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憲法大綱憲政意義探析論文
時間:2022-07-28 03:22:00
導語:欽定憲法大綱憲政意義探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在數千年的中華文明史和近百年的憲政探索史上,《欽定憲法大綱》作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憲法性文件,意義重大。大綱具備了憲法的基本內容,為中國建立現代意義上的法律體系奠定了基礎;大綱初步確立了分權模式,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由不同的部門行使;大綱初步建構了二元制君主立憲政體。對傳統的君權加以限制;大綱初步確立了權利義務觀念,與西方憲政初步實現了形式上的對接。
《欽定憲法大綱》作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憲法性文件,是清政府預備立憲的一個重大成果,同時也是清末各方政治勢力相斗爭的產物。大綱從產生的第一天起,一直遭受著眾多批評和指責。然而,《欽定憲法大綱》作為中國憲政實踐的起點,在數千年的中華文明史和近百年的憲政探索史上,仍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本文從憲政的角度對《欽定憲法大綱》的歷史地位進行探析。
一、奠定了現代意義上法律體系的基礎
“憲法”一詞在我國古代就有,如《國語》中有“賞善罰奸,國之憲法”的說法,《墨子·尚同下》有“發憲布令于國之眾…‘發憲布令于天下之眾”的話,但是,在我國古代,“憲法”以及涉及“憲”字的詞匯只指國家的典章和普通法律規范。近代意義的憲法概念和憲法是隨西方法律文化與法律學說的傳播而輸入中國的。近代意義的憲法與資產階級的民主制緊密相連。
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中國,列強入侵,政局動蕩,清政府的統治岌岌可危,內憂外患下的清政府不得不宣布實施新政。關于清末新政,學者有這樣的描述:“是指2O世紀初年清政府在其統治的最后十年所進行的各項改革的總稱。這次改革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涉及到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與社會生活等領域的變革。這些變革基本上都是在體制內進行;第二階段即預備立憲,是政治體制本身的變革,這是前一階段各項體制內變革發展的必然趨勢。”《欽定憲法大綱》就是此背景下的產物。
《欽定憲法大綱》作為制定憲法的依據,具備了憲法的基本內容?,F代憲法的基本內容無非是關于國家權力的正確行使和公民權利的有效保障?!稓J定憲法大綱》原則性地規定了君上大權和臣民的權利義務,明確了三權分立以及對臣民權利的保障,初具了憲法的模型。“夫憲法者,國家之要根本法也,為君出所共守,白天子以至于庶人,皆當率循,不容逾越?!边@表明皇帝的權力要由憲法得到確認,其行為必須符合憲法規定,這就確立了憲法的最高權威,使憲法本身在法理上的至高地位得以確立,同時意味著君主專制制度在中國失去了存在的合法性,憲法至高無上的觀念也為人們所接受,《欽定憲法大綱》的制定頒布,是中國法律制度史上的里程碑,也是立憲史上首創的一章。
《欽定憲法大綱》的制定與清末的法制變革有著密切的聯系。清朝末年,清政府進行了一系列的修律活動。首先是1908年《欽定憲法大綱》的制定頒布,拉開了清末修律的序幕;同年,沈家本奏請朝廷,聘用日本法學家進行刑法、民法、訴訟法的編纂,自此,中國大規模的修律工作開始。1909年《大清商律草案》制定,1910年《刑事訴訟律草案》和《民事訴訟律草案》完成,1911年《大清民律草案》編纂完成,同年,《大清新刑律》正式公布。《欽定憲法大綱》的頒布以及其他重要法律的修訂完成,在中國法制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大綱和法典基本上構成一個全新的、基本符合近代法制規范的、以憲法為統率,包括憲法、民法、商法、刑法、訴訟法等在內的六大法典體系。六法體系的形成,是中國法制大陸法系化的典型標志,從此中國的法律有了近代意義上的明確分工,中國逐步走上了法典化的歷程。盡管這些法典、法規未能得到有效的實施,但它們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原有諸法合體的局面,對后來產生了極大影響,成為南京臨時政府、北洋政府、南京國民政府制定法律的基礎和重要根據。上述諸法徹底改變了中國古代民刑不分、諸法合一的法律體系,標志中華法系的終結和中國近代法律體系的形成。尤其是大綱的頒布,確立了根本法的地位,為中國建立現代意義上的法律體系奠定了基礎。
二、初步進行了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的劃分
