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圖課程教學改革方法

時間:2022-07-27 09:22:40

導語:工程制圖課程教學改革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程制圖課程教學改革方法

摘要:工程繪圖已經從原有的手工繪圖轉變成了現代的軟件繪圖,當前最為常用的繪圖軟件為CAD軟件,隨著BIM技術的發展,已經開始考慮如何在工程繪圖過程中借助BIM技術實現所有資源的整合。文章探討了BIM技術體系下“工程制圖課程教學現狀,發現了當前教學過程中的問題,之后探討了如何在BIM技術下提高“工程制圖”課程的教學改革成果。

關鍵詞:BIM技術;“工程制圖”;教學改革

BIM技術除了可以應用于繪圖過程,也可以在其中加入其他的各類信息,使最終獲得的所有設計成果更符合現實需求,因此在當前的相關專業“工程制圖”課程中,BIM技術已經開始獲得了嘗試性的應用。BIM技術由于涵蓋了大量的信息和知識點,因此如果要能夠提高“工程制圖”課程的教學水平,必須進行相應性的教學改革,才可以提升教學結果質量。

1基于BIM技術的“工程制圖”課程教學改革現狀

1.1實踐培養較差

在目前的“工程制圖”課程教學改革過程中,BIM技術已經成為一個嘗試重點。當然,一些教師依然認為“工程制圖”課程本身需要學生掌握各類基礎性的知識,而這類基礎性質的知識可在其他的課堂教學進行講述,自身只需要讓學生理解到“工程制圖”課程內所含有的一些理論性的知識即可,這就導致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主要教學精力配置在課堂理論講解階段,雖然課后也會讓學生進行練習,只不過練習過程多從手繪角度出發,之后再理解軟件內的繪制方法。該模式的問題在于,課程階段學生無法練習,而在課后重復性的練習中,也無法直接使用軟件實踐,導致學生的軟件知識理解程度較低[1]。

1.2知識體系雜亂

目前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并不注重對學生知識體系的構造,認為學生經過長時間的教學實踐,可以按照自身的思維結構建立屬于自身的知識體系。但是“工程制圖”課程具有較高的特殊性,存在明顯的知識點由易到難的發展過程。如果在該階段教師無法直接在各類知識點的講解過程中讓學生建立相關知識體系,則學生實際上對各類知識點的記憶和理解過程較為雜亂。另外BIM技術本身使用過程中也具備這一特點,如果這兩者無法做好對接,則會導致學生將這兩部分知識完全割裂看待,致使最終獲得的知識體系雜亂。

1.3知識講解凌亂

在知識的講解過程中發現,多數教師實際上只是根據教材中的相關內容對學生進行知識講解,雖然教材中的知識點分布情況按照具體的教學路徑來說具有一定的科學性,但是在BIM技術的使用過程中,這兩部分知識點是否能夠進行對接,需要進行進一步的論證。從實際的教育成本上來看,大量學生BIM技術的使用過程未能建立和“工程制圖”課程中相關知識的正確對接,導致實際產生的分析結果相對較差,兩者之間不對等。同時由于授課進度不同,更無法實現知識點的有序結合,學生儲備的知識內容、知識體系、知識點整體上復雜程度極高。

2基于BIM技術的“工程制圖”課程教學改革方法

2.1實踐培養方法

在學生的具體實踐過程中,本文認為可以采用兩種培養方法,一種是在授課過程中直接讓學生使用BIM技術,了解“工程制圖”課程中的相關知識點,另一個是讓學生參與到課后的具體研究過程[2]。針對前項工作,教師可以在教學階段直接向學生在講解BIM技術的繪圖方法,比如中軸線,可以在建立了三維模式之后,讓學生理解如何直接采用BIM技術中的本身功能,實現對平面圖、側面圖、俯視圖的繪制,同時對于其中的剖面圖也要進行繪制,從而讓學生從觀感上了解BIM技術的操作原則,之后讓學生直接借助攜帶的計算機,通過操作軟件模仿教師的教學過程,加強學生的理解。對于后項工作,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當前的不同知識掌握情況以及其他學科的知識理解情況,向學生具體的繪圖作業,并且直接以文件的模式提交給教師,另外也可以向學生研究課題,該過程中可以讓學生自由組隊,借助資料的查詢、資料的分析以及當前已經掌握知識的了解,提高學生對BIM技術的了解程度。此外,由于BIM技術的特殊性,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會投入大量的其他信息,比如施工人員的班組信息、施工進度信息、設備信息等,這類信息實際與工程制圖學科并不存在根本性的關聯,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需要讓學生理解BIM技術中涉及制圖方面的知識即可,對于其他信息的加入,要讓學生自主學習。

