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承包商對匯率風險控制研究論文

時間:2022-08-24 08:44:00

導語:工程承包商對匯率風險控制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程承包商對匯率風險控制研究論文

摘要

針對國際工程承包商面臨的匯率風險,本文首先通過對影響匯率的因素和匯率理論進行分析,指出了匯率的隨機波動性使得承包商難以可靠預測特定日期的匯率,從而必須面對匯率風險。進而從承包商的角度出發,提出了應對匯率風險的基本思路、闡述了應對匯率風險的具體方法。本文的研究結果表明:匯率風險對承包商經營利潤的影響是很大的,是承包商必需應對的風險。作為國際工程的承包商,需要在工程承包中,從項目開發開始直到項目結束的全過程,系統地考慮特定工程項目中所面臨的匯率風險,選擇適當的方法,比如,優化合同貨幣組合、在合同中加入調價規定、在企業內部總體平衡、利用金融工具等,對匯率風險進行控制和管理。

關鍵詞:風險管理;匯率風險;國際工程承包

一導論

在國際工程承包項目中,對各種風險的管理一直是參與項目的各方關注的核心問題之一。在承包商面對的眾多風險中,匯率風險是普遍的、不可回避的風險。特別是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之后,在近些年匯率大幅波動的情況下,對匯率風險的管理和應對就更有其緊迫性和現實意義。論文

隨著我國與世界經濟的聯系日趨緊密,我國企業在國際工程承包市場中快速發展。比如,2000年我國對外工程承包完成的營業額為83.78億美元,到2004年就達到了174.68億美元,在五的時間內翻了一番還多。由于我國對外承包工程的主要市場是風險相對較高的新興的發展中國家市場,承包商對匯率風險的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

國際咨詢工程師聯合會編寫的《菲迪克(FIDIC)合同條件》,規定了包括合同價格和付款在內的國際工程承包合同的一般內容2。該合同條件規范了業主、承包商、監理工程師各方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已成為了國際工程承包合同中的基本參照條件。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出版的"九五"國家重點圖書"國際工程管理教學叢書"對包括風險管理在內的國際工程管理涉及的各主要方面進行了較系統的論述。其中,《國際工程融資與外匯》(第二版)一書較集中地論述了匯率風險管理問題;林九江先生在《利用金融、信用險等多種手段積極應對人民幣匯率升值》一文中,針對2005年7月21日后人民幣匯率因實行新的匯率機制而升值以來,如何使匯率波動對出口企業的影響降到最低的程度,從政策、金融、信用管理、企業經營管理、行業商會和信用保險等各角度提出了應對方案。

另外,國際對國家風險進行的評級,從宏觀的層面給出了國家風險信息,這些信息也有助于對該國匯率趨勢和穩定性的分析。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2005年首次出版的《國家風險分析報告》,從中國承包商的角度出發,分別對不同國家的風險進行了介紹和綜合評級。

由于我國正處于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包括匯率政策在內的國家政策處于不斷的調整和完善過程中,承包商所處的外界環境在不斷發生著變化。隨著我國金融行業與國際金融環境的接軌以及金融手段的創新,不斷產生出了可供承包商選FIDIC合同條件由國際咨詢工程師聯合會編寫,從1957的至1999年已進行了多次修訂和改版。目前的最新版為1999年版,包括《設計采購施工(EPC)/交鑰匙工程合同條件》、《生產設備和設計-施工合同條件》、《施工合同條件》、《簡明合同格式》等四個文件,另外在前期出版的標準合同文件中還有《業主/咨詢工程師標準服務協議書》等文件。擇的新的應對融資風險的金融手段。門明教授編寫的《金融衍生工具原理與應用》,系統介紹了金融衍生工具的原理和應用方法,為工程承包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降低匯率風險提供了思路。

前述文獻從不同角度,為國際工程承包商提供了分析匯率風險、進行匯率風險管理的思路和操作方法。在這些文獻的基礎上,結合作者在工作中的經歷,在本文中從承包商的角度出發,對國際工程承包企業的匯率風險管理問題進行了探討和研究,討論了匯率風險難以預測的特點及其對承包商的危害,總結出了應對匯率風險的思路,介紹了多種應對手段。二、國際工程項目中承包商面臨的匯率風險

