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依托海渠首除險加固工程洪水分析

時間:2022-12-24 08:53:10

導語:巴依托海渠首除險加固工程洪水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巴依托海渠首除險加固工程洪水分析

[摘要]隨著渠首工程建設的日益增多,渠首工程質量要求越來越高。洪水分析計算在渠首設計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結合巴依托海渠首工程實例進行分析,通過長短系列統計參數對比、莫比系數累積平均曲線、模比系數差積曲線,對資料的“三性”進行了分析,采用P-Ⅲ型曲線適線,確定參證站統計參數,進行洪峰流量計算,其設計洪水分析及計算方法,可供同類工程參考。

[關鍵詞]巴依托海渠首;洪峰流量;設計洪水;成果分析

1概況

巴依托海渠首位于托克遜縣白紅山水庫上游8.5km處的楊河上,海拔高程417m,集水面積2619km2,巴依托海渠首主要功能是引白楊河水為紅山水庫供水,從而為托克遜縣郭勒布依鄉和夏鄉灌區供水,控制灌溉面積11.86萬畝。2009年2月對渠首進行了安全鑒定,依據《水閘安全鑒定規定》(SL214-98)的規定,本水閘屬于四類閘,須拆除重建。根據《水閘設計規范》(SL265—2001)“平原區水閘樞紐工程分等指標)”,該工程最大過水流量大于100m3/s。工程等級屬中型III等工程,其主要建筑物為3級,次要建筑物為4級。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01),本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10g,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0.40s,對應地震基本烈度為Ⅶ度。據《水工建筑物抗震設計規范》(SL203-97)的規定,引水工程及其他主要建筑物設計烈度為Ⅶ度。

2氣象

托克遜縣地處歐亞大陸腹地,北、西、南均有高山屏障,地勢低洼,冷濕空氣不易進入,為典型的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其主要特點是:酷熱、干燥、多大風、降雨稀少、蒸發強烈,氣溫年際變化不大,而日差較大,無霜期長。氣候特征總體表現為:春季氣溫回升快、大風頻繁、風沙危害嚴重;夏季較長且高溫酷熱;秋季降溫迅速、天氣多晴好;冬季短暫而干冷、風小雪稀。

3水文

受托克遜縣政府和水利局的委托,吐魯番水文水資源勘測局于2008年12月在白楊河小草湖渠首上游5km處處設立了小草湖專用站,主要監測項目有水位、流量,測驗方式以巡測為主。該站距上游峽口站25km,測站高程694m,集水面積2500km2。白楊河小草湖專用站監測了2009年~2011年3年,平水期每月測1~2次,發生洪水時適當增加測次。2009年全年實測流量27份,其中流速儀25份,中泓浮標2份,最大流量10.9m3/s,最小流量1.83m3/s。2010年全年實測流量18份,最大流量6.15m3/s,最小流量2.04m3/s。2011年全年實測流量16份,最大流量9.62m3/s,最小流量2.24m3/s。水位流量關系采用連實測法整編,經分析,2010年與2011年的流量資料代表性較差。因此,根據白楊河2009年阿拉溝站與白楊河小草湖專用站同期資料做對比分析,找出阿拉溝站與白楊河小草湖專用站同期來水的規律,對白楊河小草湖專用站的2009年~2011年來水量過程進行修正。經復核,認為資料精度能滿足工程設計要求。

4設計洪水

4.1洪水成因類型

白楊河巴依托海洪水成因有二:其一是山區降雨特別是中高山區突降暴雨而形成暴雨洪水;其二是由于天氣變暖、氣溫升高致使冰川、積雪融化而形成冰雪融水洪水。經分析,85%以上的洪水都由暴雨所致,冰雪融水洪水只占較少一部分。但當暴雨突發時,由于天氣驟變易引起冰雪融水洪水,兩種類型的洪水累加在一起,常常對下游產生極大的破壞性。

4.2參證站確定

以白楊河峽口站(資料系列:1956年~1958年、1979年~1987年)的徑流量加上還原水量,再與周邊徑流成因和流域下墊面條件相似河流的水文站建立相關關系,進行參證站的選擇。經分析,阿拉溝站與峽口站關系較好,因此,選取阿拉溝站為參證站,見表1。

4.3參證站的洪水樣本系列分析

(1)長短系列統計參數對比分析將阿拉溝站1957年~2011年的實測年最大洪峰流量系列,按不同系列長度進行統計參數(見表2)。從表中可看出,均值與Qv值在47年以后趨于穩定[1-3]。(2)模比系數累積平均曲線分析阿拉溝站年最大洪峰系列均值隨系列長度增加曲線趨近1.0,自2011年向前推,在1996年之前出現遞減遞增過程,遞減過程是受2001年的最小洪水(1986年以來的最小洪水)影響;遞增過程主要是受1996年發生的大洪水的影響,其他時間為平緩的遞減過程,當系列長度達42年以上時,均值波幅小于5%,漸趨穩定[2、7]。圖1為阿拉溝站洪峰流量模比系數累積平均曲線圖。(3)模比系數差積曲線分析阿拉溝站洪峰模比系數差積曲線可看出系列有較完整的增減過程,55年的資料中1957年~1985年為小洪水年份,1986年~1993年為中洪水年份,1994年~2000年為大洪水年份,2001年~2011年為中洪水年份,樣本代表性可靠。圖2為阿拉溝站洪峰模比系數差積曲線圖。綜合上述三個方面的分析,阿拉溝站的洪峰流量系列統計參數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其年際變化過程包含了較完整的周期性特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4.4參證站的設計洪峰流量計算

