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獄理論研究論文
時間:2022-02-21 11:23:00
導語:監獄理論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收獲:杰出代表及著作之點評
江蘇監獄理論研究能夠取得新成就并勇于爭當全國排頭兵,最突出的特征和標志就是有一批理論精英的強勢推進和成果創新,持續引領全國監獄理論研究的時代方向,樹立監獄理論研究全國領先的一流地位。根據中警院翟中東教授《2008年中國大陸監獄學研究綜述》的統計,當年出版的監獄學著作主要有16部,而江蘇監獄系統創作的就占了將近半壁江山,達到7部,由此可見一斑。
講過“蛇無頭不行”,鄧小平認為“一個集體要有堅強的核心”,突出的就是群體中作出重要貢獻并產生巨大影響力的人的作用和地位。在理論研究方面,江蘇監獄擁有一批全國系統內具有相當威望和影響的專家學者,他們以對監獄事業的虔誠和熱愛,勇于探索,大膽創新,以其孜孜不倦的作風和豐富的成果為江蘇繼續領舞監獄理論研究發揮了中堅作用。
局長于愛榮研究員,是地方省監獄局領導中為數不多的中國監獄學會常務理事,代表了監獄地方實務部門在監獄學界的較高地位。他主持編寫的司法部部級法學科研項目——21世紀監獄管理創新叢書《矯正技術原論》、《矯正質量評估》、《矯正激勵統論》、《監獄民警執法質量評估》分別于2007年底和2008年相繼出版,受到了儲懷植、陳新良、王平、蔡道通等著名法學家的一致好評并欣然作序,其中關于矯正技術、罪犯改造質量評估、民警執法質量評估等的研究在全國來說無疑是成系統的首創。《矯正質量評估》繼獲得司法部金劍文化工程二等獎、全國法學教材和理論專著三等獎后,今年又被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評為2008年度“社科應用研究精品工程”一等獎。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加上預計不久即可面世的《監獄信息化導論》,這5本叢書直接奠定了作為政府實務部門的江蘇監獄系統在全國監獄理論研究方面的難以超越的地位。
張晶,這位中專畢業至今只是本科文憑的南大兼職教授,被司法部預防犯罪研究所高文主編稱為“監獄實務部門屈指可數的在理論研究上有輝煌成就的人”,在2008年被江蘇省社科院評為研究員,繼那部極具宏觀視角和政治設計的專著《中國監獄制度從傳統走向現代》之后,他又接連創造了三個第一,《正義試驗》(2005年)——全國第一部監獄學隨筆集,《走向啟蒙》(2008年)——全國第一部監獄學書評集,《總矯正師》(2009年)——全國第一部監獄學學術小說。作為現代監獄制度、囚權主義、人性化的始作俑者,有的觀點可能要有時間和實踐的檢驗,但他的膽識和多產,讓人佩服之余又有一種高山仰止的感覺,這樣的個人成就,真是很難超越。
吳旭博士的著作《超越懲罰和規訓——犯罪人人格完善與多元社會主體參與行刑》(2008年),可以看出這是一部將人格理論和社會學引入監獄學研究的力作,他提出將人格作為行刑目的的一個核心概念,這對于我們跳出監獄看監獄、將犯罪和監獄矯治納入社會學研究范疇是一個很好的啟迪。
2008年8月出版的張建秋的《個別談話——溝通心靈的藝術》確實是一部扎根基層、非常實用的參考書,四川司法警官職業學院還專門訂購了1000冊作為學生教材使用,我認為真是明智,我和幾個同學都認為這本書比大學的《矯正教育學》教材實用多了,還是馬克思說的好: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反映物質。來自實踐源頭的“活水”當然比無源之水“清如許”了。
王曉山,蘇州監獄的普通民警,以一部《圖說中國監獄建筑》(2008年)填補了我國監獄建筑學方面的空白。今年8月,他的《逝去的影像——清末民國監獄老照片》一書也正式出版。由于他在監獄建筑學和監獄史學上的貢獻,2009年7月被中國政法大學聘為研究員。
劉穎,這位女警詩人是江蘇監獄文藝理論與創作的優秀代表,繼我們感受了她對監獄工作的《所以有愛》后,2009年又把清新、淡雅、可人的《四月花事》呈現在了全省每一位民警讀者面前。
