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法學教育與司法考試

時間:2022-10-17 09:43:46

導語:探析法學教育與司法考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探析法學教育與司法考試

摘要:當前,司法考試制度與法學教育間的關系不但是我國急需研究的重要課題,而且是理論界爭議較大的一個焦點。以現階段法學教育情況為基礎,結合近年來司法考試推廣特點,明確新時展對教育體系提出的要求,分析法學教育與司法考試的關系,并整合以往發展經驗明確未來發展方向。

關鍵詞:法學教育;司法考試;關系;新時代

通過了解實踐發展情況可知,處理司法考試與法學教育兩者關系的核心問題就是如何預防法學教育因為司法考試的實施而陷入困境,或如何避免出現“雙學?,F象”。從理論入手,司法考試與法學教育最大爭議是,司法考試是否要成為法學教育的指揮棒。為了保障司法考試與法學教育有效落實,下面對法學教育與司法考試進行深層探索。

1法學教育與司法考試的區別分析

具體內容主要分為以下幾點:其一,法學教育的功能是培育人才,而司法考試的功能是篩選人才;其二,法學教育目標是多樣化,它不只能培育法律職業人才,還會培育治國人才,更可以優化全國公民的法律意識,而司法考試是選拔合格的法律職業人才;其三,法學教育的內容非常多,而司法考試的范圍存在限制,不能展現法學教育的所有內容。

2法學教育與司法考試的關聯分析

2.1司法考試是連接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的橋梁

在經過系統化的法學教育后,法學專業畢業生并不能直接進入崗位工作,而是要通過統一的司法考試,并獲取專業資格證后才能上崗入職。

2.2法學教育是司法考試的基礎

其一,不管是學生還是社會群體在參加司法考試時,都要經過全面的法學教育,簡而言之,若是沒有法學知識,司法考試將成為“無源之水”;其二,司法考試的具體內容不能單獨出現,要以法學教育內容為基礎進行設計。

2.3司法考試與法學教育的評價標準具有關聯

雖然司法考試是法學教育評估質量的重要標準,但法學教育質量的評價系統還包含其他內容。因此,在明確法學教育與司法考試的區別和關聯后,要想正確處理法學教育與司法考試的關系,需要進行下述研究:第一,雖然健全的司法考試制度對法學教育而言具有積極作用,但這并不表示司法考試可以成為法學教育的指揮棒。具體原因主要分為以下幾點:一若是將司法考試看成法學教育的指揮棒,司法考試考什么,法學教育就教什么,那法學教育將會成為“應試教育”的代表。通過了解國內外的教育實踐案例可知,應試教育是無法培育高質量專業人才的;二若是將司法考試看成是法學教育的指揮棒,將會降低法學教育的功能。國家與社會對法律人才的需求是多變的。由此可知,法學教育的功能不但要注重培育專業的法律人才,而且要獲取專門進行法學研究的專業人才,以及不需要進行與法律有關事務的其他類型人才。

若是司法考試作為法學教育的指揮棒,將會讓法學教育與社會需求人才出現脫節。這種方式不但會制約法學教育的作用,而且會影響我國法制建設工作;三司法考試制度具備局限性,不滿足法學教育的整體發展需求。第二,司法考試可以有效評估應試者的能力,但無法檢測應試者的道德素養和政治理念。通過了解傳統意義上的教育工作情況可知,司法考試雖然可以引導法律職業者獲取上崗認證資格,但在選拔復合型人才上卻無法發揮所有作用,難以正確選擇具備創造性的優質人才。因此,為了控制司法考試對法學教育的影響,當前我國推廣的司法考試制度要進行下述整改:一為了預防“雙學?,F象”的出現,影響正規法學教育推廣,浪費教學資源,獲取優質法律職業人才,司法考試要做到難度適中,明確考試通過人數。若是結合各個崗位的實踐需求來確定分數線,通過人數等于實際所需人數,勢必會與傳統“一考學科探索定終身”的觀念相結合,不利于法律職業人員綜合素養的提升;二為了保障選拔的人才具備研究能力、思維能力及應用能力等,當前司法考試內容、題型與方式都要進行整改。在考試內容上,要預防考生死記硬背,反而要多考查學生對法律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在考試題型劃分中,要降低客觀試題的比例,適度增加主觀試題。除此之外,考試方式也要進行有效革新,可以選擇筆試與口試整合推廣的方式進行操作。對法學教育來說,最重要的是解決法學教育和法律職業出現脫節的問題,以此提升法律職業教育工作質量。在這一背景下,要在傳統教育方法的基礎上,引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提升法律職業能力,如案例教學法、情景教學法與辯論式教學法等。

3未來發展趨勢

不管是何種改革工作,若想獲取成功,民間力量與官方力量都要達成共識,并注重在實踐工作中一起努力,只有這樣才能實現預期設定的工作目標。在新時展背景下,受學界呼吁的影響,法學教育和司法考試的革新工作已經開始,相關利益和分配會重新調節,這勢必會為法律專業人才的培育工作提供新材料。對此,政府要展現自身的宏觀調控作用,協調各方利益,促使革新工作平穩進行。

