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在防范金融風險的有效措施

時間:2022-06-21 09:59:56

導語:經濟法在防范金融風險的有效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濟法在防范金融風險的有效措施

摘要:本文闡述了經濟法的概念,分析了經濟法在防范金融風險中的價值與功能:完善法制化建設,對社會經濟的發展進行宏觀調控,為我國市場經濟發展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防范金融風險,增強我國金融行業的綜合競爭力。

關鍵詞:經濟法;金融風險;價值與功能

隨著經濟全球化程度的加深,金融危機時有發生,對世界經濟格局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對金融危機展開分析和研究可發現,根源是由于市場在發展過程中失控導致。隨著法治社會的不斷完善,我國要想開展金融市場建設,需要對經濟市場展開有效的宏觀調控,對市場形勢展開有效的監督,完善法制化建設內容,這樣才能夠為市場經濟發展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目前,經濟法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宏觀調控上,還能夠優化經濟架構,對市場風險展開有效的預估。

1經濟法的功能概述

經濟法的功能和價值表現為:立法者為了促進社會經濟發展,通過法律規范的形式,促進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通過對經濟法展開深入的研究可以發現,社會法和社會經濟有著密切的聯系,在研究過程中需要認識到,不同時期、不同國家經濟法的內容會存在差異,在特殊時期,經濟法可以具有多種形式,比如市場秩序法、宏觀調控法以及社會分配法,這些法律法規在所屬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1]。要想發揮出經濟法的功能,需要明確具體對象。換言之,經濟法在功能實現過程中有著很強的針對性,單一的經濟法很難長時間地影響社會經濟。從形式上來說,經濟法屬于法律的一種,和其他法律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其初衷是為了調節社會經濟關系,促進國內經濟的創新發展,因此經濟法是國內法,并非國際法;經濟法和行政法之間存在一定的區別,國家通過宏觀調控的形式對經濟運行過程展開干預。從本質上來說,經濟法的目的是維護社會的公平和社會正義,這種公平表現為任何主體都能夠基于相同的外部環境來實現價值和利益,重視結果平等和規則公平,同時也指出社會中存在個體差異,因此經濟法需要在有效的資源下,盡可能地維護群眾的利益。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傳統的經濟模式已經難以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為了增強綜合國力,需要拉動內需,刺激消費,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內生動力,這樣才能夠逐步縮小社會貧富差距,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2經濟法在防范金融風險中的價值

2.1效率價值

經濟法在發展過程中有著非常明確的經濟特征,這也決定了它的社會屬性。國家頒布經濟法的初衷是協調和處理不同經濟活動之間的關系,因此需要重視效率和安全,這也是我國經濟法最為重要的價值[2]。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深入發展,經濟法在社會經濟宏觀調控中發揮著重要的力量,同時也引領社會經濟的發展走向。從社會層面來說,經濟法還能夠有效地監督管理不同經濟主體的市場活動,規范他們的市場經營活動,保證他們的市場經營內容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這種效率價值也是經濟法的功能所在。目前,借助于經濟法的效率價值,金融行業能夠對市場經濟行為展開快速測算,從而找到適合市場發展的有效活動,優化金融市場的資源配置,更好地發揮自身的功能和價值。由此可見,經濟法能夠很好地防控金融風險,有利于促進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

2.2安全價值

安全價值是經濟法價值功能的重要體現,也是核心價值所在。經濟法是我國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很強的引導作用和控制作用,能夠很好地控制經濟市場中的很多行為,維護社會經濟發展成果,更好地保護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3]。從屬性上來說,經濟法屬于社會法的范疇,能夠有效保護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同時規范市場經濟發展秩序。從金融風險防范的角度來說,經濟法運行的重要目標就是為金融發展提供穩定的發展環境,促進社會經濟活動的順利開展。金融安全關系到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也是我國社會經濟的重要支撐,作為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內容,其能夠促進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對金融領域各種經濟活動展開有效的管控,政府部門也借助經濟法來實現預期的發展目標。換言之,通過經濟法,金融市場會更加和諧和穩定,也能夠有效避免各種問題和阻礙,為金融企業的創新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內在助推力。從美國的金融危機中我們可以發現,所有國家的金融領域都存在著一定風險,為了有效地規避這種風險,需要總結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對金融領域展開有效的監管和反思,既要統籌兼顧,又要追求效率。