2008年以來,于愛榮、劉保民、張晶、吳旭、嵇為俊、夏蘇平、趙新東、宋新國、于榮中、張慶斌、張留堡、劉方冰、宋行、胡配軍等監獄理論研究學者撰寫的頻繁在《犯罪與改造研究》、《中國監獄學刊》、《中國司法》、《中國監獄》、《監獄理論研究》等刊物上重點發表。經過統計,幾乎每個全國性的學術研討會都有江蘇監獄民警的身影,幾乎每期都有江蘇監獄民警的在全國公開發行的兩種中文核心期刊《犯罪與改造研究》、《中國監獄學刊》刊出,光是2008年第六期的《中國監獄學刊》就有6篇出自江蘇監獄民警之手。
二、解讀:特色舉措之啟示
江蘇監獄理論研究全國領先的成績實實在在,不需要過多的溢美。對于成績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倒是需要我們用客觀、理性的態度去分析。為什么江蘇能夠取得較好的成績,我想還是有某些重要的規律可循,當然也要用近兩年最新的事實驗證。
(一)監獄理論研究領先,先決于領導的重視和參與
理論研究以群眾性為基礎,但對于監獄學這門與實際工作緊密相連的特色學科而言,行政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而帶來的強大行政推力則是監獄理論研究得到強勢發展的先決條件。江蘇省監獄局領導歷來重視監獄理論研究工作,繼2002年局黨委明確將監獄理論研究全國領先納入“江蘇監獄工作八個領先”的目標后,2009年局黨委審時度勢提出了要奮力實現“八個位居全國前列”,爭當全國監獄系統排頭兵的戰略部署,更加強調了監獄理論研究走在全國前列的重要目標和定位,相關重大舉措隨之展開。局長于愛榮同志率先示范,相繼提出了一系列影響全省乃至全國的學術觀點,從2008年以來,他主持專著9部,撰寫10余篇相繼發表,出席多個全國研討會并獲獎,受到廣泛贊譽。目前,從局領導到局處室和監獄的負責人,都普遍活躍在理論研究的舞臺上,由此帶動和形成了廣大民警熱衷于理論研究的好風氣和好氛圍。
(二)監獄理論研究領先,有賴于持續的激勵政策和制度創新
為了有效促進理論研究的發展,省局相繼出臺了監獄學研究學術帶頭人制度、監獄理論研究警師制度、出版專著資助制度、稿酬獎勵制度,都取得了良好效果。2008年12月,省局又召開了全省監獄系統人才工作會議,會議提出大力實施“212監獄系統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要在監獄學等5大領域選拔培養20名首席專家、100名領軍人才和200名學術技術帶頭人。會議決定設立“創新創優人才獎”,每兩年評選一次,張晶、吳旭、趙新東、張慶斌等一批在理論研究上卓有建樹的民警被授予“杰出創新創優人才”稱號。2009年6月,省局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高層次人才分類建庫工作。會議決定,監獄學研究人才庫的建庫、培養工作由局獄情信息監測總站牽頭負責、組織實施,目前這項工作已全面實施。2009年,省局決定試行專業技術職務改革,設立具有全國首創性的監獄矯正官制度,矯正官共分七級,其中評選的必要條件就是要和理論研究成果緊密掛鉤。這些新的政策方案,無疑更加調動和激發了廣大民警進行監獄理論研究的積極性、榮譽感和使命感。
(三)監獄理論研究領先,要打造并做強一批能全方位展示理論成果的宣傳載體
宣傳領域歷來是我黨各項工作的重要陣地,優秀的理論成果必須要有一個好的宣傳媒介進行推廣。當前,江蘇主要依靠《法制日報》、《江蘇法制報》、江蘇監獄網、《江蘇警視》等作為理論研究的平臺。其中,在監獄系統內知名度最高、影響最大、發揮最重要作用的當屬局機關刊物《江蘇警視》,該刊多年來一直以一流的結構編排、文字質量和美工裝禎處于全國監獄系統內部資料性連續刊物的第一方陣。2009年1月,該刊編輯部對刊物的內容和形式進行了較大幅度的改版,增加了一批新欄目,最具有鮮明時代特點的欄目“博客”展現了傳統媒介利用、吸納網絡傳媒的氣魄和創新?!督K警視》辦刊范圍立足本省,卻不局限一隅,“兼容并包,放眼全國”是其一大特色。對于外省監獄理論的優秀投稿,編輯部更是以歡迎的態度拿出大篇幅予以推介,甚至對于尚在學業中的學生作品,只要言之有理、文辭通順,編輯部也會認真指導,擇優刊發,僅2009年以來就有幾位中警院本科生的“處女作”發表在雜志上。說起來,筆者面世的第一篇也是在學生時代經該刊編輯同志破格發表的,受其鼓勵從而促使本人走上了理論愛好之路。
