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侵犯知產權罪透析
時間:2022-05-03 09:32:00
導語:我國侵犯知產權罪透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介紹了知識產權和侵犯知識產權罪的定義,通過對侵犯知識產權罪的淺議,分析侵犯知識產權罪的成因,并提出我國完善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對策,為了共建一個和諧穩定的社會,必須不斷完善對侵犯知識產權罪的立法。
關鍵詞:知識產權侵犯知識產權罪商業秘密
一、知識產權和侵犯知識產權罪
知識產權,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對其在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等領域內,主要基于腦力勞動創造完成的智力成果所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包括: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表演藝術家的表演以及唱片和廣播節目,人類一切領域的發明,科學發現,工業品外觀設計,商標,服務標記以及商品名稱和標志,制止不正當競爭,以及在工業、科學、文學和藝術領域內由于智力活動而產生成果的一刀}權利。然而狹義的知識產權只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名稱標記權、制止不正當競爭,而不包括科學發現權、發明權和其他科技成果權。侵犯知識產權罪,在我國刑法學界當中的觀點眾多,基于我國的法律現狀,從其社會的危害性、違法性和對行政立法的從屬性角度綜合得出,侵犯知識產權罪,是指犯罪行為人違反相關規定,基于盈利或者其他不正當目的(如剽竊等),未經知識產權權利人的許可,故意或過失的(在侵犯商業秘密的犯罪中可能會有行為主體的嚴重過失發生)超出合理使用范疇,侵害他人知識產權,造成嚴重后果的、進而影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正常穩定的運作的行為。
二、我國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成因
侵犯知以產權罪的成因主要有社會原因、法制不健全和主觀上的原因造成。
(一)社會原因
1.社會經濟原因是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深層原因。首先,市場經濟飛速發展,,令很多不法之徒抵擋不住巨大利潤的驅使,不惜假冒專利、竊取他人著作權、盜用別人的商業秘密,去侵犯他人擁有的合法知識產權、去奪取競爭中的優勢地位。加上市場經濟的開放性,讓知識信息的傳播不斷擴大,進而跨國性的侵犯知識產權犯罪也有所增加。
2.社會政治原因是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重要原因。我國政治權利劃分并不協調導致知識產權管理十分乏力,行政執法的力度也十分不足。行政權力行使的時候監督制度不完善,造成了行政執法權的濫用。在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案件處理中,容易出現大量暗箱操作的現象,讓知識產權的行政保護缺乏效率。
3.社會文化原因是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社會背景。當今我國的社會文化分為比較濃厚,可是公民的知識產權意識十分淡薄。特別是在比較落后的農村地區,對于知識產權的法律意識更加薄弱。還有我國的網絡發達,可是網絡中的知識產權卻得不到應有的保護,還為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提供了一個擴散的途徑。
(二)法制不完善
我國對知識產權法制的立法并不全面,雖然關于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有民法、商法、行政法和刑法,可是所設置的法網其實存在著不少漏洞的。此外,鑒于各國對于侵犯知識產權犯的規定各有不同,而讓許多跨國犯罪得以轉空子。如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已泛濫成為跨國犯罪的主要形態之一。以罰代刑的形式,使侵犯知識產權的犯罪分子得不到了一個有效警惕,從而使之如此膽大妄為。同時,司法追究和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行為有一定的困難,如何可以有效、高效地完善知識產權法制建設還有賴于各方的努力。
(三)主觀原因
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行為人為了巨大的利潤,抵擋不了自己的貪念,法律意識薄弱。
三、我國完善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對策
為進一步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維護好知識產權人的合法利益,更好地保護知識產權免受侵犯,在披術性方面,必須建立一個知漢型、專業化、高技術化的技術性防控體系。其次要建立一個完善的知識產權集體管理制度。就像京版十二社反盜版聯盟就是由l2家北京籍的出版社組成的合作體,這樣就可以讓分散的力量凝聚起來,通過法律途徑去對抗一些侵權的行為。最后,是讓司法部門的執法更有技巧,更具有針對性,從而更有效地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的犯罪。在經濟方面,要建立一個以誠信為基礎,規范我國現階段的市場主體的市場行為,建立一個公平、公正、開放、規范的技術市場,止’我國的知識產權得到合理的保護。在法律方面,則要建立一個包括刑事法在內的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法制體系,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司法力量。除此之外,還要積極和國際接軌,共同抵制跨國性的侵犯知識產權犯罪。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吸收了許多外國對知識產權保護的經驗,對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有了更深的了解,特別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我國涉及外國的關于侵犯知識產權的訴訟也隨之而增加。雖然有的學者認為,我國的矢u識產權保護制度發展過快,甚至出現了不少弊端。可是,本人認為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所謂凡事都有正反兩面,有利必有弊,何必要執著那面前的挑戰,而去放棄前進的道路呢?正如上文所說的,對于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形成直至泛濫成災,并不是沒有方法去制止的。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變化,所面臨的問題也會越來越多,不但是侵權問題也好,其他問題也好,要共建一個和諧社會,并不能“治標而不治本”,改革開放改變公民許多落后的封建思想,但愿下一個被改變的便是薄弱的法律意識,不管是在多么發達的國家里,還足這個呼喚“誠信”的社會里邊。
- 上一篇:交通局副局長履職匯報
- 下一篇:小議網絡犯罪的動向及對策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