3經濟法在防范金融風險中的有效措施

3.1增強對金融市場的宏觀調控

對過去的金融危機展開深入研究可以發現,金融危機發生的主要因素是由于政府部門監督管理存在問題,在發展過程中長時間缺乏政府管控,很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潛在風險[4]。一家金融公司就足以引發全球經濟市場的動搖,這樣的案例數不勝數,這也反映了政府部門對金融市場的監督管理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政府部門在管控金融市場發展的過程中,需要明確自身的職責和扮演的角色,通過多種手段措施發揮出宏觀調控的價值和優勢。對于非銀行金融體系來說,更加需要政府部門加強管控。政府部門需要重視金融領域相關法律法規建設,完善銀監會的相關權利和職責,定期對金融領域展開全面的檢查和監督,全方位、多角度的對市場經濟主體展開監督和管理。此外,政府部門還需要重視對金融領域的改革指引,促進金融市場不同要素和業務內容的透明度,能夠受到政府部門的監督管理,在此基礎上打造風險預防機制。

3.2重視對金融市場的監管

金融市場在發展過程中,需要政府部門借助經濟法對其展開宏觀調控,還需要打造完善的內控體系。和西方國家相比,我國金融市場發展時間相對較短,金融管控還存在很多的不足,這種不足主要體現在監督管理機構中[5]。當前,我國很多金融企業在內部管理上還存在很多問題,難以滿足金融安全要求。對于金融企業來說,由于缺少完善的內控機制和內部審計機制,很容易導致偏離時展方向。要想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政府部門打造完善的內部監管體系,重視對企業的管理,使其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在發展過程中,金融企業還需要主動接受外部監督和外部管理,針對自身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方案,朝著規范化和體系化的方向發展。深化金融體制改革能夠增強我國金融行業的綜合競爭力,構建完善的金融市場防范機制,為金融企業的發展提供健康穩定的發展環境,在此基礎上打造信息評價體系,實現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的平衡,這也是新時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3.3堅持科學的經濟發展走向從社會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說,經濟安全顯得至關重要,這也是社會發展的核心所在。隨著現代金融行業的快速發展,需要從法律角度和經濟安全角度不斷打造科學的經濟價值觀念,對金融行業展開有效的控制。對于金融領域來說,只有資本運作成熟的企業才能夠發展成為市場中的一員。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增長以及全球化進程的加快,金融市場在發展過程中需要面臨更多的風險,譬如說國際貿易糾紛等,在這種環境下,金融企業可以借助經濟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保證自身的利益不受侵害。此外金融企業在經營過程中要具備法律意識和觀念,意識到只有合法經營才能夠更好地抵御金融市場的沖擊,利用法律武器才可以更好地維護自身利益,才能實現自身的創新發展,對市場的經營環境展開有效的優化。

3.4完善金融領域的立法環境

要發揮出經濟法的價值和功能,更好地防范金融風險,需要政府部門不斷地完善金融領域立法環境。經濟法的立法環境并不適用于所有的市場環境,對金融領域的發展態勢展開分析可以發現,經濟法并非萬能的,也存在無法適用的場景和方向。因此,為了打造更加完善的金融發展環境,政府有關部門需要明確自身的職責,結合市場中的問題,重視金融立法,不斷優化金融領域的市場環境。要想實現這個發展目標,需要政府有關部門強化市場監管,并對監管機制展開深入的研究分析,主動借鑒其他地區的成功經驗,建立更加科學的發展目標,針對我國的金融市場發展態勢展開改革。換言之,只有打造出完善的法律框架,立法工作才能夠更加的科學合理,國家宏觀調控才具有法律支撐。

4結語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深入發展,經濟法的價值和功能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和關注。目前,我國金融市場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和不足,存在著一定的金融風險,這些因素對社會經濟安全產生著重要的影響。從國家的角度來說,需要重視立法環境建設,對金融行業展開有效改革,這樣才能夠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謝秀齊.經濟法在防范金融風險中的價值與功能[J].法制與社會,2020(19):191-192.

[2]趙永丹.淺析經濟法在防范金融風險中的價值與功能[J].法制與社會,2019(36):14-15.

[3]劉麗娜.關于防范金融風險中經濟法的價值功能分析[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7(08):197-198.

[4]曾駿.論經濟法在防范金融風險中的價值與功能[J].新西部(理論版),2016(15):56+54.

[5]劉頔.經濟法在防范金融風險中的價值[J].今日財富(中國知識產權),2021(01):48-49.

作者:朱昱函 單位:鄭州理工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