(1)經驗頻率及統計參數計算方法洪水經驗頻率曲線及統計參數估算用連序系列計算公式[4、5],公式如下:式中:n為系列項數;Pm為按大小順序排位的第m項洪水的經驗頻率;xi為實測洪水變量(i=l+1,…,n);x為洪水變量均值;Cv為洪水變量變差系數。Cs與Cv的比值采用經驗法,人工適線確定。(2)設計洪峰流量計算用阿拉溝水文站洪峰流量系列按連序系列進行頻率分析計算,采用P-Ⅲ型曲線,計算機優選適線,其結果同周邊長系列站(英雄橋、煤窯溝等站)統計參數Cv,Cs/Cv比較(見表3、表4),基本一致,符合地區統計參數分布規律[7、8]。

4.5參考站設計洪水成果的合理性分析

圖3為阿拉溝水文站洪水統計參數及設計值與歷時關系圖,由圖可見:各點位置無突出偏離,隨歷時的增加,時段洪量逐漸減少,但洪峰流量及1日洪量明顯較大,這種情況與阿拉溝水文站場次洪水歷時多不超過3日吻合。Cv值隨歷時的增加,亦呈遞減之勢,表明隨歷時增加,洪量的年際變幅變小。本次阿拉溝水文站1日洪量及洪峰流量頻率計算結果顯示:1日洪量適線參數Cv值(1.50)略大于洪峰流量適線參數Cv值(1.35)。從1日洪量及洪峰流量的系列極值比來看,1日洪量極值比(27.1)大于洪峰流量極值比(25.7),1日洪量最大模比系數(6.823)也大于洪峰流量最大模比系數(5.368)。另外,排位第一的1日洪量與排位第二的1日洪量比值(2.02)均大于相應洪峰流量比值(1.53),說明1日洪量的系列Cv值偏大是客觀存在的事實。雖然大多數河流規律是洪峰系列的Cv值大于1日洪量系列的Cv值,但從理論上講,出現這種情況也是可能的。阿拉溝水文站1996年7月20日的大洪水過程,1日洪量很大,該日(1996年7月20日)平均流量高達334m3/s,而洪峰流量為490m3/s,說明該次洪水1日洪量要比洪峰流量突出,又說明該河1日洪量比洪峰流量年際變化要大,因此阿拉溝水文站1日洪量適線參數Cv值略大于洪峰流量Cv值是合理的[9]。

4.6巴依托海渠首設計洪水

白楊河洪水的發生時間集中于夏季5月~8月間,初步分析,有三種洪水類型,分別為暴雨洪水、冰雪融水洪水、混合型洪水和冰塞冰壩潰壩洪水。本次巴依托海渠首設計洪水標準20年一遇,校核洪水標準50年一遇。根據《新疆托克遜縣白楊河巴依托海渠首除險加固工程水文分析計算》報告,經過分析計算比較,推薦使用利用洪水沿程變率計算巴依托海渠首的設計洪峰流量計算成果值做為工程斷面設計洪峰流量的成果。不同頻率設計洪峰流量成果見表5。

5結論

本次主要對巴依托海渠首參證站的設計洪峰流量進行計算,并通過對參考站的洪水樣本系列分析,采用長短系列統計參數對比分析、莫比系數累積平均曲線分析、模比系數差積曲線分析,其年際變化過程包含了較完整的周期性,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過對巴依托海渠首的設計洪水進行計算和分析,為此類渠首的洪水計算提供了設計依據,結合巴依托海渠首的實施,該計算與分析的成果是可靠的。

參考文獻

[1]陳宇.新疆米蘭河設計洪水分析[J].地下水.2017(02):116-117.

[2]于春平.阿克蘇市東城區洪水分析[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20(01):18-20.

[3]杜耀輝,趙瑩.西安市鄠邑區栗峪河平原區斷面洪水分析計算[J].陜西水利.2020(07):50-51+54.

[4]曹均昌.河湖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圍及保護范圍劃界設計洪水分析研究[J].陜西水利.2020(08):256-258.

[5]陰宇宙.微流域蓄水工程設計洪水分析計算淺析[J].陜西水利.2017(03):145-146.

[6]劉章君,郭生練,李天元,等.設計洪水地區組成的區間估計方法研究[J].水利學報.2015(05):543-550.

[7]王正發.黃河上游龍羊峽以上大型水電站工程可能最大洪水估算初探[J].西北水電.2012(01):1-6+12.

[8]馮世民.臨沂市河東區葛溝灌區渠首攔河壩改建工作探索[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27):258.

[9]黃志強,陳思翌,閆團進,等.山區小流域設計洪水與流域面積關系探討[J].西北水電.2018(04):10-13.

作者:柴揚 單位:吐魯番市清源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