《監獄評論》,是江蘇監獄局繼法學界著名的《刑事法評論》、《偵察論叢》、《華東司法評論》等之后與時俱進創造的獨特監獄學術展現形式,集中體現了一段時期內省內外監獄理論研究的最新成果。2008年6月出版了第二卷,今年即將出版第三卷。
《監獄矯正論壇》也是掛靠在江蘇監獄局的中國監獄學會教育改造委員會推出的另一個監獄學領域的學術品牌,第一卷已于2008年由江蘇人民出版社發行。
網絡,這一新興傳媒已被省內一些監獄民警用以展示和交流監獄理論的載體。2008年以來,以“大風起兮”等為代表的江蘇監獄著名學者紛紛在法律博客網、法制日報網上開設個人博客,傳播現代監獄理念,開展監獄學術交流,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監獄理論研究領先,要注重開發和培養充足不斷的后備理論人才
人才,是21世紀知識經濟時代的第一資源。江蘇監獄實行的監獄學研究學術帶頭人制度、監獄理論研究警師制度,形成了完備的監獄理論研究網絡和梯次結構,對于發現新人、培養新人發揮了積極作用。發展一批有較好理論功底和發展潛力的民警成為監獄學會會員,為江蘇監獄理論研究奠定人才基礎,是江蘇監獄局和監獄學會的一項既定決策。2009年6月,省監獄學會下發了《關于組織推薦青年民警加入中國監獄學會和江蘇省監獄學會的通知》,各單位青年民警踴躍報名。目前,經過審核和討論,已決定吸收81名民警為江蘇省監獄學會會員,名民警為中國監獄學會會員,江蘇仍然是中國監獄學會會員最多的省份。學會會員的大量加入,為江蘇監獄理論研究的持續性發展提供了動力支持。
《江蘇警視》則利用2009年1月新增的“新秀”欄目,每期刊發1—3篇青年民警的文章,吸引更多的青年民警關注理論研究,關心監獄工作,鼓舞了他們參與理論研究的熱情。
(五)監獄理論研究領先,要善于策劃和申請高層次、高質量的理論課題與項目,搶占理論研究的制高點
把握重點,集中優勢進行理論前瞻性研究,歷來是江蘇監獄理論研究塑造知名品牌的法寶。繼2008年具有全國影響的“21世紀監獄管理創新叢書”出版之后,2008年4月,省局專門對“21實際監獄人文探索叢書”課題立項,以《監獄形態論》、《監獄文化論》、《監獄本體論》、《監獄法論》和《監獄思潮論》一套五本為核心,其中《監獄文化論》、《監獄形態論》目前已完成統稿審定工作即將出版。“人文五論”叢書在監獄學研究上以其選題獨特、內容創新必然寫下濃重的一筆。
近年來,江蘇監獄系統尤其重視積極申報司法部法學科研項目、江蘇省社科研究項目、江蘇省法學研究課題等高層次的科研項目,對于獲得專項資助、提升研究檔次、擴大社會影響具有很高的現實意義。自司法部預防犯罪研究所實施“黃絲帶”課題這一全國理論研究項目以來,江蘇每年都積極組織民警參選申報。我省的課題立項以研究方向前瞻、分析角度深刻、把握重點要點獲得了專家審核組的認同,近年來一直是全國各省市中最多的一個,2008年立項13個,2009年立項14個。
(六)監獄理論研究領先,要探索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科研組織形式
目前,江蘇監獄系統對于具有開創性的重大理論課題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分管領導統籌管理,主管部門具體協調,相關部門和專門隊伍通力合作、各取所長、集體攻關”的科研方式,體現了集全系統人才資源,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組織優勢,在實踐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以2008年出版的《矯正激勵統論》為例,該課題由于愛榮局長任課題組長,劉保民副局長為召集人,獄情總站張晶主任為協調人,張慶斌、宋行等17名在各自研究領域享有聲譽的民警參加課題調研和撰寫工作。同時,在課題開題和成稿的關鍵時刻,課題組都會專門集中邀請國內著名專家學者給予指導點評,對于意見和建議及時采納并進一步修改完善,業已形成定例。
(七)監獄理論研究領先,要積極舉辦和參加多種主題鮮明的理論研討活動
