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查新在國內知識產權策略中意義

時間:2022-12-25 11:04:00

導語:科技查新在國內知識產權策略中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技查新在國內知識產權策略中意義

科技查新是指通過手工檢索和計算機檢索等手段,運用綜合分析和對比的方法,為評價科研立項、科研成果、專利等的新穎性提供文獻依據的一種信息咨詢服務工作。查新是通過知識、信息和文獻進行的一項智力活動,必然會涉及到有關著作權、專利權、版權等問題。知識產權是智力成果的創造人依法所享有的權利和生產經營活動中標記所有人依法所享有的權利的總稱。它是一種無形財產,具有財產權和人身權雙重屬性,必須經過法律直接確認,并具有專有性、地域性和時間性。

因此,科技查新與知識產權相互聯系,關系密切,在知識產權保護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科技查新的作用

科技查新工作的開展可以大大提高科研立項和科技成果的評價水平,避免許多低水平的重復勞動和鑒定評獎的失準現象,能夠有力地促進課題立項和成果管理的科學化和規范化。過去的20年中,科技查新工作作為一項較深層次的情報咨詢工作,對我國科研工作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但是就我國科技查新工作發展的現狀來看,由于科技管理體制和查新工作自身出現的一些問題,查新工作的作用正在減弱,一些問題日益凸顯。在查新工作中,由于對新穎性的判斷標準沒有統一的界定,加上一些人為因素,使得具有查新報告的科研項目幾乎100%是肯定性的查新結論,查新似乎成了科研工作“錦上添花”的工具。另外,項目管理者和項目審批者對查新報告本身不夠重視,審批的時候不是以項目的查新點為標準,致使查新成為了一種形式,不能在立項和成果申報時起到很好的導向作用。因此,如何定位現今科技查新工作在科技創新中的地位,認清科技查新與知識產權的相關性,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2科技查新與知識產權戰略的關系

從科技查新工作的發展可以看出我國的科技查新工作是有關部門為了提高科研立項和成果鑒定與獎勵的嚴肅性、公正性、準確性和權威性,彌補專家評議的不足,通過相關政策的強制性規定,在原文獻檢索的基礎上產生發展起來的,在其發展初期和中期,帶有一些我國的特色。但我國的科技查新工作在本質上與國外的一些情報咨詢與決策工作是相同的。只是在稱謂、表現形式等方面有所不同,結合目前的科技發展水平看,我國的科技查新工作在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還會以目前的形式存在和發展日。而相比我國行政管理干預下的科技查新工作,國外的情報咨詢工作開展的更好,在避免重復和浪費的前提下,促進科研機構和企業在本國的科技體制下大力進行知識技術創新,這是因為他們十分注重知識產權制度的戰略研究和運用,有了很強的知識產權意識,即使沒有管理部門的硬性規定,他們也會自覺地在立項或專利申請之前進行情報咨詢。

知識產權戰略應是一種以權利保護為主要內容的整體戰略,這不僅僅是法律問題,而且更多的是與國家科技政策、產業政策、文化政策、教育政策等相關的公共政策選擇問題。從國際知識產權的發展趨勢看,許多發達國家在不斷加強自身知識產權保護,提升其在世界經濟中的競爭力,均制訂了本國的知識產權戰略,以推動知識產權的改革。我國也已擁有自己的知識產權制度,但是和知識產權強國比起來,我國的知識產權管理體制還很不完善,需要借鑒國外的經驗,制定適合我國特色的知識產權發展戰略。

3實施知識產權戰略需要科技查新

我國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可以提高全社會知識產權創造、管理、實施和保護能力,加快行業整體發展,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促進我國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雖然我國有了自己的知識產權制度,是知識產權大國,但不是知識產權強國,遠遠落后于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在這種條件下,僅僅依靠知識產權制度自身的約束力使科研機構或企業在創新活動中自覺進行情報咨詢,顯然是不現實的。所以,在我國特有的環境下進行科學研究和技術倉新,科技查新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有助于知識產權戰略的實施??蒲辛㈨棔r,為對國內外的研究現狀、完成后的學術價值、預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作出客觀、真實的反映,需要進行科技查新;科技成果在申報發明獎勵、科技進步獎勵,或在進行科技成果轉化、科技成果檢測和評估等工作中,為鑒定其新穎性,也需要進行科技查新。通過科技查新檢索,可以判斷計劃開發項目的技術或產品是否具有新穎性和可行性。如果計劃開發的項目具備新穎性,則開發成功后可申請獲取專利保護。

科技成果從立項申請到鑒定、評獎,整個過程中都貫穿著知識產權活動。知識產權制度可以促進科學技術發展,科技查新機構要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制度對科技發展的引導、保障和激勵作用,為企事業單位及管理部門提供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幫助企業利用專利實現公開保護,從根本上保護好自己的知識產權,保持技術和產品的先進性。

4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應重視專利和新產品開發論證查新

知識產權中專利的審查同樣需要審查其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如果不進行查新,不選擇成果權利保護方式,所取得的成果必然會產生成果署名權問題、專利申請權屬問題、職務與非職務發明創造成果權屬等問題。科技查新和知識產權兩者新穎性的判斷標準是相同的,而且專利文獻是知識產權中具有法律規范意義的文件,充分體現了專利制度的法律保護和公開功能。世界上每年的發明成果90%以上都能在專利文獻中查到,通過查新檢索,可以縮短科研時間60%,節省開發和研究費用40%。企業在開發新產品前,不僅要進行市場調研,更要進行專利檢索查新。通過查新,不僅能了解有關的技術發展狀況,有效利用已有的知識、信息和技術,避免低水平的重復研究,而且能_『解競爭對手的技術情況,使企業充分結合自身實際,重新選擇適宜的創新方向,降低成本,實現資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

近年來,隨著我國對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視,專利申請量逐年遞增。據不完全統計,2000年至2006年問,三種類型專利申請總量和發明專利申請量連續七年的平均增長率均超過20%。隨著專利申請量的增加,人們也開始關注查新機構的專利查新業務,這給專利查新的發展帶來良好的機遇。專利查新的法律性、嚴謹性也為科技查新的發展提供了模板。

隨著國家產品計劃的開展和實施,越來越多的企業會更進一步認識到新產品查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新產品查新會成為企業產品開發的前提和首要步驟,因此為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技術產品提供公正的文獻依據是每位查新人員的職責,也將為科技查新的規范化、科學化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隨著我國知識產權政策的逐步完善,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科技人員的整體素質將得到較大改善,情報意識將不斷增強。到條件成熟時,科研機構或科研人員將自覺要求進行的文獻信息咨詢與決策,我國的科技查新作也面臨著與國際信息咨詢業接軌。查新機構及信息情報人員要充分認清形勢,深刻理解知識產權的重要性,提高自己的知識產權意識,要抓住知識產權意識的提高帶來的寶貴機遇,拓展科技情報服務新領域,用合理的方式主動與國際接軌。使查新工作得到持續的發展,為我國的科技創新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