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社會犯罪研究論文

時間:2022-01-08 02:09:00

導語:黑社會犯罪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黑社會犯罪研究論文

一、黑社會性質犯罪與腐敗聯姻的成因分析

首先,從黑社會組織的生存和發展來看,他們需要權力的庇護。在我國開展“嚴打”整治斗爭中有一個“專有”名詞叫“保護傘”,它并非法律概念,而是政治概念,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包庇、縱容黑社會性質組織實施違法犯罪活動,或者阻止對黑社會性質組織違法犯罪活動進行查處的行為,也即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腐敗庇護行為。黑社會性質犯罪跟腐敗為什么會這么緊密聯系在一起,究其成因,可以說腐敗的庇護是黑社會性質組織的生存保障。

各種類型的犯罪團伙和集團要生存、要發展,必然挖空心思向黨政機關和執法部門滲透,編造“關系網”,尋求“保護傘”。一些地方的黑社會性質組織在獲得良好的生存環境、并逐步完成罪惡的“原始積累”后,就會不甘于地下,開始直接向經濟、政治領域滲透,尋求新的發展。從黑社會性質組織的本質來講,在經濟領域,他們注定不可能公平地從事正當經營,而只會采取種種非法手段(諸如走私販私、倒賣槍支、販毒、拐賣人口、弄虛作假搞行業壟斷等)去迅速攫取暴利。而要使這些非法活動披上合法的外衣或為之提供足夠的掩護,也只能借助于腐敗分子手中的權力。

歷史證明,罪惡的力量一經得到合法權力的翼護,就必然會形成“權威”。而無論合法還是非法的“權威”,一經形成,社會就不可能無視它的存在和效力。大多黑社會性質犯罪集團深知“兩手都要硬”:一手要心狠手辣,一手要尋求“保護傘”,只有這樣才能發展才能坐穩江山。第一手不硬難于斂財起家,第二手不硬難于長期立足。在這些“官人”的暗中照應下,一些地方的黑社會組織獲得了寬松的生存環境,“借樹蓄陰”,“茁壯成長”。浙江蒼南以許海鷗為首的“托運部”黑社會性質犯罪集團,就設立了專門從事拉攏腐蝕干部的“公關部”,其負責人張明清對當地黨政各部門的主要領導的閱歷、愛好、社會關系、家庭情況爛熟于胸,一天到晚忙于迎來送往、請吃行賄、歌舞娛樂,腐蝕了一批干部。

國家干部尤其是政法干部為何心甘情愿替黑社會充當“保護傘”?主要是利益驅動和情惑?,F今社會人們生活價值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追求享受為很多人所期盼。國家干部做為有權階層很容易產生不平衡心理,手中握著權力卻只能得到相對“微薄”的工資,面對花花世界卻不能得到應有的物質和精神滿足。在這種社會環境和心理作用下,這些人群在外界誘惑下就很容易喪失抵制力,一旦嘗到甜頭也就欲罷不能,一部分人群甚至會主動想方設法得去進行權錢交易,利用手中所掌握的權力為自己謀取最大利益。從腐敗分子的物欲膨脹心理來看,黑社會組織的“孝敬”正好填補了其欲壑。而部分腐敗分子還需要黑社會組織這樣的隱形殺手為自己的權力發展掃除障礙。黑社會性質犯罪集團也深知這個道理,所以他們編織“關系網”的手法也非常原始卻非常有效,主要靠錢色牽針引線。部分思想變質、品行敗壞、生活墮落的干部極容易被黑社會犯罪集團的“糖衣炮彈”所俘獲。

一些蛻化變質、腐敗墮落的黨政干部和政法干警往往一拍即合,黑社會勢力一經得到“保護傘”的翼護,就無異于與腐敗分子結成了利益共同體,從而筑起一道逃避法律制裁的屏障。正是在各種“關系網”和“保護傘”的推波助瀾、助紂為虐作用下,一個個帶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集團才得以橫行城鄉,危害一方,為非作惡,肆無忌憚。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的發展,又進一步促使了腐敗現象的蔓延。許多參加“反黑”工作的司法辦案人員憤憤坦言:哪里的黑社會性質的惡勢力猖獗,哪里的腐敗現象就嚴重。兩者相互影響,相互滋養,相互勾結,相互利用,嚴重破壞了社會治安。

二、預防和懲治犯罪的對策

研究犯罪無非就是要防止犯罪,尋找預防和懲治對策,爭取有效控制不良態勢的發展。目前,我國的腐敗現象,尤其是司法腐敗恰恰為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提供了機會。黑社會性質組織為謀取最大經濟、政治利益,通過物質引誘、金錢收買、美色勾引,甚至利用威脅恐嚇的手段在政府及司法機關尋找“合作伙伴”,尋求保護。一些手握國家權力的人為滿足個人欲望,置國家法律、人民利益于不顧,為黑社會性質組織撐腰助陣。不難看出,腐敗現象在我國的根除將是漫長而艱巨的,因而隨著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與反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之間斗爭的不斷加劇,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必將不斷與腐敗勾結,以維護其生存與發展。這種情況的出現與整個社會環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預防和懲治它們如果單用嚴厲打擊這一手,而社會綜合治理的各項措施不能得到切實的落實,難免有“打不勝打”之患,這就必須強調“打黑除惡”要與反腐敗斗爭相結合。

首先,要切實加大反腐力度,深挖黑社會組織“保護傘”。必須高舉反腐敗之利劍,打碎黑社會性質組織“保護傘”。腐敗本身并不產生黑社會,但一旦黑社會性質犯罪與腐敗相結合,兩者必將“相輔相成,共促發展”。一方面,腐敗為黑社會性質犯罪“保架護航”;另一方面,黑社會性質犯罪為腐敗提供無窮的動力。因此,一是要加強各類基層組織的廉政建設。在廣大基層組織深入開展反腐敗斗爭。既要防止基層干部為黑社會性質組織撐腰打氣,也要防止基層干部自身墮落為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的首要分子或骨干成員。二是要加強黨政領導部門的廉政建設。防止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分子與某些黨政領導干部相互勾結,篡奪重要的權力職位。三是要加強公、檢、法部門的廉政建設,堅決治理司法腐敗。

司法機關是反黑斗爭的最前沿,其內部的腐敗分子與黑社會性質犯罪組織的勾結,直接導致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分子得不到應有的法律制裁,正義得不到伸張,人民利益得不到保護,而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分子也必然籍此更加膽大妄為、肆無忌憚。因此,凡是與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有牽連、助紂為虐的司法人員,一經發現,應堅決清除出公、檢、法隊伍,構成犯罪的,應從重處罰。

[摘要]當前,我國黑社會性質犯罪呈現出一個明顯不同于國外黑社會犯罪的特征,即與腐敗聯姻,在腐敗的滋養和權力的庇護下“發展壯大”,并與腐敗在犯罪的道路上相互照應,并轡同行。本文試從社會犯罪與腐敗關系二者的成因、表現形式以及最終的防治對策等方面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黑社會犯罪腐敗表現形式

參考文獻:

[1]趙秉志.跨國跨地區有組織犯罪及其懲治與防范[J].政法論壇,1997,(4).

[2]游偉,肖晚祥.我國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成因初探[J].華東政法學院學報.2001,(4).

[3]陳顯容,李正清.犯罪與社會對策——當代社會犯罪學[M].北京:群眾出版社,1992.

[4]楊春洗.刑事政策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