2.2體系構造方法

在教育體系的構造過程中,要做好BIM技術和“工程制圖”課程相關知識的對接,讓學生能夠從根本上理解到各類知識在其他知識上的體現方法和使用原則。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教師要了解跟蹤其他學科當前的教學進度和教學安排,以了解這類知識是否能夠在“工程制圖”課程中得到展現。如果發現存在有效關聯,則可在教師教育階段讓學生引入其他學科的相關知識點,并且利用“工程制圖”課程的相關知識進行講解,同時讓學生了解具體繪圖過程中的知識,和在BIM技術內的體現方式。學生的思維實際上實現了“工程制圖”和其他學科之間的連接、“工程制圖”和BIM技術之間連接兩個過程,前個過程,可以讓學生更好理解其他學科的知識,同時對“工程制圖”課程本身取得更高的興趣,對于后個過程,則是將“工程制圖”中的相關知識與BIM技術中的相關知識進行對接,最終讓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

2.3知識講解方法

在具體的知識講解中,教師要能夠做好課堂教學過程,而課堂教學過程除了要讓學生理解各類基礎性的知識,也要讓學生了解各類實踐性的知識。本人認為所采取的方法要能夠建立流程化的教育渠道,在課前教育階段,教師可以直接向學生課堂內所需要了解的各類基礎性知識,比如BIM軟件的界面處理、信息處理,甚至包括BIM軟件的安裝,同時對于“工程制圖”方面的相關知識也需要直接向學生提交,從而讓學生通過打印或者直接在電腦上閱讀的模式了解,并分析各類知識的基本原則。在實際的授課階段,教師直接使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各類零件圖以及相關結構圖的繪制方法使用原則,讓學生能夠在了解這類知識的基礎上,根據課前已經了解到的相關知識點,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在學生的實際操作過程中,教師可以允許學生直接攜帶計算機,或者教師要求學生攜帶計算機在課堂上進行繪圖。2.4項目配置方法在相關項目的配置過程中,首先要能夠根據學生當前對相關知識的理解程度以及知識的學時進一步確定,其次要根據學生當前的知識掌握水平,共同參與相關課題的研究,最后是相關考核以及學生日常練習情況的跟蹤[3]??申P聯“工程制圖”中的相關知識點以及繪圖技術中的相關知識點,讓兩者共同達到某個目的時向學生課題。比如BIM技術講解到如何將三維圖形投影到二維界面上,繪圖講解的內容包括繪制正視圖、側面圖以及俯視圖等,這兩者都可以實現對某個知識點的體現,在具體的教育過程,直接用文字向學生表述某張圖或者某個零件,讓學生根據當前已經掌握的知識,直接參與繪制,之后將獲得的文件提交給教師。此外,在各類信息的處理與協調過程中,教師要能夠實時跟蹤當前所取得的所有工程項目信息,之后方可通過對于這類信息的處置與協調完成任務[4]。對于教師來說,其教學內容包括BIM在制圖中的使用方法、信息之間的具體協調方法等,讓學生可以真正深入了解BIM技術的使用方法。同時,教師也要能夠建成教學成果的跟蹤機制,分析教學問題并修正。

3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BIM技術的“工程制圖”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包括教育路徑的規劃問題、實踐培養的教育問題、具體教學體系的認定問題等。這類問題會導致學生無法清晰地掌握知識脈絡,對知識的理解程度較淺。這類問題的解決方法包括了相關項目的科學配置、教師具體教育方法的改革、相關教學體系的構造等,從而讓學生對該部分知識的理解程度加深。

[參考文獻]

[1]楊權權,李蕓.“工程制圖”課程中問題導向式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中國設備工程,2020(15):224-226.

[2]劉春花.基于BIM技術的“工程制圖”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決策探索,2020(1):76.

[3]陳文超.基于BIM技術的“工程制圖”課程復合型教學改革[J].西部素質教育,2019(10):185-186.

[4]侯滿哲,龐永俊.融合教育信息化技術的高?!稒C械制圖》新形態立體化教學設計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9(27):107-109.

作者:侯滿哲 龐永俊 孫冰心 單位:河北建筑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