分權是憲政的基本要求。洛克是近代分權學說的首創者,其分權理論是為防止政府權力過大而侵害個人權利這一目的服務的。洛克把國家政治權力分為:立法權、執行權和聯盟權。立法權是指“享有運用權利來指導如何運用國家力量保衛這個社會及其成員的權力”“;而執行權是一種“經常存在”的“負責執行被制定和繼續有效的法律”的權力;聯盟權是指決定“戰爭與和平、聯合與聯盟以及同國外的一切人士和社會進行一切事務的權力”,洛克認為,立法權和執行權“往往是分立的”,不同的人執掌不同的權力,這在“一切有節制的君主國家和組織良好的政府中都是如此”。反之,如果立法權和執行權同時屬于一個機關或一些人,就必然會給這些人造成方便條件,使他有可能攫取權力,從而在“制定和執行法律時,使法律適合于他們自己的私人利益”。洛克分權理論實際上是兩權分立,其最大特點是強調立法權與執行權的關系,不太重視執行權與聯盟權的區分。因為在洛克看來,立法權屬于議會,由資產階級掌握,而執行權屬于貴族,由君主掌握。洛克強調兩權分立,相互牽制,其主要目的是要為“立憲君主制”提供理論基礎,為建立有限政府提供制度保障。洛克的分權理論反映了當時新興資產階級要求分享政治上的統治權,以議會來限制君主的權力,這是洛克反對君主專制的一個有力的理論武器。洛克的權力分立理論對西方國家的政治體制產生了重要影響,也為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與制衡”理論奠定了基礎。
孟德斯鳩的分權理論受洛克分權理論的影響,把國家權力分為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其中,立法權歸人民享有,由議會行使;行政權由國王掌握,解決國家需要迅速處理的事務,直接執行國家的意志,如決定媾和與宣戰、維護公共安全、防御侵略等;司法權由法院行使,懲罰犯罪以及裁決私人紛爭。孟德斯鳩在進行分權的同時,更加強調權力的制衡,他認為:“要防止濫用權力,就必須以權力約束權力。”他主張不同權力間應當相互牽制,達到某種平衡。孟德斯鳩并不主張共和國,他認為共和國并不一定帶來自由,在共和國里,“同一個機關,既是法律執行者,又享有立法者的全部權力。它可以用它的‘一般的意志’去蹂躪全國;因為它還有司法權,它又可以用它的‘個別的意志’去毀滅每一個公民。在那里,一切權力合而為一,雖然沒有專制君主的外觀,但人們卻時時感到君主專制的存在。孟德斯鳩雖然不看好共和國,但他的分權制衡理論在1787年的美國憲法中得到了完美體現,其分權理論成為思想界公認的憲法原則。
在西方憲政的歷史上,權力的分立更多地體現了一種對理想政府結構的追求,而社會各階層的代表分別在不同政府機構中占有各自的地位,則反映了利益團體之間的妥協這一現實。早在清政府宣布預備立憲后的第一次官制改革中,就擬訂了三權分立方案?!傲椫?。即以國家統治之權,分配于立法、行政、司法之三機關”。1908年的《欽定憲法大綱》明確規定:“君上有統治國家大權,凡立法,行政,司法皆歸總攬,而以議院協贊立法,以政府輔弼行政,以法院遵律司法。”由此可以看出大綱所規范的分權模式:首先,關于立法權的行使。依據大綱的規定,議院議決法律,也即法律由議院制定,但議院制定法律的前提是法律議案必須由皇帝發交,而且在制定法律之后必須由皇帝批準頒布,否則的話,法律不得頒布實施。這表明立法權是由皇帝和議院來共同行使的,起主導和決定作用的是皇帝,而議院處于“協贊”的地位。其次,關于行政權的行使。大綱關于行政權的行使并沒有一個明確的機構,從大綱的有關條文可以看出,行政權主要由皇帝行使,皇帝通過命令的方式行使行政權,其范圍涉及到“設官制祿”和“黜陟百司”以及軍事、外交、戒嚴等,非常廣泛。大臣行使部分的行政權,這種行使是皇帝意志的落實,因為大臣僅處于“輔弼”的地位。但大綱也同時規定,皇帝不能以命令改廢法律。最后,關于司法權的行使。大綱明確規定,皇帝總攬司法權,但審判衙門、審判官負責對具體案件的審理,案件的審理必須以法律為依據,皇帝不能以詔令更改案件的判決。
從表面上看,這種劃分是在皇權之下進行的劃分,因為立法、司法、行政這三權之上還有皇權,三權還要受到皇權的“總攬”,甚至直接掌控。而且三權之間的限制幾乎不存在,距真正三權分立的要求好像還非常遙遠,但正是在這種簡單的劃分之下,漫無邊際的傳統皇權要受到諸多的限制和分割,如皇帝雖然“總攬司法權”,但皇帝不能以詔令更改;皇帝的行政權(“發命令及行使發命令之權”)不改廢法律等。這些限制和分割明確寫在了憲法性文件中,成為以后制定憲法的依據。這種分權的確立無疑是對專制時代無限君權的否定,體現了憲政分權思想。公務員之家:
三、初步建構了二元制君主立憲政體
君主立憲制是資產階級國家以君主為世襲元首,但君主權力受到憲法和議會不同程度的限制的政體形式。由于各國的政治經濟情況和階級力量對比關系不同,資產階級與封建地主階級妥協的程度也不同,君主保留的地位和權力也有所差別,因此君主立憲制又有二元制君主立憲制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兩種具體形式。一般說來,二元制君主制產生于資本主義發展較差、封建地主階級長期擁有巨大勢力的國家,是資產階級與地主階級聯合專政的一種統治形式,較議會制君主制帶有更多的封建君主專制的色彩。如187l—l918年的德意志帝國和l889—1945年的日本,都是二元制君主制的典型國家。在這種政體形式下,國家雖然也制定了憲法,設立了議會,但君主仍然保持封建專制時代的權威,集立法、行政、司法和軍事大權于一身,是權力中心和最高的實際統治者;憲法往往是欽定的,是君主意志的反映;議會是君主的咨詢機構,立法權是形式的。君主不僅擁有否決議會立法的權力,而且還通過任命或指定議員控制議會;內閣是君主行使行政權的機構,首相由君主任命。實行二元制君主立憲的國家,是“一個以議會形式粉飾門面,混雜著封建殘余,已經受到資產階級影響,按官僚制度組織起來,并以警察來保衛的軍事專制制度的國家”,在資本主義普遍發展的今天。這種政體已不多見。
- 上一篇:師專女生公共體育質量提高研究論文
- 下一篇:加強建立學習型黨建心得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