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監理管理問題及創新
時間:2022-12-03 02:57:48
導語:房屋建筑工程監理管理問題及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針對當前工程監理管理在市場規范、部門配合、責任定位與監理范圍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圍繞健全監理市場規范機制、完善部門分工銜接體系、明確現場質量管理標準、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型四個層面,探討了創設房建工程監理管理新模式的具體路徑,以期為監理單位的項目管理工作提供參考價值。
據中國建筑業協會統計,2019年全國建筑業企業完成建筑業總產值248445.77億元,同比增長5.68%;全國開展施工活動的建筑業企業達10.38萬個,同比增長8.82%。建筑業發展應以工程監理作為保障,要求監理單位明確監理控制工作存在的問題,提高自身監理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務于建筑業良性發展。
1當前工程監理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剖析
1.1監理市場規范性有待加強,業主權責需規范。鑒于我國監理制度于20世紀90年代起步,目前尚未形成完備的市場規范,在法規制度建設、資質評估與資格認證等方面存在薄弱環節,例如當某一監理單位將自身承辦的任務進行轉讓時,需連同監管權力一并轉讓,但對于受理單位是否具備專業監理資質則缺乏可靠保障,易在監理過程中出現質量問題或安全隱患,影響到工程整體穩定性與建設效益。同時,現階段缺乏對業主權責與行為的有效規范機制,諸如業主過度干預監理工作、將子項目或分項工程私自分包等問題,將妨礙監理工作的順利開展[1]。此外,因行業不正當競爭導致監理單位收費標準一再降低,將進一步增加業務轉讓與違規現象發生概率,影響到監理單位的正常運轉。1.2部門配合緊密性有待加強,人員能力薄弱。監理控制工作涉及多個部門的密切配合,但仍有部分單位未能實現各部門的有效銜接、信息傳達過程受阻,造成文件審查進度滯后、財務審批效率低下等問題,導致工程項目無法如期完成。同時,工程監理工作對于監理人員的工作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但當前監理人員能力不足、缺乏完善培訓機制、工作執行效果不佳、未能熟練掌握工作方法等因素嚴重制約監理工作實效性的發揮,人員能力與綜合素質仍有待提升。1.3監理工作責任定位不明,控制標準不明確。在監理工作的責任界定方面,部分承包商將監理工程師錯誤認定為質檢員,未能認識到監理工作人員在項目設計、施工、竣工驗收等不同階段承擔的工作責任,導致監理工作的權責與義務無法得到全面發揮。在控制標準設計上,監理單位通常需承擔工程質量檢驗工作,倘若未能明確工程細節部分的質量控制標準,如針對施工材料未做出明確指定等,有可能導致后續施工方受成本限制不能照單全買,影響到工程建設細節的管控水平。1.4監理范圍局限于施工過程,信息傳達滯后性。監理工作應貫穿在工程項目建設的全過程中,但當前部分監理工作范圍局限于項目施工階段,針對建設規模較大、復雜程度高的工程項目,監理單位難以在短時間內明確掌握工程設計意圖,僅能通過巡查發現工程問題,且信息傳達存在滯后性、無法利用工程信息輔助決策,導致個別監理環節缺失、無法預知工程問題。
2創設房建工程監理管理新模式的具體路徑
2.1健全監理市場規范機制,形成硬性約束規范。為形成監理市場的規范化管理機制,首要前提是理清監理單位與業主間的權責界限,在工程項目實施前明確雙方責任劃分,針對監理工作內容、目標等進行詳細設計,嚴格依據合同約定開展工程監理工作,對業主方私自介入、過度干預行為起到抑制作用。同時,需確立監理費用的最低標準,適當提高監理費用,防止因行業惡意競爭導致監理費用無法維持企業發展與項目運轉,促進監理行業形成良好生態格局。此外,還應由政府部門出臺相應法律法規、建立外部監督機制,在監理單位內部建立獎懲機制與管理制度,例如編制監理資料管理制度,保障監理人員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及時收集、記錄相關過程資料,并在計算機中建檔存儲,以此保障監理資料的完整性與真實性,避免后續出現糾紛問題[2]。