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總則未成年保護法理分析

時間:2022-11-27 03:40:42

導語:民法總則未成年保護法理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法總則未成年保護法理分析

摘要:通過分析未成年保護現狀以及《民法總則》中對未成年保護的相關法條的內容,探尋其法理意義。現代社會對于未成年人的保護需加強,一例例令人心痛的案件事實警醒我們完善未成年保護制度迫在眉睫。通過文章論述以探求未成年保護的可行之路以及民法可以、應當為未成年提供何種保護。

關鍵詞:《民法總則》;未成年保護;人權

《民法總則》作為我國民法體系的開篇之作,為我國民法體系的發展和完善奠定了堅實基礎。民法典被世界大多數國家奉為人權保障的根本宣言,經過《民法總則》的修訂與完善,在公民權利和人權保障方面進行了補充、發展。尤其是在未成年保護方面,《民法總則》給予了更多重視,同時具有著舉足輕重的法理意義。

1《民法總則》較于《民法通則》的改動

(1)在基本規定方面。在《民法通則》基礎上,《民法總則》愈加明確了法律應當給予民事主體的人身、財產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基本合法權益應有的保障,并細致規定了平等、自愿、公平、誠信、守法原則,同時出于環境保護的需要,新增綠色原則為基本原則。(2)在民事主體方面?!睹穹ㄍ▌t》主要涉及自然人、法人兩類民事主體的法律關系,《民法總則》在這兩類民事主體之上又增加了非法人組織。民事主體的完善也具體體現在:補充了有關胎兒利益保護的規定、下調了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年齡即從十周歲降為八周歲、完善了監護制度。除此以外,法人的分類也修改為營利法人、非營利法人和特別法人三種。(3)關于訴訟時效的規定。一是《民法通則》的一般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為了更好地保護當事人權利,延長至三年;二是有關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后訴訟時效特殊起算點的規定也作了完善,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計算,能夠讓無行為能力的受害者在具有行為能力后主張權利保護。

2未成年人保護相關闡述

2.1未成年保護相關法律現狀。在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民法總則》《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包含了對未成年人權利保護的規定。其中《未成年人保護法》是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在未成年人的成長、未成年人應受的權利保護方面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在實踐中使用該法律對未成年人案件進行受理的過程中,也充分體現著對未成年利益的考量。未成年應受到來自家庭、學校、社會以及司法方面的救助和保護。除此之外,在《刑法》《婚姻法》等主要法律中也對未成年人的權利制定了相關內容。我國已有未成年保護相應的法律體系,但并不能說已經完全形成,從《民法總則》的具體內容和相關法規不難看出對未成年保護的愈加重視的趨勢。2.2未成年保護的法理意義。通過立法來保護未成年人,充分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指引、評價、預測、教育和強制五位一體的綜合作用,以實現法的價值,最重要的價值即“人權價值”,人權是根本性、本源性、應有的權利,人權表明了法律對待法律意義上的主體———人的肯定和尊重,因此,對未成年這一代表人類初級階段和希望的群體給予健全的法律保護是新時代中國特色法律體系的應有之義。通過構建完善的未成年人權利保護的法律法規體系,從而有效地保護未成年人權利,并對未成年人權益受到侵害的現象進行有效的防范。