外匯匯率風險是指一個組織、經濟實體或個人以外幣計價的資產(債權、權益)與負債(債務、義務),因外匯匯率波動而引起其價值上漲或下降的可能。對國際工程承包商而言,外匯風險主要是指由于外匯匯率波動而引起的應收資產和應付債務價值的變化。其主要表現是:第一,即期或延期付款的商品、勞務或工程,在標的物已發貨或交付、而貨款尚未收支這一期間,外匯匯率變化所發生的風險;第二,以外幣計價的國際信貸業務中,在債權債務未清償前所存在的匯率風險;第三,未交割的遠期外匯合同的一方,在該合同到期時,由于匯率變化,交易一方可能用更多或較少貨幣換取另一種貨幣的風險。

在國際工程承包中,在承包商開出各類付款保函、業主支付預付款、工程進度款,并扣留質量保證金已成了最基本的安排。在工程實施過程中,承包商以某種方式為項目融資、接受業主的延期付款從而承擔匯率風險已成了一般安排。在BOT項目中,承包商承擔匯率風險的時間經常達到十年以上。另一方面,承包商的融資、采購活動中也經常會涉及到匯率風險。強勢貨幣和弱勢貨幣都可能給承包商帶來風險損失。由于承包商還要用本幣進行項目結算,因此,本幣、外幣(可能有不只一種外幣)和時間構成了外匯風險的三個基本因素。

匯率風險可能對企業造成嚴重影響。近期發生的東南亞金融危機就是一個例證。因國際游資利用相關國家金融體系中的內在不平衡而刻意進行沖擊,從泰國開始,各國政府被迫放棄了本幣與美元的固定匯率制度,各國貨幣大幅貶值。原來以固定匯率制度為基礎投資于東南亞各國的公司因此而受到了嚴重沖擊。如擁有240億港元總資產的香港百富勤投資集團有限公司(PeregrineInvestmentsHoldingsLimited),就是因為受到本次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打擊而被迫倒閉的。我國從事國際工程承包的企業很多缺少相應的生產/施工實體,主要利用自身的融資能力、管理能力和市場渠道承攬工程項目,通過分包/采購合同組成針對特定工程項目的聯合體實施工程。在履約過程中,承包商的主要工作是組織協調各方來完成工程的建設。由于市場競爭激烈,承包商的賬面預算利潤常在10%左右,而工程的建設及收款周期一般要幾年。即使正常情況下,匯率在幾年的時間內波動10%的情況也是常見的。當以外幣作為合同結算貨幣時,由于匯率的波動,完全有可能大幅減少項目利潤,甚至造成項目的虧損。

三、影響匯率的因素及匯率的預測

(一)影響匯率的主要因素

實行浮動匯率制的國家,其匯率(即期/遠期)主要取決于對該國貨幣供求的變化。影響外匯供求變化的因素包括:國際收支狀況、國民收入、通貨膨脹率的高低、貨幣供給、財政收支、利率、各國匯率政策和對市場的干預、投機活動與市場心理預期、政治與突發因素等。

實行固定匯率政策的國家,其貨幣的匯率取決于貨幣當局的政策,其變化趨勢更多受政策目標的影響。這里要注意的是,固定匯率是指將本國貨幣與國際上某個或者某些主要貨幣(如美元或者一籃子貨幣)的比率固定,其本幣也會跟隨該參照貨幣一同變動?,F實中,多數國家都會對匯率進行程度不同的管理或干預,以實現其經濟目標。

(二)匯率理論及預測結果分析

影響現實匯率形成的因素是復雜多樣的,為了解釋和預測匯率的變動,產生了多種理論。以下通過分析浮動匯率制下匯率決定的理論與實際情況的符合性,探討匯率預測結果的可靠性。

1、匯率決定的購買力平價理論及其對匯率預測結果的分析匯率決定的購買力平價理論的絕對形式認為兩種貨幣之間的匯率是兩國間總物價水平之比。根據一價法則,相同的商品應該有同樣的價格。該理論是建立在沒有交易費用、關稅及其它限制條件,貿易自由的基礎之上的,它認為所有商品都在國際間交易,各國也沒有貿易結構性的變化(如戰爭)。購買力平價理論的相對形式認為匯率變化與兩國物價水平的變化率之間存在比例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