2.2完善部門分工銜接體系,加強監理隊伍建設。監理單位應加強部門溝通合作機制的建設,基于崗位責建筑•節能任制細化各部門與具體崗位人員的責任分工,保障提高內部辦事效率。同時,應重點加大監理工作隊伍的建設力度,確保監理工程師熟練掌握《建筑法》《合同法》等法規知識,依法執行工程建設監理合同與承包合同管理,嚴格依照合同約定審核工程款的支付方式,基于“三項制度”規范業主行為,并強化對分包單位資質審核,保障更好地發揮監理人員職業效能、達成合同目標[3]。2.3明確現場質量管理標準,細化工程監理措施?,F場質量管理是監理單位的重要責任,首先應從原材料質量控制入手,要求監理工程師系統收集工程項目在建筑工程、建設內容、監理方案等方面的信息,積極參與到施工圖紙設計、施工方案編制等環節,明確施工材料的數量、規格等參數指標,依據監理標準加強對原材料質量與性能的審查,配合專業檢測儀器進行材料現場檢測,并編制施工材料匯總表,確保原材料質量達標。其次從測量放線環節入手,監理人員應在現場針對測量放線工作進行及時跟進,保障測量數據的準確度,并針對設計圖紙進行深入剖析、強化對施工細節的解讀,完成應急預案的編制。再次,應基于監理規范條例進行質量缺陷的嚴格控制,針對混凝土裂縫、地下室滲水等常見質量缺陷進行重點驗收,督促施工方及時進行整改,保障關鍵部位、重點工序的質量達標。最后,還應以各工序為基準開展多次質量測評工作,針對質量不達標問題安排施工方進行及時處理與返修,待質量評定合格后簽訂驗收證明,依托監理工作提高工程項目綜合管理水平、保障質量達標。以某工程項目為例,監理單位建立的施工階段控制細節表如表1所示。2.4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型,提升信息傳達時效。以某工程項目為例,該項目計劃修建城市廣場,總建筑面積為72.94萬m2,包含地上部分59.44萬m2和地下部分13.5萬m2,其中A區商業樓總建筑面積為14.54萬m2,地上部分為5層、地下為2層。在工程設計審核階段,擬將BIM技術應用于地下室負一層的機電管線綜合設計,由監理單位參與專題協調會,將設計校核表進行匯總、建立臺賬,經由前期審核發現該工程項目在機電安裝空間、安裝容錯率等方面存在一定問題,需引入BIM技術提供輔助支持。隨后監理單位聯合業主安排專業BIM團隊進行施工設計圖紙的深化處理,基于revit軟件直觀呈現出分包合同中涵蓋的設備、管道工程位置、物料等資料,核查不同專業的作業空間、凈空高度等指標,并完成局部設計變更處理,生成BIM優化計劃表,使得BIM管線綜合經優化后節省造價207萬元。在進度控制方面,監理單位主要負責審核總進度計劃與BIM模型移交時間,結合BIM模型的進度實施情況進行相應計劃的調整。例如在該項目中,監理單位在審核時發現BIM模型移交時間存在滯后問題,對此向業主提交意見,由業主方協調BIM團隊進行移交時間的科學調整,確保工程進度滿足整體計劃要求。在質量驗收階段,監理單位可利用移動終端進行施工現場的檢查驗收,經過現場檢查———發現隱患———填報隱患與上傳———總包現場整改———回復整改結果———現場復核的流程完成質量檢查驗收,為工程質量提供保障。在此過程中,監理人員僅需利用BIM云端平臺與移動終端設備即可實現工程信息的即時傳遞,有效規避信息傳遞滯后問題,為缺陷整改、保修服務等提供工程信息,進一步為工程決策與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技術支持。
3結論
建筑工程項目的實施在吸納剩余勞動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監理單位在房建工程項目中承擔技術、經濟雙重責任,因此更應健全市場規范機制、明確取費標準,完善部門溝通機制與工作隊伍建設,配合監理標準、監理措施與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型的建立,更好地保障工程建設達到預期目標。
參考文獻
[1]閻永紅.房屋建筑工程監理管理的問題及創新芻議[J].門窗,2019(19):39-40.
[2]張永勝.房屋建筑工程監理現場質量管理淺析[J].建筑與裝飾,2019(1):107.
[3]楊志龍.房屋建筑工程監理管理的問題及創新探究[J].建材與裝飾,2019(20):166-167.
作者:李建華 單位:甘肅華蘭工程監理有限公司
- 上一篇:線路偏心和道砟厚度測量技術研究
- 下一篇:工程監理與項目管理相關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