識和理論體系、訓練法學專業思維,強化法律職業倫理修養,提高法律職業技能都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盵2]縱觀國內外有關法學實踐教學形式的探索,一般分為兩種形式,即課堂內實踐教學和課堂外實踐教學。課堂內的實踐教學是在堅持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下開展教學活動的,在師生廣泛而深層次的交流互動中促進學生法律知識的生成。課堂內實踐教學包括課堂案例討論、課堂辯論和課堂模擬法庭等形式。案例討論是法學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科學選擇案例教學法是其課堂實踐教學有效運行的路徑,教師通過案例討論教會學生如何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自覺分析和解決法律現實問題的能力。辯論訓練可以培養學生法律論證的推理能力和辯論技巧以及對抗性思維能力;課堂模擬法庭是將理論運用于實務分析的橋梁,它能夠使學生熟悉法律程序,提高學生掌握實際操作案件處理的能力。課外實踐教學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走出課堂、走向社會的實踐教學活動,它主要包括認識實習、畢業實習、法律援助和法律診所等形式。認識實習的目的在于使學生初步了解公檢法部門的組織架構、運行機制和工作制度,熟悉法律職業的性質、特點以及從業的條件等,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畢業實習是法學專業極為重要的實踐性環節,學生通過走向社會、接觸本職工作,鍛煉處理案件的技能和解決法律實務問題的能力。高校法律援助是政府法律援助的補充形式,高校法律援助工作的開展有助于政府法律制度的完善,它的建設和發展是我國法律事業前進發展的客觀要求。大學生積極參與法律援助活動,接觸法律援助中心提供的真實案件,直接接觸案件的當事人,有助于提升他們的解決實際案件的實踐能力。法律診所式教學方式是法學實踐教學中一種具有重要意義的全新教學方法,它改變了以理論教學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它在教學的目標、過程、內容和手段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色。法律診所式實踐教學的重點在于著力培養學生持續學習能力,特別是在辦理法律實際案件中能夠學會運用法學理論知識處理問題,并且在法律診所實踐中能夠學會和掌握尋找問題、分析問題、解釋問題和適用法律的能力。法學專業的課堂內實踐教學與課堂外實踐教學兩種形式是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兩種實踐教學形式相互借鑒和相互補充,使法學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更加完善和科學。法學專業實踐教學具有自己獨特的特點。第一,實踐教學具有明確的培養目標。高校法學專業培養目標就是讓學生掌握比較完整的法學專業基礎知識,將學生培養成為具有敏捷的法律思維、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較強的實踐能力的法律人才。第二,實踐教學是法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法學專業的實踐教學是對理論教學內容的深化,是對理論教學空間的延伸,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總目標是一致的,因此,應將實踐教學納入法學整體教學計劃之中。第三,實踐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教師在指導學生實踐活動的操作過程中,強調以學生為主體,要求學生全面深入地參與實踐活動及其全過程,特別是在學生處理法律實際問題遇到困難時,教師應積極引導和教會學生運用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蘇賀新.法學實踐教學模式改革探究[J].黑河學刊,2010(3).
[2]董萬程.加強我國法學專業實踐教學的思考[J].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3).
作者:趙博 單位:菏澤學院政法學院
- 上一篇:法律制度對婦女權益的保護思考
- 下一篇:地源熱泵埋管系統應用設計與施工工藝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