3.1明確統一的法學教育形式

我國法學教育出現問題的最大原因在于沒有提出統一的教育模式,而政府對法學教育和法律職業的特殊性了解不全面,由此法學教育和司法考試的發展勢必會與現實需求出現脫節。法律知識的多變性與價值作用,促使法律職業一定要向著專業化和精英化的方向前進,這就要求法學教育擁有可以讓法律人同質化的統一培育模式。通過了解目前發展情況可知,政府要以統一司法考試為機遇,構建全新的法學教育模式。在明確我國與大陸法系的關聯后,了解我國未來發展方向,引進德國、日本等國的法學教育模式,也就是依據本科通識教育為法學教育的基礎形式,促使專業學生可以在畢業后通過個人想法自然分流,想要進入法律行業的畢業生可以通過司法考試進入各個崗位進行上崗培訓,而后發揮自己的作用。

3.2構建法學教育質量評價系統

通過了解目前我國法學教育工作情況可知,除了上述缺少統一的法學教育形式外,還缺少經常性的教育質量評估體系。在法學教育模式推廣應用非常嫻熟的發達國家中,都提出了較為合理的教育質量評價系統。如英國為檢查法律院校的教學效果,教育與就業部通過整合大學教授、職業律師和教育行政人員的力量構建了質量評估委員會,每一年都會派遣小組到學校檢查教學情況,并評出等級向社會群體報告。這種經常性的評價不僅可以促使院校教學活動有效落實,還可以及時取締那些不合格學校的辦學資格。由此可知,我國政府要加快構建經常性法學教育質量評價系統的步伐,注重對當前法學教育機構的師資情況、教學環境、設施一起等項目進行研究,堅決不能讓條件不符合要求的機構培育人才,以此引導法學教育工作可以有序發展。

3.3促使法學教育對外合作與溝通

在我國進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對外經濟交易越來越多,法律職業人在接受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對我國法科學生來說,受當前教學條件的影響,他們在學習中缺少“世界意識”,對國際溝通中的規則和慣例認識的不多。若不能及時解決這些問題,勢必會讓我國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國際市場中處于不利地位。由此可知,法學教育質量評價系統要在關注法科學生基礎法律素養的基礎上,加大對“世界”知識的了解,拓展學生的視野范圍,優化學生的綜合素養。因為法律職業屬于對外溝通的一個窗口,所以政府在投入教學經費的過程中,要先考慮法學教育的特殊性與緊迫性。只有在經費充裕的情況下,法學教育的對外溝通和合作才能更好地發展下去,法科學生也可以在實踐參與中形成“世界意識”。

3.4確保司法考試可以科學引導法學教育

統一的司法考試是法學教育行業關注和研究的焦點話題。因為司法考試屬于連接法學教育和法律職業的重要橋梁,所以法學教育行業對司法考試的關注度必然是持久而深遠的。在這一背景下,司法考試的所有變化都會影響法學教育的實施。通過上述研究分析可知,司法考試對法學教育而言屬于“雙刃劍”,不但可以為法學教育的持續發展提供保障,而且很容易讓法學教育變成“應試教育”。因此,政府的相關部門要對這項內容加大關注。為了保障司法考試對法學教育構成積極影響,政府部門在組織有關人員設計試題時,要嚴格遵守法學教育提出的培養目標,確保學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逐漸養成發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習慣。這樣不但可以保障司法考試會科學引導法學教育,而且有助于為考生未來工作奠定基礎。

4結束語

綜上所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從法律文化角度分析,法學教育和司法考試的整合推廣是我國司法考試制度與法學教育持續發展的必然方向。司法考試是選拔法律實務人才的考試制度,但現代社會屬于復合型社會,現代司法需要綜合發展的人才。我國在進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對法律專業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未來的法律人才不但要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和豐富的工作經驗,而且要擁有面對國際訴訟的能力。這些對法律職業人提出的要求,也是對司法考試制度的約束。因此,在新時展背景下,不管是法學教育還是司法考試,只有兩者合二為一地進行研究才能更好培育優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張莉麗,王慧慧.本科法學教育中司法考試和研究生入學考試之間良性互動關系的建構[J].長江叢刊,2017(36):229-229.

[2]李晏.應用型高校法學教育與司法考試良性互動研究[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7(1):106-108.

[3]阿迪力•阿尤甫.論法學教育與司法考試互動之基石[J].新疆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維文版,2017(1):130-134.

[4]孟宇.現代法治視域下的法律教育與司法考試改革[J].法制與社會,2016(15).

[5]吳秋元.法學教育與司法考試有效銜接的路徑探索[J].亞太教育,2016(34):99-100.

[6]胡艷香,練文婷.司法考試與法學本科教育的沖突及解決對策[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6(8):46-48.

[7]唐俐.論司法考試與法學教育之間的平衡[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7):7-8.

[8]羅云方,黃德霞.法學本科教育與應對司法考試的反思——以塔里木大學法學專業調查問卷為基礎[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7(5).

作者:熊愈 單位:貴州財經大學文法學院法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