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快速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探索

時間:2022-10-08 09:30:51

導語:城市快速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市快速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探索

1工程概況

本次項目屬于沭陽縣城區快速路二期工程勘察、設計一標段臺州路-義烏路標段,里程樁號范圍為K3+470.000~K7+631.750,全長4.162km。起點順接現狀威海路(臺州北路交叉口西側),向東沿沂南河大堤至義烏路后折向南,終點位于蕭山路交叉口。項目主線標準為城市快速路,設計車速為80km/h;地面輔路為城市次干路,設計車速40km/h;匝道設計車速為60km/h[1]。

2交通安全設施設計要點

2.1交通標志設計要點

2.1.1標志平面布設本次項目交通標志設計吸取當前江蘇省及全國城市道路、城市快速路建設中的優點,結合沭陽縣現有城市指路標志體系的特點,依照GB5768-2009及相關規范進行設計,具體設置如下:2.1.1.1平面交叉路口告知標志:設置在交叉口前100~150m,其目的是指引平交口處各個方向的道路信息。如:標示本路、被交路、被交路兩個方向最近的交叉道路、前方路口被交路的信息。對于那些較小的支路口,版面采用路名及方向指示的形式。2.1.1.2分車道行駛標志:設置在交叉路口入口前適當位置,主要指示各個車道的行駛方向,提醒車輛按車道規定行駛。2.1.1.3機非車道指路標志:設置在交叉口后側分帶上,指引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按指示車道行駛。2.1.1.4直達及出口預告標志:設置在出口減速車道起點處,采取門架結構形式標志,除預告該出口的出口信息以外,還預告前方下個出口信息。2.1.1.5出口標志:設于主線出口匝道分流點處,主要指示下一個出口及本出口信息。采用雙懸臂形式標志,同時在該標志上結合設置兩側通道誘導標志。2.1.1.6合流誘導標志、線型誘導標:合流誘導標設置于主線與匝道合流端前方適當位置;線型誘導標設置于匝道或主線小半徑路段。2.1.1.7輔路組合禁令標志:在出平交口后適當處設置,由禁鳴、禁止臨時停車、限速三種標志組成,采用單懸臂標志結構形式。2.1.1.8地點方向標志:在輔路進入快速路入口處設置,采用雙懸臂結構形式,指示快速路主線方向的控制性信息和輔路前方到達的路名信息。2.1.1.9快速路組合禁令標志:該標志結合設置在入口處的門架標志上,由禁止行人、非機動車、摩托車、貨車、危險品車駛入和限重、限高標志組成。2.1.1.10限速標志:匝道限速標志設置在主線匝道口處,主線的限速標志設于加速車道終點處適當位置,用以標示匝道、主線的最高行駛速度。2.1.2標志版面設計及反光材料依據快速路系統對標志版面相關規范要求,本次工程范圍內快速路指路標志字高為50cm和60cm,輔路及一般道路指路標志字高為40cm。版面內容中漢字間距、筆畫粗度、最小行距、邊距、顏色以及版面布置等均以GB5768-2009規范為依據設計。針對板面反光材料地選擇,我們既要考慮各類反光膜的反光特性、使用功能、應用場合和使用年限,還要考慮版面中內容不同部分的區別明顯,使版面的交通信息在夜間也有較好的視認效果。本項目中標志主要采用反光膜材料,等級采用Ⅳ類。2.1.3標志結構及標志材料本次項目中主線上主要的指路標志均采用單柱式、單懸臂式、雙懸臂式、門架式結構,其中單柱式標志結構凈空為2.0m,門架式標志、懸臂式標志結構凈空為5.5m。標志結構中標志板采用牌號為3003的鋁合金板,標志立柱根據板面尺寸大小采用不同直徑的鋼管,其中直徑小于等于152mm的立柱采用鍍鋅焊接鋼管,而直徑大于152mm的立柱采用無縫鋼管[2]。標志基礎采用鋼筋混凝土,根據板面大小及地基承載力決定其尺寸及埋置深度。