3《民法總則》中未成年保護相關內容的法理學意義

《民法總則》相較于《民法通則》所做的修改大部分都體現出對未成年人的關注與關懷,這不僅是未成年保護制度的一大進步,在法理學的意義上更加展現著對人權以及正義價值的重視和彰顯。3.1《民法總則》中相關內容的評價。3.1.1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年齡調整。自改革開放以來,社會進步加快,未成年人的生理及智力發育程度自然相對加快,其辨認、控制能力較之以往時代的同齡人成長、成熟更快,未成年普遍呈現了“偏早熟”的趨勢。因此,降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年齡標準,使其能夠在能力范圍內進行民事活動,使得符合標準的“小大人”表現其自主意識,讓適齡孩子們適度參與社會活動,同時,也擔負起相應的社會責任,以保障社會公平和法治正義。3.1.2未成年遭受性侵成年后仍可訴訟?!睹穹倓t》中增加了一條全新的規定:遭受性侵害的未成年人請求損害賠償的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算。這條規定為未成年性侵案件的受害者提供了訴訟時效的保障,這不禁令人回憶起一件件令人發指的痛心案件。2016年1月某日,聶李強在某一小區外等人時,看到兩名女孩結伴回家,于是臨時起意,有了性侵的歹念,為了實施暴行,他用鈍器猛擊兩女孩頭部,并對其中一名女孩實施了猥褻行為,之后便從現場逃離。令人更加痛惜的是,姐姐因搶救無效而死亡,妹妹則重傷??梢?,未成年在面臨性侵害時是最無力的,這更加顯示出“秋后算賬”的重要性。在中國,大部分人長期以來受社會傳統觀念的影響,出于名聲、名譽的保護,未成年人遭受了性侵害后,其本人及家長、監護人一般都會選擇忍氣吞聲、隱而不發。因此,受害人成年之后想要通過自身力量尋求司法救濟,往往已超過訴訟時效期間。3.1.3胎兒權利保護?!睹穹倓t》第16條: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這一新規定相較于之前的《民法通則》擴大了權利主體的保護范圍。胎兒是弱者之中的弱者,無法用言語表達自身的需求與喜怒哀樂,更需要法律來給予堅實強硬的保護。這表示,權利保護不僅從生至死,甚至包括母體時期,這體現了我國法律修改進步過程中對生命的尊重。3.1.4監護制度的完善。近幾年來,虐童的事件屢見不鮮、令人痛心。例如,2014年4月12日,廣東惠州一名5歲女童入院時遍體鱗傷,慘不忍睹,更加駭人的是,實施暴行的竟是孩子親生父母!女孩遭父母虐待毆打至生命垂危,口腔流血,頭部、面部、背部等全身多處擦傷、血腫,呈昏迷狀態,送至醫院時已不省人事,一條鮮活的生命此時只能靠呼吸機維持生命。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和各界的關注與呼聲,《民法總則》也對此類現象做出了應對?!睹穹倓t》第36條要求人民法院應根據有關個人或者組織的申請,撤銷不合格監護人的資格,安排必要的臨時監護措施。父母本應呵護子女,負責地行使監護人的權利,但當其泯滅了人性、漠視了血緣后實施殘忍的暴行,那就應當將其本源的權利收回,以保護弱小的孩子。3.2《民法總則》中的未成年保護內容的法理意義?!睹穹倓t》的出臺開啟了我國法治新時代,為法制體系現代化奠定了基礎。對未成年的保護是民法中最基本的、重要的一部分,關注少年兒童的權益,就是關注祖國的未來發展、社會進步,對少兒群體的保護,更是一個國家法律制度“良善”“人性”的重要體現??偠灾谖闯赡耆吮Wo方面,《民法總則》多項條款都有所突破。這一系列的新規定體現著“良法”的精髓,體現著民法對人權的終極關懷和極致細微的重視,法律的進步體現著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一個民族法治文明發展的程度,而民法更加具體展現著以人為本的社會大環境下的人文關懷和人性之光。

4相關改進建議

當前,我國未成年人法律保護工作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獲得了一系列的成效,這值得我們欣慰。但需要社會各界予以警惕的是,當前未成年人法律保護仍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和缺失,法治在未成年人保護方面的保障和支撐作用仍應得到深化和發展。正視新時代之下我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中所面臨的眾多的矛盾和疑難,就需要我們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新形勢的同時,大力加強未成年人保護法律的專門探索研究,通過法治創新、法律漏洞彌補來破解難題、尋找正確出路。想要在法治軌道上加快推進未成年人的保護工作,我們應當進一步加強相關的立法工作,重點發揮法治的推動和引領作用?,F狀是未成年人保護立法尚未達到全覆蓋的程度,我們應當在抓住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要契機時,抓緊未成年人的立法工作。

參考文獻:

[1]楊立新.民法總則給予未成年人訴訟時效特別保護[N].檢察日報,2017.4.5(3).

[2]張珵.現行監護制度對加強未成年人保護的作用分析[J].青少年犯罪問題,2017(6).

[3]陳穎婷.《民法總則》有助改變未成年人保護現狀[N].上海法治報,2017.3.14(A05).

[4]王慧婧.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相關研究[J].法治與社會,2017.12(中).

作者:黃千琛 單位:西北政法大學法律碩士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