定期召開全省性、區域性、全國性學術研討會,共同探討監獄重大理論問題,加強交流與學習,對于開闊眼界和視野、繁榮監獄理論研究非常重要。江蘇歷來就有這方面的傳統,2008年以來,監獄長論壇、長三角監獄論壇、華東地區監獄學理論研討會、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理論研討會等學術會議都展示了江蘇理論研究的成果和水平。江蘇作為中國監獄學會教育改造委員會的承辦省份,尤其重視教改理論的推動和組織。2008年12月,該委員會成功舉辦“2009中國監獄矯正論壇”,委員會主任委員于愛榮出席會議并講話,并出版了《監獄矯正論壇》第一卷。
三、期待:完善與提升之建議
2008到2009的短短兩年,是江蘇監獄理論研究史中發展最快的時期,理論成果呈現“井噴”面世的局面,整體影響力在全國達到了一個全新維度。我們有理由相信與時俱進的江蘇監獄學將更放光彩,繼續吹響爭當監獄理論研究全國排頭兵的時代號角。對于江蘇監獄理論研究全國領先的目標,筆者認為還有幾個值得重點突破的理論和現實問題讓人期待解決。
(一)期待省局監獄文獻情報中心以及各監獄警官圖書室的成立和運行,為全面提升民警的理論研究水平提供專業詳盡的信息資源
民警理論研究水平的提升需要廣泛的閱讀和長期的資料積累。當前困擾廣大民警進行理論研究的突出因素就是文獻資料的缺乏。作為專業性較強的監獄學書籍在一般書店很難見到,公共圖書館的收藏量也少之又少,號稱藏書規模全國第三的南京圖書館能夠借閱的監獄理論書籍不過20種。國內唯一較為全面收集監獄學著作的中央司法警官學院圖書館卻遠在河北。經歷了1999年全國報刊整頓后,國內監獄系統的刊物基本保留為內部資料性刊物,不能公開發行,跨省交流量小,外省監獄刊物基本只在省局理論主管部門間交流,基層難以看到。故有必要在省局理論主管部門——獄情信息監測總站下設專門的監獄文獻情報中心,負責收集、管理各種監獄文獻資料并提供全省民警借閱。同時,各個監獄可利用改擴建之際,在辦公樓辟出專門空間設立警官圖書室,激勵民警學習和科研,形成有特色的“文化監獄”、“書香監獄”。
(二)期待江蘇的學術團隊以更強勁的智慧和勇氣開展監獄理論和實證創新,打造江蘇理論研究的一流品牌
從我省近來的理論成果看,我們在具有重要理論和現實價值的課題的選擇和策劃上頗具特色,但仍有必要在以下幾個方面有所作為和突破:1,要積極將多學科、多種研究方法引入監獄學研究。目前我省將經濟學、人類學、民族性、宗教學等學科研究方法應用于監獄理論研究的文著少之又少。又如監獄作為政府機關應對媒體報道、形象危機和周邊社區關系而產生的監獄公共關系學,公安刑事科學技術中指紋、腳印、虹膜、筆跡、法醫等應用于監獄管理與偵查的監獄刑事科技學,都是交叉的邊緣監獄學,還有待有識之士深入研究。2,要擴充監獄理論研究的外延和內涵,形成“大監獄學”的研究視野。跳出監獄看監獄,將監獄納入刑事一體化的范疇,目前突出體現在對社區矯正的研究。現在,上海、北京、浙江等省市監獄系統對本地社區矯正試點的研究已走在了全國的前列,我省由于試點較遲總體上顯得滯后,在這方面監獄系統不應越位,但更不應缺位。3,要策劃和推動新一輪學術性爭鳴與論戰。理論問題往往是越爭越明,學術研究不能趨于平淡,風平浪靜。2003年由高文《未來十年我們需要打造什么樣的監獄》一文引發的數十位學者參與長達一年多的論戰,堪稱監獄理論研究史上的經典之辯。由我省學者張晶關于人性化和囚權主義的顛覆性提法引起的爭論在一段時期內也帶動了全系統對罪犯權利的重新審視和反思,至今讓人記憶深刻。這方面我們也應主動出擊,引領潮流。
(三)期待省司法警官高等職業學校的崛起,形成監獄理論研究的重要基地
行業性的大中專院校歷來是本系統理論研究的重要基地。經歷了昔日輝煌和近年停辦的變奏,省司法警校在監獄理論研究方面的影響和貢獻相對于江蘇監獄工作全國領先的地位很不相稱。在全國司法警官院校中,明顯列于“北中警,南浙江”的第一方陣之下,甚至安徽與河南警校也憑借頗具特色的學報刊物名聞系統,而我們只有趙新東、宋行、胡配軍等少數在理論研究上有名的學者。一個經歷了停辦曲折的院校想要重新崛起,對監獄理論研究作出應有的貢獻,需要自身的努力和同仁的關注,對此我們拭目以待。
- 上一篇:甲流感防控調度暨新農合籌資會議講話
- 下一篇:學校規范化管理現場會表態發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