2.2交通標線設計要點

2.2.1標線類型標線與導向箭頭的布設主要起到導流應有的作用,同時確保車流分道行駛,保證晝夜駕駛員的視線能得到良好誘導,所以必須要做到車道分界清晰、線型清楚、輪廓分明的特點。本次項目標線類型主要如下:2.2.1.1道路中心線:其分為黃色虛線、黃色實線、雙黃實線、雙黃虛線、黃色虛實線分隔對向車流。黃色線寬15cm,雙黃線兩線之間凈距20cm。黃色虛線線段及間隔分別為400cm和600cm。2.2.1.2車行道分界線:以白色虛線為主,對同向行駛車道進行分隔。該快速路系統線寬為15cm,線長6m,間隔9m;其輔路系統線寬為15cm,線長2m,間隔4m。另外,在主線快速路出口處,減速車道起點至分流點處分界線為白色實線,禁止車輛在出口處隨意變換車道帶來安全隱患。2.2.1.3車行道邊緣線:使用白色實線為主,用來表示車行道的邊線,車行道邊緣線寬設定為20cm。2.2.1.4出入口標線。主要由出入口縱向標線、三角地帶導流標線兩部分組成。其中出入口縱向標線主要采用白色虛線,線寬45cm,虛實段均為300cm,其布設位置處于出入口的行車道和加減速車道之間;而三角地帶導流標線采用白色實線,線寬45cm,與邊緣線成45°斜角,線距為100cm,主要在進口和出口三角終端處設置。2.2.1.5導向車道線:使用白色實線布設,主要作用是提醒交叉口的車輛并非禁止變道,線寬取值為15cm。另外主干路與主干路、次干路相交的交叉口,主干路方向進口道導向線長度為40m,次干路方向進口道導向線長度為30m。2.2.1.6停止線:一般采用白色實線,線寬為40cm,其主要作用是在車輛讓行或者等候讓行的時候停車的位置。2.2.1.7人行橫道線:用白色平行粗實線也叫做斑馬線。標線寬度為45cm,間隔為60cm,人行橫道寬5m。2.2.1.8導流線:主要是對行駛車輛引導的作用,一般布設在分合流位置或者平交口位置。導游線為白色實線,線寬45cm,間距100cm,與邊緣線成45°斜角。2.2.1.9導向箭頭:按照規定一般會在互通出、入口地方或者交叉路口地方布設,主要是對標識車道轉向功能的劃分作用,圖案采用白色為主,針于車道導向箭頭的長度需要結合車道限速設定,如限速80km其長度為6m,限速40km其長度為4.5m。2.2.2標線材料標線無論夜晚還是白天均必須具備同樣的高清晰度,其材料的選用尤其重要,需具有使用壽命長以及反光效果好的特性。針對標線涂料而言,必須保證與路面有著較強粘結的能力與干燥迅速能力且具有較好的抗滑、耐磨、持久等功能特性。另外,所做出來的標線需具備較好的視認性,其寬度保持一致,間隔相等,邊緣整齊,線形有條有序,線條流暢。需要注意標線涂層的厚度根據路面排水實際要求確定[3]。本次項目所有標線均采用熱熔反光型標線涂料。熱熔標線涂層厚度控制在2.2±0.2mm范圍內,應保證均勻性,沒有出現起泡、開裂、發粘、脫落等現象,并對表面均勻撒布玻璃微珠,其含量控制在300g/m2。

2.3護欄設計原則及要點

本次項目主線為城市快速路,全線護欄設置需遵循以下原則與要點:2.3.1路側護欄:對路側分布有車輛不能安全穿越過的橋墩、電塔等設施的路基段設置混凝土護欄;擋墻路段設置混凝土護欄;橋梁路段設置混凝土護欄(計入主體工程);其他路段均不設置護欄。2.3.2主線中分帶、側分帶全線設置護欄:橋梁路段、隧道路段設置混凝土護欄(由橋梁、隧道實施),一般路基路段設置Gr-Am-4E型波形梁護欄。2.3.3對于威海路段沿河一側及地面輔路橋橋頭處,設置人行道欄桿護欄。

2.4其他安全設施

2.4.1輪廓標:主要作用是引導夜間行駛的車輛,該項目主線全線和匝道路段都采用輪廓標設置,輪廓標主要使用附著式結構形式,附在波形梁護欄托架或者砼護欄上面。其中主線布設的間距控制在24m,匝道布設間距控制在12m;輪廓標的左側使用黃色,右側使用白色。2.4.2防眩板:本項目全線設置防眩設施,其中路基路段綠化防眩,橋梁路段采用防眩板防眩。防眩板高度為0.85m,間距為0.5m,截面為S形,材料選用玻璃鋼材質。防眩板設置在中分帶混凝土護欄上,防眩板與混凝土護欄之間通過設置熱底鋅鋼管進行固定。鋼管及堅固件的鍍鋅量與行人隔離欄保持一致。2.4.3防撞桶:設置在迎行車方向的分流點端部,用于避免護欄端頭等結構物對失控車輛造成傷害,吸收車輛碰撞能量,降低車輛傷害程度。2.4.4防落物網:主要設置在項目路上人行天橋兩側,防止橋上異物墜于道路誘發交通事故。其結構型式采用焊接網型,顏色為綠色,安裝在砼護欄頂端,網孔為50×50mm,設置長度為被覆蓋區域邊線的長度,防落網的鋼構件均在鍍鋅后再做鍍塑的防腐處理。2.4.5封路設施:為了交通管制方便,在緊急情況及惡劣天氣情況下禁止車輛駛入快速路主線,在各快速路入口處設置手動封路設施。2.4.6路障:路障設置在人行橫道處,用以禁止車輛駛入人行橫道,提醒車輛注意人行橫道上的行人。

3結語

綜上所述,在城市快速路建設中,交通安全設施設計工作尤其關鍵,力求最大程度有效降低與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最終達到預防事故發生的防護作用。在實際設計期間,我們需要從交通標志、標線、護欄、輪廓標、防眩板等安全設施進行設計,按照相關規范要求結合實際工程規范設計與嚴格選材,全面提升整體工程建設品質,為使用者提供更加安全、快捷、便利的交通服務。

參考文獻:

[1]李甜,程杰.城市主干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探討[J].公路與汽運,2017(5):38-40.

[2]方銳.基于行車安全的公路交安設施優化設計[J].城市建筑,2019(27):158-159.

[3]張沛鑫.公路交通工程設施優化設計研究[D].吉林大學,2018.

作者:周云